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健康

婴儿便秘,不建议用“蜂蜜”解决

石计朋 儿科 副主任医师
新乡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 三级甲等

家有宝宝,妈妈们十分关注宝宝的大便情况,从中可以反映宝宝的健康状况。便秘,是婴幼儿常见的消化道问题,也是妈妈们最常遇到而比较苦恼的问题,她们似乎有很多自己的观点和办法来解决,在临床中我们常见到不科学、不可取的办法,比如:

频繁更换奶粉;

喝凉茶;

随手使用开塞露帮助排便;

这些方法解决不了,有一些妈妈就选择采用蜂蜜润肠道……

不建议给婴儿吃蜂蜜:蜂蜜性平味甜,是人们喜爱的食品,但是在临床上见到给婴儿吃蜂蜜带来的麻烦,所以,美国儿科医生也建议,不要给1岁以内的婴儿吃蜂蜜。主要原因是:蜂蜜在采取、制造、运输过程中,容易受到肉毒杆菌的污染,而肉毒杆菌的存活力极强。相对于成人和大孩子,婴儿的胃肠功能和肝脏解毒功能比较差,肉毒杆菌容易在肠道繁殖产生毒素,引起中毒。蜂蜜中毒可表现:迟缓性瘫痪、哭声微弱、吃奶无力、呼吸困难等症状。

便秘并非仅根据时间判断:妈妈们总是认为几天不排便才算便秘,实际上是否属于便秘除了根据时间判断外,还要根据大便性状和排便时费力程度来决定,以下2种情况均可视为便秘:(1)宝宝大便干燥、排便时费力哭闹,次数较以前明显减少,比如2-3天甚至5-6天排便一次。(2)即使宝宝每天都能排便,可排出的大便干硬而少、又费力,甚至有食欲不好和腹胀。有些宝宝虽然2-3天才排便一次,但有规律,轻松可以排便,大便性状好,小儿生长发育及精神状况均好,这不能算便秘,家长就不必担心和过于紧张。

婴儿便秘的常见原因:除外肠道先天性畸形引起的便秘外,一般情况下是功能性便秘,常见原因:(1)进食太少,消化后液体吸收余渣少,致大便减少、变稠。(2)饮食不均衡:吃肉太多,吃蔬菜、水果太少,造成饮食结构中蛋白质过多而膳食纤维含量太少。(3)食物过于精细:很多婴幼儿食品都是由精细粮食加工而成,缺少粗纤维。(4)没有养成定时排便好习惯(5)运动量少:缺乏运动的宝宝,腹肌无力,肠蠕动降低,易导致便秘。

预防婴儿便秘的建议:(1)母乳喂养:牛奶喂养的婴儿更易发生便秘,这多半是因牛奶中酪蛋白含量过多,因而使大便干燥坚硬。6月内的婴儿尽可能纯母乳喂养。(2)补充膳食纤维:4-6月后,小宝宝可以吃一些果泥、菜泥,或喝些果蔬菜汁,以增加肠道内的纤维素,促进胃肠蠕动,通畅排便。(3)训练排便习惯:婴儿从3-4月起就可以训练定时排便。因进食后肠蠕动加快,常会出现便意,故一般宜选择在进食后让孩子排便,建立起大便的条件反射。(4)多与宝宝互动和游戏,以增加活动量、确保愉快情绪。

如宝宝长时间便秘,建议家长带宝宝看专科医生,进行医学咨询。

2016-01-05 20:04:23浏览40举报/反馈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相关视频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严明主任医师
武汉大学中南医院 三甲
小孩弱视是怎么造成的,怎么才能恢复
小孩弱视主要由屈光不正、斜视及形觉剥夺等因素造成,治疗方式包括光学矫正、遮盖疗法及药物治疗等,需根据具体病因和病情采取相应措施并遵医嘱。一、病因:屈光不正:包括近视、远视和散光等。当眼睛存在高度屈光不正或双眼屈光度数差异较大时,进入眼内的光线不能准确聚焦在视网膜上,导致视网膜上的成像模糊,影响视觉发育,进而引发弱视。斜视:恒定性、非交替性斜视容易引起弱视。斜视时,双眼的视觉信号无法融合,大脑会抑制斜视眼的视觉信号,导致该眼的视力发育受到抑制,从而形成弱视。而交替性斜视因双眼获得视觉刺激的机会均等,一般不会引起弱视。形觉剥夺:形觉剥夺是指由于眼的屈光间质完全或部分不透明,导致视网膜上影像模糊而引起的弱视。如先天性白内障、角膜混浊、完全性上睑下垂等情况,会阻碍光线进入眼内,使视网膜无法获得清晰的视觉刺激,影响视力发育。二、治疗光学矫正:对于屈光性弱视患者,配戴眼镜是重要的治疗手段。根据睫状肌麻痹验光的结果,为患儿配戴合适度数的眼镜,使光线能够准确聚焦在视网膜上,从而改善视力。遮盖疗法:通过遮盖优势眼,强迫使用弱视眼,以提高弱视眼的视力。遮盖方法可以是使用不透明的眼罩直接粘在非弱视眼的周围皮肤上。对于不同年龄和不同程度的弱视患者,遮盖时间有所不同。药物治疗:如果非弱视眼是远视眼,可以应用睫状肌麻痹剂,如1%阿托品眼膏或凝胶,对非弱视眼进行光学离焦的治疗,从而促使弱视眼的使用。这种方法适用于中度弱视、遮盖性眼球震颤、遮盖失败或需要维持治疗的儿童,但需要注意药物的不良反应。家长应重视儿童的视力发育,定期带孩子进行视力检查,尤其是有早产、小于胎龄儿、发育迟缓等高危因素的儿童。如果发现孩子有弱视迹象,如视力低于正常值、视物行为异常等,应尽早到专业眼科医院就诊。在治疗过程中,要严格按照医生的建议进行,积极配合治疗,并定期复查,以监测治疗效果和视力变化。
谭金凤主治医师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三甲
胎粪吸入综合征患儿常伴有什么症状
胎粪吸入综合征患儿常伴有呼吸急促、皮肤青紫、胸廓饱满等症状,建议密切观察患儿情况,如有异常及时告知医生进行专业处理。1、呼吸急促:患儿呼吸频率明显加快,这是为了代偿气体交换不足而出现的表现。正常新生儿呼吸频率约为40-60次/分钟,而胎粪吸入综合征患儿呼吸频率常超过60次/分钟,甚至可达100次/分钟以上,呼吸时可伴有明显的鼻翼扇动,以增加通气量。2、皮肤青紫:由于吸入胎粪后导致气体交换障碍,氧气摄入不足,患儿皮肤、口唇等部位可能会出现青紫现象。轻度青紫可能仅在口唇周围或指(趾)端出现,严重时可蔓延至全身,这是缺氧的典型表现,提示病情较为严重,需要及时进行氧疗等处理。3、胸廓饱满:胎粪吸入可导致部分肺泡通气不畅,而周围肺泡过度充气,引起胸廓外观饱满。医生在查体时可发现患儿胸廓前后径增大,叩诊呈过清音,听诊时可闻及呼吸音减弱或有啰音,这是因为胎粪堵塞气道,使肺部气体分布不均匀,影响了正常的呼吸功能。建议将患儿置于温暖、安静的环境中,保持体温稳定,避免因寒冷或过热增加机体耗氧量。另外,护理过程中要注意动作轻柔,避免过度刺激患儿。喂奶时要注意姿势,防止呛奶,可少量多次喂奶,避免一次喂奶量过多。同时,密切观察患儿的面色、呼吸、心率等生命体征,如发现异常应及时告知医护人员。
健康资讯热门资讯相关推荐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医生挂号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