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健康

春季里的那些儿童传染病

石计朋 儿科 副主任医师
新乡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 三级甲等
     春季是冷暖空气频繁交汇的时期,由于孩子的抵抗力差,在忽冷忽热的天气下非常容易生病,家长们学着认识这些疾病,并掌握必备基本常识,做到“早预防、早发现、早治疗”,降低发病率和减少并发症。

   流行性感冒:多喝水、多休息

  病征:从感染病毒到发生症状,潜伏期可以是数小时~2天。绝大多数患儿发病突然,先是出现发冷、寒颤等症状,随后发烧,体温升高至摄氏39℃以上,持续3~5天,并伴有头痛、全身酸痛、疲倦、咽干、咽痛、咳嗽、咳痰、流鼻涕等上呼吸道疾病症状。

  治疗:在治疗上无特效抗病毒药物,主要以缓解症状为主。例如初起流鼻涕、打喷嚏症状较重时,可以吃些治感冒的药;咳嗽、咳痰等症状较重时,可选用祛痰和止咳药物;出现高烧,可吃些退热药。

  居家护理:

  •注意多补充水分、多休息;饮食注意营养均衡、易消化,发病前期以清淡为主,通常可在一周内痊愈。

  •若发现孩子高热持续不退或退热后体温又上升,同时出现咳嗽、喘息、面色发白或青紫时,就有并发喉炎、气管支气管炎和肺炎的可能,要立即就医。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时常通风

病征:简称“流脑”。具有较强的传染性,6岁以下患病率尤高。流脑季节性明显,2~4月是发病高潮。潜伏期多为2~3天,最长可达1周。其特点是起病急,突然发热,出现剧烈头痛、恶心呕吐、皮肤瘀点及抽搐、颈部僵硬等异常症状。严重的可在数天内死亡,或留下脑性瘫痪、脑积水等后遗症。  

治疗:脑膜炎双球菌对磺胺类与青霉素类抗生素相当敏感。经过抗感染和对症治疗,可在1周后逐渐痊愈。

  居家护理:

  •饮食宜给予易消化的流质或半流质食物,如面条、米汤等,要保证充足的水分,尤其是服用磺胺药物的孩子更要多饮水。

  •要时常通风,保证房间内空气新鲜。

   猩红热:卧床休息最重要

  病征:此病是高发于冬末春初的急性发疹性传染病,任何年龄段均可发病,而以2~10岁幼儿为最高。(1)轻型:发热不高,有咽炎,出疹期短,皮疹少而稀,往往未引起注意而自愈,常在出现皮疹脱屑或并发肾炎后才知道患了猩红热;(2)中毒型:病势发展迅速,突然高热,全身中毒症状明显,常有惊厥、昏迷、呕吐、烦躁不安,有时可迅速出现休克。皮疹很快遍及全身,且常有出血点。(3)脓毒型:较中毒型症状更重,患儿有高热、烦躁不安,咽峡炎加重等症状,但此类患儿现已极少见。

  治疗:患儿要卧床休息,并注重加强饮食营养及时补充水分,症状严重的儿童可输液,青霉素是治疗猩红热的首选药物。

  居家护理:

  •居室应注意阳光充足和空气新鲜,保持安静。

  •生病的儿童最好卧床休息,进食流质软食,多喝水。

  •注意口腔卫生,每次饭后漱口。

  •出疹期间,要加强皮肤护理,如给孩子剪指甲,以防孩子不慎抓破皮肤,造成皮肤感染,可涂抹药水来止痒。

麻疹:警惕肺炎等并发症

  病征:是由麻疹病毒经呼吸道传染的急性出疹性呼吸道传染病,好发于冬、春季节。起病初期症状似感冒,有发热,体温可达40℃,有流涕、咳嗽、结膜充血、畏光等症状。起病2~3天后,口腔两侧颊部的粘膜上可出现小白点,周围有红晕,4~5日后开始出疹,皮疹先见于耳后,逐渐由发际、前额发展到颜面、胸背、四肢、手足心。出疹3~4天后,皮疹开始消退,整个病程约10天左右。一旦麻疹治愈,可获终身免疫。

  治疗:无并发症的麻疹患儿不必住院治疗,但因患儿在出疹的5天内传染力很强,必须严格隔离。若患儿高烧不退,咳嗽加重,呼吸急促,有可能并发了肺炎,如果在出疹过程中患儿声音嘶哑,喝水即呛咳,这是并发喉炎的前兆,这些并发症都要及时就医。

  居家护理:

  •保持室内空气流通,注意给患儿保暖。

  •在发热出疹期间,多喝水,这样可以使皮疹易于发透,又利于体内毒素的清除。

  •给予易消化又营养丰富的食物,特别要注意维生素A的补充。

  •发热有助于皮疹透发,所以出疹期高热不退可用小量的退热药,但体温不要降得太低,维持在38℃左右。

  •在恢复期除少吃油腻的食品外,无需忌口,每天可用温开水将毛巾浸湿擦净鼻和眼睛。

流行性腮腺炎:少吃酸性食物

  病征:俗称“痄腮”,由腮腺炎病毒引起,多发于冬春季节。此病主要是由飞沫传播,接触了患者使用的食物、餐具、玩具等也可发病,儿童患病一次后通常可获得终身免疫。感染流行性腮腺炎后,首先出现发热、浑身酸痛、流涕、咽部红肿等症状,1~2天后腮腺肿胀,一般一侧腮腺肿痛1~2日后另一侧肿。腮腺肿胀以耳垂为中心,耳下明显,肿胀处不红、发亮,张口、触压时疼痛。发热在3~5日后可退去,腮腺肿胀约1~2周后消退。

  治疗:无并发症的儿童无需就医,只需在家中隔离护理,到腮腺肿大完全消退为止。若发现孩子高热不退、呕吐频繁、头痛、精神痿糜、嗜睡,要警惕并发脑膜脑炎,需及时送医院诊治。

  居家护理:

  •宜卧床休息,给予易消化的流质或半流质饮食,多饮水。

  •不要给儿童吃酸性食物,因为酸性食物可加重疼痛。

  •用冷毛巾挤干水后轻轻地贴在肿胀的部位,可减轻疼痛和肿胀。

   百日咳:慎服止咳药

  病征:传染性极强,而且时间长。发病期有阵发性痉挛性咳嗽,咳嗽后伴有深长的鸡鸣呼吸声(又称为鸡鸣尾声)或伴有呕吐。病愈后可获终身免疫。

  治疗:在初咳期可用抗生素治疗,减轻症状,但在痉挛性咳嗽期则抗生素并不能缩短病程。

  居家护理:

  •居室要安静,空气新鲜,阳光充足,避免受凉。

  •少吃多餐,选择易于消化吸收。

  •儿童的衣服被子要常洗常换,必要时用紫外线消毒空气。

•不要随便给孩子服用止咳药,不祛痰而强行止咳是很危险的。

风疹:留心观察 及时就医

  病征:多因与患儿直接接触传染所致。患儿被传染后,经过10-21天才发病,开始有咳嗽、流鼻涕、发热等症状,体温一般在38-39℃之间,在发热的当天或第二天出现疹子。疹色往往在1天内,从面部开始很快布满全身,四肢较少。一般待疹子出齐就退热。疹子数没有明显脱屑,也不留色素沉着,通常体温不高,患儿精神较好。风疹发病较轻,全病程2-3天。得过风疹可持久免疫。

  治疗:无需特殊治疗,在体温较高时需要卧床休息及多喝水。少数患者可并发中耳炎、咽炎、支气管炎、肺炎、扁桃体炎、关节炎或心肌炎、脑炎及肝炎等,需及时送医。

  居家护理:

  •可吃稀饭或半流质饮食。

  •如咽痛,可用温热盐水漱口,发高热而伴有头痛者可服解热剂
2016-03-13 14:48:27浏览72举报/反馈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医生推荐
相关视频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许鹤洋主治医师
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 三甲
胃癌肝转移一天比一天痛
胃癌肝转移一天比一天痛可能是饮食不当、病情加重、胃黏膜损伤、癌细胞刺激、腹腔转移等原因导致的,患者需要根据病因对症治疗。1、饮食不当如果胃癌患者平时不注意饮食健康,经常吃油脂含量偏高的食物,而且不注意饮食卫生,可能会使肝脏受到刺激,从而出现上述情况。建议患者改变不良的饮食结构,尽量吃清淡的食物,比如小米粥、玉米粥等。2、病情加重如果胃癌肝转移患者病情加重,可能会导致肝脏部位受到严重的损伤,从而引起肝区持续性疼痛的情况。患者可以遵医嘱使用甲磺酸仑伐替尼胶囊、瑞戈非尼片等药物进行靶向治疗。3、胃黏膜损伤胃癌细胞具有较强的侵蚀性,如果胃癌细胞出现转移的情况,可能会导致胃黏膜损伤,从而引起上述症状。患者可以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奥美拉唑肠溶胶囊、硫糖铝口服混悬液等药物进行治疗。4、癌细胞刺激胃癌细胞还具有一定的刺激性,如果患者没有及时治疗,癌细胞可能会持续刺激肝脏部位,从而引起上述症状。患者可以通过手术切除病灶的方式进行治疗,同时还需要配合化疗、放疗等方式进行联合治疗。5、腹腔转移胃癌细胞具有较强的转移性,如果患者没有及时治疗,癌细胞可能会扩散到腹腔,从而引起肝区持续性疼痛的情况。患者可以通过化疗、放疗等方式进行治疗,能够抑制癌细胞的扩散。在日常生活中,建议患者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避免过度劳累,规律作息,保证充足睡眠,有助于维护身体健康,改善症状。同时,患者应注重劳逸结合,适当进行体育锻炼,如慢跑、游泳、打羽毛球等,有助于增强体质,抵抗疾病。如果不适症状持续加重,建议患者及时就医治疗。
健康资讯热门资讯相关推荐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