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健康

手足口病高发 预防孩子手足口病家长可这样做

  夏天到了,又到了手足口病高发的时期。手足口病是由多种肠道病毒引起的常见传染病,以婴幼儿发病为主。大多数患者症状轻微,以发热和手、足、口腔等部位的皮疹或疱疹为主要特征。既然患病以婴幼儿为主,那么家长们该如何预防以及如何判断手足口病呢?接下来就随小编一起来了解一下!

预防孩子手足口病家长可这样做

  ◆家长怎么判断孩子得了手足口病?

  症状:

  初期高热,体温会在38℃~40℃之间;

  很快出现咽部红点样疱疹,并继发出现手、脚掌面红疹,还可发现肛门周围红点;

  3-5天体温会降至正常,但咽部疱疹会破溃,引起吞咽疼痛,进食水障碍;

  可能伴有厌食,咳嗽,流鼻涕等症状。

  易感人群:5岁及以下的儿童。

  感染途径:消化系统、呼吸系统、接触性感染。传播方式多样,以通过人群密切接触传播为主。病毒可通过唾液、疱疹液、粪便等污染的手、毛巾、牙杯、玩具、食具以及床上用品、内衣服等引起间接接触传播。

  一般情况,手足口病潜伏期一般为2-7天,很多的家长只有当孩子的手心、脚心、口腔出现疱疹了才会意识到孩子可能患上了手足口病。其实,手足口病是有早期信号的,如幼儿哭闹次数增多、口水增多、饮食不正常、食欲下降、拒食、易惊等;大一点的孩子出现嗜睡、呕吐、头痛、手抖、脚抖、走不稳等情况。高烧39℃以上,且持续三天不退。建议家长们要密切观察孩子的情况,以便早起发现、早起诊断。

  ◆手足口病的家庭预防措施

  儿童使用的奶具、餐具要煮沸15分钟消毒;对玩具、厕具等应清洗,后用0.5%的84消毒液搽洗消毒;儿童经常触摸的地板、桌椅凳面、床头、门把、扶手等也可用84消毒液抹拭;尿布最好使用一次性纸尿裤;衣、被等布类和书本置阳光下直接曝晒4小时以上。

  哺乳的母亲要勤洗澡、勤换衣服,喂奶前要清洗奶头。幼儿饭前便后要洗手、不喝生水、不吃生冷食物、不吃没洗干净的瓜果。室内保持通风换气,不带幼儿去人群集中的场所。注意营养和休息,防止过度疲劳。也可口服具有清热解毒作用的中草药或抗病毒药物,如板蓝根大青叶金银花等。若发现孩子有发热、皮疹,要立即去医院就诊。

  ◆个人预防措施

  1、 饭前便后、外出后要用肥皂或洗手液等给儿童洗手,不要让儿童喝生水、吃生冷食物,避免接触患病儿童;

  2、 看护人接触儿童前、替幼童更换尿布、处理粪便后均要洗手,并妥善处理污物;

  3、 婴幼儿使用的奶瓶、奶嘴使用前后应充分清洗;

  4、本病流行期间不宜带儿童到人群聚集、空气流通差的公共场所,注意保持家庭环境卫生,居室要经常通风,勤晒衣被;

  5、手足口病传播途径多,要治疗首先要预防,婴幼儿和儿童普遍易感,做好儿童个人、家庭和托幼机构的卫生是预防本病感染的关键

2017-08-04 01:48:25浏览81举报/反馈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医生推荐
相关视频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健康资讯热门资讯相关推荐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