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健康

夏季湿热长湿疹怎么办? 宝宝长湿疹别盲目忌食

  婴儿湿疹,是小儿常见的一种过敏性的皮肤疾病。夏季湿热,是宝宝最容易长湿疹的季节,那么,夏天宝宝长湿疹怎么办呢?下面就随小编一起来看看。

  宝宝长湿疹 千万莫入这些误区

  误区一:盲目忌食

  婴儿湿疹,中医称奶癣,很多年轻父母望文生义,以为它是由吃牛奶鸡蛋花生、鱼虾等引起的,于是就很盲目地让宝宝忌食上述所有食物。

  误区二:频繁洗烫

  不少成年人都有这样的经历,当身上奇痒难忍时,洗个热水澡烫烫痒的部位就会很舒服。于是有些年轻父母在对付婴儿湿疹时也用同样的方法,频繁地给宝宝洗烫湿疹。

  殊不知,我们在用皂液或烫水洗净宝宝的同时,也洗掉了宝宝皮肤表面具有保护作用的油脂层,皮肤因此变得更加干裂更加易患湿疹。

  误区三:滥用激素

  当婴儿湿疹奇痒一阵阵发作时,不少家长会使用止痒消炎药膏以解燃眉之急。为了能使宝宝迅速地根除湿疹,有的家长还会特别“周到”地一日几次帮助宝宝进行大面积涂抹药膏。

  宝宝长湿疹怎么办?

  1、保持皮肤干爽

  不要用烫的水给宝宝洗脸,要用温水,避免使用碱性强的香皂。保持皮肤干爽,既不能过分干燥也不能涂抹添加剂过多的润肤霜

  2、勤剪指甲

  勤剪指甲,防止宝宝抓伤皮肤,防止继发性感染。

  3、选用不含激素的产品

  市面上治疗宝宝湿疹的药物可谓五花八门,但是宣称见效快、效果好的药物,多半含有激素,一旦停药宝宝湿疹可能就会复发,甚至可能还会变得更严重,而且长期使用后残留物会导致肤色异常。

  宝宝脸上长湿疹后,家长不要擅自给宝宝涂药,需根据病情轻重在医生的指导下用药。

  4、戒口

  让宝宝少吃动物蛋白质,如牛奶、蛋,必须在医生或营养师的监督下进行,鱼、虾等发物在此期间应该禁食。母乳喂养的宝宝,妈妈也要注意海鲜、虾、蟹、辣椒最好都不要吃。

  5、避免受外界刺激

  夏天,宝宝运动流汗后,应仔细为他抹干汗水;天冷干燥时,应替宝宝搽上防过敏的非油性润肤霜。除了注意天气变化外,爸妈不要让宝宝穿易刺激皮肤的衣服,如羊毛、丝、尼龙等。

2018-06-05 00:52:01浏览63举报/反馈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相关视频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张瑜主治医师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三甲
夏天身上起湿疹是体内湿热吗
夏天身上起湿疹可能是体内湿热,也可能是其他原因引起的,比如接触过敏原、长期处于潮湿环境、精神因素、遗传因素等。1、体内湿热如果患者在夏天长期处于闷热潮湿的环境中,就可能会导致体内湿热,从而引起湿疹,使患者出现皮肤瘙痒、红肿、丘疹等症状。患者可在医生的指导下口服清热祛湿颗粒、湿毒清胶囊等药物进行治疗。建议患者在平时要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注意饮食清淡,避免吃辛辣、刺激的食物。2、接触过敏原如果患者在夏天接触了过敏原,比如花粉、尘螨、动物皮毛等,可能会导致皮肤出现过敏反应,从而引起湿疹,使患者出现皮肤红肿、瘙痒等症状。患者可在医生的指导下口服抗组胺药物进行治疗,比如氯雷他定片、盐酸左西替利嗪片等。3、长期处于潮湿环境如果长期处于潮湿的环境中,可能会导致皮肤的屏障功能出现障碍,从而诱发湿疹。建议患者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复方醋酸地塞米松乳膏、丁酸氢化可的松乳膏等药物进行治疗,也可以遵医嘱通过紫外线照射的方式进行治疗。4、精神因素如果长期处于精神过度紧张的状态下,可能会导致体内的内分泌紊乱,从而诱发湿疹。患者应及时就医,在医生的指导下口服盐酸苯海拉明片、马来酸氯苯那敏片等药物进行治疗。建议患者可以适当进行体育锻炼,如慢跑、游泳等,有助于排解压力,保持良好的心态。5、遗传因素如果家族中患有湿疹的人群,其后代出现湿疹的概率会比较大,可能会出现丘疹、红肿、瘙痒等症状。患者可以遵医嘱涂抹炉甘石洗剂、糠酸莫米松乳膏等药物进行治疗。如果涂抹药物没有得到有效改善,也可以通过紫外线照射的方式进行治疗。另外,建议患者及时去医院就诊,明确具体的病因后进行相应的治疗。
武志娟主任医师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三甲
中药湿热敷治疗湿疹宜选用什么
中药湿热敷治疗湿疹一般宜选用苦参、黄柏、地肤子、白鲜皮、蛇床子等中药材。1.苦参:苦参味苦,性寒,归心、肝、胃经,具有清热燥湿、杀虫止痒的功效,在临床上可以用于缓解湿疹引起的皮肤瘙痒、红肿等症状。如果患者存在湿疹的情况,可以在医生指导下使用苦参进行湿热敷治疗。2.黄柏:黄柏味苦,性寒,归肾、膀胱经,具有清热燥湿、泻火解毒的功效,在临床上可以用于缓解湿疹引起的皮肤瘙痒、红肿等症状。如果患者存在不适的情况,可以在医生指导下使用黄柏进行湿热敷治疗。3.地肤子:地肤子味甘、辛,性微寒,归肺、肝经,具有清热利水、祛风除湿的功效,在临床上可以用于缓解湿疹引起的皮肤瘙痒、红肿等症状。如果患者存在上述的情况,可以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地肤子进行湿热敷治疗。4.白鲜皮:白鲜皮味苦,性寒,归脾、胃、膀胱经,具有清热燥湿、祛风止痒的功效,在临床上可以用于缓解湿疹引起的皮肤瘙痒、红肿等症状。如果患者存在上述不适症状,可以在医生指导下使用白鲜皮进行湿热敷治疗。5.蛇床子:蛇床子味辛、苦,性温,归肾经,具有燥湿祛风、杀虫止痒的功效,在临床上可以用于缓解湿疹引起的皮肤瘙痒、红肿等症状。如果患者存在上述症状,则可以在医生指导下使用蛇床子进行湿热敷治疗。需要注意的是,上述药物需严格遵医嘱使用,不可盲目自行用药或加减药量。若期间出现明显不适症状时应及时就医诊治。
刘芳副主任医师
东部战区总医院 三甲
夏季皮炎湿疹用什么药
夏季皮炎湿疹可以使用止痒药物、抗组胺药物、抗生素药物、糖皮质激素药物、清凉止痒的药物进行治疗,需要根据病情的严重程度,遵医嘱用药。1、止痒药物如果皮肤瘙痒的症状比较严重,患者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炉甘石洗剂、氧化锌软膏等药物进行治疗,能够缓解皮肤瘙痒的症状。2、抗组胺药物抗组胺药物是指通过抗过敏反应,缓解患者症状的药物,患者可以在医生指导下使用盐酸左西替利嗪片、氯雷他定片等药物进行治疗。3、抗生素药物如果皮肤出现了破损的情况,可能会导致细菌感染,患者可以遵医嘱使用莫匹罗星软膏、夫西地酸乳膏等药物进行治疗,能够抑制炎症反应,有利于疾病的恢复。4、糖皮质激素药物如果病情比较严重,出现了明显的皮肤红肿、刺痛等症状,患者也可以遵医嘱使用糖皮质激素类的药物进行治疗,比如糠酸莫米松乳膏、丁酸氢化可的松乳膏等,能够抑制炎症反应,缓解不适。5、清凉止痒的药物患者还可遵医嘱使用清凉止痒的药物,如青鹏软膏、丹皮酚软膏等,可缓解瘙痒症状。在日常生活中,患者需要多注意皮肤的恢复情况,同时也需要注意饮食清淡,避免吃辣椒、生姜等刺激性的食物,以免病情持续发展。如果出现不适症状,建议及时就医治疗。
朱欣佚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三甲
风湿热出汗是体内湿气吗
风湿热患者出汗并不完全等同于体内湿气排出。风湿热是一种与A族乙型溶血性链球菌感染密切相关的全身性结缔组织炎症,出汗这一症状在其病程中有多种成因,并非单纯由湿气所致,与疾病引发的机体代谢、免疫反应等都有关系。风湿热急性期,身体处于炎症应激状态,体温调节中枢紊乱,会出现发热症状,而发热过程中,机体为了散热,汗腺分泌增加,从而导致出汗。这是身体应对高热的一种生理机制,如同人体在高温环境下本能地出汗降温一样,此时的出汗主要是为了调节体温,帮助身体恢复热平衡,和传统意义上所讲的湿气并无直接关联。另外风湿热累及心脏、关节等多系统,影响机体的血液循环与新陈代谢。当心脏功能受影响时,心输出量改变,外周血液循环异常,机体为维持内环境稳定,会促使汗腺分泌汗液来调节。同时,免疫反应产生的诸多炎性介质,也会刺激神经系统,间接引发出汗现象,这些均是疾病自身病理过程带来的出汗表现,并非因为体内湿气重。患者若出现出汗等症状,首先应注意休息,避免劳累,减少体力消耗,因为过度劳累可能加重出汗及病情。衣物要选择棉质、透气的,便于汗液及时散发,防止受凉感冒。在饮食上,宜清淡、易消化,多补充水分、维生素与蛋白质,增强机体抵抗力。若出汗量大且伴有发热、关节疼痛等症状加重,应及时就医,在医生指导下合理用药,如阿司匹林用于解热、抗炎,减轻症状,帮助身体恢复。
朱欣佚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三甲
风湿热痹用什么中药
风湿热痹常用的中药包括清热通络类药物、祛风除湿类药物、活血化瘀类药物等,该病是中医对一种以关节红肿热痛、活动受限为主要表现的病证的描述,其治疗原则为清热通络、祛风除湿、活血化瘀。1、清热通络类药物:此类药物主要用于缓解关节红肿热痛等症状。常用药物包括秦艽,其性味辛平,能清热除湿、舒筋通络;黄柏,具有清热燥湿、泻火解毒的功效,可用于热痹引起的关节红肿;忍冬藤,性味甘寒,能清热解毒、通络止痛,适用于风湿热痹引起的关节红肿热痛。2、祛风除湿类药物:防己具有祛风除湿、利水消肿的作用,适用于风湿热痹引起的关节肿胀;威灵仙性味辛温,能祛风湿、通经络,对风湿闭阻所致的关节不利、屈伸不利等症状有较好的改善作用;苍术:性味苦温,能燥湿健脾、祛风散寒,适用于湿邪偏盛的风湿热痹。3、活血化瘀类药物:当归具有补血活血、调经止痛的功效,可用于气血不足导致的痹症;白芍可养血敛阴、柔肝止痛,适用于风寒湿邪侵袭关节所致的痹证;川芎性味辛温,能活血行气、祛风止痛,适用于气滞血瘀引起的关节疼痛,尤其对于血瘀较重的患者效果显著。对于风湿热痹患者,建议在使用中药治疗时,应遵循医生的指导,根据具体病情和个体差异合理用药。同时,要注意休息,避免劳累和风寒湿邪的侵袭,保持居住环境干燥通风,有助于病情的恢复。
朱欣佚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三甲
风湿热痹症状吃什么药
风湿热痹是中医的一种病症,主要表现为关节红肿热痛、屈伸不利,伴有发热、口渴、烦闷等症状。可遵医嘱选择湿热痹颗粒、四妙丸、尪痹片等来进行治疗。1、湿热痹颗粒:此药的主要成分为苍术、忍冬藤、地龙、连翘、黄柏等。具有清热祛湿、活血通络的功效。适用于湿热痹证,症见肌肉或关节红肿热痛、有沉重感、步履艰难、发热、口渴不欲饮等。其通过多种中药协同作用,可有效清除体内湿热之邪,改善关节红肿热痛等症状。2、四妙丸:该药物由苍术、牛膝、黄柏、薏苡仁组成。能清热利湿。用于湿热下注所致的痹病,症见足膝红肿、筋骨疼痛等。方中黄柏清热燥湿,苍术健脾燥湿,薏苡仁利水渗湿,牛膝引药下行,诸药合用,共奏清热利湿之效,对风湿热痹引起的下肢关节肿痛等症状有较好的治疗作用。3、尪痹片:尪痹片含有地黄、熟地黄、续断、附子、独活等多种中药。具有补肝肾、强筋骨、祛风湿、通经络的作用。虽然主要用于肝肾不足、风湿阻络所致的尪痹,但对于风湿热痹后期,出现肝肾亏虚兼夹湿热之象者也有一定疗效,可改善关节疼痛、屈伸不利等症状,同时能起到扶正祛邪的作用。对于风湿热痹患者,在药物治疗的同时,还应注意休息,避免过度劳累和关节受寒受潮。饮食上宜清淡,可多吃一些具有清热利湿作用的食物,如薏苡仁、绿豆、冬瓜等,避免食用辛辣、油腻、刺激性食物以及酒类等。同时,要注意保持居住环境干燥通风,适当进行关节功能锻炼,以促进病情恢复。但具体用药应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根据个体病情的不同合理选择药物,并注意观察药物的不良反应。
朱欣佚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三甲
风湿热痹的方剂是什么
风湿热痹是一种中医病症,主要表现为肢体关节红肿疼痛、活动不利、功能受限,并伴有发热、汗出、口渴、恶风等症状。治疗风湿热痹的具体中药方剂常见有大秦艽汤、白虎加桂枝汤、当归拈痛汤等。1、大秦艽汤:大秦艽汤是治疗风湿热痹的经典方剂之一。该方剂由秦艽、川芎、羌活、独活、白芷、细辛等中药组成。大秦艽汤具有祛风养血、清热通络的功效,适用于风邪初入经络、手足活动不利、烦热口苦苔黄的患者。通过服用大秦艽汤,可以调和营卫、缓解痹痛,从而达到治疗风湿热痹的目的。2、白虎加桂枝汤:白虎加桂枝汤是治疗风湿热痹的常用方剂,由石膏、知母、桂枝、粳米、甘草组成。此方剂具有清热通络、祛风除湿的功效,适用于关节红肿热痛、恶风烦躁、舌质红苔黄腻的患者。白虎加桂枝汤能够调和营卫、清热解毒,从而有效缓解风湿热痹引起的关节疼痛和红肿症状。3、当归拈痛汤:当归拈痛汤由当归、羌活、防风、茵陈、苦参、知母等组成。该方剂具有清热利湿、祛风通络的功效,适用于肌肉关节红肿热痛屈伸不利、口渴便干、舌红苔黄腻的患者。当归拈痛汤能够调和气血、清热解毒,从而有效缓解风湿热痹引起的肌肉和关节疼痛,恢复关节功能。针对风湿热痹的治疗,除了以上三种方剂外,还应在日常生活中注意调整饮食和作息,避免肥腻、煎炸、烧烤等食物,保持充足的睡眠和适当的运动。同时,建议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进行药物治疗,以确保安全和疗效。若病情持续加重或出现其他不适症状,应及时就医治疗。
刘泽群主治医师
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 三甲
脊柱裂在宝宝是胎儿的时候能查出来吗
脊柱裂在宝宝是胎儿的时候是可以查出来的。对于孕妇来说,建议按时进行孕期产检,包括常规的超声检查和血清学筛查等,以便及时发现胎儿可能存在的问题。首先,从超声检查技术来看,超声是孕期常用的检查方法,能够清晰地显示胎儿的脊柱形态。在怀孕18-24周左右,胎儿的脊柱结构已经发育到一定程度,此时通过超声检查,医生可以观察到胎儿脊柱的连续性、椎弓的形态等。如果存在脊柱裂,超声图像上会表现出脊柱的异常声像,如脊柱中线回声中断、局部有囊性膨出等。而且,随着超声技术的不断发展,如三维超声和四维超声的应用,能够更直观、更立体地呈现胎儿脊柱的情况,提高了脊柱裂的检出率。其次,从血清学筛查角度来说,孕妇血清中的某些标志物也可以为脊柱裂的诊断提供线索。例如,甲胎蛋白(AFP)在胎儿患有开放性脊柱裂时,会出现明显升高。一般在怀孕16-18周时进行血清学筛查,检测孕妇血清中的AFP水平,如果结果异常升高,结合超声检查,就可以进一步怀疑胎儿存在脊柱裂等神经管缺陷疾病。这种血清学筛查与超声检查相结合的方法,能够更准确地判断胎儿是否患有脊柱裂。同时,孕妇在孕期要注意补充叶酸,一般建议从孕前3个月开始补充,直至怀孕后3个月,这有助于降低胎儿神经管缺陷的发生风险。此外,孕妇要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避免接触有害物质,如放射性物质、化学毒物等,以保障胎儿的正常发育。
健康资讯热门资讯相关推荐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