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生部发布性早熟诊疗指南
“性早熟”被定义为“男童在9岁前、女童在8岁前呈现第二性征”
“婴儿性早熟事件”虽已证明与奶粉无关,有关专家认为,这暴露出一些医务工作者对“性早熟”专业知识的缺乏。昨日,卫生部发出“性早熟诊疗指南(试行)”,明确给出了性早熟的概念。
判断性早熟水平待提高
“乳粉疑致婴儿性早熟”事件曾引起全国关注,卫生部检验证明,被报道的武汉性早熟婴儿为假性性早熟,与奶粉无关。
有专家也坦言,这一事件也暴露出一些医务工作者对“性早熟”概念的混淆,在判断各种“性早熟”的专业水平上有待提高。
指南供医院参考使用
昨日的指南给出了“性早熟”的定义,是指男童在9岁前,女童在8岁前呈现第二性征。按发病机理和临床表现,“性早熟”可以分为中枢性性早熟和外周性性早熟,这在以往分别被称为真性性早熟和假性性早熟。
在中枢性性早熟中,有一种为“不完全性中枢性性早熟”,是指患儿有第二性征的早现;最常见的类型为单纯性乳房早发育,诊疗指南称,若发生于2岁内女孩,可能是由于下丘脑———性腺轴处于生理性活跃状态,又称为“小青春期”。
据悉,指南将供医疗机构在临床中参考使用。
专家在线

王亚娟主治医师儿科
沧州市人民医院颐和院区
去咨询
小儿危重症救治,尤其重症手足口病、重症肺炎、休克、脓毒症、昏迷等危重疾病的评估与抢救工作。对小儿呼吸系统、消化系统常见疾病,以及糖尿病、川崎病、EB病毒感染等有一定的临床经验

田雪丽主治医师儿科
周口市中医院
去咨询
儿童呼吸、消化系统疾病,新生儿疾病

蒋雪主治医师儿科
淮安市第一人民医院
去咨询
儿童营养,矮小症,性早熟等生长发育相关疾病,呼吸系统疾病等
查看更多儿科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