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健康

宝宝得了“奶癣”怎喂养?

  一岁以内吃奶的婴儿常常患有“奶癣”,医学上称为婴儿湿疹。有些家长认为既然奶癣与吃奶有关,就采取提前断奶的办法。结果,不仅湿疹照样发,而且婴儿因为得不到母乳或牛奶喂养,极易发生营养不良,抵抗力下降,经常得病的现象。那么,怎样喂养有奶癣的婴儿呢?

  引起奶癣的原因很多,主要是婴儿的过敏性体质所致,也有认为与母亲在怀孕期间饮食单调有关。一般说,奶癣是在婴儿出生2-3个月时开始发病,有的在面颊、前额、头颈,严重的可蔓延到躯干、四肢和臀部,有时还可继发细菌感染。痒是婴儿患奶癣时的主要症状。婴儿患奶癣,年轻的父母不要过于着急。如果婴儿是用母乳喂养的,母亲应多吃蔬菜、水果、豆制品和肉类的食物,少吃鱼、虾、蟹等水产品。如果婴儿是用牛奶喂哺的,可适当延长牛奶的烧煮时间,以利蛋白质变性,减轻致敏作用,也可改用羊奶或市售的多维乳儿粉喂哺婴儿。不论是采用哪种喂养法,都应注意不要给婴儿喂得过饱,因为消化不良会使奶癣加重。

  患湿疹的孩子在护理上更应重视一些。洗脸洗身都应用温开水清洗,少接触肥皂,以免婴儿皮肤受到肥皂的碱性刺激,必要时可用淡盐水浸泡纱布敷在湿疹处止痒。婴儿的衣服要宽大,经常更换,保持清洁,避免细菌感染。衣服和被褥均应选用全棉布制作,忌用化纤或毛织品,避免接触鸭绒等容易引起过肤的物品。患奶癣较严重的婴儿,应禁止接种多种疫苗,不能注射预防针。一般1-2岁以后,奶癣会自然减轻消退。

(责任编辑:龙艳)

2008-09-26 21:57:00浏览61举报/反馈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医生推荐
相关视频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刘芳副主任医师
东部战区总医院 三甲
真菌性皮肤病和皮肤湿疹是一样的病吗
真菌性皮肤病和皮肤湿疹并不是一样的病。二者在病因、症状表现及治疗方法上都存在明显差异。正确区分这两种疾病,对于患者及时接受准确治疗、有效缓解症状、促进病情康复至关重要。真菌性皮肤病顾名思义,是由真菌感染引起的。常见的致病真菌有皮肤癣菌、念珠菌等。这些真菌喜好温暖潮湿的环境,当皮肤长期处于多汗、不透气状态时,就容易滋生真菌。比如足癣,多发生在脚部多汗、常穿不透气鞋袜的人群中,真菌在这样的环境下大量繁殖,侵犯皮肤角质层,引发病变。而皮肤湿疹属于一种过敏性炎症性皮肤病,病因较为复杂,是由多种内外因素相互作用导致的。内部因素包括遗传、免疫功能异常、内分泌失调等,外部因素有食物过敏(如海鲜、牛奶等)、接触过敏原(如尘螨、花粉、化学物质等)以及环境因素(如温度、湿度变化)等。患者往往因自身免疫系统对这些内外因素产生过度反应,从而引发皮肤湿疹。真菌性皮肤病症状具有一定特征。以体癣为例,初起为红色丘疹、丘疱疹或小水疱,逐渐向周围扩展,形成边界清楚的圆形或类圆形红斑,边缘常有丘疹、水疱,中央趋于消退,呈环状或多环状。股癣则好发于腹股沟、会阴等部位,同样表现为边界清晰的红斑,伴有瘙痒,且因该部位皮肤较为娇嫩,搔抓后易出现糜烂、渗液。皮肤湿疹的症状表现多样,急性期常表现为红斑基础上的密集丘疹、水疱,搔抓后可出现糜烂、渗出,瘙痒剧烈。亚急性期红肿、渗出减轻,以鳞屑、结痂为主。慢性期则皮肤增厚、粗糙,呈苔藓样变,瘙痒症状时轻时重,且湿疹的皮疹形态相对不规则,可泛发于身体各处。若怀疑患有真菌性皮肤病,应及时就医进行真菌镜检等检查。确诊后,可外用抗真菌药物,如酮康唑乳膏、特比萘芬乳膏等。对于皮肤湿疹,首先要尽量寻找并避免接触过敏原,可通过斑贴试验等明确过敏原。治疗上,瘙痒严重者可口服抗组胺药,如氯雷他定。
李兰娜副主任医师
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 三甲
新生儿湿疹需不需要处理
新生儿湿疹需要处理。新生儿湿疹是新生儿期常见的皮肤问题,虽然较为普遍,但如果不加以处理,可能会对宝宝的皮肤健康和生活质量产生不良影响。新生儿的皮肤娇嫩,角质层薄,表皮和真皮之间的连接不够紧密,皮肤的屏障功能较弱。这使得新生儿的皮肤对外界刺激的抵御能力较差,更容易受到各种因素影响而引发湿疹。而且,新生儿皮肤的汗腺和皮脂腺发育尚未完善,调节皮肤水分和油脂分泌的能力不足,皮肤容易干燥或过于油腻,这些都为湿疹的发生创造了条件。一旦患上湿疹,由于皮肤屏障受损,湿疹症状容易加重,若不处理,可能导致皮肤感染等更严重的问题。新生儿湿疹常表现为皮肤红斑、丘疹、水疱,伴有瘙痒。宝宝由于无法表达,往往会通过哭闹、搔抓来表达不适。频繁搔抓可能导致皮肤破损,会增加细菌感染的风险,引发脓疱疮、蜂窝织炎等。而且,湿疹带来的不适会影响宝宝的睡眠质量,导致宝宝睡眠不安稳,长期睡眠不足会影响宝宝的生长发育。此外,若湿疹长期不愈,还可能影响宝宝皮肤的正常发育,留下色素沉着或皮肤粗糙等问题,对宝宝的外观产生一定影响。发现新生儿湿疹后,应保持皮肤清洁,用温水轻轻擦拭患处,避免使用刺激性强的清洁剂。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温和的外用药物,如炉甘石洗剂缓解瘙痒。同时,室内温度和湿度要适宜,温度建议保持在22-24℃,湿度在50%-60%。
卢成瑜主任医师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三甲
宝宝长湿疹怎么办最快最有效
一般没有宝宝长湿疹怎么办最快最有效的说法,宝宝长湿疹可以选择日常护理、局部用药、紫外线治疗等方式进行治疗,建议家长先带宝宝就医,明确湿疹程度,再在医生指导下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1、日常护理:保持宝宝皮肤清洁和湿润是关键,建议家长每天用温水给宝宝洗澡,避免使用刺激性强的肥皂或沐浴露。洗澡后及时擦干水分,并涂抹温和、无刺激的婴儿润肤霜,能有效锁住皮肤水分,修复受损皮肤屏障。同时,要给宝宝穿宽松、柔软的棉质衣物,避免化纤、羊毛等材质刺激皮肤。另外,保持室内温度和湿度适宜,避免过热或过于干燥。2、局部用药:对于症状较轻的湿疹,家长可遵医嘱给宝宝外用炉甘石洗剂,该药物有收敛、止痒的作用,能缓解宝宝的不适。对于有明显症状的湿疹,家长可给宝宝使用糖皮质激素类药膏,如氢化可的松乳膏,能减轻炎症反应,促进湿疹消退。但需注意,激素类药膏应在医生指导下使用,避免长期、大面积使用。3、紫外线治疗:对于慢性、顽固性湿疹,紫外线治疗是一种有效的方法。通过特定波长的紫外线照射皮肤,可抑制免疫反应,减轻炎症,促进皮肤修复。例如窄谱中波紫外线治疗,能调节皮肤的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改善湿疹症状。但紫外线治疗需在专业医生操作下进行,严格控制照射剂量和时间,避免对宝宝皮肤造成损伤。建议家长要密切观察宝宝湿疹的变化,如症状加重、出现发热等异常情况,应及时就医。另外,避免让宝宝搔抓湿疹部位,可给宝宝戴上手套,防止抓破皮肤引起感染。同时,添加辅食时要注意观察宝宝是否对某些食物过敏,如芒果、蟹肉等,如有过敏食物应及时避免。
卢成瑜主任医师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三甲
宝宝湿疹的症状
宝宝湿疹是一种常见的皮肤炎症性疾病,主要表现为皮肤干燥、红斑和丘疹、渗出与结痂等症状。这些症状多见于头面部、颈部、四肢屈侧等部位,且容易反复发作。1、皮肤干燥:皮肤干燥通常表现为皮肤粗糙、脱屑和紧绷感。湿疹患儿的皮肤屏障功能受损,导致水分流失增加,皮肤保水能力下降。皮肤干燥在冬季或低湿度环境中尤为明显,需加强保湿护理以缓解症状。2、红斑和丘疹:红斑通常呈片状分布,边界不清,多见于面部、头皮、四肢伸侧等部位。丘疹为红色小突起,可密集分布,严重时融合成片。红斑和丘疹的形成与皮肤炎症反应密切相关,炎症因子导致血管扩张和细胞浸润,进而引发皮损。此外,炎症因子刺激皮肤神经末梢可能引起皮肤瘙痒感,搔抓后可能加重皮损和炎症反应。3、渗出与结痂:在湿疹的急性期,皮肤可能出现水疱、糜烂和渗液,渗出液干燥后会形成黄色结痂。渗出和结痂的出现通常提示湿疹症状较为严重,可能与皮肤破损后继发感染有关。继发感染以细菌感染最为常见,如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需及时就医进行抗感染治疗。家长应注意保持宝宝皮肤的清洁和湿润,选择温和无刺激的清洁产品和保湿霜,避免过度清洁和长时间浸泡。其次,避免接触已知的过敏原和刺激物,如花粉、尘螨、毛织品等。如果湿疹症状持续加重或伴有渗出、感染,应及时就医,遵医嘱进行治疗。
健康资讯热门资讯相关推荐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