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健康

可避免的儿童意外伤

李孝建 烧伤整形科 主任医师
广州市红十字会医院 三级甲等

  故事一

  骑单车摔倒头撞钢筋

  暑假漫漫,不少好动的小朋友都会学着骑单车,因此酿发的事故也不少。

  被过滤广告

  刚学会骑车的小孩上路,最容易遇上车祸。有的小孩学骑单车,不料翻倒掉下路边的水沟,摔得满身是伤。曾经还有小孩翻倒后撞到地上突出的钢筋,导致头部受伤不治身亡。此外,还有的几个小孩在内街的路边玩耍,互相推来拉去,不料突然驶来一辆汽车,司机来不及煞车,孩子来不及躲避,最终引发车祸。

  “这样的事情几乎年年发生,但出事前父母都没有进行必要的安全教育,比如小孩不可独自学骑单车,刚学骑车不可上马路等。”王斌说,出事的孩子多来自打工家庭,父母安全意识薄弱,也没有很多时间照料小孩,往往出了事才知道后悔。

  故事二

  小孩溺水大人束手无策

  在广州,泳池溺水也是每年夏天屡次上演的惨剧。今年7月7日,10岁的夏弘宣从湖北来广州度假,当晚跟着舅舅、妈妈、阿姨到某花园小区游泳,就在大人换衣服的空当,夏弘宣跳进水中。等几个大人发现的时候,小孩已经溺水了。经抢救,夏弘宣虽然保住了性命,但由于停止呼吸时间太长,脑部受到伤害,至今仍躺在ICU病房。

  专家表示,溺水时由于大量的水灌入肺内,或冷水刺激引起喉痉挛,造成窒息或缺氧,若抢救不及时,数分钟内即可死亡。必须争分夺秒地进行现场急救,切不可急于送医院而失去宝贵的抢救时机。如果当时围在夏弘宣身边的几个亲人知道一些溺水急救的知识,当时立即采取措施,很可能不至于像现在这么严重。

  故事三

  开饭前2岁小儿摔进汤锅

  半个月前,两岁半的宝宝刘雅格掉进汤锅,全身40%烫伤,住进广州市红十字会医院烧伤重症病区。雅格的父母都是打工仔,爸爸在一家制衣厂工作,因为雅格的妈妈有了身孕,这阵子天气比较热,她带着雅格到制衣厂搭伙。半月前,一天中午吃饭时,一名工友见雅格十分可爱,就逗他玩,不料玩耍的过程中,雅格往后退,突然一屁股坐下来,正好坐在直径达半米的一个大汤锅中。送到医院后,抢救了4个小时,小雅格才脱离生命危险。该院烧伤科重症病区主任李孝建说,这段时间入院的病号中,儿童占了60%,多为开水、滚汤、热稀饭、面条等烫伤。“很多小孩不止烫伤过一次,像雅格去年就烫伤过腿,但是他的父母仍没有提高防范意识。”

  暑假期间儿童意外事故频频发生,孩子出事后鲜有父母能进行正确急救。专家表示,家长应看管好自己的孩子,同时应掌握一定的急救知识。

  专家观点

  孩子出事鲜有父母进行正确急救

  珠江医院儿科主任王斌指出,夏季小孩衣衫单薄,活动范围比较大,受伤几率比其他季节更高。令人担忧的是,儿童呼吸停止4分钟以上,脑部就会遭受难以康复的损伤,但从临床来看,很少有父母在送院前对孩子施行过正确的急救。不少父母在救护车赶来之前,眼睁睁看着孩子的生命一点点流逝,自己却束手无策,或者对受伤儿童进行不恰当的搬运,贻误抢救良机。像钢管从肛门插入身体约30厘米的小男孩龙圳,按照急救原则,是不宜随便拔出钢管的,龙圳的父亲却一开始就自己把它拔了出来。此外,在去就医的途中,小龙圳一直喊困,其实这很可能是休克的前兆,表明孩子已经非常危险了。

  王斌说,儿童在受到伤害后,往往不能准确表达自己的感受,不能正确指出疼痛的部位,所以,孩子受伤后,父母应时刻留意他们的感觉、神态和体征,没有外伤不表示没有内伤,发现不妥应立刻送医院救治,请医生检查处理。

  儿童常见伤急救知识

  专家指导

  1.烧烫伤:

  在日常生活中,以火焰烧伤和热水、热油等热液烫伤最为多见。许多病人在受伤之后直接在创面上涂抹香油、酱油、黄酱、牙膏等,但这些日用品并无任何治疗烧烫伤的作用。发生烧烫伤后,应用自来水冲洗。冲洗越早越好,可持续10~20分钟左右。当遇到各种化学烧伤,伤及眼睛、食道等处时,在现场要及时用大量清水冲洗,决不可等去到医院再处理。

  2.中毒:

  应先尽快找出中毒原因,必要时保留中毒者的呕吐物或排泄物。药物吃到胃里,还未到达肠道的可以采取以下催吐方法:用手指或筷子刺激咽后壁或舌根诱发呕吐,以清除胃内毒物。如果是生物碱或重金属中毒,可饮茶。如果是腐蚀性毒物中毒,首先应保护胃黏膜,可喝牛奶、豆浆或鸡蛋清。如果是碱性药物中毒,可及时用食醋加水冲淡服下,或用橘子汁等酸性物质进行中和。

  3.溺水

  将溺水者救至岸上后,应迅速检查溺水者的身体情况,并立即清除口鼻内淤泥杂草和呕吐物,然后再进行控水处理。最简便的方法是:救护者一腿跪地,另一腿出膝,将溺水者的腹部放在救护者的膝盖上,使其头下垂,然后再按压其腹背部。

  对呼吸停止的溺水者,应在控水后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如呼吸、心跳均已停止,应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和胸外心脏按压。急救者将手掌置于胸骨中段进行心脏按压,下压要慢,放松时要快。

  4.严重窒息:

  儿童窒息多半由小豆、瓜子、纽扣等物呛入或卡住气管而引起。应先将阻塞气道的东西清除,如拍打背部,然后再做人工呼吸或胸外心脏按压进行急救。要争取时间尽快做人工呼吸,如呼吸停止4分钟以上,脑部就会遭受难以康复的损伤。口对鼻吹气是有效而易做的,如果鼻部受伤或阻塞,应采用口对口法。如果是未满10岁的儿童,心跳、呼吸均停止,应使其平直仰卧,用手掌根轻压其胸骨下方,压下胸骨2.5厘米~4厘米,任胸部升起,压15次后,吹气两次。周而复始,直至呼吸和心跳恢复。

  5.车祸、高空坠落:

  车祸、重物压砸或高空坠落容易导致脊柱和脊髓的损伤,对于因这些原因而受伤的儿童应非常小心,否则,很可能因救护不当而造成损伤加重。在怀疑出现脊柱损伤时,救助人员切莫马上抱起伤者,而应按照以下步骤救助:若有伤口,应紧急包扎,不能轻易翻动受伤者;如出现呼吸困难和昏迷者,要及时清理口腔分泌物。救助人员在抢救伤者时,怀疑有脊柱骨折的,应按脊柱骨折伤处理。千万不要对伤者任意翻身和扭曲身体。一人托抱式的搬运,或两个人一人抬头部、一人搬腿的搬运方式,都是严禁使用的。

  6.穿透伤、离断伤:

  锐器插入体内后,可能刺破局部的血管、神经和肌肉,而这时锐器正好嵌在伤口内,如将锐器拔掉,则创口立即暴露而出血不止,严重者可很快出现失血性休克,也移引起感染。正确的处理是:先将纱布、棉垫安置于锐器两侧,尽量使锐器不能摇动,然后可用绷带绕肢体将棉垫包扎固定,尽快运输伤员到医院。

  手指等断离的时候,要把离断的肢体用洁净物品如手帕、毛巾等包好,外裹塑料袋或装入干净的瓶中,迅速运送至医院。可将装有离断肢体的塑料袋或瓶子放入装有冰块的容器中,无冰块可用冰棍代替。不要将离断肢体放入水中,这样会影响肢体再植的成活率。

  警惕威胁宝宝的家居布置

  1.浴缸、洗衣机:浴缸里的水深虽然只有10厘米,但也足以使小婴儿溺毙。因此,在不洗澡的时候,一定要保证浴缸里没有水,最好随手关上浴室的门。

  2.楼梯:最好在楼梯处装上安全栏杆,防止小婴儿攀爬滚落。

  3.床铺、沙发椅:如让孩子在沙发或床上睡觉,记得一定不要只留下他单独一人。

  4.插座:如果把手指或物品插入插座,就有触电的危险。现在市面上有卖安全插座和插座挡板,有BB的家庭可考虑更换。

  5.门、窗:手指被门夹住是婴幼儿的常见事故之一,在开关门时必须先确认孩子的方位。

  6.厨房:厨房里的器具样样都危险,在孩子未满3岁以前,应尽量避免让孩子进入厨房,更不可带着孩子炒菜、做家务。

  7.阳台:跌落事故很容易导致孩童死亡,因此最好在阳台门口加上围栏,使孩子无法单独通过。绝对不可在阳台上堆放可以垫脚的东西。

  8.桌子:桌子尖锐的角很容易碰伤孩子,建议把家里有角的东西套起来。此外,别在桌上铺桌布,因为孩子想拿到桌子上的东西时,会去拉桌布,这样就很容易被砸到或被热食烫伤。

  9.婴儿车:哪怕坐在婴儿车里,只要不系好安全带,他(她)也许就会蹬蹬腿、站起来。因此,让BB坐婴儿车时一定要系好安全带。

  10.自行车:别用自行车带孩子,因为他们容易在自行车行驶途中将小脚伸进轮子里。此外,万一发生翻车事故,后果不堪设想。

(实习编辑:黄秀杰)

2008-09-02 08:26:00浏览39举报/反馈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医生推荐
相关视频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党华副主任医师
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 三甲
怎么促进鼻小柱发育
患者可以通过调整饮食、改善不良习惯、适当运动等方式促进鼻小柱发育。鼻小柱一般指鼻尖部位的骨头,主要由鼻中隔软骨和筛骨垂直板构成,鼻小柱的形态与鼻部的大小有关。如果鼻小柱过短,可能会影响到面部美观,也可能会导致呼吸功能受到影响。如果患者出现鼻子不通气的症状时,应及时前往医院就诊,明确病因后积极进行针对性治疗。 1、调整饮食 建议患者多吃高蛋白质的食物,比如鸡蛋、牛奶、瘦肉、鱼肉等,因为高蛋白质类食物可以为机体提供营养物质,从而促进鼻小柱发育。还可以多吃新鲜的水果和蔬菜,比如苹果、香蕉、菠菜、芹菜等,其中含有丰富的维生素,也有助于鼻小柱发育。 2、改善不良习惯 建议患者纠正抠鼻子的坏习惯,避免手指将鼻孔堵住,以免导致鼻子受到感染,影响鼻子正常生长发育。此外,当患者存在鼻炎等疾病时,应注意出门戴口罩,减少冷空气对于鼻腔黏膜的刺激,从而减轻炎症引起的充血情况,也可在一定程度上促进鼻小柱发育。 3、适当运动 患者平时适当增加有氧运动,如跑步、跳绳、游泳等,有助于加快身体各项机能的恢复,增强体质,也可促进鼻小柱发育。 除此之外,如果由于先天因素导致鼻小柱发育异常,患者也可以在成年后咨询专业医生选择通过手术的方式进行矫正治疗。
刘赟副主任医师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三甲
如何促进婴幼儿积极情绪情感的发育
如何促进婴幼儿积极情绪情感的发育,可以采取亲子互动游戏、音乐疗法、认知行为疗法、环境调整、心理支持等治疗措施。如果症状持续或加剧,建议患者及时就医。 1.亲子互动游戏 游戏过程中,婴幼儿会感受到家长的关爱和陪伴,从而产生积极的情绪体验。游戏还能刺激婴幼儿的认知和感官发展,有助于其情感和社交能力的提升。亲子互动游戏是通过与婴幼儿进行互动,如唱歌、跳舞、做游戏等,来促进其积极情绪情感的发育。家长可以定期安排时间与婴幼儿进行互动,创造轻松愉快的氛围,增强亲子关系。 2.音乐疗法 音乐能够产生愉悦的情绪体验,有助于缓解婴幼儿的压力和焦虑。同时,音乐还能刺激婴幼儿的感官和大脑发育,促进其情感和认知能力的发展。音乐疗法是通过聆听或演奏音乐来促进婴幼儿积极情绪情感的发育。家长可以为婴幼儿选择轻柔、欢快的音乐,并在日常生活中适当播放。 3.认知行为疗法 认知行为疗法能够帮助婴幼儿理解和管理自己的情绪,提高其积极情绪情感的表达和体验。此外,治疗过程还能增强家长与婴幼儿之间的信任和理解。认知行为疗法是通过与婴幼儿进行心理交流和行为训练,帮助其识别和调整消极情绪。家长可以寻求专业心理医生的帮助,定期进行治疗。 4.环境调整 良好的环境能够为婴幼儿提供安全感和支持感,有助于其产生积极的情绪体验。适宜的玩具和活动还能刺激婴幼儿的认知和感官发展,促进其情感和社交能力的提升。环境调整包括创造一个温馨、安全、舒适的环境,提供适宜的玩具和活动,以促进婴幼儿积极情绪情感的发育。家长可以定期清理环境、提供适合年龄的玩具,并安排适当的活动。 5.心理支持 心理支持能够增强婴幼儿的安全感和信任感,使其更愿意表达自己的情绪和需求,还能提高婴幼儿的自信心和自尊心,促进其积极情绪情感的发展。心理支持包括家长给予婴幼儿足够的关爱、理解和支持,帮助其建立自信和自尊心。家长可以通过与婴幼儿进行沟通、鼓励和支持来实现。 在治疗过程中,家长应注意观察婴幼儿的情绪变化,并及时调整策略。同时,经常进行肌肤接触,如给宝宝洗澡、做抚触,可以从头部开始,依次按摩宝宝的额头、脸颊、手臂、腿部等部位,每个部位按摩 3 - 5 分钟,力度适中。
健康资讯热门资讯相关推荐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