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健康

走路不稳,原来与新生儿期黄疸有关

身边的案例:小妮,女,2岁2个月,因“走路不稳”来诊,孩子的身高、体重发育正常,语言表达只会叫“爸爸”、“妈妈”,头颅MRI正常,发育商测定(DQ)82.6(正常85),其中大运动81,语言70。妈妈说:小妮出生情况很好,只是在生后第二天开始有过黄疸,但不是很重,一周后就完全消退了,此后也没有关注这件事。小曼妮学爬、学走路的时间跟别的宝宝差不多,但就是走路不稳,直到2岁多了,家长开始着急了。查阅了小妮的病历记载,生后黄疸时测得的血胆红素224μmol/L,直接胆红素10.4μmol/L,间接胆红素213μmol/L。根据足月新生儿病理性黄疸血胆红素>220.6umol/L判断,小妮属于比较轻的高胆红素血症。经过小儿康复科、小儿神经科、儿童保健科医生会诊后,考虑目前小妮的运动发育相对落后,与新生儿期黄疸有一定关系。

黄疸是新生儿期最常见的症状:新生儿由于代谢的特点,50%-80%的新生宝宝生后一周内(通常是生后2-3天)会出现生理性黄疸,一般情况好,第4~5天到达高峰,7-14天消退,检查肝功能正常。生理性黄疸不会对新生宝宝的身体造成影响,不需要特殊处理。但如果宝宝的黄疸在生后24小时就出现;或黄疸浓度太高,超过生理黄疸的水平;或黄疸浓度上升速度太快那就是病理性黄疸信号。

不能轻视新生儿期的黄疸:影响新生儿黄疸的因素很多,除了新生儿疾病外,围产期因素、地区、种族等也是新生儿黄疸不可忽略的,而且不管何种因素,引起新生儿胆红素浓度过高,都有可能导致胆红素脑病。一般认为,血清胆红素高于342μmol/L时容易发生胆红素脑病。值得注意的是,由于患儿体质本身的原因,有些新生儿胆红素浓度未达现行确定的病理值也可发生胆红素脑病,近年来有研究发现,新生儿胆红素在较低水平时即可引起听力和神经通道功能损伤,也提示单凭血胆红素水平不能预测远期预后。

黄疸引起听力损害比较常见,也被多数人熟知,实际上胆红素进入大脑主要损害大脑基底节,同时小脑齿状核及后联合核、中脑红核及黑质、脑干网状结构等可受累,是脑组织的一种不可逆性的损害,幸存者常常留下不同程度的神经系统后遗症,表现智力低下、语言障碍、手足徐动症、牙齿发育不良、眼睛运动及听觉障碍等等。

黄疸的宝宝应定期到医院随访:如果在新生儿期诊断了高胆红素血症的宝宝均属于高危儿,也就是在日后的成长过程中,可能会出现智能发育障碍、视听障碍、语言发育障碍、行为发育障碍等神经系统的后遗症。高危儿随访能够达到定期监测评价其生长发育的状况,早期发现异常情况,早期干预,利用大脑发育早期的代偿功能来促进高危儿的行为发育,使其发育达到正常儿童。随访时间:0—6个月每月一次,6-12月每1-2月一次,1-3岁每3-6个月一次。

2016-02-22 12:42:29浏览55举报/反馈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医生推荐
相关视频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杜虹瑶主治医师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 三甲
手上长透明小水疱是汗疱疹吗
手上长透明小水疱可能是由多种原因引起的,常见原因包括汗疱疹、接触性皮炎、带状疱疹和湿疹等。建议患者及时就医,进行相关检查,以明确诊断并进行针对性治疗。1、汗疱疹:汗疱疹是一种常见的复发性水疱性皮肤病,主要表现为手掌、手指侧面及指端出现针尖至粟粒大小的透明小水疱,伴有瘙痒或灼痛。其发病可能与遗传易感性、过敏反应、精神压力及局部潮湿刺激等因素有关。汗疱疹通常在春末夏初开始发病,夏季加重,冬季自愈,具有对称性分布的特点。2、接触性皮炎:当皮肤接触到某些过敏原如化学物质、金属镍等时,可能引发过敏性皮炎,表现为皮肤上出现透明小水疱,伴有瘙痒或灼热感。此类皮炎通常局限于接触部位,症状轻重与接触物的刺激性有关。3、带状疱疹:带状疱疹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引起的,表现为沿神经分布的透明小水疱,疱壁紧张发亮,内液澄清,常伴有疼痛。与汗疱疹不同,带状疱疹的水疱呈带状分布,且常伴有神经痛。4、湿疹:湿疹是一种慢性炎症性皮肤病,可能由遗传、过敏、代谢紊乱等多种因素引起。其表现为皮肤上出现透明小水疱,常伴有瘙痒、灼热感。湿疹的水疱多为米粒大小,可融合成片,常见于手部和足部。患者应保持手部干燥,避免接触刺激性物质,必要时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糖皮质激素药膏如糠酸莫米松乳膏,以缓解症状,避免自行使用药物,以免加重症状。
杜虹瑶主治医师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 三甲
手上长透明小水疱有什么原因
手上长透明小水疱可能是接触刺激性物质引起的,也可能是汗疱疹、手癣、接触性皮炎等疾病因素造成的。若手上水疱持续不消退,伴有疼痛、瘙痒加剧、发热等症状,或出现水疱破裂、感染等情况,应及时就医,进行相关检查以明确病因。一、非疾病因素:频繁接触洗洁精、洗衣粉、消毒剂等刺激性化学物品,手部皮肤受到刺激,可能出现应激反应,长出透明小水疱。应尽量减少直接接触此类物质,工作时佩戴手套。若已出现水疱,避免搔抓,可涂抹护手霜保护皮肤。二、疾病因素:1、汗疱疹:多与出汗不良、精神因素等有关,常对称发生于手掌、手指侧面,初期为米粒大小的水疱,内含清澈浆液。治疗可外用炉甘石洗剂,以收敛止痒;病情严重时可使用糖皮质激素药膏,如糠酸莫米松乳膏等,但用药需遵医嘱。2、手癣:由皮肤癣菌感染引起,常单侧发病,初期为针尖大小的水疱,壁厚不易破溃。可在医生的指导下外用抗真菌药物,如克霉唑乳膏、酮康唑乳膏等;病情严重者需口服抗真菌药,如伊曲康唑、特比萘芬等。3、接触性皮炎:接触某些过敏原,如金属、橡胶、化妆品等,手部皮肤发生过敏反应,出现水疱,伴有瘙痒。应尽快脱离过敏原,必要时按医嘱使用糖皮质激素药膏,如氢化可的松乳膏、地塞米松乳膏等;瘙痒严重时可口服抗组胺药物,如氯雷他定、西替利嗪等。日常生活中,注意手部皮肤护理,洗手时避免使用过热的水及刺激性强的肥皂。保持手部清洁干燥,但避免过度清洁。尽量避免接触已知的过敏原和刺激性物质。从事特殊工作,如化工、美发等,要做好防护措施。若手部皮肤出现异常,不要自行挑破水疱,以免引发感染,应及时就医诊断治疗。
任娟主任医师
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三甲
透明细胞肉瘤恶性程度高吗
透明细胞肉瘤是一种罕见的软组织恶性肿瘤,恶性程度较高,具有侵袭性强、易复发和转移的特点。该肿瘤通常发生于青少年和年轻成人,好发于四肢远端,尤其是足部和踝部。透明细胞肉瘤的预后较差,早期诊断和综合治疗对改善患者生存率至关重要。透明细胞肉瘤的恶性程度较高,主要与其生物学行为密切相关。该肿瘤具有局部侵袭性强和早期转移的特点,常通过淋巴系统和血液循环转移至肺、骨和淋巴结等部位。其次,透明细胞肉瘤的病理特征也反映了其高度恶性。肿瘤细胞呈圆形或多边形,胞质透明或嗜酸性,核仁明显,核分裂象多见。免疫组化检测显示,肿瘤细胞通常表达S-100蛋白、HMB-45等黑色素细胞标志物。透明细胞肉瘤的治疗策略主要包括手术切除、放疗和化疗。手术切除是首选治疗方法,广泛切除肿瘤及其周围正常组织可降低局部复发率。对于无法完全切除或切除边缘阳性的患者,术后放疗可进一步控制局部病灶。化疗在透明细胞肉瘤中的作用尚不明确,但对于转移性或复发性患者,化疗可能有助于控制病情进展。透明细胞肉瘤的预后较差,预后因素包括肿瘤大小、位置、手术切除范围及是否发生转移。肿瘤较大、位于躯干或近端肢体、切除不彻底或已发生转移的患者预后较差。建议患者在确诊后尽早接受综合治疗,治疗过程中需密切配合医生,定期随访,监测病情变化。通过早期诊断和规范治疗,可有效控制病情进展,提高生存率。
黄兆辉主治医师
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 三甲
血脂异常能恢复正常吗
血脂异常在多数情况下是能够恢复正常的,但这需要综合生活调理和药物治疗,建议患者及时就医。生活方式的改变对血脂异常的改善至关重要。许多血脂异常是由不良生活习惯引起的,如长期高油、高脂、高糖饮食,缺乏运动,吸烟酗酒等。当患者调整饮食结构,减少饱和脂肪和胆固醇的摄入,增加膳食纤维丰富的食物,如全谷物、新鲜蔬果,以及富含不饱和脂肪酸的食物,如深海鱼类、坚果等的摄入时,血液中甘油三酯、胆固醇等脂质成分的水平会逐渐受到调控。同时,坚持规律的体育锻炼,每周至少进行150分钟的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如快走、游泳等,有助于提高身体代谢率,促进脂肪分解和消耗,降低血脂。另外,戒烟限酒也能减少对血管内皮的损伤,改善血脂代谢。通过这些生活方式的综合调整,大部分因生活习惯导致的血脂异常患者,血脂指标能够逐渐恢复正常。在部分情况下,药物治疗对于血脂异常恢复正常也起着关键作用。对于一些血脂异常较为严重,仅靠生活方式改变难以达到理想效果的患者,或者存在其他心血管疾病风险因素的患者,医生会根据具体病情开具降脂药物。例如阿托伐他汀,可有效降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抑制胆固醇合成。在药物治疗过程中,患者需严格按照医嘱按时按量服药。对于血脂异常患者,应先到医院进行全面检查,明确血脂异常的类型和程度。在生活中,严格遵循健康饮食原则,控制体重,保持健康体重范围。另外,定期复查血脂、肝功能等指标,以便医生及时了解治疗效果,调整治疗方案。
健康资讯热门资讯相关推荐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