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其他疾病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
关注39减肥健康运动

查看更多相关内容

取消关注
首页 > 儿科 > 新生儿其他疾病

认识巨细胞病毒感染

举报/反馈
2008-08-10 08:53:0039健康网社区

巨细胞病毒常可在刚出生的新生儿中分离到。虽然大多数婴儿是无症状病毒携带者,但有些可发生危及生命的疾病,并留有严重的永久性后遗症。

  对巨细胞病毒传播途径和对胎儿的危险性的认识尚有许多问题,例如,不清楚为何妇女感染巨细胞病毒时能安全受孕。由于对胎儿的危险性很难评估,因此母亲在怀孕时发生原发的巨细胞病毒感染时应去就诊。许多权威人士不提倡对健康妇女在怀孕前或怀孕时常规作巨细胞病毒的血清学检查。

  病因学,流行病学和发病机制

  巨细胞病毒(CMV)是属于疱疹病毒属的一种DNA病毒,因组织切片上可见特征性的细胞核内和胞浆内含有包涵体的大细胞而得名。尽管通过限制性内切酶技术分析病毒DNA可以分离出不同株的CMV,但在很大程度上是相似的,因此仅一种血清型CMV被认定。和其他疱疹病毒一样,CMV可以潜伏和再激活。CMV可以在不同的部位分离到,包括唾液,尿,乳汁,精液,宫颈分泌物,羊水和血棕黄层。早期获得CMV感染显然与多种因素有关,如低下的社会经济状况,高母乳喂养率,与其他儿童接触多(如日托中心)。巨细胞病毒也可以通过性传播。

  先天性巨细胞病毒感染,在全球范围内的发病为所有活产婴儿的0。2%~2。2%,一般认为由原发或复发的母亲CMV感染通过胎盘传播。原发性感染的母亲特别是妊娠前半段感染可引起新生儿发病。在美国一些中上社会经济状况阶层,50%的年轻妇女缺乏CMV抗体,而使她们成为原发性感染的易感者。

  围产期巨细胞病毒感染是通过接触感染的宫颈分泌物,乳汁或血制品而获得。一般认为母亲的抗体有保护性,这些足月新生儿中的大多数是无症状的或接触病毒后未被感染。相反,缺乏抗CMV抗体的早产儿在接触CMV血清学阳性血后,会发生严重病变。CMV血清学阴性母亲所生的早产儿在输注了CMV阳性的血液后,会发生严重感染或死亡。应努力作到仅给这些婴儿输注CMV阴性的血液或成分血。

  症状和体征

  许多怀孕妇女感染时是无症状的,但一些人可发生单核细胞增多样疾病。大约10%的先天性巨细胞病毒感染的新生儿在出生时有症状,表现包括宫内发育迟缓,未成熟,小头畸形,黄疸,皮肤瘀点,肝脾肿大,脑室周围钙化,脉络膜视网膜炎肺炎。生后感染巨细胞病毒的婴儿可发生肺炎,肝脾肿大,肝炎,血小板减少症,异型淋巴细胞增多症。

  诊断

  实验室诊断巨细胞病毒是通过病毒分离或血清学检查。

  母亲原发性感染的诊断大多数通过血清学检查而不是病毒培养。病毒培养阳性可能由于病毒的重新激活产生。血清学特异性CMV滴度由阴性转为阳性强烈提示感染。CMV特异性IgG水平在急性期较恢复期高出4倍或更多,以及由可靠的实验室在检测时发现CMV特异性IgM水平升高均提示新的获得性感染。但是需谨慎地看待结果,因为IgM可在CMV再激活时产生,或持续存在了一段时间,或在原发性感染时没能测到。IgG水平的测定通过补体结合,免疫荧光,间接血凝法,放射免疫分析或酶联免疫吸附试验进行。IgM水平最可靠的测定方法是放射免疫分析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在新生儿中病毒培养是最基本的诊断方法。培养标本在接种至纤维母细胞前应冷冻保存。生后2周内从尿或其他体液中分离到病毒,可诊断为先天性巨细胞病毒感染。2周后培养阳性可提示围产期或先天性感染。这两种类型感染后的新生儿可携带CMV数年。

  全血细胞计数和分类,肝功能检查可能也有帮助,同时应对新生儿头部作放射学检查和眼科检查。

  有症状的先天性CMV感染必须与其他的先天性感染相鉴别,包括弓形虫,风疹,单纯疱疹和梅毒

  有症状新生儿的死亡率达30%,70%~90%的存活者中有一定程度的中枢神经系统的损害,包括听力丧失,智能落后和视力障碍。另外,10%的无症状婴儿最终也可发生中枢神经系统后遗症。因为听力缺损令人担忧,因此须在新生儿期后进行密切监测。

  预防和治疗

  虽然CMV普遍存在且常常重新激活,无免疫力的妊娠妇女能够限制自己对病毒的接触。例如,日托中心CMV感染很普遍,孕妇在接触这些儿童的尿和呼吸道分泌物后,应彻底洗净双手。

  给早产儿输注来自CMV血清学阴性献血者的血制品,或经过处理的非感染性血制品,可避免输血相关的围产期巨细胞病毒感染。抗巨细胞病毒的疫苗的开发正在研究中。

  对先天性或围产期CMV毒感染无特殊治疗。更昔洛韦显示可减少先天性CMV感染婴儿的病毒携带。但治疗停止时,病毒携带又开始。因此更昔洛韦的作用在治疗先天性巨细胞病毒感染中尚不肯定。

(实习编辑:黄秀杰)

39健康网专业医疗保健信息平台 优质健康资讯门户网站  
快速通道
相关推荐39精品39热文
自测
查看全部
健康资讯推荐
推荐医院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