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健康

家长们注意了 这些行为会影响孩子听力

鲁茂松 耳鼻咽喉科 副主任医师
马鞍山市人民医院 三级甲等

  孩子的听力系统还不完善,听力下降会影响孩子的正常生活。生活中,有很多不当的行为会损害孩子的听力健康,保护孩子的听力健康要从养成好习惯做起,那么哪些行为会影响孩子的听力呢?家长该如何保护孩子的听力?

  影响孩子听力的行为

  1、强行灌药

  对于生病却不配合吃药的孩子,很多家长会习惯用捏着鼻子灌的方式给孩子喂药。其实,这是一个不健康的喂药方法。因为捏鼻子的时候,孩子更加不配合,哭闹挣扎,捏鼻子喂药的时候,可能导致孩子鼻腔分泌物或药水通过孩子短直的咽鼓管进入中耳,引发中耳炎。家长的力度如果没控制好,还会导致孩子鼻黏膜和血管损伤

  2、用力擤鼻涕

  不少家长对孩子擤鼻涕的方法不在意,比如有的家长给孩子擤鼻涕时,往往让孩子两侧鼻孔一起用力擤鼻涕,或者用两个手指捏住孩子的两侧鼻翼,让他用力将鼻涕擤出。

  然而,鼻涕中含有大量的病毒和细菌,这种擤鼻涕的方法不但不能很好地擤出鼻涕,反而可能会让这些鼻涕在压力的作用下被从鼻后孔挤出,到达咽鼓管,诱发中耳炎。

  3、掏耳屎

  耳屎有保护外耳道上皮、防止皮肤干裂的作用,并能发挥抑菌和杀菌的生理功效。一般而言,孩子的耳屎不必人工清除,它会在孩子说话、吃饭、打呵欠时,随着下颌运动,借助皮肤上汗毛的推动作用,自动被排出。给孩子掏耳朵时,如果耳屎坚硬或比较多,容易把皮肤划伤,细菌会趁机进入伤口引发感染。如果不小心,还有刺伤鼓膜的危险。

  4、喂奶姿势不正确

  新妈妈在给小宝宝喂奶时,如果不注意姿势和体位,也可能会给小宝宝的耳朵带来意外的伤害。比如说让宝宝平躺着喝奶,宝宝的身体处于水平位,很容易引起呛咳,此时奶汁可能会通过咽鼓管流入中耳。小宝宝的咽鼓管长度较短而宽度较大,更加接近水平位置,奶水很容易经过咽鼓管进入中耳,引起急性炎症。

  保护孩子听力注意这三点

  1、避开噪音污染源

  生活中,尽量让孩子避免长时间处于嘈杂的环境中,尽量避开生活中常见的噪音污染源,噪音污染会严重影响到孩子的听力。家中加热设备以及智能设备在噪音方面是否达到合格的标准,并且要注意孩子在学校里周围是否曾有噪音污染源。

  2、避免讲话时声音太大

  父母讲话时要注意控制声贝,尽量避免声音太大,讲话时声音太大,会对孩子的听力造成影响,容易导致孩子听力下降,会严重影响到孩子的听觉能力。

  3、选择密封性更好的门窗

  密封性较好的门窗可减少噪音污染对听力的影响,能够起到保护孩子听觉能力的作用,尽量为孩子创造良好的生活环境,减少噪音污染对听力的损伤。

2018-08-07 00:44:01浏览51举报/反馈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医生推荐
相关视频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刘赟副主任医师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三甲
孩子考试不好家长焦虑怎么办
通常情况下,孩子考试不好家长焦虑可以通过多与孩子沟通、多带孩子参加户外活动、培养兴趣爱好、心理治疗、服用药物等方式进行改善。1、多与孩子沟通如果家长长期处于焦虑的状态下,可能会同时使孩子的心理状态发生异常。建议家长多与孩子进行沟通,及时了解孩子的内心想法,与孩子共同制定学习计划,可以缓解焦虑的症状。2、多带孩子参加户外活动家长因为孩子的考试刺激焦虑时,也可以多带孩子参加户外活动。可以加深与孩子的沟通和交流,培养亲密的感情,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缓解家长焦虑的情绪。3、培养兴趣爱好家长也可以自行适当培养一些个人兴趣爱好,比如做手工、阅读书籍、插花等,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转移个人注意力,缓解焦虑情绪。4、心理治疗如果家长长期处于焦虑的状态下,可以去正规医院,在医生的指导下通过心理疏导的方式进行治疗,也可以通过认知行为疗法的方式进行改善。5、服用药物如果家长长期处于焦虑的状态下,通过上述治疗无法得到改善,也可以遵医嘱配合使用盐酸舍曲林片、盐酸丁螺环酮片等药物进行治疗,从而达到改善疾病的效果。在日常生活中,家长要注意与孩子的沟通交流,避免对孩子发泄负面情绪。同时家长也要及时关注孩子的身体情况,如果孩子出现不适症状,也需及时带孩子就医治疗。
健康资讯热门资讯相关推荐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