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健康

梅毒妈妈的母乳喂养建议

据WHO估计,全球每年约有1200万新发梅毒病例,其中先天性梅毒的发病人数每年70-150万。近年来梅毒在我国增长迅速,已成为报告病例数最多的性病,先天梅毒报告病例数也在增加。

【关于梅毒的概念】梅毒是人类独有的疾病,是由梅毒螺旋体引起的慢性全身性传染病。可引起人体多系统多脏器的损害,产生多种多样的临床表现,导致组织破坏,功能失常,甚至危及生命。

【梅毒的传播方式】(1)梅毒可以通过性接触方式水平传播。(2)血源性传播:显性和隐性梅毒患者是传染源,感染梅毒的人的皮损及其分泌物、血液中含有梅毒螺旋体。(3)胎盘传播:如果孕妇感染了梅毒,在怀孕期间可通过胎盘传染给胎儿,引起胎儿宫内感染,可导致流产、早产、死胎或分娩胎传梅毒儿。一般认为孕妇梅毒病期越早,对胎儿感染的机会越大。(4)产道传播:当胎儿经过感染有梅毒的产道时,产道部位的梅毒螺旋体可感染给胎儿,导致新生儿传染梅毒而发病。(5)间接接触传染。

【梅毒的母婴阻断】婚前和产前梅毒筛查是预防先天梅毒的两道重要防线。(1)孕妇应在早期或第一次产检时常规进行梅毒血清学筛查。阳性者给予正规、足量的抗梅毒治疗。①孕<28周发现的梅毒,通过正规、足量的抗梅治疗,可以避免胎儿不良结局的发生。②孕晚期发现的梅毒,经过治疗,可以降低先天性梅毒的发生率。(2)梅毒感染母亲所生的婴儿都应进行非梅毒螺旋体血清学定量试验,并进行相应的治疗和随访。

【先天梅毒的诊断】(1)滴度大于母亲4倍,无论有无临床症状;(2)滴度小于母亲4倍,有梅毒感染的临床症状的,给予规范的治疗和随访,18月龄时进行梅毒螺旋体抗原血清学试验监测,阳性反应。(3)滴度小于母亲4倍,无临床症状,给予预防性治疗,每3个月进行梅毒螺旋体抗原血清学试验监测,任何1次不降或反而上升者。(4)6月龄时没转阴,始终维持在低滴度水平,每3个月进行梅毒螺旋体抗原血清学试验监测,18月后仍为阳性。

【梅毒妈妈母乳喂养建议】梅毒感染母亲所生的宝宝母乳喂养建议:(1)实行了孕期母婴阻断,婴儿除外先天梅毒且母亲给予正规的抗梅毒治疗,RPR滴度下降4倍以上或在1:2以下,无乳头皲裂和乳腺炎时可以母乳喂养。(2)母亲没有经过正规治疗或治疗后滴度仍高者,应暂缓母乳喂养。

 

2016-05-20 18:07:07浏览84举报/反馈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医生推荐
专家在线
查看更多儿科医生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高进副主任医师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三甲
母乳喂养妈妈胸疼怎么回事,怎么办
母乳喂养妈妈胸疼一般是指母乳喂养妈妈乳房疼。可能是正常生理现象,也可能是乳汁淤积、乳腺炎、乳腺增生症、乳腺纤维腺瘤等原因导致的,建议及时就医,根据病因进行针对性治疗。 1、正常生理现象 产后母乳喂养期间,体内的雌激素水平会出现升高的情况,从而导致乳腺导管扩张,出现乳房疼的症状。这是正常的生理现象,一般不需要过分担心,也不用进行特殊治疗,一般在停止母乳喂养后,症状会逐渐得到缓解。 2、乳汁淤积 如果在母乳喂养期间,妈妈乳汁分泌过多,可能会导致乳汁无法及时排空,导致乳汁淤积,出现乳房疼、乳房肿块等症状。建议妈妈及时将乳汁排空,以免引起乳腺炎。同时,也可以使用热毛巾热敷乳房,促进血液循环,缓解不适症状。 3、乳腺炎 乳腺炎是指伴或不伴微生物感染的乳腺组织炎症,可能与乳汁淤积、细菌感染等因素有关,患者可能会出现乳房肿块、乳房疼、发热等不适症状。建议患者在医生指导下使用阿莫西林胶囊、阿奇霉素胶囊等药物进行治疗,也可以通过乳房脓肿切开引流术进行治疗。 4、乳腺增生症 乳腺增生症是一种常见的良性乳腺疾病,可能与内分泌功能紊乱有关,患者可能会出现乳房肿块、乳房疼、乳头溢出淡黄色液体等症状。建议患者在医生指导下使用红金消结胶囊、逍遥丸等药物进行治疗,同时建议患者保持良好的心态,避免情绪激动。 5、乳腺纤维腺瘤 如果在母乳喂养期间,妈妈长期情绪不良或者是长期熬夜,可能会导致体内的内分泌出现紊乱,从而诱发乳腺纤维腺瘤,导致出现上述症状。建议妈妈在医生指导下使用乳安片、乳癖消片等药物进行治疗,也可以通过真空辅助微创旋切手术进行治疗。 在日常生活中,建议妈妈注意饮食均衡,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避免过度劳累。如果出现不适症状时,建议患者及时就医治疗。
健康资讯热门资讯相关推荐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