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健康

别把孩子当宠物养,这样会毁掉孩子一生!

    别把孩子当宠物养,这样会毁掉孩子一生!

    这次外出旅游,看到了几个孩子,不同的养育方式,使孩子的发育有了差别,我想随着孩子逐渐长大,这种差别会越来越大,直至影响孩子的一生。

    我看到一个小女孩,2岁零3个月,是个33周的早产儿。这个孩子会伶俐的说话,完整的表达自己的意思;会拿着勺子自己吃饭,拿杯子自己喝水;见到你时会主动的和你打招呼;当我们给她照相时,她会立即笑眯眯的做出一副好看的姿势朝着你;高兴时会主动的给大家表演节目;早上7点起床到景点,她毫不落后,直到一天回来;大家活动时她从来是由妈妈爸爸领着自己满处跑。看来由于抚养得当,她已经赶上了同龄的孩子,摆脱早产儿的阴影。      

还有一个男孩,2岁零3个月,是跟着爸爸妈妈爷爷奶奶一起出游的,他们带着童车,孩子大多数是被抱着和坐在童车里,很少看见他穿鞋。吃饭有妈妈或爸爸喂着吃,喝水用带吸管的杯子吸着喝;穿着尿不湿,经常看见他在吃大拇指;他很少说话,我们问他的父亲,他会说话吗?他父亲说他会数数;当到景点玩时这个孩子和他的妈妈没有参加,可想而知是起的太早,孩子受不了这个辛苦;在坐大巴车时,他的妈妈抱着他不是在给讲外面的景色,而是拿着平板电脑放在前面的椅背上看动画片“扑咕”。这个孩子的发育明显的落后于同龄的孩子,应该说比同龄的孩子小半岁。

还有一个三岁的女孩,大家再一起吃饭时,她从来都是由妈妈一口一口的喂着吃,也从不说话,不主动与人打招呼,当离开时妈妈提醒她,她才说再见。

从这几个孩子的表现我想主要反映了这么几个问题:

1、对孩子呵护过度,包办代替。一个孩子在三岁之前是他儿童时期的黄金时代,大脑在迅速的发育,求知欲强,接受一切新鲜事物,养成一生好习惯的时期。这些好习惯包括懂礼貌、讲卫生、自食其力、有爱心、有责任感、会帮助别人等等。当我们做家长的总认为他是孩子,什么都为他准备好了,什么都帮他做了,他不必动脑动手,坐享其成时,就限制了他大脑的发育,以致限制了他语言的发育、动手能力、观察事物的能力、规避风险的能力,就真的使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因此对于孩子自已能做的事自己做,一次不会再练习,大人要让孩子自己去尝试,不包办代替,孩子长大才能自立于社会,才会有独立思考和独立处理问题的能力。

2、家长要有耐心。在培养孩子的过程中一定要耐心,孩子从一个完全封闭的宫腔来到这个大千世界,什么都是未知的,什么都是新鲜的,做家长的一定要拿出百分百的耐心来对待他们。不能做不对就别做了,我替你做好,下次他仍然不会。 也不能孩子问几个为什么就烦了,久而久之孩子得不到正确的答案,孩子就不问了,就限制了孩子的求知欲。

    在大巴车上我听到一对父子的对话,很值得学习。

孩子:这个是做什么用的?

父亲:这是安全锤。

孩子:安全锤是做什么的?

父亲:就是当有危险时用这个锤子砸碎玻璃用的。

孩子:危险?什么危险?

父亲:当车开着忽然着火了,或者撞车了门打不开,或者车里很危险要迅速离开这个车的时候都用得着。当那时你就可以用这个锤子打碎玻璃逃生,同时还要记住一定帮助大家一起逃生。

3、需要培养孩子独立的生活能力。这包括会走时就尽量不抱着;会自己穿衣时就自己穿衣;会自己吃饭时就不必喂,即使他撒的哪里都是,也没关系,慢慢教他,几次他就熟练了。只要家长耐心的教他,孩子的接受能力是惊人的。当孩子在做事要不断鼓励他给他信心和力量,他一定能做好。至于识字、数数、学外语这些能力随之孩子长大都会学到,千万不要话还说不利索,只会数数;中国话说不明白,就记急着学外语。独立生活的能力远比数数、识字、外语这些能力重要得多,这些能力是自立于社会的能力。

在车上那个2岁零3个月的男孩,妈妈抱着他看电脑,车是摇晃的,妈妈的眼睛距离电脑是合适的,前面抱着的孩子眼睛距离电脑就太近了。首先孩子失去欣赏大自然、认知大自然的机会,同时会毁掉孩子的眼睛。现在许多家长都给很小的孩子玩手机、玩电脑对孩子的发育没有一点好处。电脑和手机不断变换的画面吸引着孩子,慢慢会使孩子沉迷于这些电子设备,不给就哭闹,实际上电脑里面的东西没有适合于这么小孩子看的,应该用更多的时间讲讲故事书,买些益智的玩具:七巧板、积木等培养孩子的动手能力、运动能力和创造力。电子设备、遥控玩具对0-6岁孩子的发育没什么好处。

          

4、什么事都要预防为主。在带孩子出去玩之前,一定告诉他我们去看什么,学什么,引起孩子对外界事物的兴趣和渴望。当去商店购物之前一定告诉他不随便买东西,妈妈的钱要管吃饭,管穿衣,家里已经有玩具,不能再买了,让他有持家的理念;让他懂得克制自己的欲望;让他有初步的理财观念等等。还要告诉他出门一定想着自己应该带什么,妈妈帮你准备好,下次自己准备,培养孩子的责任感,别当甩手掌柜。家长说过的话,做的事都要兑现,否则孩子会觉得可以说话不算数,可以不负任何责任。通过预防为主的教育,慢慢的培养孩子的好品格,培养孩子爱动脑、讲理智的性格,就不会出现在商店胡闹打滚的囧态。

    孩子是一个小精灵,会说出和做出让我们惊奇的举动,只要我们做父母的把孩子看成为一个独立的人,尊重孩子,鼓励孩子,孩子一定能给你一个满意的答卷。如果把孩子当成宠物,剥夺他思维、动手的能力,就会用进废退,越活越抽抽,将来上学时再请多少家教,交多少赞助费都无济于事。

 

2016-04-18 23:27:22浏览96举报/反馈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医生推荐
相关视频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任培华主任医师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三甲
一生气就上火怎么回事
一生气就上火主要是因为生气时会引起肝失疏泄,肝郁气滞,气郁化火所致。上火的患者以红、肿、热、痛、烦等为主要表现,可涉及心、肺、胃、肝、肾等多个脏腑。上火分实火和虚火两大类。 1、实火 实火多见于情绪波动过大、中暑、受凉、伤风、嗜烟酒以及过食葱、姜、蒜、辣椒等辛辣之品,以及贪食羊肉、狗肉等肥腻之品和中毒、缺少睡眠等都会引起上火。脾气暴躁易怒,体质壮实,生气后会出现头痛目赤、口干口苦、大便干燥等症状,属于肝胆火旺的实火。建议在医生指导下选用柴胡舒肝丸、黄连上清丸、龙胆泻肝丸等药物治疗。避免吃过于油腻以及过于肥甘厚味的食物,主要以清淡的饮食为主,包括多吃一些绿色的蔬菜,寒凉类的食物以及粗粮等。应该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避免过度的应酬吸烟、饮酒以及熬夜等不良的生活方式。 2、虚火 虚火可能是由于过度劳累、饮食因素、情绪波动大等各种因素导致阴液耗伤,从而内生虚火。患者会出现肝肾阴虚、腰膝酸软、五心烦热、潮热盗汗、颧红等症状。可以在医生指导下选用天王补心丹、六味地黄丸、知柏地黄丸等药物治疗。还可选用太冲、合谷、肝俞、肾俞、足三里、太溪、三阴交、阴陵泉等穴进行针刺治疗。建议生活规律,不熬夜,饮食清淡,坚持锻炼身体。 建议在日常生活中,可以多于家人朋友交流沟通,保持愉悦的心情。
周彬副主任医师
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 三甲
女性一生气就胸闷、憋气是怎么回事,怎么办
女性一生气就胸闷、憋气,可能是生理因素、环境因素、神经官能症、心肌缺血、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等原因引起的。需要根据具体的病因进行针对性治疗。 1、生理因素 当女性生气时,可能会导致交感神经兴奋,从而出现心跳加快、呼吸急促等症状,部分女性还可能会表现为胸闷、憋气等不适症状。此时通常属于正常的生理现象,不需要进行特殊治疗,建议女性可以通过听音乐、适当运动等方式缓解压力。 2、环境因素 如果女性长时间处于空气不流通的环境中,可能会导致体内的含氧量降低,从而引起缺氧的情况,导致出现上述症状。建议女性可以及时转移到通风的环境中,同时也可以通过到户外呼吸新鲜空气的方式进行改善。 3、神经官能症 神经官能症是一组精神障碍的总称,可由遗传因素、不良生活事件、躯体化障碍等因素所致,女性可能会出现焦虑、烦躁、胸闷、憋气等症状。可以在医生指导下使用盐酸丁螺环酮片、地西泮片等药物辅助改善,平时要注意保持平稳的情绪,避免情绪起伏过大。 4、心肌缺血 若女性本身存在心肌缺血的情况,由于生气时会导致心跳加快,从而加重心肌缺血的情况,也会引起胸闷憋气的症状。建议女性及时就医,可以在医生指导下使用美托洛尔、维拉帕米等药物减轻心率,改善心肌缺血的情况。同时,女性也可以遵医嘱通过介入治疗植入支架的方式进行治疗。 5、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主要是由于冠状动脉管腔狭窄或闭塞所引起的心脏病,一般会表现为胸闷、胸痛、气短等症状,部分女性还会出现头晕、乏力等情况。女性可以在医生指导下使用阿司匹林肠溶片、硫酸氢氯吡格雷片等药物进行抗血栓治疗。必要时,女性也可以通过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方式进行治疗。 建议女性及时就医,根据不同病因配合医生进行对因治疗,以免延误病情。
李洪伟主治医师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三甲
孩子一生气手指就痉挛是怎么回事,怎么办
孩子一生气手指就痉挛,可能是由过度通气、缺钙、交感神经系统兴奋、神经性疾病、脑血管疾病等原因引起的,建议根据具体原因进行针对性治疗。1、过度通气生气时由于情绪激动和缺氧,患者会出现呼吸加速和过度通气,从而导致呼吸性碱中毒和手足痉挛的症状。建议患者及时调整心态,放松心情,减少情绪波动。同时,还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通过吸氧缓解症状。2、缺钙如果孩子平时摄入的营养元素不足,会导致身体缺乏钙,当受到外界压力就会出现上述症状。建议孩子平时多吃些富含钙的食物,如牛奶、排骨、虾皮等。必要时,也可以遵医嘱服用葡萄糖酸钙口服溶液、碳酸钙D3颗粒等药物进行治疗。3、交感神经系统兴奋孩子在生气的时候会刺激交感神经兴奋,引起血管收缩和肌肉紧张,从而出现上述症状。这种情况一般不需要进行特殊治疗,通常在休息一段时间后即可缓解。建议孩子在平时要注意保持情绪平稳,不要有太大的情绪波动。4、神经性疾病如果孩子本身患有神经性疾病,比如癫痫等,在生气的时候会诱发疾病发作,从而出现手指痉挛的现象。此时建议孩子可以遵医嘱服用卡马西平片、氯硝西泮片等药物来改善病情。并且在平时还要保持良好的作息习惯,避免长期熬夜。5、脑血管疾病如果孩子患有脑血管疾病,比如脑出血、脑梗死等,会导致大脑功能区受损,引起肢体麻木、头晕等症状。孩子在生气时可能会加重病情,从而出现上述症状。此时建议孩子需要及时到医院就诊,并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血塞通分散片、银杏叶片等药物来治疗。在日常生活中家长要注意照顾孩子的情绪,避免让孩子频繁生气,影响身体健康。饮食上建议家长注意保持孩子的饮食清淡,避免摄入辛辣刺激性的食物,可以适当进食富含蛋白质、维生素等营养物质的食物,如鸡蛋、西红柿等,有助于补充机体所需营养,从而增强抵抗力,有助于缓解病情。如果孩子不适症状加重或是出现其他症状,建议家长带着孩子及时前往正规医院就医,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针对性治疗,以免延误病情。
健康资讯热门资讯相关推荐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