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神经科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
关注39减肥健康运动

查看更多相关内容

取消关注
首页 > 儿科 > 小儿神经科

让人“头痛”的儿童颈源性头痛

举报/反馈
2017-06-24 01:13:24医学界

  临床因头痛而就诊患儿不少,引起小儿头痛原因有很多,环境闷热、烦恼、忧虑、发热等都有可能。约20%小孩子会出现反复,可由某些药物、代谢异常等造成脑血管收缩、扩张,还可能为偏头痛紧张性头痛、头部器官如鼻窦炎青光眼、眼睛疲劳、近视中耳炎、牙痛,全身性疾病,甚至严重的颅内疾病:如脑炎、脑膜炎脑肿瘤及其他许多器质性病变,除头部疾病以外,全身性疾病如高血压、肾脏疾病、低血糖等也为常见原因。其中一类由于颈源性所引起的头痛,临床会疏忽,而容易误诊和漏诊。据文献统计,青少年颈椎疾病的发病率达10%左右甚至更多,年龄多在12—16岁,其中,中小学生颈椎病发病率急速上升,笔者所见最低年龄为6岁。

孩子 女 平板 电脑 电子产品 玩具 熊_15814491_xl

  1、颈源性头痛的概念

  颈椎病指颈椎间盘退行性变致脊髓、神经、血管损害而表现的相应症状和体征,是中老年的“专利”,儿童是否存在颈椎病一直有争议,但目前越来越多资料证明:儿童颈椎病确实存在,而且不在少数,然而对颈椎病的诊断有争议,概念比较模糊,有发生于成人和老年患者的颈椎病、环枕筋膜挛缩型颈椎病,发生于儿童的称为颈椎功能不良、儿童屈颈疲劳后引起的颈肌肉痉挛等多种说法。

  传统的颈椎病诊断,必须结合临床症状、体征和影像学检查等综合判断。当临床表现与影像学检查符合时,颈椎病诊断成立;有典型临床表现而影像学所见正常,应排除其它疾病,方可考虑诊断;对无临床表现或影像学上不明显时,不要轻易诊断为颈椎病。

  临床患儿有相应临床症状,体征和影像学征象不明显,无其它疾病,符合传统意义的“颈椎病”。但经治疗后症状缓解快,预后良好,且年龄偏小,更不支持颈椎病。有人提出了环椎筋膜挛缩型颈椎病的概念,其本身似有不可逆转的含意。用颈椎功能不良又似突出了颈椎的病变,而忽视了血供及局部肌肉疲劳、僵直的因素。

  因此,笔者认为若采用屈颈疲劳后引起的颈肩综合征较为恰当,但考虑常人容易理解,使用儿童颈源性头痛定义,更能使人接受。

  2、解剖及病理

  环枕关节由环椎侧块两侧的上关节凹与相应的枕骨髁构成。关节囊附于关节面,绕环枕关节的冠状轴,可做屈(俯)伸(仰)运动;绕矢状轴,可做侧屈、环转运动。在其后,有环枕后膜连于环枕后弓上缘与枕骨大孔后缘之间。在环枕后膜的外层,有起止于C 1 后结节和棘突,C 2 横突和枕骨下项线头上斜肌、头下斜肌、头后大直肌和头后小直肌4块枕下肌。由头后大直肌、头上斜肌和头下斜肌围成枕三角,在枕三角内及其附近的静脉丛,与椎内静脉丛、头皮后部的静脉丛和枕静脉丛关联,借通过髁孔的导静脉与颅内乙状窦相交通。椎动脉向上穿出环椎的横孔尖向内侧进入枕下三角,经过环椎后分上面的椎动脉沟,再穿过环枕后膜,而后经枕骨大孔入颅腔。在枕下三角内还有C 1和C 2 脊神经后支。C 1 分支支配枕下诸肌。C 2 分支支配头半棘肌,穿过头半棘肌和斜方肌之后成为皮支分布于枕部皮肤。椎动脉从C 6横突椎动脉孔上行,通过椎弓上的2条椎动脉沟,穿环枕后膜与硬脑膜,经枕骨大孔入颅腔。正常情况下,枕骨大孔的后侧边缘和环椎之间有一个宽松的间隙,足于容纳椎动脉,当环枕筋膜因劳损(多见于长期低头写作、俯案或颈部相对固定工作者)而变性挛缩时,环枕后间隙变窄,椎动脉因此受压,影响了大脑供血量而引起一系列症状。与此同时也可压迫C 1 、C 2神经后支(枕下神经、枕大神经)而引起顶枕部疼痛、四肢麻木和局部压痛等症状及体征 。

  3、发病机理

  在校学生,多数有长期低头俯案、写作等习惯。学生每日在学校和家中俯案学习时间大于10 h,加上数小时固定颈部看手机、ipad、电脑、电视等,不恰当的坐、睡姿,使颈部相关肌肉组织,长时处于颈部椎体紧张状态,局部的血供和循环受阻,而形成相应的临床症状和体征,但检查与辅助检查没有明显异常发现,说明本病为一种可逆性疾病,与传统的成人颈椎病概念不符,实为局部血液循环障碍及肌肉的疲劳、僵直所致。

  4、临床表现

  主要以头痛为主诉,头痛呈反复发作性,以后枕部为主,为持续性胀痛,有沉重感,头晕,似坐船、乘车,每天晨起及傍晚为主,疲劳后更甚。甚至眩晕、恶心呕吐,咽喉异物感;心悸、胸闷;记忆力下降、失眠耳聋、全身乏力,视力下降,反复落枕;偶伴有持续颈肩部酸痛,上肢麻木,颈部活动受限,无发热,部分患儿可出现有类似多动症现象,多数伴有200度以上近视;年龄较小者常由于症状不典型或自我表达不清,而易误诊为病毒性脑炎,内耳眩晕症,副鼻窦炎,癫痫,外伤性头痛等。

  体格检查:一般情况好,后枕部风府、风池穴处有局限性压痛,偶及结节性物,但无局部红肿,神经系统无病理征。  

  辅助检查:血常规、血沉、C反应蛋白、肝功能、肾功能、心电图、胸片正常。颈椎X线片检查多数无异常发现,部分生理曲度变直、反弓,棘突迹线偏歪,椎体间轻度滑移伴间隙变窄,后突角加大,偶见椎间盘钙化。头颅CT无异常。脑电图检查部分有轻度的背影波异常。

  5、诊断

  诊断必须结合临床症状、体征和影像学检查等综合判断。当临床表现与影像学检查符合时,颈椎病的诊断成立;有典型临床表现,而影像学所见正常,应在排除其它疾病的情况下,方可诊断为颈椎病;对无颈椎病临床表现或影像学上不明显时不要轻易诊断为颈椎病。

  符合下列条件可做出诊断:(1)可有外伤及劳损史。(2)枕部顽固性疼痛、头晕和麻木等症状。(3)有椎动脉受压症状,如眩晕头痛、视力障碍、耳鸣、恶心、呕吐等发作性症状。(4)颈椎X线片侧位片偶见生理曲度变直、反弓,棘突迹线偏歪,椎体间轻度滑移伴间隙变窄,后突角加大、环椎间隙后缘狭窄等。(5)排除其它疾病,包括病毒性脑炎、外伤性头痛、内耳眩晕症、副鼻窦炎等。

  6、治疗

  主要采用按摩、针灸、红外线 照射等物理疗法。以理疗为主,方法:患儿采用俯卧位,头呈前屈,推拿点在枕外隆突、第二颈椎棘突及枕骨乳突等处。常及明显压痛点,在敏感点先行较为轻柔一指禅推法,每次约5分钟,推拿手法力求柔和、渗透,不致于造成患儿过度疼痛。手法:患儿平卧于床,去枕,双手固定头部,右手食指桡侧于第二颈椎右侧,患儿头略向右侧轻移,此时右手指向患儿鼻尖方向发力,一般可感觉轻微“喀嚓”声,左侧与右侧呈相反操作,术毕平卧3分钟,患儿不要随意转动头部,平卧时项下垫于薄枕,保持头部中立位。其间的操作手法一般由较丰富经验医生操作,切忌用力过猛,不必强调颈部弹响声,以免造成损伤和后果。经以上数次治疗,多在短时间康复,且长期随访预后良好,临床观察药物治疗作用不大。当然合理的护理与康复训炼不可缺少。

  7、预后

  对成人颈椎病而言,一般预后并不乐观,需要长期的功能训炼和治疗。而患儿的预后良好,经理疗、推拿、针灸、封闭,配合局部红外线照射治疗,一般数天后症状明显减轻,但需要巩固治疗,并定期门诊随访。临床观察,对药物治疗的作用不大,但合理的护理与康复训炼不可缺少。

  8、预防

  ⑴教育儿童保持良好坐姿(合适的符合儿童身高的桌椅高度)、睡姿(合适的枕头,枕高<10 cm,以保持颈椎棘突向前生理弧度等)。⑵不能让孩子长时间伏案,及时纠正不良姿势;⑶孩子书包一般不超过3000—4000 g,以多种姿势背书包,以减轻局部负荷;⑷看电影电视最好与眼睛保持同水平;⑸劳逸结合,经常做颈椎操;⑹加强体育锻炼,参加户外活动,增加日晒,补充钙剂和维生素等。

39健康网专业医疗保健信息平台 优质健康资讯门户网站  
快速通道
相关推荐39精品39热文
自测
查看全部
推荐专家
查看更多
推荐医院
查看更多
健康资讯热门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