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健康

缓解宝宝感冒症状 妈妈可以做的几件事

石计朋 儿科 副主任医师
新乡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 三级甲等

缓解宝宝感冒症状 妈妈可以做的几件事 (时尚育儿杂志约稿)

     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二院儿科       主治医师 刘海燕

一 引言

    说起儿童感冒,所有的家长都不会陌生。面对孩子最常见的疾病感冒,家长们多多少少都有自己的一些治疗经验吧。我也是孩子的家长,不过多了一个角色,我还是一名儿科医生,从我的角度出发,来谈谈这个看似老生常谈的话题,希望家长们对家长们有点帮助。

二 初冬哪些原因会引起感冒

1 冷热交替频繁:感冒是一种俗称,我们西医叫“上呼吸道感染”,也就是指鼻腔、咽或喉部急性炎症的概称。当季节交替的时候,尤其是初冬季节,天气变化莫测,冷热交替频繁,各种细菌或病毒异常活跃,此时儿童稚嫩的呼吸道最容易被感染。

2 “营养不良”:如今生活条件好了,真正营养不良的孩子不多,反而肥胖儿越来越多,这些挑食偏食的孩子看似强壮,其实不少都是“复感儿(反复感冒)”,过量的蛋白质、脂肪,会使孩子营养结构不合理,多种微量元素缺乏,这都因素会引起孩子免疫调节功能紊乱,导致感染。

3”免疫力降低”:对很多爱感冒的孩子,很多家长在没有任何化验的情况下自己给孩子诊断个“免疫力低下”,甚至要求医生给孩子用一些特殊的药物(比如静脉用丙种球蛋白。)其实,家长的这个理解不太正确。真正算得上免疫力低下的孩子很少。可以这样理解,大多孩子免疫系统不是天生完善的,是逐渐建立起来的。每当一个感染性的细菌侵入人体,免疫系统就把信息贮存起来,以防下一次的感染,并能对这种细菌发动较为有力的进攻。所以,可以这样推断,没有患感染疾病或很少患病的婴幼儿所拥有的免疫系统,比起经历过多次感染,而且在与病菌斗争的过程中增加了抗感染能力的成年人的免疫系统要薄弱得多。所以说,如果怀疑孩子免疫功能有问题,可以去医院检查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也就是说,不用担心孩子生两三次病就怀疑他的免疫功能有问题了.

4 护理不当:日常生活中护理孩子不当的地方有很多,如今都是一个孩子,保护过度,比如,添加辅食不合理,孩子太干净,睡前让孩子喝奶,冬季穿衣过多,对孩子的偏食视而不见等等。试想一个总在“温室中成长的花朵”,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

5 除了孩子自身的原因,引起孩子感冒的外界因素也很多,比如大气污染,被动吸烟,滥用抗生素等等,有些我们能改善,有些我们无可奈何

… …

三 缓解感冒症状妈妈可以做的

   1 发烧的缓解:在治疗病因的基础上用退烧药,才是相对安全的。通常,当孩子发热的时候,首选物理降温,比如多饮水或葡萄糖水,温水擦拭等,如果经过处理,孩子的体温不超过38.5度或很快下降到38.5度以下,完全没有必要用退热药。如果高烧不退,可以口服退烧药(比如布洛芬或对乙酰氨基酚),如果效果不明显,吃两三次后仍然不退烧,要立即带孩子去医院。

2 咳嗽的缓解:镇咳药物,因为是非处方药物,家长们在药店里可以随意买到.所以很容易被大家广泛的滥用,刚才提到了,咳嗽是人体的一种防御性的生理反射,在临床中,我们很少给咳嗽的孩子开止咳药,而是针对引起咳嗽的原发病用药,病因祛除了,咳嗽自然而然的就好了。除非孩子咳嗽严重到影响睡眠或吃饭,不利于疾病恢复的时候,我们才根据具体的情况选药。

3 流鼻涕,鼻塞的缓解:如果孩子流鼻涕、打喷嚏的情况不严重,或者孩子已经超过3岁,针对这些现象什么药都不需要吃,只要让孩子多喝水、多休息就可以了。如果症状加重了,孩子很不舒服,或者孩子年龄太小耐受性差,可以适当使用一些抗感冒的药物,比如儿童泰诺、艾畅、复方氨酚甲麻口服液、护彤、臣功再欣等(买药最好到医院,私自买药前请看说明书,不要买不适合自己孩子年龄的药物)。这些药物不推荐长期吃,通常吃两三天就可以了,如症状加重,需要去医院就医。

4孩子食欲差,腹痛或呕吐:孩子生病后,肠胃功能自然会受到影响,通常不用吃药,几天后食欲自然会恢复正常。如果孩子有轻微腹痛或呕吐,可以用些助消化的药物,如胃蛋白酶、胰酶散等,帮助孩子减轻不适现象。如果孩子症状加重,需要去医院,不要私自给孩子用止呕吐或镇痛药。

    最后我申明一点,感冒是自限性疾病,从理论上讲,即使不吃药,也是能好的。人体有许多神奇的反射功能,当机体受到某种细菌或病毒的"侵害"时,人体会通过这些反射来排除不适的刺激.比如咳嗽,发热,呕吐等等,这些都不是疾病,而是一种人体的正常的"反射",医生把它们称做症状. 所以,不要看到这些症状家长们就谈虎色变,非要用各种药物去应对感冒带给孩子的各种不适,过度的用药对孩子并没有好处。每次感冒,不要给孩子吃太多的药物,也不要动不动就带孩子去输液。以上是我个人的一些用药经验,家长们参考,千万不要照本宣科,一股脑的都给孩子用上。孩子病情变化快,如果病情重,孩子年龄小于三岁,即使是普通的感冒,我也建议家长带孩子去医院就诊。

   
2016-03-08 16:28:35浏览76举报/反馈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医生推荐
专家在线
查看更多儿科医生
相关视频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林耿鹏副主任医师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三甲
夜间哮喘发作的患者怎么办
夜间哮喘发作的患者可以通过一般治疗、药物治疗、雾化吸入疗法、吸氧治疗、手术治疗等方式进行处理。 1、一般治疗 如果患者的病情比较轻微,并没有出现明显的不适症状,可以适当卧床休息,避免过度劳累。同时还要注意饮食健康,多吃一些新鲜的水果和蔬菜以及优质蛋白的食物,少吃辛辣刺激油腻的食物。 2、药物治疗 如果通过上述方法无法得到改善,建议患者需要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布地奈德鼻喷雾剂、丙酸氟替卡松鼻喷雾剂等药物进行治疗。必要时,也可以遵医嘱服用硫酸特布他林片、氨茶碱缓释片等药物进行治疗。 3、雾化吸入疗法 如果患者的病情比较严重,还可以及时到正规医院,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沙丁胺醇气雾剂、异丙托溴铵气雾剂等药物进行雾化吸入治疗,能够起到扩张支气管的作用,有利于缓解病情。 4、吸氧治疗 如果患者出现了呼吸困难的情况,则需要及时去医院就医,以免延误病情。可以在医生指导下采取面罩吸氧的方式进行治疗,从而为身体补充所需要的氧气,防止出现缺氧的情况。 5、手术治疗 如果通过上述方式得不到有效改善,而且已经严重影响到了正常的生活,此时则需要去正规医院通过肺大疱切除术进行治疗,术后还需要做好护理工作,保持伤口清洁卫生,预防感染。 日常生活中,患者要注意多休息,避免过度劳累,同时也要避免做剧烈运动。若期间出现明显不适,还需及时就医诊治,以免延误病情。
林耿鹏副主任医师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三甲
过敏哮喘最怕什么
过敏哮喘一般是指过敏性哮喘。临床上一般没有过敏性哮喘最怕什么的说法,但过敏性哮喘患者一般比较怕接触过敏原、吸入刺激性气体、饮食不当、剧烈运动、精神因素等。1、接触过敏原过敏性哮喘是一种以慢性炎症为主要特征的异质性疾病,通常是由于遗传和环境因素引起,如果患者在日常生活中接触过敏原,比如动物皮毛、花粉、尘螨等,可能会导致病情加重。患者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丙酸倍氯米松气雾剂、布地奈德气雾剂等药物进行治疗。2、吸入刺激性气体由于过敏性哮喘是一种气道高反应性疾病,如果患者吸入刺激性气体,比如二氧化硫、氨气等,可能会导致支气管平滑肌痉挛,从而诱发哮喘。建议患者在外出时可以佩戴口罩,避免接触刺激性气体。3、饮食不当由于过敏性哮喘是一种气道高反应性疾病,如果患者在日常生活中食用易过敏的食物,比如海鲜、芒果等,可能会导致病情加重。建议患者在日常生活中可以适当进食富含维生素的食物,如西红柿、胡萝卜等,可以提高身体免疫力。4、剧烈运动如果患者在日常生活中进行剧烈运动,如打羽毛球、游泳等,可能会导致呼吸急促,从而诱发哮喘。建议患者在日常生活中需要注意避免剧烈运动,以免引起不适症状。5、精神因素如果患者长期处于精神过度紧张的状态下,可能会导致大脑皮层功能失调,引起支气管痉挛,从而诱发过敏性哮喘。建议患者可以适当进行户外散步,有助于排解压力,保持心情舒畅。患者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饮食清淡,避免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同时还应注意避免熬夜,保持良好的作息规律。另外,患者还应注意保持适当的运动,可以增强自身抵抗力,有利于病情的恢复。如果出现不适症状,建议患者及时就医治疗。
王慧主治医师
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三甲
哮喘能吃驴肉吗
哮喘患者若对驴肉不过敏,则可以食用,驴肉可以增加体内的营养,增强体质,对于促进疾病恢复是有帮助的。由于驴肉属于生冷食物,具有润肺的功效,所以对于呼吸系统疾病有一定好处。驴肉中含有比较丰富的动物胶以及钙成分,甚至还具有两高两低的特点,一般是指高蛋白以及高氨基酸同时属于低脂肪以及低胆固醇的食材,对于患有动脉硬化以及高血压的人群,可以适当地吃一些起到滋补的作用,甚至还具有保健的效果,而对于老人及体弱的人群,可以用于提供良好的营养补充。另外,驴肉当中含有的骨胶原以及钙成分在进入体内之后可以起到滋补效果,同时含有的高氨基酸也可以促使自身虚弱的体质得到改善,还可以用于起到补血的效果,需要选择枣红色的驴肉,代表肉质比较新鲜,在补气益血期间还需要适当地添加些枸杞以及核桃,可以使其效果更为显著。 如对驴肉过敏的人群或体质较为特殊,为易过敏体质人群等,不宜吃驴肉,以免引发机体过敏症状,如口腔黏膜肿痛、恶心、呕吐、全身起红疹等。由于驴肉属于生冷食物,所以患有胃肠疾病的人群不宜吃驴肉,以免引起胃肠道不适症状,如腹泻、腹痛等。部分处于特殊生理时期的人群,如孕妇,也不宜吃驴肉,可能会引起此类人群出现不适症状,如腹泻、宫寒等。
健康资讯热门资讯相关推荐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