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健康

规划安全路线防宝宝滑倒

  【应对措施】

  预防胜于治疗,因此应在环境创设及家庭卫生方面,避免孩子滑倒的情况发生。

  如果不幸孩子滑到了,不要大惊小怪,因为孩子观察你的反应,如果你太惊慌,他也会被吓住,即使摔得不疼也会大哭。

  当幼儿跌倒时,妈咪首先要判别严重程度;如果只是破皮,只要消毒过,擦上碘酒即可。但如果是骨折脑震荡,或是手、脚、关节疼痛、哭叫不休,或昏迷、头昏、恶心、呕吐,则必须立刻送医仔细检查。但期间妈咪不要慌了手脚,在搬动时要先把颈部固定好,才不会对宝宝造成二度伤害。

  【预防】

  即便是家里铺着木地板,厨房也不可避免地要使用地砖。当它们沾上水渍及油渍时,地面就很湿滑。所以,妈妈应事先规划好一个安全路线,防止宝宝溜进厨房。

  卫生间的地面使用防滑瓷砖,也难免宝宝不会滑倒。所以,在洗脸盆、浴缸附近,铺上橡胶地垫,能有效保护宝宝。

  卫生间的台子边缘如果是直角的,要加装圆弧角型防护棉垫,以免宝宝滑倒时受伤。有一种止滑垫不错,妈妈可买来黏贴在宝宝的鞋底上;另外,为孩子选防滑底的鞋,能起到保护作用;也可在地上贴止滑条。

  【易发年龄】

  2~5岁。

(实习编辑:黄秀杰)

63
2008-09-17 08:12:00浏览732举报/反馈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医生推荐
相关视频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任守臣副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 三甲
宝宝睡觉摇头是怎么回事
宝宝睡觉摇头可能与环境不适、头部不适等非疾病因素;以及湿疹、中耳炎、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等疾病因素有关。一、非疾病因素:1、环境不适:如果睡眠环境温度过高或过低、湿度过大或过小,宝宝会感觉不舒服,可能通过摇头来表达不适。例如,温度过高会使其出汗,汗液刺激皮肤,导致头部瘙痒,引起摇头。2、头部不适:宝宝的头发过长、过厚,都可能刺激头部皮肤,引起瘙痒或不适感,进而导致宝贝睡觉摇头。二、疾病因素:1、湿疹:湿疹是一种常见的皮肤病,好发于婴幼儿。如果宝宝头部患有湿疹,会出现皮肤瘙痒、红斑、丘疹等症状,宝宝会通过摇头来摩擦止痒。轻度湿疹可遵医嘱使用保湿霜缓解症状,中重度湿疹则需要在医生指导下使用糖皮质激素乳膏(如氢化可的松乳膏)、抗组胺药物(如盐酸西替利嗪滴剂)等进行治疗。2、中耳炎:宝宝的咽鼓管短而直,容易发生中耳炎。患有中耳炎时,宝宝会感到耳部疼痛、不适,可能通过摇头来缓解耳部的不适感,还可能伴有发热、哭闹、抓耳等症状。可以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抗生素(如阿莫西林等)进行治疗,以控制感染,缓解症状。3、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维生素D缺乏会影响宝宝对钙的吸收和利用,导致神经兴奋性增高,宝贝会出现多汗、摇头、易惊、睡眠不安等症状。治疗需要在医生指导下补充维生素D(如阿法骨化醇软胶囊)和钙剂(如葡萄糖酸钙口服溶液)等。家长要密切关注宝宝的睡眠情况和身体状况。如果只是偶尔摇头,且没有其他异常表现,可以先观察。但如频繁摇头,或伴有发热、哭闹不止、食欲减退、发育迟缓等异常症状,应及时带宝宝到医院就诊,以便明确病因,遵医嘱进行针对性治疗。
陈剑锋副主任医师
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 三甲
2岁宝宝一天吃几顿饭几顿奶合适
通常情况下,2岁宝宝一天吃3顿饭和2到3顿奶比较合适。这样的饮食安排能够满足宝宝生长发育所需的能量和营养。然而具体情况因人而异,建议家长咨询专业医生或营养师后,制定合理的喂养计划。2岁宝宝的胃容量逐渐增大,消化功能也在不断完善,因此可以像成人一样每天安排3次正餐,分别在早、中、晚固定时间进行,有助于培养其良好的饮食习惯和规律的生物钟。正餐食物应多样化,包括谷类、蔬菜、水果、肉类、蛋类等,如玉米、菠菜、芒果等,以提供丰富的营养。除了正餐,2岁宝宝仍需要一定量的奶类来补充钙、蛋白质等营养物质。一般可在上午和下午各安排1次奶,一日摄入奶量大约300-400毫升。如果宝宝晚上睡眠不太好,也可以在睡前适量喝一些奶,但要注意喝完奶后帮助宝宝清洁口腔,防止龋齿。不过,每个宝宝的个体差异较大,饮食量和频率可能会有所不同。有些宝宝食欲较好,可能需要更多的食物和奶量;而有些宝宝可能食欲相对较小。家长需要根据宝宝的实际情况进行调整,观察宝宝的生长发育指标、精神状态和大便情况等,以判断饮食安排是否合理。必要时可咨询专业医生或营养师,为宝宝制定合理的喂养计划。对于2岁宝宝的饮食安排,建议家长要保持规律的进餐时间和良好的进餐环境,避免在宝宝进餐时看电视、玩玩具等,培养宝宝专心吃饭的习惯。同时,食物的种类和质地要适合宝宝的咀嚼和消化能力,逐渐从软烂食物向稍硬的食物过渡,以锻炼宝宝的咀嚼和吞咽能力。此外,要注意饮食的均衡和营养搭配,避免宝宝挑食和偏食。
尹春燕主治医师
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三甲
小宝宝肛裂挂什么科
小宝宝肛裂通常可以挂小儿外科、肛肠科、消化内科等科室。由于肛裂可能涉及多种病因,为确保准确诊断和治疗,建议根据孩子的具体情况和医院科室设置选择合适的科室进行诊治。1、小儿外科:小儿外科专门针对儿童的外科疾病进行诊断和治疗。肛裂是小儿外科常见的疾病之一,医生在这方面有丰富的经验,能够对小宝宝肛裂的病情进行全面评估,包括肛裂的严重程度、是否伴有其他肛肠问题等,并根据具体情况制定合适的治疗方案。2、肛肠科:肛肠科主要专注于肛门、直肠等部位疾病的诊治。对于小宝宝的肛裂,肛肠科医生可以凭借其专业知识和专业检查设备,准确判断肛裂的病因,如是否因便秘、腹泻等导致,还能给予针对性的治疗建议,比如指导家长如何进行局部护理、改善宝宝的排便情况等。3、消化内科:虽然肛裂主要是肛门局部的问题,但消化内科医生可以从消化系统整体的角度来分析宝宝肛裂的原因。因为宝宝的饮食结构、消化功能等因素都可能与肛裂的发生有关,例如消化不良、肠道菌群失调导致的便秘或腹泻,都可能引发肛裂。消化内科医生可以通过调整宝宝的饮食等方式,从根本上解决导致肛裂的消化系统问题,进而促进肛裂的愈合。对于小宝宝肛裂,建议家长要注意保持宝宝肛门局部清洁,每次便后用温水轻轻清洗。尽量让宝宝养成良好的排便习惯,避免便秘或腹泻。如果宝宝肛裂情况严重,如出血较多、疼痛剧烈,一定要及时带宝宝到相应科室就诊,不要自行处理,以免延误病情。
孔朝红副主任医师
武汉大学人民医院 三甲
坐车就晕车什么原因可以治疗吗
在出行或旅行时,我们常常借助交通工具。但有些人对旅途中的摇晃动作非常敏感,比如乘坐汽车、公交车、船、飞机,甚至像摩天轮这样的娱乐设施时,身体可能会出现不舒服的症状。我们俗称的晕车、晕船等症状,其实都是晕动病的表现。晕动病最常发生在需要长时间乘坐交通工具的长途旅行中。实际上,只要摇晃足够强烈,任何人都可能会感到“晕”。下面为大家介绍晕动病的原因和改善方法。【每3人就有1人会受晕动病困扰】晕动病非常常见。美国国家医学图书馆的资料显示,大约每三个人中就有一人会出现这种症状,只是每个人的不适程度有所不同。容易受到晕动病困扰的人群包括2至12岁的儿童、处于经期的女性、孕妇、偏头痛患者以及有平衡障碍的人。关于晕动病是否存在家族遗传,目前尚无科学定论,因为这往往涉及多个基因的变化,但直系亲属间存在一定影响。【晕动病因身体感觉冲突作怪】平衡感的产生,是内耳前庭系统协调运作,并反馈给大脑进行判断的结果。在正常情况下,大脑会整合视觉、肌肉动作、触觉压力和身体平衡等所有感官输入信息,并进行比较和分析。根据美国哈佛医学院的资料,当出现感觉冲突,即感官之间传递的信息不一致时,就会引发晕动病。以坐飞机为例,身体能感觉到在移动,但眼睛却感觉不到,此时可能出现的症状有冒汗、恶心、呕吐、流口水、脸色苍白、没有食欲、打嗝、头痛、打哈欠、嗜睡、晕眩和呼吸困难等。【坐车眼睛看远方,嘴嚼口香糖】要减轻晕动病的症状,除了不要在坐车时阅读外,还可以将目光集中在静止的物体上,比如窗外的景色或海平面,同时将背部靠在座位上,限制头部的移动幅度。如果是坐车,建议选择能眺望前方的座位;如果是坐飞机,尽量选择靠窗且靠近机翼的座位。a、对一些人来说,薄荷和生姜可能有助于缓解晕动病状,但食用前最好先咨询专业医生,结合自身身体状况再决定。b、嚼口香糖、吃零食也是不错的方法。c、需要注意的是,在出发旅行前,千万不要饮用咖啡和酒精,它们可能会导致身体脱水,使晕动病发作时的不适加剧。建议多喝水、多休息,以减轻晕眩感。
健康资讯热门资讯相关推荐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