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健康

新生儿黄疸8大问题,家长必须知道答案!

  问新生儿科最常见的疾病是什么,那一定是新生儿黄疸

  虽然常见,却绝不简单。关于“新生儿黄疸”,我们整理了8个家长们关心的问题,一起看看你都了解吗?

  

新生儿黄疸8大问题,家长必须知道答案!

  1问

  都说“十个孩子九个黄”,新生儿黄疸到底是个什么疾病?

  答:新生儿黄疸是新生儿科最常见的问题之一,是因为胆红素在孩子体内积聚引起的皮肤或其他器官黄染。

  胆红素是胆色素的一种,它是人胆汁中的主要色素,呈橙黄色,有毒性,可对大脑和神经系统引起不可逆的损害。

  胆红素代谢过程

  正常成人血清胆红素低于17μmo/L(1mg/dl),当超过34μmo/L(2mg/dl)即可出现黄疸。新生儿由于毛细血管非常丰富,当血清胆红素超过85μmo/L(5mgdl),则可出现肉眼可见的黄疸。重者可引起胆红素脑病,造成神经系统的永久性损害,甚至发生死亡。

  2问

  黄疸指数多少是正常?多少是生理性黄疸?多少是病理性黄疸?

  答:血清总胆红素(TSB)水平对个体的危害性受机体状态和内环境等多种因素影响,因此不能简单地用一个固定的界值作为干预标准。新生儿出生后的胆红素水平是一个动态变化的过程,因此在诊断高胆红素血症时需考虑其胎龄、日龄和是否存在高危因素。

  对于胎龄≥35周的新生儿,目前多采用美国儿科学会(AAP)所制作的新生儿小时胆红素列线图或光疗参考曲线作为诊断或干预标准参考。

  所以,门诊上妈妈们经常询问的黄疸指数多少是正常?多少是生理性黄疸?多少是病理性黄疸?这其实不是一个简单的单一的数值就能回答的问题,是否需要处理因人而异。与孩子的日龄甚至时龄、体重、高危因素等有关,最好是请专业的新生儿医生进行评估,不要盲目自己判断。

  3问

  黄疸的高危因素有哪些?

  答:常见的高危因素包括:出生24小时内出现黄疸、存在血型不合、早产儿、头颅血肿或明显瘀斑、母乳喂养不足、体重下降过多等。

  4问

  新生儿黄疸最严重的并发症就是胆红素脑病,那么胆红素脑病有哪些临床表现?

  答:急性胆红素脑病是基于临床的诊断,主要见于TSB>342 μmol/L(20 mg/dl),和(或)上升速度>8.5 μmol/L (0.5 mg/dl)、胆红素神经毒性所致的急性中枢神经系统损害。

  早期表现为肌张力减低、嗜睡、尖声哭、吸吮差;而后出现肌张力增高,角弓反张,激惹,发热,惊厥,严重者可致死亡。

  低出生体重儿发生胆红素脑病时通常缺乏典型症状,而表现为呼吸暂停、循环呼吸功能急剧恶化等,不易诊断。

  通常足月儿发生胆红素脑病的TSB峰值在427 μmol/L(25 mg/dl)以上,但合并高危因素的新生儿在较低胆红素水平也可能发生。

  发生胆红素脑病的高危因素除了高胆红素血症以外还包括合并同族免疫性溶血、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G6PD)缺乏、窒息、败血症、代谢性酸中毒、低蛋白血症等。

  5问

  大家都说妈妈O型血,孩子容易黄疸,是这样的吗?

  答:同族免疫性溶血一般是指母婴血型不合导致的溶血,我们这里这里所说的血型,除了我们最常见的ABO血型系统,还有RH血型系统及其他少见的血型系统。

  我们平时说的“妈妈O型血,孩子容易黄疸”,是发生在O型血母亲与A型或B型血孩子之间。如果妈妈是少见的Rh阴性血,孩子是常见的Rh阳性血,就更应该注意黄疸的问题。

  但是一般ABO血型不合可以发生在第1胎,Rh血型不合一般发生在第2胎以后。而且,ABO血型不合相对要轻一些,Rh血型不合一旦发生溶血,一般会比较重,要特别注意。

  6问

  大家一听说孩子黄疸需要照蓝光都会比较紧张,那么到底新生儿蓝光治疗是什么?

  答:光疗是最简单、常用、经济、有效的治疗黄疸的办法。光疗的标准很难用单一的数值来界定,不同胎龄、不同日龄的新生儿都应该有不同的光疗指征。

  新生儿光疗的光波波长容易对视网膜黄斑造成伤害,且长时间光疗增加对男孩的生殖器鳞癌的风险,但是只要光疗时要遮住眼睛和外生殖器就可以避免。

  此外,光疗时不显性失水比较多,需要补充液体。光疗时还可能出现皮疹、腹泻等,暂停光疗都可以缓解。

  所以,在专业的新生儿科进行光疗还是非常安全的。相反,有些网上售卖的光疗灯,家属买回来在家光疗,这种方法不推荐。因为新生儿光疗是一个严格科学的技术操作,自行光疗不能保证效果,容易延误病情,而且还会因为操作不当引起烫伤等不良后果。

  7问

  黄疸可以预防吗?作为新手妈妈怎么做才能防止宝宝发生黄疸呢?

  答:如果孩子没有高危因素,为了防止孩子发生严重的黄疸,妈妈们需要注意的最重要的一点就是:给孩子早开奶。

  母乳是孩子最好的天然食品,早接触,早开奶,既能保证母亲乳量充足,又能促进孩子胎便排出,减少肠肝循环,从而减少黄疸的发生。

  如果妈妈因为疼痛或者某些疾病因素,不能及时的给孩子开奶或者乳量不足,孩子就会发生母乳喂养不足导致的黄疸,所致让孩子吃饱是预防黄疸的关键因素。

  8问

  顺产的孩子一般生后1-2天就出院了,在医院时有医生监测黄疸,回家后妈妈们应该怎么做?

  答:每个新生儿在出院前都要进行高危因素的评估,必要时适当延长住院时间。

  常见的高危因素包括:出生24小时内出现黄疸,存在血型不合,早产儿,头颅血肿或明显瘀斑,母乳喂养不足,体重下降过多等。

  平时在门诊收治的黄疸最多的情况是,出院时不高,过了很多天孩子成了金黄色才来就诊,所以出院后一定要注意随访,督促家属及时带孩子来院复查。

  妈妈们也要谨记医生的出院指导,千万不要认为孩子黄一段时间自然就变白了,或者喝点白糖水、晒晒太阳就可以了。喝白糖水对治疗新生儿黄疸没有任何作用,而晒太阳也只是用于轻度黄疸,所以大家需要做的就是遵医嘱复查。

  参考文献:

  1. 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新生儿学组. 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诊断和治疗专家共识[J]. 中华儿科杂志,2014,52( 10) ∶ 745 - 748.

  2. 薛辛东,杜立中.儿科学(八年制教材).第1版.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8.

  3. 邵肖梅 , 叶鸿瑁 , 丘小汕 . 实用新生儿学 . 第 4 版 .  人民卫生出版社 , 2011:347-351.

2019-08-02 00:00:02浏览61举报/反馈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医生推荐
相关视频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林耿鹏副主任医师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三甲
支气管哮喘可怕吗
支气管哮喘一般比较可怕,因为支气管哮喘属于一种慢性气道疾病,通常无法治愈,并且可能会出现反复发作的情况,严重时还可能会导致患者出现生命危险。支气管哮喘主要是由于遗传、环境因素、过度肥胖等原因所引起的,该病的主要表现为反复发作的喘息、气急、胸闷或者是咳嗽等症状,部分患者还可能会出现低热、咽痛等现象。支气管哮喘属于一种慢性疾病,目前还无法完全治愈,因此也属于比较可怕的疾病。支气管哮喘在严重时还可能会出现呼吸困难、低氧血症等情况,甚至还可能会导致患者出现生命危险。因此患者需要积极配合医生进行规范治疗,以免导致病情加重。支气管哮喘的患者如果出现不适症状,建议及时就医治疗。并且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沙丁胺醇、特布他林等药物进行治疗,如果患者症状比较严重还可以选择静脉使用糖皮质激素,例如布地奈德、丙酸倍氯米松等,同时患者还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配合使用白三烯调节剂进行治疗,例如孟鲁司特等。支气管哮喘的患者在生活中需要注意避免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例如辣椒、花椒或者是芥末等,以免导致病情加重,还需注意避免食用易过敏的食物,例如花生、芒果或者是海鲜等。
林耿鹏副主任医师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三甲
支气管哮喘如何预防
预防支气管哮喘的发生,需要注意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避免接触过敏原、注意饮食、增强体质、定期体检等,支气管哮喘是一种以慢性炎症为主要特征的异质性疾病,临床上表现为反复发作的喘息、气急、胸闷或咳嗽等症状,常在夜间及凌晨发作或加重。1、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患者需要注意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避免吸烟、酗酒等,烟草中的尼古丁、焦油等物质,可能会对支气管造成刺激,从而诱发支气管哮喘。建议患者在外出时可以佩戴口罩,避免吸入过多的粉尘、烟雾等,可以减少对支气管的刺激,从而预防支气管哮喘的发作。2、避免接触过敏原过敏原可能会导致支气管哮喘,常见的过敏原有尘螨、花粉、动物毛屑、霉菌等。患者在日常生活中要避免接触过敏原,出门可以佩戴口罩,还要勤洗手,避免接触到过敏原,能够起到预防支气管哮喘的作用。3、增强体质支气管哮喘可能是由于遗传因素、免疫异常等原因导致,由于气道存在炎症,在日常生活中要适当参加体育锻炼,比如慢跑、打太极拳、游泳等,能够增强体质,提高身体的免疫力,能够起到预防支气管哮喘的作用。4、注意饮食在日常生活中还要注意饮食,避免吃辛辣刺激性的食物,比如辣椒、芥末等,也要避免吃容易过敏的食物,比如海鲜、芒果等,可以多吃一些新鲜的水果和蔬菜,比如苹果、猕猴桃、胡萝卜、西红柿等,能够补充身体内所需要的营养,提高身体的免疫力,也可以起到预防支气管哮喘的作用。5、定期体检定期体检可以及早发现潜在疾病,从而减少疾病的恶化程度,有利于疾病的预防。如果患者出现支气管哮喘的症状,建议及时去医院就医,以免延误病情。
李洪伟主治医师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三甲
孩子过敏性哮喘不能吃哪些食物
孩子过敏性哮喘一般不能吃辛辣刺激性食物、易过敏食物、油腻食物、生冷食物、高糖食物等。过敏性哮喘是一种以慢性炎症为主要特征的异质性疾病,常在夜间或凌晨发作或加剧,主要表现为反复发作的喘息、气急、胸闷或咳嗽等症状,多在春季和秋季发作。 1、辛辣刺激性食物 孩子过敏性哮喘一般不能吃辛辣刺激性食物,比如辣椒、大蒜、芥末等,这些食物刺激性比较强,可能会加重症状。 2、易过敏食物 孩子过敏性哮喘一般不能吃易过敏食物,比如海鲜、芒果、菠萝等,可能会导致过敏,从而加重过敏性哮喘的症状。 3、油腻食物 孩子一般不能吃油腻食物,比如肥肉、炸鸡、烤鸭等,可能会导致支气管痉挛,不利于病情的恢复。 4、生冷食物 孩子此时还不能吃生冷食物,比如冰淇淋、冰镇饮料、冰西瓜等,可能会刺激支气管,导致患者出现其他不适症状。 5、高糖食物 过敏性哮喘的孩子一般不能吃高糖食物,比如奶油蛋糕、巧克力、糖果等,可能会导致支气管痉挛,从而加重过敏性哮喘的症状。 另外,建议孩子过敏性哮喘的患者可以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倍氯米松、布地奈德等药物进行治疗。同时,在日常生活中,患者还需要注意避免接触花粉、尘螨等过敏原,以免加重病情。
崔馨副主任医师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 三甲
眼科普通门诊看什么
通常情况下,眼科普通门诊一般可以看结膜炎、青光眼、白内障、眼底病、干眼症等疾病。1、结膜炎结膜炎是一种发生于结膜组织的炎症性疾病,多由微生物感染、过敏反应等因素引起,患者一般会表现为眼部发红、干涩、眼痒、疼痛等症状。如果患者出现上述症状,建议可以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妥布霉素滴眼液、盐酸左氧氟沙星滴眼液等药物进行治疗。2、青光眼青光眼是一种以视乳头萎缩及凹陷、视野缺损及视力下降为特征的疾病,可能与眼内压升高、遗传等因素有关。患者可能会出现眼胀、眼痛、眼睑痉挛等症状。建议患者可以在医生指导下使用硝酸毛果芸香碱滴眼液、马来酸噻吗洛尔滴眼液等药物进行治疗。必要时,患者也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通过手术的方式进行治疗。3、白内障白内障是指由于晶状体透明度降低或颜色改变导致的视觉障碍性疾病,主要表现为视力下降、视物模糊、重影等症状。建议患者可以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吡诺克辛滴眼液、法可林滴眼液等药物进行治疗。必要时,患者也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通过手术的方式进行治疗。4、眼底病眼底病是指发生在眼球内部的疾病,可能与高血压、糖尿病等因素有关,患者可能会出现视力下降的情况。建议患者可以在医生指导下使用胰激肽原酶肠溶片、羟苯磺酸钙胶囊等药物进行治疗。同时,患者也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通过激光手术的方式进行治疗。5、干眼症干眼症主要是由于泪液分泌不足、泪液蒸发过多等原因引起的,患者一般会表现为眼睛干涩、疼痛等症状。建议患者可以在医生指导下使用玻璃酸钠滴眼液、聚乙烯醇滴眼液等药物进行治疗。同时,患者也可以遵医嘱通过热敷的方式进行改善。在日常生活中,建议患者注意用眼健康,避免长时间使用电子设备,以免加重不适症状。患者可以吃富含维生素C的食物,有利于眼睛的健康,若期间出现明显不适,还需及时就医诊治,以免延误病情。
谭玉婷主治医师
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 三甲
乳腺疾病的科普常识有哪些
乳腺疾病的科普常识主要包括乳腺增生、乳腺炎、乳腺囊肿、乳腺纤维腺瘤、乳腺癌等,患者需要根据不同的疾病选择相应的治疗方式。 1、乳腺增生 乳腺增生症是一种常见的良性乳腺疾病,主要是由于内分泌功能紊乱引起的。患者一般会表现为乳腺疼痛、乳腺结节等症状。建议患者可以在医生指导下使用他莫昔芬、托瑞米芬等药物进行治疗。同时,患者也可以通过乳房肿块切除术等方式进行手术治疗。 2、乳腺炎 乳腺炎是指伴或不伴微生物感染的乳腺组织炎症,可能与乳汁淤积、细菌感染等因素有关,患者可能会出现乳腺肿块、乳房胀痛等症状。建议患者可以在医生指导下使用阿莫西林胶囊、头孢拉定胶囊等药物进行治疗,也可以通过热敷的方式,缓解症状。 3、乳腺囊肿 乳腺囊肿是指乳腺内的囊性结构,囊内含有液体或其他物质,是常见的一种乳腺疾病。如果患者囊肿比较小,一般不需要特殊治疗,注意定期复查即可。如果患者囊肿比较大,可以通过手术切除的方式进行治疗。 4、乳腺纤维腺瘤 乳腺纤维腺瘤是指乳腺上皮和纤维组织两种成分混合组成的良性肿瘤,可能与体内性激素水平异常有关,患者可能会出现乳房肿块、乳房胀痛等症状。建议患者可以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溴隐亭、维生素B6等药物辅助改善。如果药物得不到改善,可以通过纤维瘤微创旋切术的方式进行手术治疗。 5、乳腺癌 乳腺癌是乳腺上皮细胞在多种致癌因子的作用下,发生增殖失控的情况,是一种恶性肿瘤。患者可能会出现乳房肿块、乳房皮肤异常、乳头溢液等症状。建议患者可以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卡培他滨片、盐酸多柔比星脂质体注射液等药物进行化疗。必要时,患者也可以通过乳腺癌根治术的方式进行手术治疗。 在日常生活中,患者要注意做好保暖措施,避免着凉,同时要注意休息,避免过度劳累。患者注意保持良好的心态,避免情绪激动,注意清淡饮食,避免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如果患者出现不适症状,建议及时就医治疗。
健康资讯热门资讯相关推荐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