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神经科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
关注39减肥健康运动

查看更多相关内容

取消关注
首页 > 儿科 > 小儿神经科

养猫小心小儿得弓形虫病

举报/反馈
2008-08-24 08:29:00

  弓形虫病又称弓形体病,是人畜共患的一种全球性寄生虫病,它能引起人类多种先天及获得性疾病,造成多脏器及组织损伤。在人体多为隐性感染,发病者 临床表现复杂并缺乏特异性,易误诊。神经系统最常受到侵犯。孕妇感染后弓形虫可通过胎盘感染胎儿,直接影响胎儿发育,造成脑先天发育畸形。此病是人类先天感染性中后果最严重的疾病之一,已引起各国医务界的广泛重视。

  【病因】病原是刚地弓形虫,属细胞内寄生性原虫,因其滋养体多呈弓形而得名。其生活史中存在5种形态,即滋养体,包囊,裂殖体,配子体和卵囊。前3期为无性生殖,后2期为有性生殖,完成生活史需2个宿主,中间宿主是家畜、家禽、人类及鸟类、鱼类,其体内有滋养体和包囊2种形态,进行无性生殖,并可造成全身感染。终末宿主为猫及猫科动物,其体内五种形态俱存。有性生殖在猫的肠粘膜上皮细胞内造成局部感染,最终形成卵囊,卵囊随猫粪排出后污染环境,感染人体。

  【流行病学】弓形虫病在全球分布广泛,欧美国家感染率高,约25%~50%。根据国内血清流行病学调查,我国人口本病感染率约为5%~15%。

  【发病机制与病理】家猫是肯定的终末宿主,也是中间宿主,人是中间宿主。

  感染的主要途径有:

  ①经口感染,食入未被煮熟的含有包囊的肉制品、污染卵囊的食物水果或饮用含卵囊的生水;

  ②经血液感染,通过破损的皮肤粘膜、器官移植、注射感染;

  ③母婴垂直传播,孕妇受弓形虫感染,经胎盘传染给胎儿;

  ④接触传染,人畜间、人与人之间可通过体液接触传播,如猫、狗等家畜的唾液、痰、尿液中有弓形虫,与其接触时舐玩,咬伤可被感染。

  弓形虫有明显的职业分布特点,接触家畜、生肉的职业发病率高。弓形虫进入机体后在局部增殖,侵入淋巴结,而后经血液及淋巴循环扩散到全身,最容易受累的部位是脑、眼、淋巴结、心、肺、肝、脾、肌肉。弓形虫在组织器官的细胞内分裂增殖。如宿主免疫功能低下,滋养体在细胞内活跃增殖。被感染的细胞破坏死亡后病原体逸出,又侵入附近细胞,如此反复不已,造成受损组织局部灶性坏死和炎性反应。如宿主免疫力强,则可使原虫增殖减慢,在虫体外形成囊壁将其包绕成包囊,包囊在中间宿主体内可生存数月、数年甚至终生,使宿主处于隐性感染状态而不发病。

  死亡婴儿尸检发现,中枢神经系统及眼睛病损最严重,可见视网膜脉络膜炎,脑室周围组织坏死,室管膜炎,神经胶质细胞增生,炎性细胞浸润。有的病例渗出物及增生的肉芽组织阻塞大脑导水管及脑室孔,引起脑积水。损伤严重的病例出现双侧大脑半球灰质及白质萎缩,脑室相对扩大,有的在脑室周围及基底节区见带状钙化。弓形虫病也可同时合并巨细胞病毒感染

  【临床表现】取决于原虫感染的时间、部位及机体反应性,弓形虫病分先天性及后天获得性二类。相当一部分病例临床无症状。

  后天获得性弓形虫病系指出生后人体经口或接触感染外界猫粪中的卵囊或肉类中的包囊,患者多见于年长儿,病情轻重不一。有症状者分局限性感染及全身性感染二种。局限性者表现为淋巴结炎,以颌下及颈部淋巴结肿大多见。全身性感染多见于免疫功能低下者,可有发热,皮疹,头痛,关节痛,肌痛,脑膜脑炎,也可累及心脏,表现为心肌炎、心包炎、心律不齐。艾滋病患者弓形虫感染率高。

  先天性弓形虫病指弓形虫来自母体,是孕妇在妊娠期间原发感染所致原虫血症导致胎盘炎,而后通过血行播散感染胎儿。临床表现与孕母感染时间有关,孕妇早期感染可有流产,胎儿畸形;中期感染有早产或死胎;晚期感染可导致新生儿急性全身性感染,有淋巴结肝脾肿大,发热,呕吐,黄疸,皮疹,视网膜脉络膜炎等。受感染的小儿可有脑积水,小头畸形,精神发育迟滞脑性瘫痪癫痫,视力缺失等。影像学检查脑内有可能发现钙化。有作者把脑积水、视网膜脉络膜炎和脑室周围钙化称为先天性弓形虫感染三联症。隐匿型先天弓形虫病并不少见,出生时无症状,包囊虫在体内寄生,在数月或数年后才出现症状。

  【诊断及鉴别诊断】诊断包括流行病学资料、临床症状、体征及实验室检查。弓形虫病无特异性临床表现,血清学检查很重要。后天获得性弓形虫病患者病史中常有与猫狗密切接触史,此类患儿在出现原因不明的淋巴结肿大、发热、皮疹、关节痛、肌痛时应想到查弓形虫病。①应用免疫荧光法查,TO-IgM,此法灵敏快捷,是早期诊断弓形虫病的较好方法,感染后5~6日IgM出现阳性结果,3~6个月消失,TO-IgM阳性表明近期弓形虫感染;②血清学检查,取急性期和恢复期血清进行血凝试验,补体试验,如效价增高4倍以上有诊断价值;③最可靠的诊断依据是从被感染的组织和体液,如淋巴结、肌肉、血液、脑脊液中查到弓形虫,或在接种动物的组织或体液中找到弓形虫。

  一个月左右的小婴儿出现肝脾肿大,尤其是末稍血嗜酸细胞增多时应注意先天弓形虫病,进一步做病原学检查,进行脑CT及眼科检查。弓形虫侵犯中枢神经系统时脑脊液常没有特异性改变,如脑脊液颜色发黄,蛋白及白细胞增多,嗜酸细胞增多,对诊断有意义。

  先天性弓形虫病应与巨细胞病毒(CMV)感染、新生儿溶血症等鉴别。后天获得性感染应与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及各种发热性疾病鉴别。

  【预防】控管病猫,处理好猫粪,接触生肉后要认真洗手,切食物的砧板生熟要分开,保持餐具、食物、水的清洁,不食未充分煮熟的肉制品、蛋、奶等。少与猫狗接触。预防胎儿感染应从孕母做起,遵守上述各项预防措施。孕期感染时症状不一定明显,一般难以根据临床做出早期诊断。法国巴黎市对孕妇进行常规TO-IgM或血清学检查,是较早发现弓形虫感染的有效方法。如发现孕妇早期被感染应中止妊娠,孕中、晚期感染的孕妇应进行药物治疗。由于家庭饲养宠物的流行,我国孕妇感染弓形虫也较前增多,对易感人群应提倡妊娠早期做TO-IgM常规检测。

(实习编辑:黄秀杰)

快速通道
相关推荐39精品39热文
自测
查看全部
推荐专家
查看更多
推荐医院
查看更多
健康资讯热门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