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健康

哮喘患者的秋令养生

  进入秋凉季节的哮喘患者,尤需注意气候变化,随时增添衣服,以防受寒发病。在衣料的选择上,羊毛内衣、鸭绒背心、动物毛皮衣物及腈纶、涤纶等化学纤维衣料,易引起过敏、麻疹、哮喘发作,故哮喘病人的内衣以纯棉织品为宜,且要求面料光滑、柔软平整,衣服不宜过紧。

  目前医学上已确认有许多食物可引起哮喘发作。一般鲜海鱼、虾、蟹、秋茄等均易引起过敏发喘,哮喘患者应避免食用。另外,中医辨证属寒性哮喘者,不宜多食性偏凉的食物,如生梨、菠菜、毛笋等,而应进食性温食物如羊肉、姜、桂等;而热性哮喘则正好相反。荸荠、白萝卜、胡桃肉、红枣、芡实、莲子、山药等具有健脾化痰、益肾养肺之功效,对防止哮喘发作有一定作用。另外,患者还可根据自己的体质类型,适当选择些补品,这对提高机体免疫功能、增强呼吸道防御能力很有帮助。药类包括金水宝、灵芝草、胎盘、蛤蚧、玉屏风液、养肺膏等均可选食。哮喘发作时,应少吃胀气及难以消化的食物,如豆类、马铃薯、地瓜等,避免腹胀压迫胸腔而加重呼吸困难。

  哮喘多在夜间发作,因此患者卧室既要保持一定温度和湿度,又要保持空气流通。刚用油漆喷涂的房间不能立即进住,至少应开门窗流通一周,以防接触过敏。哮喘患者的衣被、床上用品也应少用丝棉及羽绒制品。

  秋凉季节,患者应注意运动和耐寒锻炼。另外,秋高气爽,登高远眺、游览名山大川,也能愉悦心情,放松精神,舒张气管,对预防哮喘发作有积极作用。

(实习编辑:黄秀杰)

2008-11-24 08:02:00浏览79举报/反馈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医生推荐
相关视频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杜虹瑶主治医师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 三甲
荨麻疹的原因都有什么
荨麻疹可能是由于过敏物质接触、物理因素刺激等非疾病因素引起的,也可能与感染性疾病、自身免疫性疾病等疾病因素有关。荨麻疹是一种常见的皮肤疾病,其主要表现为皮肤出现风团,伴有瘙痒,这些风团通常在数小时内消退,但又会反复出现新的皮疹。一、非疾病因素:1、过敏物质接触:是荨麻疹最常见的非疾病因素之一。食物中的动物性蛋白如鱼、虾、肉类、牛奶、蛋类等,以及某些食品添加剂如柠檬黄、亚硫盐酸等,都可能诱发荨麻疹。此外,部分患者还可能对某些药物如青霉素、磺胺类药物等产生过敏反应,进而引发荨麻疹。2、物理因素刺激:突然的温度变化,如寒冷或炎热,以及皮肤受到摩擦、压迫、振动等物理刺激,也可能导致荨麻疹的发生。二、疾病因素:1、感染性疾病:某些细菌感染性疾病,如扁桃体炎、咽喉炎、胆囊炎等,以及病毒感染如病毒性感冒、巨细胞病毒感染等,都可能引发荨麻疹。这些疾病通过影响机体免疫系统,导致过敏反应的发生。2、自身免疫性疾病:系统性红斑狼疮、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炎等自身免疫性疾病,也可能引发荨麻疹。这些疾病导致机体免疫系统异常,对正常组织产生攻击,进而引发该疾病。出现疑似荨麻疹症状时,应及时就医。日常要注意饮食均衡,避免食用已知的过敏食物,谨慎用药,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加强锻炼,有助于预防感染。若患有基础疾病,需积极治疗,控制病情,以降低荨麻疹的发病几率。
刘芳副主任医师
东部战区总医院 三甲
荨麻疹的治疗方法有哪些
荨麻疹是一种常见的皮肤病,表现为皮肤上出现红色或白色的风团和瘙痒。为了治疗荨麻疹,通常可以采取药物治疗、避免诱因、生活方式调整等方法。定期复查荨麻疹情况,观察是否有感染迹象或其他并发症出现,如有异常应及时就医。1、药物治疗:抗组胺药是首选的治疗药物,能够有效缓解瘙痒和减少风团形成。第一代抗组胺药如苯海拉明可能会引起嗜睡等副作用,而第二代非镇静性抗组胺药如西替利嗪、氯雷他定则较少有此问题。对于难治性病例,可考虑增加抗组胺药的剂量或联合使用不同类型的抗组胺药。此外,对于慢性自发性荨麻疹患者,奥马珠单抗等生物制剂也可能是一个有效的选择。需注意,药物需遵医嘱使用。2、避免诱因: 识别并远离可能诱发或加重荨麻疹的因素至关重要。这包括但不限于食物过敏原如海鲜、坚果、环境因素如寒冷、热、阳光、物理刺激如压力、摩擦以及某些药物。详细的病史采集和必要的过敏测试有助于确定个人特异性诱因。一旦确定应尽可能避免接触。3、生活方式调整:饮食上建议均衡营养,避免已知的食物过敏源,并适量补充维生素C和D等被认为对皮肤有益的营养素。但应避免剧烈运动引发体温急剧上升或出汗过多而触发症状。针对荨麻疹的人群,在日常生活中,注重健康管理。此外,务必在专业医生指导下进行治疗选择与调整,切勿自行用药或更改治疗方案。对于任何疑问或症状变化,及时咨询医疗专业人士获得指导。
杜虹瑶主治医师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 三甲
治疗荨麻疹的药有哪些
治疗荨麻疹的药物有氯雷他定、西替利嗪、依巴斯汀、泼尼松等,但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当荨麻疹症状严重,如大面积风团密集、瘙痒难耐,或持续不缓解且伴有呼吸困难、头晕、心慌等不适时,应立即前往医院皮肤科就诊,以便明确病情并接受专业治疗。1、氯雷他定:该药物作为常用的抗组胺药,能精准且选择性地阻断组胺H1受体。组胺释放会导致血管扩张与通透性增加,而氯雷他定通过上述作用,可有效减轻此类反应,对皮肤风团、瘙痒等典型荨麻疹症状的缓解效果显著,常用于各类急慢性荨麻疹的治疗。2、西替利嗪:该药也属于抗组胺药物,作用机制在于高效抑制组胺释放。西替利嗪能发挥抗组胺作用,减轻皮肤黏膜过敏反应,用于急性发作时出现的瘙痒、红斑,或者风团等症状。3、依巴斯汀:该药物具有强效且长效的抗组胺特性,不仅能够抑制组胺释放,还可对炎症细胞功能进行调节。对于慢性难治性荨麻疹患者而言,依巴斯汀能有效减轻症状发作频率与程度。4、泼尼松:一种糖皮质激素类药物,拥有强大的抗炎、抗过敏功效。当荨麻疹发展为急性重症,或者出现喉水肿、过敏性休克等严重并发症时,泼尼松可快速控制炎症反应,极大程度减轻病情严重程度。日常需注意观察并记录荨麻疹发作诱因,如食物、药物、环境因素等,尽量规避已知过敏原。保持居住环境清洁卫生,减少尘螨、花粉等过敏原积聚。穿着宽松、舒适、透气的衣物,避免皮肤受摩擦刺激。
刘芳副主任医师
东部战区总医院 三甲
胆碱荨麻疹的症状和原因有哪些
胆碱荨麻疹一般指胆碱能性荨麻疹,其症状包括风团、瘙痒与刺痛以及全身症状;胆碱能性荨麻疹的原因包括环境因素、饮食因素、疾病与药物因素等。一、胆碱能性荨麻疹的症状:1、风团:患者常在运动、情绪激动或受热后出现小风团,这些风团通常为圆形或椭圆形,周围有红晕,多发于躯干上部和上肢,面部、手掌和足底较少累及。2、瘙痒与刺痛:风团出现时伴有明显的瘙痒感,部分患者还会出现麻刺感或烧灼感,瘙痒程度因人而异,严重时可导致患者不自觉搔抓皮肤。3、全身症状:除皮肤症状外,部分患者可能出现头痛、头晕、流涎、恶心等全身症状。在严重情况下,可能出现呼吸困难、心悸、血压下降等过敏性休克表现。二、胆碱能性荨麻疹的原因:1、环境因素:高温环境可使躯体温度升高,导致乙酰胆碱释放增多;低温环境则可能通过寒冷刺激引起皮肤血管收缩,再遇热时血管扩张,引发胆碱能性荨麻疹。2、饮食因素:某些食物如海鲜、辛辣食物、酒精等,可能干扰胆碱能神经介质的正常释放,进而导致上述疾病的发生。3、疾病与药物因素:某些疾病如肝硬化、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等,可能导致机体免疫功能紊乱,增加发病风险。此外,某些药物如乙酰胆碱酯酶抑制剂多奈哌齐也可能引起胆碱能性荨麻疹。建议患者尽量避免接触已知的诱发因素,减少精神压力,保持情绪稳定。穿着宽松、透气的棉质衣物,减少对皮肤的刺激。症状严重时,应及时就医,在医生指导下进行规范治疗。治疗期间严格遵循医嘱,按时服药,不要自行增减药量或停药。
健康资讯热门资讯相关推荐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