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健康

儿童哮喘防治近况

  过敏性疾病(主要包括哮喘、变应性鼻炎)是近年来十分引人关注的全球公共健康问题,也是儿童期最常见的慢性疾病。在工业发达国家发病率居高不下,很多国家哮喘发病率超过10%,1988年 的资料表明,美国、英国、澳大利亚、新西兰等国近12个月内喘息发病率在10%至30%之间。中国哮喘的发病情况也不容乐观。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呼吸学组组织全国儿科哮喘防治协作组于1988~1990年对我国0~14岁儿童患病情况进行了抽样调查,结果表明,患病率为0.11%~2.03%。时隔10年后的2000年再次进行的抽样调查结果显示,我国城市0~14岁儿童哮喘1999、2000年两年患病率为0.12%~3.34%,平均为1.54%。人口稀少的西藏、青海等高原地区患病率明显低于其他城市。而人口密度高的重庆、上海明显高于其他城市,其累计患病率分别为4.63%和4.52%。北京市1990年到2000年10年间,儿童哮喘患病率从0.78%上升到2.06%,增加了1.6倍。由于我国幅员广大、地域辽阔,地势高低、人口密度、生活环境等相差较大,所以全国不同地区城市儿童患病率不同是符合客观规律的。其中各年龄发病率除小于3岁者外均有上升趋势,7~14岁年龄组哮喘的患病率有显著增加。呼吸道感染和过敏为诱因的哮喘发作占94.62%。家庭成员因孩子哮喘发病致使工作受影响的占95.4%。婴幼儿和儿童哮喘诊断与调查时的诊断符合率为2/3。有16.0%在既往诊治中从未考虑喘息问题,而50%的哮喘患儿在发病后3年才得到正确诊断。因此,哮喘的早期诊断及恰当治疗仍是当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1995年,世界卫生组织(WHO)及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IH)共同组织专家撰写《全球哮喘防治创议》(GINA),号召开展对哮喘进行全球性群防群治,新常规依据GINA精神并根据中国国情,并于2003年第三次修改了婴幼儿哮喘诊断标准。一些婴幼儿发病的最初症状是反复或持续性咳嗽,活或在呼吸道感染时伴有喘息,经常被误诊为急性呼吸道感染、支气管炎或肺炎,给予抗生素或镇咳药物治疗无效。此时给予抗哮喘药物治疗是有效的,并有助于诊断婴幼儿期哮喘。如果患儿反复地"感冒"发展到下呼吸道,持续10天以上,或使用抗哮喘药物治疗后好转,则应考虑哮喘。对婴幼儿哮喘诊治过程中,应特别注意排除支气管异物、支气管淋巴结结核、先天性上、下气道畸形等可引起喘息、气促和胸闷的疾病。除对婴幼儿期哮喘的及时、正确地进行诊断外,目前临床上已经在给予吸入或口服抗变态反应炎症药物、支气管舒张药物、抗组胺药及抗白三烯药早期干预,并取得一定疗效。这些干预药物正在逐步替代大量静脉抗生素及激素的应用,为今后婴幼儿期哮喘的治疗提供了方案,其疗效有待进一步评估。

  对哮喘的管理教育至为重要,据粗略统计,至2004年底,全国已有5000余名医务人员接受过GINA的教育,医务人员与患者进行经常性沟通的组织--哮喘俱乐部、哮喘之家、哮喘学校等已达160多个。分布在全国近100多个城市约有20余万左右患者参加和接受了俱乐部、学校及哮喘之家的教育。以1999年上海、北京参加哮喘俱乐部的成员为例,其哮喘控制率达到80%~95%,医疗费用仅为1995年的25%~35%,吸入皮质激素的费用占全部支出的比例已由1996年的11%增加到2000年的21%,哮喘患者的急诊率、缺勤率、缺课率等明显降低,学习、工作的质量明显提高。

  尽管如此,我国哮喘防治工作还远远达不到WHO的要求,全国有近3000万哮喘患者,其中有儿童1000万左右。近期亚太地区哮喘现状研究调查(AIRIAP)显示,上海、北京、广州405例哮喘患者哮喘的控制情况是不够满意的,在1年内,有33%的患者要看急诊,16%曾住院,25%仍有缺勤或缺课,42%从来未作过肺功能监测。大城市的情况如此,基层患者情况则更差,目前全国获得正规治疗的患者仅占哮喘患者人数的2%左右。

  故此,应该继续大力推广哮喘管理和教育方案。2002年卫生部关于开展第二轮面向农村及基层推广适宜技术十年百项计划中有关儿童哮喘早期诊断及规范化治疗的推广应用,将对中等以下的基层医院开展哮喘的群防群治起很大推进作用。

  哮喘的管理与教育,不仅注重医生,应该特别强调同时对护士的培训及发挥作用。近几年,美国密西根大学公共卫生学院Noreen Clark 教授已经将哮喘基本知识及培训内容推广到6~12岁的在校儿童。将哮喘的基本知识广泛地普及到学校或社区可以为我国哮喘防治工作开辟新的途径。

  2005年是第七个哮喘日,今年的主题是:重视哮喘,认识过敏性鼻炎。我国儿童在哮喘防治中,应加强与成人呼吸科、变态反应及五官科的合作,把哮喘、变应性鼻炎及鼻窦炎共同管理,这将提高哮喘的防治效果,部分难治性哮喘患者的病情也会有所改善。

  国际哮喘和变应性疾病的研究结果表明,中国大陆和香港、亚太地区儿童哮喘病率差异甚大,在大陆城乡之间差别也很明显,因加强内地与港台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加强对哮喘危险因素如工业污染、生活模式、饮食习惯等方面的研究,更好地探索哮喘患病率不断上升的原因。

(实习编辑:黄秀杰)

2008-11-12 08:55:00浏览73举报/反馈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医生推荐
相关视频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吴泽霖副主任医师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三甲
儿童胸闷性哮喘的症状
儿童胸闷性哮喘通常是指儿童胸闷变异性哮喘,其症状主要包括咳嗽、胸闷、呼吸急促、呼吸困难、肺部听诊哮鸣音等,建议患者遵医嘱根据具体的症状表现进行治疗。1、咳嗽咳嗽是儿童胸闷变异性哮喘比较常见的症状,通常会表现为刺激性的咳嗽,而且持续的时间比较长,一般在夜间睡眠时咳嗽会加重。儿童可以遵医嘱使用布地奈德鼻喷雾剂、丙酸倍氯米松鼻喷雾剂等药物进行治疗,能够起到抗过敏的效果,也可以遵医嘱使用氢溴酸右美沙芬颗粒、复方福尔可定口服溶液等药物进行治疗。2、胸闷胸闷也是儿童胸闷变异性哮喘比较常见的症状,通常会表现为胸部发闷、呼吸不畅等,容易影响正常的睡眠,还有可能会导致胸部疼痛。儿童可以遵医嘱使用硫酸特布他林雾化液、硫酸沙丁胺醇雾化吸入溶液等药物进行治疗,能够扩张支气管,也可以遵医嘱使用异丙托溴铵气雾剂、噻托溴铵粉雾剂等药物进行治疗。3、呼吸急促如果儿童的病情比较严重,可能会导致肺部的功能受到损伤,容易出现呼吸急促的情况,而且会伴随胸闷、气短等症状。儿童可以遵医嘱使用硫酸特布他林雾化液、硫酸沙丁胺醇雾化吸入溶液等药物进行治疗,能够扩张支气管。4、呼吸困难如果儿童病情比较严重,可能会导致肺部的组织受到损伤,容易出现呼吸困难的情况,而且会伴随胸闷、气短等症状。儿童可以遵医嘱使用醋酸泼尼松片、醋酸地塞米松片等药物进行治疗,能够起到抗炎的效果。5、肺部听诊哮鸣音如果儿童的病情比较严重,可能会导致肺部的组织受到损伤,在肺部听诊时容易出现哮鸣音的情况,而且会伴随胸闷、气短等症状。通常提示可能患有胸闷变异性哮喘,建议患者尽快接受治疗。儿童患有胸闷变异性哮喘时,家长应及时带儿童到医院就诊,完善相关检查,明确原因,再进行针对性治疗。如果治疗期间出现了明显的不适,需要立即告知医生,以免延误治疗的最佳时机。
健康资讯热门资讯相关推荐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