孩子患上注意力缺陷障碍(ADHD),也就是俗称的多动症,简直就像我们的魔童小哪吒,难以管教,真是让人操碎了心!
案例
病房最近不安宁,经常听到“咚咚”撞门的声音,伴随着歇斯底里的吼叫,听着让人心惊肉跳。我赶忙跑过去处理,就看到轩轩躺在地上,提着小腿踹着门,双手还不时拍打地面,哭得稀里哗啦,嚎得惊天动地,他的妈妈就站在旁边一脸焦灼无措,用饱含无奈的语气对我说:“轩轩每次都是这样,一旦要求没有立刻被满足就要发脾气,从没一点耐心,现在更是愈演愈烈,每天两三场,我实在拿他没办法了。”
轩轩患有ADHD,从小便精力旺盛、到处乱窜,让家长一刻放不下心;上学后注意力不集中,容易分心,课上坐不住,小动作很多,学习成绩较差;在学校里与同学关系处不好,容易发生争执;在家情绪多变,容易冲动,没满足要求就会大发脾气,让家长心力交瘁。

一 什么是ADHD?
ADHD是儿童及青少年期最常见的神经发育障碍, 主要表现为与正常发育水平不一致的注意力高度不集中,过度活动和冲动,常伴有执行功能缺陷和认知功能损害,部分症状可持续至成年[1]。症状可以发生在各种场合(如家里、学校和诊室),男童明显多于女童。这些症状会导致ADHD患者在学习、生活及人际交往等方面均存在不同程度的困难,也给家属在照护患者过程中带来沉重的生活及心理压力。国内一项Meta分析得出我国儿童ADHD患病率约4.8% ~6.2%[2],且近年来呈现逐渐上升趋势。因此,ADHD需要得到人们更多的关注。
ADHD有三大核心症状:注意缺陷,活动过多,行为冲动。
1 注意缺陷
注意持续时间短,大概5-10分钟;注意容易分散,易受干扰,集中困难;但对感兴趣的事(玩手机、看电视、打游戏)相对注意力集中。
2 活动过多
肢体及言语活动明显增多;来回奔跑,喜欢户外活动,很难安静做事;坐着时身体扭转不安,手脚不停,话多高声,喜欢喧闹,在安静环境中表现更为突出。
3 行为冲动
没有耐心,不能等待,对挫折的耐受能力低,容易出现情绪波动;做事粗心大意,行为冲动而不考虑后果;不接受成人的管教与行为约束,容易犯错误。
此外,ADHD患儿还会出现学习困难、品行问题、情绪问题和人际交往问题。可以说,家有ADHD患儿,绝对会让所有的老母亲老父亲束手无策,焦头烂额。行为问题严重的患儿,就像魔童降世,可以把家里搅得天翻地覆,鸡犬不宁,出门又不守规矩,人际交往困难。所以,为了帮助我们的小魔童们更好地成长,我们需要给予他们更多的关注和了解。
二 ADHD发病与哪些影响因素有关?
关于ADHD确切病因及发病机制至今尚不清楚,但大多认为ADHD的发病因素与遗传、个体和家庭社会环境等密切相关。
1 遗传和个体因素
在遗传方面,ADHD患儿的父母或同胞有相关病史,父母一方患有ADHD,则其子女有超过50%的可能发生多动症;在个体方面,ADHD儿童具有独特的气质特点,最新一项调查结果[3]表明ADHD共患行为问题的儿童的气质特点主要表现为活动水平高,生活无节律,适应能力及持久性差,反应强烈、消极,ADHD儿童的气质因子分在心境特点、持久性及反应阈维度上与神经症行为问题可能存在正相关。
遗传和个体因素就像投入哪吒妈妈肚子里的那颗魔丸一样,在出生前就决定了ADHD患儿的基本特质。但是出生后的环境因素对患儿来说也很重要,因为个体的行为受到遗传和环境两因素共同作用。
2 家庭环境因素
家庭环境是一个儿童最初及最重要的生长环境,对儿童行为问题的产生具有重要影响。已有研究发现 ADHD的环境危险因素有家庭社会经济地位不良、教育方式不当、情感质量较差、父母长期冲突、亲子关系差、父母自身有行为问题等。
家庭矛盾越多,ADHD儿童越易出现攻击性等行为,低亲密度家庭的儿童更易有多动、违纪等行为问题,伴有品行问题的ADHD患儿,通常家庭环境存在功能缺陷,家庭环境中的娱乐性可能是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儿童发生品行问题的保护因素,而伴有品行问题的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儿童父母常可能有更大客观压力[4]。
此外,ADHD儿童父母在养育方式上缺少理解、情感温暖,家长更加严厉,更多采用惩罚、偏爱的方式,伴有情绪问题的ADHD患儿的家长较不伴情绪问题的家长更加严厉,采用更多的惩罚[5]。
三 ADHD的诊断标准
参考中国精神疾病分类方案与诊断标准(CCMD-3)进行ADHD的确诊。
▎症状标准
1)注意障碍,诊断标准至少符合下列4项:
学习时容易分心,听见任何外界声音都要去探望;
上课不专心听讲,常东张西望或发呆;
做作业拖拉,边做边玩,作业又脏又乱;常少做或做错;
不注意细节,在做作业或其它活动中常常出现粗心大意的错误;
丢失或特别不爱惜东西(如常把衣服、书本等弄得很脏很乱)
难以始终遵守指令,完成家庭作业或家务劳动等;
做事难以持久,常常一件事没做完,又去做别的事;
与他说话时,常常心不在焉,似听非听;
在日常生活中常常丢三落四;
2)多动,诊断标准至少符合下列4项:
需要静坐的场合难于静坐或在座位上扭来扭去;
上课时常常小动作,或玩东西,或与同学讲悄悄话;
话多,好插嘴,别人问话未完就抢着回答;
十分喧闹,不能安静的玩耍;
难以遵守集体活动的秩序和纪律,如游戏是抢着上场,不能等待;
干扰他人的活动
好与小朋友打斗,易于同学发生纠纷,不受同伴欢迎;
容易兴奋和冲动,有一些过火的行为;
在不适当的场合奔跑或登高爬梯,好冒险,易出事故。
▎严重标准
对社会功能(如学业成绩、人际关系等)产生不良影响。
▎病程标准
起病于7岁前(多在3岁左右),符合症状标准和严重标准至少有6个月。
▎排除标准
排除精神发育迟滞、广泛发育障碍、情绪障碍。
四 ADHD患儿该如何治疗?
ADHD治疗的目的是为了改善核心症状、优化功能表现以及去除行为障碍,主要包括药物治疗、行为治疗和家庭治疗等方面。小于6岁的儿童建议从行为治疗开始。如果ADHD核心症状为中重度且行为治疗没有效果的患儿可考虑药物治疗,药物治疗通常应用于6岁及以上的患儿,严重 ADHD 患儿在行为治疗不佳的情况下,可以从4岁开始谨慎用药,但应评估用药风险[1]。
1 药物治疗
药物可以明显缓解大多数 ADHD 患儿的核心症状,就像给哪吒脖子上带个乾坤圈,压制自身魔性,有效改善患儿的行为问题。治疗ADHD的药物主要包括中枢兴奋剂和去甲肾上腺素再摄取阻断剂,中枢兴奋类药物常用的是盐酸哌醋甲酯,是最有效且安全的选择,而且是各指南推荐的一线治疗药物,而去甲肾上腺素再摄取阻滞剂常用的是托莫西汀,它在延迟入睡方面的不良反应较小,但更容易出现疲劳和恶心。药物治疗,应根据个体化原则,从小剂量开始,逐渐调整,达到最佳剂量并维持治疗。
2 行为治疗
有效的行为治疗包括正性强化、消退及惩罚等方式,提倡多种方式综合应用,就像太乙真人对哪吒循循善诱,让他成为一个人见人爱的小英雄。正性强化通过表扬、赞许、奖赏等方式使儿童良好的行为得以持续;对某些会强化不良行为的因素予以撤除,不良行为得不到强化后就会减少或消失;惩罚则是有助于减少或消除儿童的不良行为。
3 家庭治疗
家庭环境和父母教育对患儿来说是极其重要的,就像李靖夫妇对待哪吒总是耐心温和,用爱引导哪吒慢慢成长。在国外研究较多的是父母培训,父母培训能帮助他们认识ADHD疾病、行为问题及儿童发育过程,也训练了他们如何应用策略帮助ADHD患儿管理行为。训练通常持续7~12 周并且被证实对改善儿童行为有效且能让父母达到满意效果。
我们的小哪吒虽是一颗生性顽皮捣蛋、叛逆难驯的魔丸,给身边的人带来无尽的烦恼和困扰,但在后天良好环境的滋养教导下成长为有想法有担当受人敬爱的小英雄,说明外界力量是可以改变孩子的行为问题。对于我们的ADHD患儿,我们更有理由对他们怀抱信心,相信在家庭、社会和医院多方努力下他们会成长得越来越好。
参考文献:
[1]孙秋, 李廷玉. 注意缺陷多动障碍的诊断及治疗进展[J]. 儿科药学杂志, 2016, 22(06): 49-52.
[2]李福轮, 谢晴牧, 赵乾龙,等. 中国儿童注意缺陷多动障碍患病率的Meta分析[J]. 临床荟萃, 2017, 32(12): 1079-1083.
[3]章沁, 杨斌让, 吴赵敏, 等. 儿童气质特点与ADHD共患行为问题的相关性[J].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2019, 33(06): 437-442.
[4]武宇琦, 杨斌让, 王鹏, 等. 伴有品行问题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儿童家庭环境与家长压力的关系[J].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2019, 33(06): 443-446.
[5]王媛, 王鹏, 张姗红, 等. 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儿童的父母养育方式与情绪问题的关系[J].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2019, (08): 607-6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