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健康

梦游可自行消退

  睡行症(sleep walking)是以开始于慢波睡眠而引起在睡眠中行走的一系列复杂行为基本特征的睡眠障碍。睡行症的发病率在普通人群中占1%~15%,儿童多于青少年或成人。发病年龄为儿童会走路后的任何时期,但第一次发作最常发生在4~8岁之间,偶尔发生于成人。男女两性中的发生率相等。睡行症的发病率与其父母的患病情况关系密切。如果父母双亲中无此疾病,其子女发生率为22%;如果父母双亲之一患此病,其子女发生率为45%;如果父母双亲都患此病,其子女发生率为60%。

  【临床表现】睡行症发作的临床表现为从简单地在床上坐起直到行走,甚至狂乱地企图"逃跑"。患者难以唤醒,但醒来时常伴有精神错乱现象,一般对所发生的事会遗忘,不能回忆起来。睡行症发生于慢波睡眠,因此在夜间的前1/3睡眠时间或其他慢波睡眠增多时,如睡眠被剥夺,则发作最为明显。睡行症患者发作后其运动活动可自发中止,可以回到床上躺下继续睡觉。发作过程中任何时候均不清醒。事后不能回忆发作症状。

  有时候,儿童可以在完全醒觉的状态下出现类似睡眠行走或夜惊的症状,这种情况常见于以前有睡眠行走或夜惊病史的人。通常儿童在夜间半醒觉状态中,由于受到父母亲的关注的影响,而在再次入睡前出现睡行症状。由于不断处于一种刺激状态中,行为得到不断强化。

  睡行症,特别是儿童患者,发作时可伴有不恰当的行为,如在冰箱中排尿。睡眠行走时可引起摔跤或受伤等意外。身体损伤可由于企图"逃跑"或走进危险的环境而引起,如走到街上或跳出窗外。

  某些药物可以加重或诱发睡行症发生,例如甲硫哒嗪、锂盐、氟奋乃静、奋乃静等。内科疾病引起的发热和睡眠剥夺等也可增加睡行症的发作频度。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和严重破坏慢波睡眠的其他障碍,都可伴发睡行症发作。身体内部刺激如膀胱膨胀或外部刺激如噪音也可促发睡行症的发作。

  【多导睡眠脑电图特征】睡行症发作开始于NREM睡眠第3~4期,最常发生于第一或第二个周期之末。发作期脑电图检查可与睡眠期癫痫发作鉴别。

  睡行症的发作可在孩子刚学会走路时就发生,但在4~8岁患病率达到最高峰,睡眠症可一周发生数次或仅仅当诱发因素存在时偶尔发生。本病常常在渡过青少年期后自然消失,大多不需特殊治疗。

(实习编辑:黄秀杰)

2008-08-25 09:00:00浏览71举报/反馈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医生推荐
相关视频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吴泽霖副主任医师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三甲
孩子急腹症的表现有哪些
通常情况下,急腹症的表现主要包括腹痛、恶心呕吐、发热、血压下降、休克等,需要及时就医治疗。1、腹痛腹痛是急腹症的主要表现,主要是由于腹腔内的脏器受到某种强烈刺激,从而引起腹部疼痛的情况。建议患者可以在医生指导下使用颠茄片、消旋山莨菪碱片等药物进行治疗。2、恶心呕吐由于腹部受到炎症的刺激,可能会使患者出现恶心、呕吐等不适症状。建议患者可以在医生指导下使用甲氧氯普胺片、维生素B6片等药物进行治疗。3、发热如果患者的病情比较严重,可能会使体内的炎症因子增加,从而出现发热的情况。建议患者可以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布洛芬混悬液、对乙酰氨基酚片等药物进行治疗。4、血压下降如果患者的病情比较严重,可能会导致体内的血压有所下降,甚至会出现头晕、昏迷等情况。建议患者可以遵医嘱配合使用去甲肾上腺素、重酒石酸间羟胺等药物进行治疗。5、休克如果患者的病情比较严重,可能会导致体内的组织细胞出现大量的坏死,从而引起休克的情况。建议患者需要及时就医,在医生指导下通过输血的方式进行治疗。建议患者应及时到医院就诊,以免延误病情。同时,患者在日常生活中应注意饮食清淡,避免食用辛辣刺激性的食物,如辣椒、花椒等,以免加重病情。
健康资讯热门资讯相关推荐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