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健康

28个孩子5个“肺结核”,医生整理8大结核病要点!

  暑假刚过,江苏江阴一所幼儿园的几十位家长却因为孩子的一件事忧心不已。据多名家长对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称,该园一名老师暑假中,被查出患有肺结核病,随后该园28名孩子、4名教职工查出也感染上了结核杆菌,其中5名孩子确诊为结核病

  江阴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下称疾控中心)向澎湃新闻证实了上述说法。确诊患上结核病的5名孩子目前休学在家,进行治疗性服药治疗,另有23名感染结核杆菌的孩子正进行预防性服药治疗。

28个孩子5个“肺结核”,医生整理8大结核病要点!

  据江阴官方介绍,7月上旬监测到相关疫情后,职能部门和属地做了大量工作,省市疾控中心专家全程参与支持,并多次与家长进行面对面解释工作,陪同家长去上海请国内最知名专家进行会诊。目前,幼儿园已完成了对幼儿园290多名师生全员筛查,目前无新增结核病例,病情也未有进一步的扩散。

  问而思

  1.肺结核有哪些症状?早期症状是什么?

  2.如何传染?和病人接触就会传染吗?

  3.需要做哪些检查才能确诊?

  4.怎么治疗?

  ……

  肺结核病在全球范围仍然是最严重的公共卫生成胁之一,首先让我们来看两组数据。

  ■ 中国2010年第五次结核病流行病学抽样调查显示:

  ✲ 15岁及以上人群活动性肺结核的患病率为459/10万,涂阳肺结核患病率为66/10万;

  ✲ 乡村活动性和涂阳患病率为569/10万和78/10万;

  ✲ 城镇活动性和涂阳患率为307/10万和49/10万;

  ✲ 耐多药率为6. 8%(19/280);

  ✲ 公众结核病防治知识知晓率仅为57. 0%;

  ❉ 世界卫生组织估算我国2014年的新发肺结核人数为93万人,位居全球第三位。

  ■ 我国最新法定报告肺结核统计:

  2018年5月全国法定报告传染病——肺结核发病102063人、死亡182人;

  2018年6月上海法定报告传染病——肺结核发病603人;

  2018年7月上海法定报告传染病——肺结核发病591人。

  “肺结核”古书也称“肺痨”。过去医疗水平落后,十痨九死,现在随着抗结核药物的应用,很多结核病人能够及时被治愈。然而,医学的发展给了很多人错觉,他们觉得结核病已经离我们很遥远,但真的如此吗?

  关于传染病杀手“肺结核”的8问8答,你了解多少?

  Q1:什么是“结核病”?

  “结核病”是由结核分枝杆菌感染引起的,发生在肺组织、气管、支气管和胸膜的慢性传染病,最常累及的脏器为肺,称为“肺结核”。

  Q2:“肺结核”这么可怕,它是怎么传播的?

  结核病人是主要传染源。肺结核主要通过“痰排菌阳性”结核病人打喷嚏、说话、歌唱时产生的飞沫传播。

  特别提醒Tips:

  ①不是所有肺结核患者都具有传染性, 只有部分肺结核患者咳出的痰液或飞沫含有结核菌,就是我们常说的痰排菌阳性患者,带菌飞沫被周围人群吸入气道后才可能导致肺结核的传染、传播;

  ②健康人吸入带有结核菌的飞沫后,虽然会受到感染,但由于人体强大的免疫力只有少数人会真正发生结核病。这也是为什么我们临床上结核菌素实验(PPD)、结核感染T细胞斑点试验(T-SPOT)特异性不强的原因。

  Q3:结核杆菌被吸入呼吸道后,到底是如何致病的?

  结核杆菌致病过程分为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结核分枝杆菌被巨噬细胞吞噬

  第二阶段:细胞炎症因子破坏肺泡壁正常结构

  第三阶段:结核结节及干酪样坏死形成

  第四阶段:结核肉芽肿形成、结核分枝杆菌扩散到肺部和其他器官引起感染

  结核分枝杆菌通过以上四个阶段最后在肺部引起感染,就会导致肺结核的发生。

  Q4:“肺结核”果然是一个狠角色,怎么记住它?

  “肺结核”传染、致病可谓一套一套,知识点太碎、太多,要怎么记?我们怎样才能真正认识肺结核,识别他、发现它、消灭它呢?

  不急,萌仔今天告诉你:肺结核其实很简单——几张图表easy搞定!

  准备好了吗?一大波美图来袭……

  Q5:“肺结核”怎么分型?

  结核病的分型在临床上有重要意义,每种分型的好发部位、病变范围、严重程度、症状体征、CT表现、传染性等都有所差异。

  Q6:“肺结核”的症状和体征有哪些?

  新特别提醒Tips:

  以上是肺结核典型的临床症状和体征,临床工作中因为抗生素滥用、结核分枝杆菌耐药性等原因,已经很难见到这么“标准”的患者。大多肺结核患者可以没有咳嗽、咳痰、咯血,甚至也没有规律的午后低热、夜间盗汗,有时就诊主诉可能只是乏力、体重减轻。

  Q7:如何排查“肺结核”,诊断思路是什么?

  肺结核早期症状虽然不明显,但是患者尽早明确诊断、积极治疗对疾病的良好预后至关重要。肺结核发现得越早,病变的范围就越小,疾病治疗难度就越低。

  当我们遇到肺结核可疑者、痰菌阳性者、临床排他诊断者分别要怎样处理呢?

  被扣上了“肺结核”的帽子,接下来就是积极治疗了。

  Q8:明确诊断“肺结核”后,如何规范治疗?

  1.了解抗结核药物都有哪些

  2.不同分型肺结核,药物治疗方案也不相同!

2018-09-13 01:03:09浏览61举报/反馈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医生推荐
相关视频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谭金凤主治医师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三甲
子宫内膜癌早期全切术后会复发吗
如果早期子宫内膜癌手术未彻底清除癌细胞,受残留癌细胞、雌激素刺激、身体抵抗力差等因素影响,子宫内膜癌有复发的可能性;但若手术彻底,患者术后恢复好、规范随访并辅助治疗,则可能不复发。患者应遵医嘱随访与治疗以辅助降低复发风险。尽管是早期子宫内膜癌且进行了全切手术,但仍有一些因素可能导致复发。虽然切除了子宫及相关组织,但可能存在一些微小的癌细胞已经扩散到了手术无法触及的部位,如盆腔淋巴结或远处的微小转移灶,这些残留的癌细胞在术后可能会继续增殖,导致复发。其次,即使切除了子宫和卵巢,身体其他部位仍可能产生雌激素,如肾上腺皮质等,这些雌激素可能会刺激残留的癌细胞生长。此外,如果患者年龄较大、合并有其他慢性疾病、身体抵抗力较差,或者术后没有进行规范的随访和必要的辅助治疗,都可能会增加复发的风险。但如果手术切除非常彻底,将所有肉眼可见和潜在的癌细胞都完全清除干净,并且患者术后身体恢复良好,免疫系统功能正常,能够及时识别和清除可能残留的癌细胞,那么就有可能不复发。同时,如果患者在术后严格按照医生的建议进行规范的随访和必要的辅助治疗,如根据病情需要进行放疗、化疗或激素治疗等,进一步杀死可能残留的癌细胞,降低复发的风险,也可以大大提高治愈的几率。对于子宫内膜癌早期全切术后的患者,建议术后要严格按照医生的要求定期进行随访,包括妇科检查、影像学检查、肿瘤标志物检测等,以便及时发现可能的复发迹象。如果医生根据病情建议进行辅助治疗,一定要积极配合,以较大程度地降低复发风险,提高生活质量和生存率。
刘芳副主任医师
东部战区总医院 三甲
皮肤癌早期症状会痒吗
皮肤癌早期症状有可能会出现痒感,但并非所有患者都会有此表现,痒感也不是皮肤癌早期的特异性症状。皮肤癌早期出现痒感,可能与肿瘤细胞对周围组织的刺激有关。当皮肤癌发生时,肿瘤细胞不断增殖,会侵犯和破坏周围的正常皮肤组织,刺激皮肤内的感觉神经末梢。这些神经末梢受到刺激后,会向大脑传递异常信号,从而产生瘙痒的感觉。但这种痒感往往容易被忽视,因为其程度可能并不剧烈,而且类似的皮肤瘙痒在一些常见的皮肤病中也很常见。皮肤癌早期病灶周围可能会伴随炎症反应,也可能引发瘙痒。肿瘤细胞会引发机体的免疫反应,可能导致局部组织出现炎症细胞浸润、血管扩张等炎症表现。炎症介质的释放会进一步刺激神经末梢,加重瘙痒症状。但同样,皮肤炎症引起的瘙痒并非皮肤癌所特有,许多良性皮肤疾病如湿疹、皮肤干燥综合征等,也可能引起瘙痒症状。若皮肤出现不明原因的瘙痒且持续不缓解,尤其是伴有皮肤红斑、丘疹、结节、溃疡、肿物等异常表现时,患者应提高警惕,及时前往医院皮肤科就诊。医生一般会进行详细的体格检查,必要时会取病变组织进行病理活检,以明确诊断。日常生活中,建议要注意避免长期暴露在紫外线强烈的环境中,外出做好防晒措施,如涂抹防晒霜、戴帽子、穿防晒衣等,以减少皮肤受损可能。
刘泽群主治医师
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 三甲
宫颈癌早期有哪些症状
早期宫颈癌常无明显症状,偶有阴道分泌物增多、性生活或妇科检查后阴道出血等。宫颈癌,是发生在宫颈部位的恶性肿瘤,主要由人乳头瘤病毒感染引起。该病毒通过性接触传播,长期感染可能导致宫颈细胞发生癌变。宫颈癌的筛查、诊断和治疗需要专业的医疗设备和医护人员,因此,一旦出现相关症状,应及时就医。1、阴道分泌物增多:阴道分泌物是女性生殖系统正常分泌的液体。在宫颈癌早期,由于肿瘤细胞的刺激,可能导致宫颈或阴道黏膜分泌物增多。这种增多可能伴有异味,但并非所有增多的分泌物都有臭味。当发现阴道分泌物性状、颜色或气味发生改变时,应及时就医检查,以排除宫颈癌等潜在疾病。2、性生活或妇科检查后阴道出血:宫颈癌早期,肿瘤组织可能侵犯宫颈血管,导致血管脆性增加,易于出血。在性生活或妇科检查过程中,由于外力的刺激,可能导致宫颈部位出血。这种出血通常量不大,但颜色鲜红,需要引起警惕。需要注意的是,宫颈癌早期并非所有患者都会出现明显的症状。部分患者可能在体检或妇科检查时偶然发现宫颈癌的存在。因此建议女性应定期进行妇科检查,特别是对于有宫颈癌家族史、多次性生活史或生殖道感染史的女性,更应提高警惕,即使无明显症状,也应定期进行宫颈癌筛查。该疾病若早期发现,积极配合医生进行外科手术治疗,有助于控制疾病的进一步发展。
谭金凤主治医师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三甲
卵巢癌早期会引起月经如何变化
卵巢癌早期可能引起月经周期紊乱、月经量异常、闭经、痛经等症状。如发现月经有异常变化,应及时就医进行相关检查,如妇科超声、肿瘤标志物检查、盆腔磁共振成像等。1、月经周期紊乱:卵巢癌早期,卵巢功能可能受到一定影响,导致激素分泌失衡。这会使月经周期出现紊乱,原本规律的月经变得不规律,可能出现月经提前或推迟,周期时长不稳定等情况。2、月经量异常:一方面,卵巢癌可能影响子宫内膜的生长和脱落,导致月经量增多,经期延长;另一方面,也可能因肿瘤影响激素水平,使子宫内膜生长不良,从而出现月经量减少的情况。3、闭经:少数情况下,卵巢癌早期可能导致卵巢功能受损严重,雌激素分泌大幅减少,进而出现闭经现象。尤其是年轻女性,如果没有其他明显原因而突然出现闭经,应警惕卵巢癌等疾病的可能。4、痛经:卵巢癌早期,肿瘤可能会压迫周围组织,或引起盆腔充血等,导致痛经症状加重。原本没有痛经史的女性可能会出现痛经,或原有痛经症状的女性痛经程度加剧。日常生活中,应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以降低卵巢疾病的风险,均衡饮食,多吃蔬菜水果,适当摄入富含蛋白质的食物,避免高脂肪、高糖、高盐饮食。规律作息,保证充足睡眠,避免熬夜。适度运动,有助于维持身体正常的新陈代谢和内分泌平衡。同时,定期进行妇科检查,以便早期发现和治疗包括卵巢癌在内的各种妇科疾病。
健康资讯热门资讯相关推荐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