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健康

走路不稳,原来与新生儿期黄疸有关

身边的案例:小妮,女,2岁2个月,因“走路不稳”来诊,孩子的身高、体重发育正常,语言表达只会叫“爸爸”、“妈妈”,头颅MRI正常,发育商测定(DQ)82.6(正常85),其中大运动81,语言70。妈妈说:小妮出生情况很好,只是在生后第二天开始有过黄疸,但不是很重,一周后就完全消退了,此后也没有关注这件事。小曼妮学爬、学走路的时间跟别的宝宝差不多,但就是走路不稳,直到2岁多了,家长开始着急了。查阅了小妮的病历记载,生后黄疸时测得的血胆红素224μmol/L,直接胆红素10.4μmol/L,间接胆红素213μmol/L。根据足月新生儿病理性黄疸血胆红素>220.6umol/L判断,小妮属于比较轻的高胆红素血症。经过小儿康复科、小儿神经科、儿童保健科医生会诊后,考虑目前小妮的运动发育相对落后,与新生儿期黄疸有一定关系。

黄疸是新生儿期最常见的症状:新生儿由于代谢的特点,50%-80%的新生宝宝生后一周内(通常是生后2-3天)会出现生理性黄疸,一般情况好,第4~5天到达高峰,7-14天消退,检查肝功能正常。生理性黄疸不会对新生宝宝的身体造成影响,不需要特殊处理。但如果宝宝的黄疸在生后24小时就出现;或黄疸浓度太高,超过生理黄疸的水平;或黄疸浓度上升速度太快那就是病理性黄疸信号。

不能轻视新生儿期的黄疸:影响新生儿黄疸的因素很多,除了新生儿疾病外,围产期因素、地区、种族等也是新生儿黄疸不可忽略的,而且不管何种因素,引起新生儿胆红素浓度过高,都有可能导致胆红素脑病。一般认为,血清胆红素高于342μmol/L时容易发生胆红素脑病。值得注意的是,由于患儿体质本身的原因,有些新生儿胆红素浓度未达现行确定的病理值也可发生胆红素脑病,近年来有研究发现,新生儿胆红素在较低水平时即可引起听力和神经通道功能损伤,也提示单凭血胆红素水平不能预测远期预后。

黄疸引起听力损害比较常见,也被多数人熟知,实际上胆红素进入大脑主要损害大脑基底节,同时小脑齿状核及后联合核、中脑红核及黑质、脑干网状结构等可受累,是脑组织的一种不可逆性的损害,幸存者常常留下不同程度的神经系统后遗症,表现智力低下、语言障碍、手足徐动症、牙齿发育不良、眼睛运动及听觉障碍等等。

黄疸的宝宝应定期到医院随访:如果在新生儿期诊断了高胆红素血症的宝宝均属于高危儿,也就是在日后的成长过程中,可能会出现智能发育障碍、视听障碍、语言发育障碍、行为发育障碍等神经系统的后遗症。高危儿随访能够达到定期监测评价其生长发育的状况,早期发现异常情况,早期干预,利用大脑发育早期的代偿功能来促进高危儿的行为发育,使其发育达到正常儿童。随访时间:0—6个月每月一次,6-12月每1-2月一次,1-3岁每3-6个月一次。

2016-02-22 12:42:29浏览102举报/反馈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相关视频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谭金凤主治医师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三甲
来例假腹泻是什么问题
来例假时腹泻通常与饮食不当有关,也可能是疾病因素引起的,包括盆腔炎、肠易激综合征、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等。如果例假期间腹泻严重,伴有剧烈腹痛、发热、大量便血等异常,应及时就医进行妇科检查、B超检查、肠镜检查、甲状腺功能检查等,以明确病因。一、非疾病因素:例假期间如果食用过多生冷、辛辣、油腻等刺激性食物,如冰淇淋、炸串、火锅等,会刺激胃肠道,导致胃肠蠕动加快,引发腹泻。例假期间应调整饮食,避免食用此类刺激性食物,选择清淡、易消化的食物,如米粥、面条等,有助于缓解腹泻。二、疾病因素:1、盆腔炎:如果盆腔存在炎症,经期盆腔充血,炎症刺激直肠,可引起腹泻。治疗需遵医嘱使用抗生素,如头孢曲松钠、头孢克肟联合甲硝唑,或左氧氟沙星联合甲硝唑等进行抗感染治疗。2、肠易激综合征:一种常见的功能性胃肠病,精神压力、饮食等因素可诱发。经期女性激素水平变化,加上身体不适带来的精神压力,易引发肠易激综合征,出现腹泻。治疗可遵医嘱使用止泻药物蒙脱石散,配合调节肠道菌群的药物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3、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甲状腺激素分泌过多,导致机体代谢加快,胃肠道蠕动也加快。经期身体内分泌环境变化,可能加重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状,引起腹泻。患者可遵医嘱使用抗甲状腺药物甲巯咪唑、丙硫氧嘧啶。如果有相应的治疗指征,可以遵医嘱进行放射性碘治疗或甲状腺次全切除术。例假期间要注意饮食规律和卫生,避免食用刺激性食物。注意腹部保暖,根据天气增减衣物,避免着凉。保持良好的心态,避免精神过度紧张,可通过听音乐、散步等方式缓解压力。适当进行体育锻炼,增强体质,但避免剧烈运动。
于钟副主任医师
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 三甲
肚胀腹泻呕吐怎么办
最近,45岁的李先生近 3 天频繁肚胀、腹泻、呕吐。肚胀感一直有,腹部隆起,按压不舒服;腹泻是水样便,一天能有 5 - 6 次;呕吐多在进食后,吐出的是胃内容物。经详细问诊、体格检查及相关实验室检查,诊断李先生患了急性胃肠炎,是不洁饮食让肠道细菌感染引发的。经过补液、抗感染和对症治疗,李先生症状缓解,最终康复出院。​在生活里,像李先生这样肚胀、腹泻、呕吐的情况并不少见。据世界卫生组织数据,全球每年因各种原因导致急性胃肠道不适症状的人次高达数十亿。这些症状影响生活质量,严重时还威胁健康。那么,出现肚胀、腹泻、呕吐是什么原因,该怎么办呢?下面一起来详细了解。​【肚胀、腹泻、呕吐的常见原因】​肚胀、腹泻、呕吐是身体发出的警告,背后原因多样。了解这些原因,利于我们应对这些症状。​1、饮食因素:① 不洁食物(比如被污染的食物、发霉食物等)含大量细菌、病毒,食用后侵犯胃肠道,使胃肠道黏膜发炎,引发上述症状。比如,美国疾控中心曾报告过因食用被大肠杆菌污染的生菜,导致大量人出现腹泻、呕吐等急性胃肠炎症状的事件。​② 过量进食或吃不易消化食物,加重胃肠道负担,使其消化功能紊乱,引起肚胀、呕吐等。例如,有人在聚餐时吃太多油腻食物,就会感觉肚子胀满,甚至呕吐。​2、胃肠道疾病:① 胃炎患者胃黏膜受损,消化功能下降,进食后易呕吐、腹胀。​② 肠炎患者肠道黏膜炎症影响肠道吸收和蠕动功能,导致腹泻,炎症刺激肠道神经还可能引发肚胀。​③ 肠道寄生虫感染,如蛔虫、绦虫等,干扰肠道正常生理功能,引起肚胀、腹泻、呕吐。​【肚胀、腹泻、呕吐的治疗方法】​出现肚胀、腹泻、呕吐症状,要及时治疗,缓解症状,促进身体恢复。​一、一般治疗1、调整饮食:症状发作时,饮食要清淡、易消化。可以喝米汤、吃粥,这些食物好消化,能补充水分和能量,还不容易加重胃肠道负担。同时,别吃辛辣、油腻、刺激性食物,以免刺激胃肠道,加重症状。​2、保证休息:充足休息能让身体更好地修复,促进胃肠道功能恢复,还能缓解因胃肠不适带来的疲劳。​二、药物治疗​1、抗感染药物:细菌感染引起肚胀、腹泻、呕吐,如急性胃肠炎,成人可口服诺氟沙星胶囊或片剂治疗。对喹诺酮类药物过敏者不能用。一般用药1-2 天症状开始缓解,药效持续数小时。​2、止吐药物:频繁呕吐患者,可用甲氧氯普胺。本品有片剂和注射剂,口服或注射都行,一般用药半小时左右起效,注意孕妇禁用。3、止泻药物:蒙脱石散可治成人及儿童急、慢性腹泻。其是散剂,可用温水冲服。服用 1 - 2 次后腹泻次数开始减少,药效维持数小时。​4、调节胃肠道功能药物: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可调节肠道菌群,改善胃肠道功能,用于肠道菌群失调引起的腹泻、便秘等。本品为片剂,口服即可。【肚胀、腹泻、呕吐的预防措施】​肚胀、腹泻、呕吐的症状常常影响我们的生活质量。为了免受这些痛苦,日常预防至关重要。接下来,就为大家详细讲讲具体该如何做:1、注意饮食卫生:养成好习惯,不吃不洁食物,饭前便后洗手。清洗蔬果可用小苏打水浸泡,肉类烹饪以筷子轻松插入为熟透标准。另外,过期食品别犹豫,直接扔掉。​2、合理饮食:避免暴饮暴食,每餐定量。每日可适量摄入200-350克水果,主食选糙米、红薯等粗粮,呵护胃肠健康。​3、合理运动和作息:每周安排 3-4 次运动,如30分钟跳绳或健身操。睡前1小时不碰电子设备,营造安静环境,并保证 7-8 小时睡眠。综上所述,肚胀、腹泻、呕吐可能由多种原因引发,给人们的生活质量甚至健康带来诸多不良影响。面对这些症状,我们应该要及时就医,采取行之有效的应对方法。同时,在日常生活中更要做好预防工作,以此保障我们的胃肠道健康,让生活少受这些症状的困扰 。
李慧主治医师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 三甲
甲型流感会导致腹泻吗
甲型流感有可能导致腹泻。甲型流感是由甲型流感病毒引发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患者常出现发热、咳嗽、咽痛等呼吸道症状,然而,在部分患者中,甲型流感病毒也可累及胃肠道,引发腹泻等消化系统症状。甲型流感病毒入侵人体后,主要在呼吸道上皮细胞内复制繁殖,进而引发呼吸道炎症。但病毒有可能通过血液循环或直接侵犯胃肠道黏膜细胞,导致胃肠道功能紊乱。一方面,病毒感染刺激胃肠道黏膜,引发炎症反应,致使肠道黏膜的吸收和分泌功能失衡,过多液体分泌进入肠腔,从而引起腹泻。另一方面,病毒感染可能干扰肠道正常的蠕动节律,使肠道蠕动加快,食物在肠道内停留时间过短,水分吸收不充分,同样会造成腹泻。此外,人体在感染甲型流感病毒后,免疫系统被激活,释放多种细胞因子,这些细胞因子在对抗病毒的同时,也可能间接影响胃肠道功能,进一步加重腹泻症状。若怀疑感染甲型流感且出现腹泻症状,应及时就医,进行流感病毒检测及相关检查,明确诊断。确诊后,患者需居家隔离休息,避免交叉感染。饮食上,选择清淡、易消化的食物,如米粥、面条等,避免食用油腻、辛辣、刺激性食物,减轻胃肠道负担。若腹泻严重,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止泻药物,如蒙脱石散。同时,按医嘱按时服用抗流感病毒药物,如奥司他韦,缓解流感症状,促进身体康复。
周中银主任医师
武汉大学人民医院 三甲
轮状病毒感染腹泻一般要多久痊愈
轮状病毒感染腹泻的痊愈时间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但通常在1周到2周之间。患者在治疗期间需要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方案,加强生活管理,以促进康复。轮状病毒感染腹泻的病程往往呈现出一定的规律性。在感染初期,患者可能会出现水样腹泻、呕吐、发烧、腹痛等症状,随着病情的发展,这些症状可能会逐渐加重。然而,在病程达到高峰后,症状通常会开始逐渐缓解,直至最终痊愈。对于大多数患者而言,这一过程往往需要1周到2周的时间。但需要注意的是,这个时间区间只是一个大致的参考范围,并非所有患者的痊愈时间都会完全落在这个区间内。体质较好的患者往往能够更快地恢复健康,而体质较差的患者则可能需要更长的时间来战胜病毒。其次,病情的严重程度也会影响痊愈时间。症状较轻的患者通常能够更快地康复,而症状较重的患者则可能需要更多的时间来恢复。此外,治疗措施是否得当也会对痊愈时间产生重要影响。如果患者在治疗期间能够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那么痊愈时间往往会缩短;反之,如果治疗措施不当或者延误治疗时机,那么痊愈时间可能会延长。患者在治疗期间需要注意休息和保暖,避免过度劳累和受凉加重病情。同时,患者还需要注意饮食卫生和营养摄入,以清淡、易消化的饮食为主,避免食用过于油腻、刺激的食物。最后,患者在康复期间需要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如有不适应及时就医并告知医生。
健康资讯热门资讯相关推荐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医生挂号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