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健康

小心“祸从口入” 30余个娃娃吃蘑菇中毒

  记者昨日从儿童医院获悉,国庆期间,蘑菇中毒事件频频发生:四川泸州9岁的浩浩一家5口、白市驿10岁的巧巧一家4口、黔江6岁的强强一家4口等,均因吃了蘑菇而中毒。目前,这些中毒的孩子正在该院接受治疗。儿童医院专家表示,与往年不同,今年国庆期间,该院已收治了30余例蘑菇中毒的孩子!医生再次提醒市民,请不要采摘和食用野生蘑菇。

小心“祸从口入” 30余个娃娃吃蘑菇中毒

小心“祸从口入” 30余个娃娃吃蘑菇中毒

  喝了蘑菇汤 频频有人中毒

  9岁的浩浩是四川宜宾人。因国庆放假,浩浩的爸爸妈妈从外地赶回家过节,看到天气晴好,浩浩的妈妈便提议去山里采蘑菇吃。结果一家人喝了“鲜美”的蘑菇汤后,浩浩和爷爷奶奶、爸爸妈妈先后出现不同程度的腹痛、腹泻呕吐等不适症状。几人被送到当地医院后,医生诊断为蘑菇中毒。

  10岁的巧巧是白市驿人,国庆期间,农村的亲戚带来了一大包野生蘑菇。一听是野生的蘑菇,巧巧的奶奶非常高兴地说:“这个蘑菇好哦,山里的,既环保又好吃!”谁知一家人喝了“环保”的蘑菇汤后,都被送进了医院。

  黔江6岁的强强是名留守儿童,国庆期间,两个远房的表哥来串门,三兄弟便约好上山采蘑菇来吃。结果第二天,三兄弟加上爷爷在喝了一碗“新鲜”的蘑菇汤后,都被送进医院抢救。其中爷爷暂时脱离了危险,但不幸的是强强的一位表哥却永远离开了他们!

  野蘑菇中毒 病死率高

  儿童医院肾脏内科医生时吉胜介绍,每年儿童医院都会收到因食用野蘑菇中毒入院的孩子,其中还有孩子因为食用过量有毒野蘑菇而丧命。时医生介绍,由于毒蘑菇毒性成分复杂,即便通过烹调、加工或者晒干等方式也不能破坏其毒性,且中毒表现各异;主要有恶心、呕吐、惊厥、抽搐、精神错乱、急性溶血黄疸、肝脏肾脏损害等,严重者可致死亡。时医生表示,毒蘑菇中毒后,病情凶险,病死率高,且没有特效疗法。因此,一旦误食野生蘑菇后出现中毒症状,应立即就医,尽早采用催吐、洗胃、导泻、灌肠等方法,有条件者可尽早血液净化治疗,将提高治愈率。

  提 醒

  不要食用野生蘑菇

  另外,时医生还特别提醒广大市民,尤其是山区农村和乡镇群众们,不要认为鲜艳的蘑菇才有毒,无毒的蘑菇颜色都朴素。事实上,有许多剧毒蘑菇也和普通无毒蘑菇一样拥有朴实的外表,预防蘑菇中毒的根本办法就是不要采食野生蘑菇。毒蘑菇又叫毒蕈,外形与食用菇没有明显区别。我国的毒蘑菇有100多种,分布区域广泛,常见可致人死亡的至少有十余种,包括褐鳞环柄菇、肉褐麟环柄菇、白毒伞、鳞柄白毒伞、毒伞、秋生盔孢伞、鹿花菌、包脚黑褶伞、毒粉褶菌、残托斑毒伞等。不同毒蘑菇所含毒素不同,引起的中毒表现也各不相同,毒蘑菇的中毒类型主要有四种:

  1.胃肠炎型: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严重者出现休克、昏迷。

  2.溶血型:除有胃肠道症状外,可出现溶血性黄疸、贫血、血红蛋白尿、肝脾肿大等,还多伴有中枢神经系统表现。

  3.多脏器损伤型:进食后10~30小时出现胃肠炎型表现。部分患者可有假愈期,然后出现以肝脑心肾等多脏器损害的表现,死亡率极高。多为误食毒伞、白毒伞、鳞柄毒伞等所引起。这也是儿童医院收治的蘑菇中毒患儿中所占比例最高的一类。

  4.神经精神型:除有胃肠道症状外,可出现多汗、流涎、瞳孔缩小等,严重者出现精神错乱、幻觉、昏迷甚至呼吸抑制而死亡。

2016-10-10 01:27:11浏览35举报/反馈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相关视频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杜虹瑶主治医师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 三甲
斑秃脱发挂什么科室
斑秃脱发的患者通常可以到皮肤科、内分泌科、精神心理科等科室进行诊断与治疗。1、皮肤科:皮肤科主要负责诊断和治疗各类皮肤及附属器疾病,而毛发属于皮肤附属器。斑秃脱发表现为头皮局部毛发脱落,皮肤科医生凭借专业知识,能通过观察脱发斑的形态、大小、分布,以及头皮外观、质地等,初步判断病情。还可借助皮肤镜等工具,更清晰地观察毛囊情况,了解毛囊受损程度,进而判断斑秃类型,制定针对性的治疗方案。2、内分泌科:人体内分泌系统失衡可能诱发斑秃。例如甲状腺功能异常,无论是亢进还是减退,都可能干扰毛发正常生长周期,导致脱发。内分泌科医生擅长通过检测体内激素水平,如甲状腺激素、性激素、肾上腺皮质激素等,判断是否因内分泌紊乱引发斑秃,若确诊,可通过调节内分泌,改善斑秃症状。3、精神心理科:长期处于焦虑、抑郁、紧张等不良精神状态,会影响神经内分泌网络,干扰毛囊干细胞功能,抑制毛发再生。精神心理科医生可通过专业评估,判断患者精神心理状态对斑秃的影响程度,采用心理疏导、认知行为疗法等,缓解患者精神压力,促进斑秃恢复。对于斑秃脱发患者,建议在就诊前应准备好详细的病史和症状描述,以便医生能够更准确地判断病情并制定治疗方案。在治疗过程中,患者还应该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建议,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心态,定期复查以监测病情的变化。
刘芳副主任医师
东部战区总医院 三甲
用了米诺地尔为什么会脱发越来越严重
米诺地尔是一种常用于治疗脱发的药物,部分患者在使用后会出现脱发越来越严重的情况,其原因主要包括非疾病因素如药物正常反应;以及疾病因素如雄激素性脱发进展、头皮脂溢性皮炎、过敏反应等。一、非疾病因素:使用米诺地尔初期,会促使休止期的毛发提前进入脱落期,从而出现暂时性脱发增多的现象。这是药物发挥作用的正常过程,一般持续1-3个月后,新的头发生长会逐渐超过脱落的头发,脱发情况会改善,无需特殊治疗,坚持使用药物即可。二、疾病因素:1、雄激素性脱发进展:米诺地尔对雄激素性脱发有一定疗效,但如果患者本身雄激素水平持续过高,或对雄激素较为敏感,在使用米诺地尔的同时,脱发仍可能继续进展。因为药物可能无法完全抵消雄激素对毛囊的不良作用。可遵医嘱联合使用抗雄激素药物,如非那雄胺(仅限男性),来协同治疗。2、头皮脂溢性皮炎:使用米诺地尔过程中,若头皮发生脂溢性皮炎,炎症会影响毛囊的微环境,阻碍毛发的正常生长,使脱发加剧。这可能是由于头皮油脂分泌过多,马拉色菌大量繁殖引发炎症。可遵医嘱使用含有酮康唑的洗发水,抑制马拉色菌,缓解炎症。3、过敏反应:少数患者可能对米诺地尔中的某些成分过敏,使用后头皮出现红肿、瘙痒、皮疹等过敏反应,进而影响毛囊健康,导致脱发加重。一旦出现过敏症状,应立即停药,并遵医嘱使用抗过敏药物,如氯雷他定,同时清洗头皮,去除残留药物。使用米诺地尔出现脱发加重的情况时,应及时就医,明确原因,并在医生的指导下采取相应的措施。同时,要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规律作息,均衡饮食,以促进头发生长。
杜虹瑶主治医师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 三甲
女生脱发严重怎么解决
女生脱发严重可通过生活习惯调整、药物治疗、手术治疗等方法解决。在一段时间内头发脱落数量明显超过正常新陈代谢范围,可能由多种因素导致,如内分泌失调、营养不良、精神压力过大等,严重影响个人形象。若出现这种情况应及时前往正规医院皮肤科就诊。1、生活习惯调整:保持规律作息,每晚尽量在11点前入睡,充足的睡眠能促进身体新陈代谢,维持内分泌稳定,利于头发的正常生长,减少脱发。避免频繁烫染头发,烫染剂中的化学物质会损伤头发和毛囊,使头发变得脆弱易断,增加脱发风险。减少使用电吹风高温档吹发,高温会破坏头发角质层,损伤发质,尽量让头发自然风干。2、药物治疗:遵医嘱外用米诺地尔,能刺激毛囊上皮细胞增殖和分化,促进血管生成,增加局部血液供应,从而促进头发生长,改善脱发状况。对于因雄激素水平异常导致脱发的女性,可在医生指导下口服螺内酯等药物,调节体内激素水平,减少雄激素对毛囊的抑制作用,缓解脱发。3、手术治疗:若脱发情况非常严重,经过多种保守治疗效果不佳,可在医生评估后考虑植发手术。常见的植发方法有毛囊单位头皮条切取技术(FUT)和毛囊单位提取技术(FUE)。FUT是从后枕部切取一条头皮,分离毛囊后移植到脱发区域;FUE则是直接从后枕部单个提取毛囊进行移植,这两种手术方式都能改善脱发外观,但需选择正规医疗机构进行。女性在梳理头发时,使用宽齿梳,减少对头发的拉扯。避免扎过紧的发型,防止因外力导致头发脱落。若使用药物治疗,一般在用药1-2个月后观察脱发改善情况,3-6个月评估头发生长效果,若效果不佳或出现药物不良反应,应及时复诊调整治疗方案。
杜虹瑶主治医师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 三甲
二硫化硒治疗脂溢性脱发有效吗
当脂溢性脱发伴有头皮油脂分泌过多、马拉色菌感染等情况时,遵医嘱使用二硫化硒能发挥一定作用;若脂溢性脱发主要由遗传因素主导,仅使用二硫化硒治疗可能效果欠佳。脂溢性脱发主要因雄激素水平相对升高,其代谢产物双氢睾酮作用于毛囊,使毛囊逐渐萎缩变小,毛发逐渐变细变软,最终脱落,常伴有头皮油脂分泌增多等表现。当脂溢性脱发伴有头皮油脂分泌过多时,这样的环境为马拉色菌提供了良好的生存环境,而马拉色菌的大量繁殖又会进一步加重头皮炎症,影响毛囊健康,加剧脱发。二硫化硒通过抑制马拉色菌生长,减少炎症反应,同时降低头皮油脂分泌,改善头皮微环境,从而在一定程度上缓解脂溢性脱发症状。脂溢性脱发还可能由遗传因素主导,雄激素对毛囊的作用是关键病因,毛囊微小化进程持续进展,此时仅用二硫化硒治疗往往难以取得理想效果。因为二硫化硒无法从根本上改变雄激素代谢及毛囊对雄激素的敏感性等核心问题。这种情况下,需采用综合治疗方案,遵医嘱口服药物达到更好的效果,如男性可口服非那雄胺抑制雄激素向双氢睾酮的转化;女性可口服螺内酯抗雄激素,配合外用米诺地尔刺激毛囊生长;严重者还可在医生评估后考虑毛囊单位移植术等,以改善外观。建议脂溢性脱发患者保持头皮清洁,避免过度清洁损伤头皮。选择合适的洗发水,避免使用刺激性强的产品。如果考虑使用二硫化硒治疗,应在医生指导下进行。使用期间定期到医院复查,医生根据病情变化调整治疗方案,以获得更好的治疗效果。
健康资讯热门资讯相关推荐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