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更多相关内容
取消关注
发烧是孩子最常见的一个症状,如何科学地予以养护,对于疾病的康复非常关键。通常发烧要经过三个阶段,即发冷、发热、发汗:发冷时,应添加衣物等以适当保暖,同时喂些温开水;发热时,该减除衣物,并采用温水拭浴物理降温或退烧药降温;发汗时,应及时擦干汗液,穿一些比较宽松透气的衣服,以利排汗。遗憾的是不少一知半解的父母步入了误区,从而给孩子找来了本来可以避免的损失。
误区1急于用药:有的妈妈一旦发现宝宝发烧,就赶紧用退烧药甚至抗生素,这样做不合理。发烧不是一种病,它是提醒你身体内部出现了异常情况,如果体温没超过38.5℃,就不要急于用药,否则会掩盖真正病因。
误区2用冷水擦浴或沐浴:不少家长认为宝宝发烧,浑身发烫,用冷水擦浴或沐浴能很快降温,但这是错误的做法。因为冷水会引起毛细血管快速收缩,不但起不到散热效果,还有可能造成体表温度下降的假象,而实际体温继续升高,发生高热惊厥。
误区3用酒精擦浴:酒精擦浴是一种物理降温的方法,但不适合宝宝,因为会造成宝宝皮肤快速舒张及收缩,对宝宝刺激大,另外,大量使用还有可能造成宝宝酒精中毒。
误区4多穿衣服或被褥“捂汗”:小婴儿的体温调节中枢、汗腺发育还不完善,用“捂汗”的方法不但不能使体温下降,还会使体温聚升,导致高热惊厥的发生,甚至可能会危及生命。而且大量出汗后,如果不能及时充不水分,还会造成宝宝脱水。
误区5只注重发烧而忽视其他症状:很多家长认为宝宝烧的越高病情越重,恨不得一下子把体温降下来,因此把心思几乎全放在退烧上,而忽视其他症状,甚至导致严重后果。其实其他症状比发烧更能反映宝宝的健康状况,所以建议家长除了关注体温外,更要关注宝宝的其他症状,一旦发现异常应该及时就医。特别提醒的是孩子发烧时,家长更应观察他的脸色、神态和行动。比如一个体温为38.℃却脸色灰白安静得有点反常的孩子,也许比一个体温为39.5℃但仍能满屋子乱窜乱闹的孩子病得重。
主任医师
广州天使儿童医院 儿科
主任医师
济南市中医医院 儿科
主治医师
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医院 小儿科
副主任医师
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 中医儿科
主治医师
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 口腔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