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健康

十个宝宝八个黄 如何打好退黄战役?

林惠芳 儿童保健科 住院医师
广东省妇幼保健院 三级甲等

  新生儿黄疸,是新生儿期很常见的一种疾病。当看到新生宝宝的皮肤突然变得黄黄的时,有些家长要么是惊慌失措,提心吊胆的,害怕宝宝会有什么问题,还有一些家长则很淡定地认为,很多小宝宝出生后都会有黄疸,那说明黄疸只是小问题,可以不必去管它。

十个宝宝八个黄 如何退黄

  新生儿黄疸,到底是怎么一回事?

  新生儿黄疸,是因胆红素在体内积聚而引起的皮肤或其他器官黄染,一般来说,新生儿血中的胆红素超过5-7mg/dl,就可以出现肉眼可见的黄疸了。

  广东省妇幼保健院新生儿科聂川副主任医师指出,新生儿黄疸它可以是生长发育过程中出现的一种生理现象,大多数可以自行消退,但也可能是某些疾病的表现,部分血中胆红素水平较高的宝宝,胆红素还可冲破血脑屏障进入大脑,发生胆红素脑病,一旦胆红素入脑后,多可留下不同程度的神经系统后遗症,再严重一些的甚至还可威胁到宝宝的生命。

  所以,对待新生儿黄疸,新手爸妈既无需过分担忧,但也不能掉以轻心。在遇到宝宝黄疸时,专家建议家长可以从几个方面先做一个初步的判断

  1.黄疸出现及消退的时间:一般来说,足月宝宝的生理性黄疸通常是在出生后2-3天才出现的,5-7天可慢慢消退,消退的时间一般不超过2周,早产儿黄疸消退的时间可适当延长至3-4周内。但如果宝宝的黄疸在刚出生的24小时内就开始出现了,或足月宝宝的黄疸超过两周仍未消退,早产宝宝的黄疸超过一个月仍未消退,又或者是原本已经消退了的黄疸,又“卷土重来”了,那么,这可能就不是生理性黄疸那么简单了。

  2.黄疸的程度:从肉眼来看,若只是眼白和颜面微黄,身上不明显,则为轻度黄疸,若黄染部位达躯干、胸腹部,则为中度黄染,若是宝宝的手心、脚心都发黄了,那么,黄疸的程度则比较严重了。不过,如果光线不充足,或者是宝宝的皮肤较黑时,光靠肉眼家长还是很难准确判断黄疸程度的,所以一般不太提倡家长用肉眼判断的方式,最好是通过医院的皮测胆红素或血清胆红素值来判断黄疸的严重程度,若在出生4-5天的黄疸高峰期阶段,宝宝的黄疸值也只是在200 μ mol/L以内,且其他一般情况还好,说明暂时还是在安全范围内的。

  3.精神状态:宝宝在黄疸期间,爸爸妈妈还需要密切观察宝宝的精神状态,一旦发现宝宝精神状态欠佳,吸吮力变差,或者是出现易激惹,难以安抚等烦躁状态时,就需要提高警惕了。

  对于生理性黄疸,由于症状较轻,一般无需特殊处理,需要做的是:早吸吮、勤哺乳,一天的喂奶次数最好不少于8-12次。这是因为,喂得多了,可刺激肠管蠕动,使大便也排的多,从而建立肠道正常菌群,减少肠肝循环,以利于黄疸的消退。此外,晒太阳也是一个很好的帮助宝宝退黄的方法,但晒的时候需要讲究一些技巧,首先,选择早晚太阳紫外线没那么强烈的时间段晒,如果天气不好,没有太阳,也可在家中的床边或者阳台,让自然光照射BB,也是有一定的退黄作用的,需要注意不要隔着玻璃晒,这样是达不到效果的,其次,晒的时候需要做到充分的暴露,尽可能地露出头部、躯干、四肢,但需要注意做好眼睛的保护及避免着凉。

  至于喂开水或者糖水,是不是也可以退黄呢?其实,在无脱水的情况下,是无需给母乳喂养儿额外补充水分和糖水的。另外,还有一些家长喜欢用土办法,比如金银花等中药给宝宝洗,这又是否是靠谱的呢?其实并没有直接的研究表明洗这些中药可以帮助退黄,但对于一些有G6PD的宝宝来说,这一“土办法”可能就会要了他的命:G6PD缺乏的人红细胞脆性减低,在新生儿期也会表现出黄疸,而部分中药(如金银花,黄莲,珍珠粉等)可诱导此类病人出现溶血,引起黄疸加重,甚至生命危险,因此不建议家长随便使用土办法去给宝宝退黄。

  对于一些病理性黄疸的宝宝,家长需要做的就是,积极配合医生寻找病因,并积极配合治疗,以将伤害降到最低。(通讯员:彭文斌 林惠芳

  

2018-01-18 04:39:14浏览65举报/反馈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医生推荐
相关视频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黄晓东主治医师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三甲
女性腰椎间盘突出早期症状是什么
女性腰椎间盘突出早期症状主要包括腰部疼痛、下肢感觉异常、腰部活动受限等方面。如果症状持续不缓解或加重,应及时就医,进行详细的检查,如腰椎CT或磁共振成像等,以便明确诊断,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1、腰部疼痛:这是女性腰椎间盘突出早期最常见的症状。疼痛通常为隐痛、钝痛或酸痛,多在劳累、长时间站立或久坐后加重,休息后可缓解。疼痛部位主要集中在腰部正中或两侧,有时可向臀部放射。在晨起时可能会感觉腰部僵硬、疼痛,稍微活动后症状会有所减轻,但活动过多后疼痛又会加剧。2、下肢感觉异常:早期可能会出现下肢的轻微麻木、发凉或蚁行感等异常感觉,一般多发生在小腿外侧、后侧或足部。这是因为腰椎间盘突出可能会压迫到神经,影响神经的正常传导功能。但程度相对较轻,且可能是间歇性出现,在行走一段时间或改变体位后可能会有所缓解。3、腰部活动受限:腰椎间盘突出会使腰椎的活动度受到一定影响。在早期,可能表现为弯腰、伸腰、旋转腰部时会有轻微的不适感或疼痛,活动范围较正常略有减小。比如在弯腰捡东西时,会感觉腰部不像以前那么灵活,有紧绷感。对于有上述早期症状的女性,建议及时关注自身腰部状况。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保持正确的坐姿和站姿,避免长时间弯腰劳作或久坐久站,定时起身活动,舒展腰部肌肉。选择合适的床垫,不宜过软或过硬,以保持脊柱的生理曲度。
崔尚斌副主任医师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三甲
腰椎间盘突出吃什么食物有帮助
腰椎间盘突出患者在饮食上应注重营养均衡,选择有助于减轻炎症、增强骨骼和肌肉健康的食物,如富含蛋白质的食物、富含钙和维生素D的食物、富含维生素C的食物、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等。1、富含蛋白质的食物:蛋白质是肌肉和骨骼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助于增强腰椎周围的肌肉力量和稳定性。建议多食用瘦肉、鱼、蛋、豆类等富含蛋白质的食物。另外,鸡蛋、鸭蛋、牛奶、酸奶等含有人体所需的必需氨基酸,还能为肌肉修复和生长提供原料。2、富含钙和维生素D的食物:钙和维生素D对骨骼健康至关重要,有助于维持椎间盘的稳定性和强度。建议多食用牛奶、奶酪、豆制品等富含钙的食物,以及蛋黄等富含维生素D的食物。这些食物有助于增强骨骼密度,辅助减缓腰椎退变。3、富含维生素C的食物:维生素C有助于减轻炎症,促进胶原蛋白合成,适合增强腰椎间盘人群食用。建议多食用新鲜蔬菜和水果,如菠菜、西兰花、桃子、柠檬、柚子、草莓、西红柿等。4、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膳食纤维有助于保持肠道健康,预防便秘,避免因用力排便加重腰椎负担。建议多食用粗粮、糙米、天然麦、黑木耳等。这些食物可以保持肠道内有较多纤维素,有助于肠道蠕动。建议患者在日常饮食中增加上述食物的摄入,同时避免高糖、高脂肪、高盐和油炸食品。这些食物可能导致体重增加,加重腰椎负担,影响病情恢复。此外,患者应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如适量运动、避免久坐久站、保持腰部保暖等,以进一步维护腰椎健康。
侯东生主任医师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三甲
受伤了之后吃点什么能加快伤口的愈合
受伤时,我们需要妥善护理伤口,以减轻疼痛和受伤带来的不适。除了涂抹药膏,多吃一些健康食物也能加速伤口愈合。如果营养摄入不足或饮食不均衡,会影响伤口的愈合速度。下面为大家介绍哪些食物能加速伤口愈合。【加速伤口愈合吃这些,补足热量、养好伤口】营养摄入不足会降低伤口愈合速度,甚至使伤口愈发严重。哪些营养物质能帮助加速伤口愈合呢?1、蛋白质:蛋白质是促进人体发育、修补身体组织的重要物质,同时能维持体内血液、肌肉与水分的平衡。若蛋白质补充不足,伤口会持续恶化,还会导致肌肉流失。想要加快伤口复原速度,需补充优质蛋白质,如鸡胸肉、海鲜、豆浆、豆腐等,每天大约摄取5-6份。2、足量的维生素:维生素在伤口愈合过程中发挥着关键作用,其中维生素A和维生素C尤为重要。a、维生素A:能维持上皮组织的完整性,激活免疫功能。可从鱼肝油、肝脏、深绿色蔬菜、黄色蔬果中获取维生素A,比如花椰菜、菠菜、胡萝卜、鸡蛋、芒果、红薯。b、维生素C:可参与胶原蛋白的合成,帮助伤口愈合,还具有抗氧化、淡化斑点的功效。想补充维生素C,可以多吃番石榴、柑橘类、猕猴桃、凤梨。3、适量的矿物质:矿物质也是伤口愈合的重要助力,以下4种矿物质不可或缺:a、镁:镁能帮助生成蛋白质与胶质,是酶的辅助矿物质之一。此外,镁还能调节焦虑情绪,稳定神经系统。常见的含镁食物有坚果类、深绿色蔬菜、乳制品。b、锌:锌是能量代谢以及合成蛋白质的辅助因子,能促进伤口愈合。深绿色蔬菜、黄红色蔬果、甲壳类海鲜、坚果中都富含锌,例如橘子、柠檬、番石榴、青椒、牡蛎等。c、钾:钾有助于人体细胞组织的正常运作,还能调节血压。常见含钾食物有香蕉、瓜类、马铃薯。d、铁:可以补充较大伤口所流失的血液,助力身体造血。常见含铁食物有猪肝、海鲜、深绿色蔬菜。
曾钢主治医师
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 三甲
脚扭伤了怎么消肿止痛
脚扭伤后可通过多种方法消肿止痛,包括紧急处理、物理治疗、药物治疗以及适当的康复措施等。1、紧急处理:脚扭伤后应立即停止行走、运动等活动,避免受伤部位进一步损伤。同时将脚抬高,使其高于心脏水平,促进血液回流,减轻肿胀。还可用冰袋或冷毛巾敷在扭伤部位,冰敷可以刺激皮下肌肉和血管收缩,减少出血和渗出,从而减轻肿胀和疼痛。每次冰敷建议持续10-20分钟,每天可进行3-4次。2、物理治疗:在脚扭伤48小时后,可以根据恢复情况选择热敷、按摩、超声波等物理治疗方法。热敷能促进局部血液循环,加速组织修复;适度按摩可以缓解肌肉紧张,改善局部营养供应;超声波则有助于促进组织再生和修复。3、药物治疗:可遵医嘱使用一些外用药物如云南白药气雾剂、红花油等,以起到消肿止痛、活血化瘀的作用。若疼痛较严重,也可在医生指导下口服非甾体类抗炎药如布洛芬缓释胶囊等,来减轻炎症和疼痛。4、康复措施:在肿胀和疼痛缓解后,可逐渐进行康复锻炼,如进行脚踝的屈伸、旋转等活动,以恢复关节的活动度和肌肉力量,但要注意避免过度劳累。需要注意的是,脚扭伤后患者要密切关注受伤部位的症状变化,包括肿胀程度、疼痛是否加重、皮肤颜色有无改变等。如果出现肿胀持续不消退、疼痛剧烈难以忍受、皮肤出现瘀斑或感觉异常等情况,应及时就医,以排除骨折、韧带断裂等严重损伤的可能。
健康资讯热门资讯相关推荐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