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防护理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
关注39减肥健康运动

查看更多相关内容

取消关注
首页 > 儿科 > 预防护理

宝宝指间的智慧怎开启

举报/反馈
2008-09-27 08:27:0039健康网社区

  手眼协调的意义

  眼睛是心灵的窗户,正是通过眼睛,宝贝才能真实地了解周围的事物。手是认识事物的重要器官,手的活动可以促进大脑的发育;手是智慧的源泉,多看、多动手,宝贝的大脑才能更聪明。

  通过手和眼的共同作用,宝贝可以发现手中物品更多的特性,比如,眼睛可以看到物品的色彩、形状、大小等等,而手则可以触摸物品,感受它的软硬、粗糙度、冷热等特性,通过这些,宝贝可以更快更全面地了解周围环境。此外,在眼睛的监控下,通过手的摆弄,宝贝还可以发现物体的上下、左右、前后等空间特性等。

  单纯的眼的活动与单纯的手的活动对宝贝的成长没有特别的意义,只有手眼协调的活动才能真正有效地推进宝贝各项能力的全面发展,因此,手眼协调能力的发展对促进宝贝的运动能力、智力和行为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对宝贝来说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每个宝贝手眼协调能力的发展早晚不同,与宝贝所处的环境、父母施予的教育以及训练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手眼协调能力的训练越早越好,父母应积极创造条件,在宝贝不同的发展阶段,充分地训练宝贝去抓、握、拍、打、敲、捏、挖、画,使其成为“心灵手巧”的聪慧宝贝。

  手眼协调发展进程

  3~4个月:婴儿开始学习看自己的手和辨认眼前目标。

  5~7个月:可用手捕捉想要的东西。半岁前的宝贝不会坐,当躺着玩玩具或其他物品时,多数情况下,宝贝的眼睛看不见手上的物品,手的活动范围与视野不交叉。半岁后,宝贝已经具备坐的能力,于是双眼可以监控双手玩弄物品,此时手的活动范围与视野交叉,但手眼协调能力依然比较差。

  9个月:宝贝能用眼睛去找寻从手中掉落的东西,喜欢用手拿着小棒去敲打物品,尤其喜欢敲打能发出声音的各类玩具与物品。

  10~12个月:宝贝已经能够理解手中抓着的玩具与掉落在地上的玩具之间的因果关系,因此喜欢故意把抓在手中的玩具扔掉,并且用眼睛看着、用手指着扔掉的玩具。

  1~1岁半:宝贝开始尝试拿笔在纸上涂画,翻看带画的图书。

  1岁半~2岁:宝贝发展出更高级的手眼协调动作,比如能够独自把积木垒高,拿着笔在纸上画长线条,把水从一只杯子倒入另一只杯子等等。

  3岁以上:宝贝的小手已经非常灵活,手眼协调能力获得大幅度的发展。

  手眼协调促进方案

  ◎从宝贝一出生,父母就可以有意识地将色彩鲜艳的玩具或其他适合宝贝抓握的物品塞进宝贝的小手,然后将小手举起来,逗引宝贝看他手中的物品。3-4个月的宝贝喜欢用小手击打眼前的物体,手眼协调能力略有提高,此时可以将小球吊放在宝贝胸前,引诱宝贝拍打、抓握。还可以在小床周围稍高处挂上五颜六色带响的玩具,如小铃铛、风铃等,用绳子一头拴玩具,一头拴在小床边宝贝挥臂能碰到的地方,宝贝看到玩具就会自动挥臂,一挥臂就会碰响玩具。玩具移动或发出响声,都会引起宝贝的兴趣,于是他会很有兴趣地听、看和不断挥臂去碰绳子。虽然这个阶段宝贝的手眼还不能有意识地协调起来,但是这是宝贝探索手眼协调奥秘的必然途径。

  ◎让宝贝趴在床上,或者抱着宝贝坐在桌子前,将玩具放在宝贝面前逗引他伸手去抓,当宝贝成功地拿到玩具,一定要很欣喜地鼓励他,并一再地跟他玩同样的游戏,同时不断改变玩具的位置点,训练宝贝学习目测距离,并根据距离和角度调整手臂的伸缩长度和躯干的倾斜度来抓取玩具。

  ◎当宝贝学会坐,就可以给宝贝买一些布书、撕不烂等图书,让宝贝随便翻翻,翻书是训练手眼协调能力的极好的活动之一。1岁之后,宝贝的手眼协调能力得到更好的发展,此时,可以给宝贝买一些用来训练手眼协调能力的玩具,比如洞洞板、穿珠玩具、套杯、套桶等等,此外,玩积木、拼图、玩沙玩水,捏橡皮泥、捏面团等等活动都是锻炼宝贝手眼协调能力的极好活动。天热的时候,可为宝贝准备一盆水,让他用塑料瓶、杯子玩灌水游戏等,还可设置一些飘动的玩具,供他捕捉、追拿。

  ◎从1岁多开始,宝贝开始喜欢涂鸦,这种热情一般可持续到3岁左右。宝贝涂鸦的目的也许并不是想画出些什么,只是喜欢拿笔在纸张上涂出道道与色彩这种特别的活动。涂鸦不仅极大地丰富了宝贝的精神生活,也是极好的训练手眼协调能力的活动。因此,到宝贝1岁左右,就可为他准备铅笔、彩笔、硬纸片、白纸之类的材料以及可供他随意坐、站、跪的场所,为他提供舒舒服服涂鸦的环境。

  宝贝最初的手眼协调能力是无意识的,可以通过一些方式来强化有意识的手眼协调。比如,可以给宝贝提供一些缺少部件的宝贝熟悉的动物、家居用品等图片,让他寻找缺失的部件,然后再用笔补画上去。

  ◎宝贝的习性爱好各有不同,父母应细心观察自己的宝贝,根据宝贝的特点适时捕捉发展其手眼协调能力的契机。比如宝贝在玩玩具小汽车,妈咪悄悄地拿走一辆汽车,宝贝很快就发现汽车少了一辆,并因此哭闹起来,妈咪将汽车拿回来,宝贝立刻开心起来。这说明宝贝已经注意到他的玩具小汽车被妈咪拿走。根据宝贝的情况,可以有意拓展与宝贝之间的这种游戏,比如拿走他正在玩的某个玩具,让他寻找,突然用某个鲜艳的玩具在他眼前晃动一下,吸引他去追视并抓取等等。这些有趣的游戏都能有效地训练手眼协调能力。

  ◎球类游戏不但可以训练宝贝手腕的力量,还可以训练宝贝手控制方向的能力,提高手眼协调性,增强他的快速反应能力。成人可以轻轻地将球抛给宝贝,鼓励他接住。这个动作较难,刚开始的时候,父母可以协助宝贝,拉着他的两只手帮助他接住球。等宝贝熟练掌握接球的技巧之后,可以一步步逐渐训练他玩球的技巧,让他练习接反弹回来的球,原地拍球,抱起正在弹跳的球,连续拍球,相对滚球,用手指转球,投球等等动作,全面锻炼宝贝的手眼协调能力。

  ◎带宝贝到大自然揪小花小草,捡小石子,扑蝴蝶,逮蜻蜓,抓蚂蚱,捉小蚂蚁……大自然多彩多姿的环境以及不断变化的场景都能带给宝贝很多惊喜,让他在那些动静相宜的环境里真正手眼互动起来。

  小知识:婴儿认知能力的分水岭

  著名的发展心理学家琼·皮亚杰设计了一个有关智力发展状况的权威测试,其目的是检验婴儿对物体永存的认知能力,即物体在被隐藏的状态下仍旧是客观存在的。

  实验者拿起一个球给婴儿看,然后将球放进一个杯子里,用东西盖住,将球隐藏起来。在婴儿面前反复演示,直到婴儿知道寻找这个杯子为止。之后,将球放到第二个杯子里,同样用东西盖住,再把两个杯子紧挨着放在一起。注意一定要确保婴儿已经观察到球最后被藏在哪一只杯子里。

  婴儿会到哪一个杯里去找球呢?不满8个月的婴儿会到第一个杯子里去找球。皮亚杰认为这是一个证明婴儿对事物还不具备完全认知能力的证据。而满8个月或更大的婴儿遇到这个问题却能迎刃而解,他们会到第二个杯子里去找球。

  为什么8个月会成为婴儿认知能力的一个分水岭呢?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的神经学科学家阿黛尔·戴蒙德及其同事做出了一个非常有趣的解释,他们认为,婴儿对物体永存的认知,需要以掌握两个技能为前提:抑制自己把手伸进第一个杯子的能力和记住球被放在第二个杯子的能力。这两种能力都和婴儿的神经活动日益频繁、脑部能量消耗的增多及额叶前部大脑皮质的髓鞘使用频率增加有关。只有当婴儿已经拥有自我抑制力、抓取能力及良好的记忆能力时,他的脑部才会出现以上所说的各种变化。

(实习编辑:黄秀杰)

39健康网专业医疗保健信息平台 优质健康资讯门户网站  
快速通道
相关推荐39精品39热文
自测
查看全部
健康资讯推荐
推荐医院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