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健康

早期肌阵挛性脑病

  早期肌阵挛性脑病(early myoclonic encephalopathy,EME)与大田原综合征有某些共同特征,如婴儿早期起病及EEG爆发一抑制图形。主要区别点在于病因和发作类型不同。两者的转归亦不尽相同。

  【病因学】本症在起病前一般没有明显的临床及神经影像学改变,但常有类似病变的家族史,提示与遗传性代谢障碍有关。已报道的病因包括非酮症高苷氨酸血症、丙酸尿症、右旋甘氨酸血症等。

  【临床表现】 出生后3个月内起病,多数病例在新生儿期即发病。主要发作类型为部分性或片断性的游走性肌阵挛,主要累及四肢远端及面部小肌群,位置不固定,左右可不同步,同侧上、下肢亦可不同步。肌阵挛性抽动与EEG的暴发-抑制图形无同步对应关系。也可有全身性粗大肌阵挛及部分运动性发作。有些患儿在3~4个月时出现强直性痉挛发作,类似不典型的婴儿痉挛症,但一般仅为一过性症状,肌阵挛仍然是主要和持续存在的症状。频繁而持续存在的游走性肌阵挛可构成癫痫持续状态,此时患儿反应迟钝或呈嗜睡状态。

  起病后有明显的神经精神发育迟滞或倒退。神经影像学检查早期无特殊发现,以后可呈进行性皮质及脑室周围萎缩。部分患儿实验室检查可发现相关的代谢异常。

  【EEG特征】EME的EEG特征也表现为暴发一抑制,在深睡眠期更为明显。有些患儿在3~5个月时EEG转变为不典型的高峰节律紊乱,但多为暂时性改变,以后又恢复为暴发一抑制图形并持续存在。所报道的随访病例中暴发一抑制可持续到1岁6个月至4岁8个月。

  【诊断】根据婴儿早期或新生儿期起病、频繁的游走性肌阵挛、EEG爆发-抑制图形、精神运动发育停滞或倒退可诊断本病。实验室检查可帮助发现病因。

  【治疗和预后】本症治疗困难,多数病例对各种抗癫痫药物、ACTH、糖皮质激素及吡哆醇均无反应。长期预后不好,约半数患儿在1岁以内死亡,存活者多有严重脑损伤,呈去脑或去皮层状态。

(实习编辑:黄秀杰)

2008-08-27 08:33:00浏览99举报/反馈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医生推荐
相关视频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张欣副主任医师
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三甲
出血热的症状是什么样的
出血热的症状因其类型不同而有所差异,主要包括流行性出血热、登革出血热和新疆出血热等。出血热是一类由病毒引起的自然疫源性疾病,主要通过动物传播给人类,临床上以发热、出血和肾脏损害为主要表现。1、流行性出血热:其是由汉坦病毒等病原体引起的。其主要症状包括突发高热,体温可达39℃以上,并伴有畏寒、头痛、腰痛及眼眶痛等全身不适症状。随着病情发展,患者还可能出现面部、颈部和上胸部潮红,眼结膜充血水肿,以及肾脏损害症状,如蛋白尿、少尿甚至无尿。治疗时,可遵医嘱选用利巴韦林等抗病毒药物用于早期抗病毒治疗,同时根据病情进行补液、纠正水电解质紊乱等对症治疗。2、登革出血热:其症状通常分为发热期、休克期和恢复期。在发热期,患者体温可迅速升高至40度以上,并伴有畏寒、恶心、呕吐、腹痛、腹泻、厌食以及皮下出血等症状。进入休克期后,患者可能出现体温下降、四肢发冷、呼吸浅快、脉搏细弱等休克表现,需要及时抢救。经过及时抢救,病情稳定进入恢复期后,各种症状会逐渐缓解。对于登革出血热的治疗,早期应卧床休息,进行对症治疗,如高热时以物理降温为主,对出血倾向严重者可用止血药,如维生素K等。3、新疆出血热:其是由克里米亚-刚果出血热病毒引起的。此类疾病症状起病急骤,表现为寒战、高热、头痛、腰痛、全身痛以及口渴、呕吐等。患者面部、胸部皮肤会出现潮红,球结膜水肿,软腭和颊黏膜有出血点,上胸、腋下、背部有出血点和出血斑,有时还会出现鼻衄。热程约1周,热退前后可能出现低血压休克和出血现象,如消化道出血、血尿、子宫出血等。病程约10~14日,通常无少尿期和多尿期经过。对于新疆出血热的治疗,目前尚无特效抗病毒药物,主要是采取支持疗法和对症治疗,如补液、纠正水电解质紊乱、维持酸碱平衡等。此类患者日常建议要注意加强个人防护,避免接触传染源,如鼠类、蜱虫等。在疫区工作或生活时,应采取必要的防护措施,如穿长袖长裤、使用驱虫剂等。同时,积极接种出血热疫苗也是预防出血热的有效手段。若出现疑似出血热症状,应立即就医并接受专业治疗,以免贻误病情。
张双国副主任医师
武汉大学人民医院 三甲
脑出血偏瘫是什么原因引起的
脑出血偏瘫是因脑出血导致的中枢神经系统受损,使身体一侧肌肉出现瘫痪、麻木等症状的疾病,其发生的原因可能与非疾病因素如不良生活习惯,以及疾病因素如脑动脉瘤、颅内动静脉畸形、脑淀粉样血管病等有关。一旦出现脑出血症状,患者应立即就医并遵医嘱进行治疗。 一、非疾病因素: 长期大量吸烟,香烟中的尼古丁等有害物质会损害血管内皮细胞,使血管弹性下降,增加脑出血的风险;过量饮酒会使血压波动,影响凝血功能,也易引发脑出血,当出血部位影响到大脑控制肢体运动的区域时,就可能导致偏瘫。 二、疾病因素: 1、脑动脉瘤:脑动脉瘤是脑动脉壁上的局限性异常膨出,当颅内压增高或情绪激动等因素作用下,可能会诱发脑动脉瘤破裂,一旦破裂,血液会流入蛛网膜下腔,刺激脑组织产生炎症反应,并可能导致偏瘫。 2、颅内动静脉畸形:颅内动静脉畸形是一种先天性的血管发育异常,其中包含有动静脉直接沟通的瘘口。在某些因素影响下,如外伤,可能导致其破裂,引起急性脑出血,进而导致偏瘫。 3、脑淀粉样血管病:脑淀粉样血管病是一种罕见的中枢神经系统遗传性疾病,由淀粉样蛋白沉积于软脑膜中的中层平滑肌细胞所致。沉积的淀粉样蛋白会使血管壁变得脆弱易碎,容易破裂出血。出血通常发生在大脑皮层附近,可能会造成运动协调障碍和偏瘫。 患者应积极控制高血压等危险因素,定期进行体检以发现潜在的血管病变。同时,日常生活中要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合理饮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避免过度劳累和精神紧张。
曾令成副主任医师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 三甲
脑出血微创引流后能完全恢复吗
若脑出血患者出血量适中、位置浅表且患者健康状况好,微创引流手术成功且护理得当,部分患者可满意恢复甚至病前状态;但如果出血在关键功能区、出血量过大,即便手术也易有严重后遗症,完全恢复较为困难,且手术有感染等风险可能会影响恢复。脑出血微创引流手术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手段,尤其适用于出血量适中、位置相对浅表且患者整体健康状况良好的情况。微创引流手术能够迅速清除血肿,减轻对脑组织的压迫,降低颅内压,从而有助于患者的康复。在手术成功且术后护理得当的情况下,部分患者能够实现较为满意的功能恢复,甚至有可能完全恢复到病前的状态。然而,也存在一些不利因素可能影响患者的康复进程。首先,如果脑出血位置位于关键功能区,如丘脑、脑干等,即使进行了微创引流手术,患者仍可能面临长期昏迷、偏瘫、失语等严重后遗症,完全恢复的可能性较低。其次,出血量过大也会对脑组织造成严重的不可逆损伤,增加康复的难度。此外,手术本身也存在一定的风险,如感染、血管痉挛等并发症,这些都可能影响患者的恢复。为了最大化康复效果,患者在接受手术后应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建议,进行针对性的康复训练,包括物理治疗、语言治疗和心理支持等。同时,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心态,定期复查,及时发现并处理潜在问题,也是实现完全恢复的关键。若恢复期间出现明显不适症状,患者应及时就医进行针对性治疗。
刘泽群主治医师
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 三甲
胎儿脑出血是什么原因引起的
胎儿脑出血是一种较为严重的情况,其病因包括非疾病因素如胎儿头部受压迫,以及疾病因素如先天性脑血管畸形、凝血功能障碍、感染等。如果胎儿被诊断为脑出血,出生后应及时转至专业的新生儿科或神经外科进行治疗,尽可能减少后遗症的发生。一、非疾病因素:在分娩过程中,如果胎儿头部受到产道的过度挤压,或者使用产钳等助产工具不当,可能会导致胎儿头部局部压力过高,引起脑出血。对于这种情况,分娩时应尽量选择合适的分娩方式,避免过度使用助产工具,若发现胎儿有异常情况,需及时进行相关检查和处理。二、疾病因素:1、先天性脑血管畸形:胎儿存在先天性脑血管发育异常,如动静脉畸形、颅内动脉瘤等,这些畸形的血管壁较为薄弱,容易破裂出血。对于这种情况,产前超声等检查可能会发现一些线索,但确诊可能需要出生后的进一步检查,如头颅磁共振成像等。2、凝血功能障碍:胎儿如果缺乏某些凝血因子,如维生素K依赖的凝血因子等,或者存在血小板减少等情况,会导致凝血功能异常,容易表现为出血倾向,包括脑出血。3、感染:孕妇在孕期感染某些病毒,如风疹病毒、巨细胞病毒等,可能会通过胎盘传播给胎儿,引起胎儿脑部感染,导致脑血管炎症,进而增加脑出血的风险。对于胎儿脑出血,孕妇要按时进行产检,以便早期发现问题。一旦发现异常,应积极配合医生进行进一步的检查和诊断。
健康资讯热门资讯相关推荐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