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防接种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
关注39减肥健康运动

查看更多相关内容

取消关注
首页 > 儿科 > 预防接种

这些二类疫苗你值得给孩子接种!

举报/反馈
2018-05-02 01:18:37医学界

  很多家长在带孩子去接种疫苗时都会纠结,除了必打的一类疫苗,二类疫苗到底要不要接种?

  有的家长觉得,打了国家规定的一类疫苗就够了,没必要再花钱接种其他疫苗(心理活动:接种门诊就是想着赚家长的钱)

  有的家长拿着接种门诊开出来的长长的接种建议清单发愁,这么多二类疫苗,是不是一定都要接种啊?

  今天就专门说说第二类疫苗的接种建议。第二类疫苗是对第一类疫苗的重要补充,有些第二类疫苗针对的传染病——如流感水痘肺炎等会对孩子产生很大危害,也会给家长增加经济负担。国家由于财力有限,没有纳入第一类疫苗,就需要家长自己出钱接种。

  打个比方:第一类疫苗好比小学义务教育,第二类疫苗就是课外辅导班。小学是每个孩子都要上的,但课外辅导班就看家长的选择。

  接种二类疫苗孩子可以获得更广泛的保护。建议儿童优先接种的二类疫苗,包括 Hib 疫苗、EV71 疫苗、肺炎疫苗、流感疫苗、水痘疫苗、五联疫苗、四联疫苗、轮状病毒疫苗和 HPV 疫苗。

  1、Hib 疫苗

  世界上不少发达国家将 Hib 疫苗列入常规计划免疫,B 型流感嗜血杆菌主要是通过空气飞沫传播,一般来说 5 岁以下尤其是 2 个月~2 岁的宝宝容易感染。它可以引起小儿肺炎,还会引起小儿脑膜炎败血症、脊髓炎、中耳炎、心包炎等严重疾病,是引起宝宝严重细菌感染的主要致病菌。

  Hib 疫苗接种 4 剂次,2 月龄开始,每针间隔 1-2 个月,接种 3 剂次;18 月加强接种 1 剂次。

  2、EV71 疫苗

  适用于 6 月龄到 3 岁易感者。很多家长把它叫做手足口疫苗。手足口病是由多种肠道病毒引起的传染病,在宝宝中高发。手足口病多发生于 5 岁以下儿童,可引起手、足、口腔等部位的疱疹,少数患儿可引起心肌炎、肺水肿、无菌性脑膜脑炎等并发症,个别重症患儿病情发展很快,最终可能导致死亡。肠道病毒 71 型灭活疫苗,简称 EV71 疫苗,能预防一部分由 EV71 病毒引起的手足口病,大约占 15%~50%。但是重症手足口中 50%~80% 是 EV71 引起的,所以这个疫苗可以预防大部分重症手足口病。

  基础免疫程序为 2 剂次,间隔 1 个月。建议在 2 岁前完成。

  3、肺炎球菌疫苗

  肺炎球菌是世界范围内引起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且是肺炎、脑膜炎、中耳炎、菌血症等侵袭性和非侵袭性感染的重要病原体。肺炎球菌感染,一是来自自身带菌,当抵抗力降低时,肺炎球菌向下呼吸道侵犯引起肺炎;二是被来自带菌的别人或患者所传染,引起肺炎。目前普遍应用的预防肺炎链球菌疾病的疫苗主要有两类,

  多糖疫苗(23 价多糖疫苗,适用于 2 岁以上适合人群,常规接种 1 剂)

  蛋白结合疫苗(13 价,可用于 2 岁以下婴幼儿,基础免疫在 2、4、6 月龄各接种 1 剂,加强免疫在 12~15 月龄接种 1 剂)。

  4、流感疫苗

  流感病毒也具有高度的传染性,主要传播途径也是空气飞沫传播,在拥挤密闭的环境容易传播,经常在幼儿园、小学中爆发。儿童感染流感之后容易引发肺炎、中耳炎和心肌炎等并发症。 6~35 个月的孩子对流感病毒的抵抗能力相对于大龄儿童更弱,在遇到流感流行的时候,更容易感染流感。

  6 月龄至 3 岁儿童,接种 2 剂次,间隔 1 个月,由于流感病毒本身变异很快,因此需要每年都要接种。

  5、水痘疫苗

  水痘病毒传染性很高,它的主要传播途径是空气飞沫传播,因此在幼儿园、小学中经常爆发。水痘可引起儿童发烧及皮肤长水泡、脓泡,还可能造成肺炎、脑膜炎等并发症,或是并发细菌感染,导致病假或者住院。目前预防水痘最理想的方法就是接种疫苗。

  12~24 月龄接种第 1 剂,4~6 周岁接种第 2 剂次。

  6、五联疫苗

  五联疫苗是由吸附无细胞百白破和灭活脊髓灰质炎联合疫苗(DTaP-IPV)和 b 型流感嗜血杆菌结合疫苗(Hib)组成的联合疫苗,4 次接种完成对白喉、破伤风、百日咳、脊髓灰质炎和 B 型流感嗜血杆菌引起的五种感染性疾病的免疫。

  接种 4 次,2、3、4、18 月龄各 1 剂,能预防 5 种疾病,比同样效果免费的疫苗少接种 8 次。

  7、四联疫苗

  四联疫苗是由吸附无细胞百白破(DTaP)和 b 型流感嗜血杆菌结合疫苗(Hib)组成的联合疫苗(百白破 Hib 联合疫苗),4 次接种完成对白喉、破伤风、百日咳和 B 型流感嗜血杆菌引起的四种感染性疾病的免疫。

  接种 4 次,3、4、5、18 月龄各 1 剂,能预防 4 种疾病。

  比五联疫苗少了脊髓灰质炎,需要再补充接种第一类脊髓灰质炎疫苗。

  8、轮状病毒疫苗

  轮状病毒是 3 个月~2 岁婴幼儿秋天发生腹泻时最常见的病原菌。这个疫苗对婴儿的保护率在 60%~70% 左右,所以不能完全避免孩子得病,但接种之后可以减轻孩子腹泻症状。

  2 月龄~3 岁婴儿,每年接种 1 剂。

  9、HPV 疫苗,俗称宫颈癌疫苗

  宫颈癌主要由感染人乳头瘤病毒(HPV)引起,该疫苗通过预防 HPV 病毒感染,进而预防宫颈癌的发病.宫颈癌是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中国 30-44 岁女性中,宫颈癌发病率高居常见恶性肿瘤第二位。当前在中国上市二价和四两种HPV疫苗,针对孩子的年龄,9 岁~14 儿童岁应该选择二价宫颈癌疫苗(预防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 HPV16、18 型)。

  需接种三剂次,分别在 0、1、6 月进行肌肉注射一针,半年内可完成全程接种。

  我国疫苗分类一类疫苗和二类疫苗。一类疫苗就是指政府免费向公民提供,公民应当依照政府的规定受种的疫苗,包括国家免疫规划确定的疫苗,各省在执行国家免疫规划时增加的疫苗,以及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或者其卫生主管部门组织的应急接种或者群体性预防接种所使用的疫苗。一类疫苗是国家规定必须要接种的,而二类疫苗可以根据孩子的身体状况和自己的经济实力,自费选择,自愿接种的疫苗。

  一类和二类疫苗是根据国家财政状况和防病规划将疫苗来划分。国家和地方政府财政能够负担的、并且所预防疾病危害较大、疫苗预防效果显著的,作为一类疫苗。一类疫苗和二类疫苗的划分不是固定不变的,比如甲肝疫苗、麻腮风疫苗,在 2007 年以前它们都曾经是二类疫苗,但随着国家经济实力的提高,这两种疫苗现在都成了一类疫苗。今后也会有越来越多的二类疫苗变为一类疫苗。

39健康网专业医疗保健信息平台 优质健康资讯门户网站  
快速通道
相关推荐39精品39热文
自测
查看全部
推荐专家
查看更多
推荐医院
查看更多
健康资讯热门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