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健康

你知道吗?原来宝宝也有“睡眠的烦恼”

  家住福州的琪琪小朋友,今年刚满6周岁,平时精力旺盛爱贪玩,晚上上床后还常常闹腾不已直到深夜才肯睡觉,但经常睡不踏实、 翻来覆去、频繁的醒来。家长带琪琪到医院经医生诊治后,才知道这些都是睡眠障碍的表现。当了解到睡眠障碍还会影响到孩子的生长发育时,父母担心不已。人们总是用“拥有婴儿般的睡眠”来形容一个人拥有良好的睡眠,天真烂漫、无忧无虑的孩子却告诉您,他们一样会有“睡的烦恼......”

宝宝也有“睡眠的烦恼”

  “睡眠障碍”是一类病

  通常认为,睡眠障碍是成年人的专利,事实上儿童也可以发生睡眠障碍。儿童睡眠障碍是由于多种因素对儿童的睡眠结构、睡眠质量及睡眠后复原产生了不良影响。临床表现为多种形式的睡眠障碍,如入睡困难、打鼾、呼吸暂停、张口呼吸、睡眠不安、多汗、肢体抽动、说梦话、磨牙、梦游、遗尿等。  

宝宝也有“睡眠的烦恼”

  睡眠在个体生理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充足的睡眠有利于消除疲劳、增强抵抗力、提高记忆力、保护大脑功能等。睡眠对于儿童来说是生长发育的必备过程,睡眠结构的完善及较好的睡眠质量对儿童中枢神经系统正常发育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而睡眠质量对儿童身体、神经发育及心理行为健康具有重要影响。

  据统计,约有25%的儿童会被睡眠问题所困扰,而儿童睡眠问题与其行为、情绪障碍具有直接联系,睡眠不足会导致儿童注意力不集中、情绪低沉,长期睡眠障碍可导致儿童生长发育滞缓、心肺功能异常、认知功能缺陷、学习能力下降,儿童成年后多种疾病发生风险明显升高。

  一部分患上睡眠障碍的儿童,会随着年龄的增长、神经系统的发育,睡眠障碍所带来的问题会逐渐减少或消失。治疗上,以建立良好的睡眠卫生习惯和心理治疗为主,合理安排其生活作息时间,家长带头养成孩子按时睡眠和起床的习惯。平时,培养孩子独立生活的能力,在睡前要避免精神紧张,不做过于兴奋的事情。此外,创造一个安静的睡眠环境,室内的灯光尽可能柔和,注意调节室内的新鲜空气。教导好孩子在睡前讲究个人卫生,坚持睡前刷牙、洗脸、洗脚或淋浴等,以利于促进血液循环,可使睡眠舒适、轻松。睡觉时,孩子衣服尽量少穿一些,被子也不要压得太重。

  “瞌睡宝宝”也需治疗

  与失眠相反的嗜睡,其实也是一种疾病。发作性睡病的概念是由一位法国医生在1880年首次提出的。该病的临床表现主要包括白天反复发作的无法遏制的睡眠、猝倒发作和夜间睡眠障碍。

  一般认为,如果孩子总是过度睡眠,有猝倒发作史,同时有2个或多个睡眠周期开始的异相睡眠周期,需考虑发作性睡病可能。发作性睡病是继睡眠一呼吸障碍引起白天过度嗜睡的第二大病因。此外,发作性睡病会影响孩子的智力,发病年龄愈小,对智力的影响愈大。因此,一旦确诊应尽早治疗。

  对于发作性睡病的治疗,其总体治疗目标为:

  (1)通过心理行为疗法和药物治疗减少白天过度睡眠、控制猝倒发作、改善夜间睡眠;

  (2)调适心理行为,帮助患者尽可能恢复正常生活和社会功能;

  (3)尽可能减少发作性睡病伴随的症状或疾病;

  (4)减少和避免药物干预带来的不良反应。经临床大量研究证实,心理行为干预与药物治疗同等重要。

  平时,孩子应当建立适合的日常作息表,避免独自远行,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保持乐观,避免过分兴奋、激动、愤怒,以减少猝倒发作。保持规律的作息时间,控制白天运动量和各种视听刺激,尽量避免从事单调的活动,以改善日间过度嗜睡症状,改进夜间睡眠质量。有证据表明,白天合理规则的小睡,可以改善日间精神状态。

  时间充足、高质量的睡眠对孩子的生长发育至关重要,因而研究儿童睡眠问题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儿童家长、相关医护人员及社会成员应加强对儿童睡眠问题的关注度,提高对儿童睡眠问题的认知度。

2018-04-04 14:40:51浏览99举报/反馈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相关视频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健康资讯热门资讯相关推荐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医生挂号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