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健康

给宝宝喂药的十个不要

郭泽鸿 口腔科 副主任医师
广东省口腔医院 三级甲等
      如何给生病的宝宝喂药,妈妈们一定都有高招.下面总结一些喂药禁忌,写出来给家长们提个醒。

 1:不要捏鼻子喂

    有的父母给小孩喂药,不注意方法,孩子不张嘴,家长就捏鼻子硬喂,这种喂药办法危险性很大,人的气管和食管是并排挨着的,鼻子不能吸气,就只能通过嘴吸气了,这样就非常容易把药和水呛入小孩的气管,甚至可因气道被堵而使小孩窒息死亡。所以,给小孩喂药千万不能这样做。

2:不要在打骂下喂药

    有些家长,没有耐心,看到孩子哭闹就心急上火,容易采取哄、吓、压或打的办法,其实喂药也有技巧,对小孩子,可以采用“偷梁换柱”的方法,如在他玩的时候给他喂果汁的中间,插入药物,孩子可能不会注意到。对于大孩子,要耐心劝说,并给予适当的奖励或鼓励,这些都是很重要的。

3:不要在饭后立即喂药

    如今儿童药物,大多口感比较好,尽量选择孩子喜欢的药物剂型,如果必须要吃苦药(比如阿奇霉素),最好在孩子饥饿的时候先给他吃,孩子胃是空,不容易把药物吐出来,相反如果饱食后喂药,孩子很容易把药和饭都吐出来。

4:不要用开水化药

    有些家长着急,不等开水晾凉就开始冲药,其实这是很不合适的,许多药物,遇热后会变质,如活菌制剂(妈咪爱)用开水冲后就失去作用了,所以家中时常晾点凉开水是很有必要的,对所有的药物,还是用温水化开。

5:不要用蜂蜜水喂药

    没有热开的蜂蜜里可能含有肉毒杆菌,会对孩子造成伤害,所以,要给药物里添加“佐料”还是用白糖比较好,但是吃完药物后最好用凉白开漱口比较好,不然长时间会形成龋齿。

6:不要在夜间喂药

    孩子发烧多在晚上,在给孩子物理降温的同时,通常只给孩子吃点退烧药物就行了,第二天再吃消炎药等其他药。因为孩子夜间处于瞌睡状态,如果吃太多的药物,容易呕吐,肠胃不舒服导致睡不好,反而会加重病情。

7:不要将药物和牛奶混在一起喂

    因为牛奶和药物的混合可能会出现凝结现象或降低药物的治疗作用,加之喂奶与喂药同时进行也影响孩子的食欲,最好还是单独喂服药物。

8:不要用过多的水喂药

    最近电视上总在播放一个感冒药的广告,孩子发烧了,妈妈马上拿出药物,倒入了一大瓶水杯中.其实这是错误的,那一大杯水化药,孩子怎么能喝完?因为小宝宝胃容量有限,而且生病的时候,胃肠功能经常不如平时,用最少的水,把药喝下去最重要.

9:不要用大勺子喂药

    用大勺子喂药,不容易掌握药量,一次喝不完不说,容易洒落,还容易容呛住孩子,所以对于小孩子,还是使用滴管比较合适。如可用喂鱼肝油的滴管,将药液吸满后,把管口放在小婴儿口腔颊粘膜和牙床间慢慢地点点滴入,要随着新孩子吞咽的速度缓慢进行。对大孩子,用小勺子,或买专用的喂药器比较好。

10:不要给小孩子喂大人吃的药物

    一些孩子,平时体质好,家里很少备药,一旦孩子突然在夜间发烧,有些家长就凑活,用大人喝的药物如阿司匹林给孩子吃,这是非常危险的,阿司匹林容易引起胃出血等,所以,孩子家里准备一些常用药很重要,另外发烧的时候,没有退烧药其实可先用比体温低几度的温水降温,也可起到一定的效果.

    总之,看似简单的喂药却有这么多的“窍道”,如果您的孩子实在是不好喂药,不妨和身边的妈妈们多交流一下,或许还能从她们那里学到一些更多的窍门。
2016-05-20 02:06:30浏览51举报/反馈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医生推荐
相关视频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郭兮恒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 三甲
支气管哮喘的特效药对肠胃有影响吗
支气管哮喘的药物在治疗过程中,确实可能对胃肠道产生一定的影响,这是由于不同药物的药理机制和患者个体差异共同作用的结果。支气管哮喘的常用药物包括糖皮质激素、β2受体激动剂、白三烯调节剂等。其中,糖皮质激素类药物如布地奈德、丙酸倍氯米松等,虽然对于减轻气道炎症、缓解哮喘症状有显著效果,但长期使用可能会引发一系列副作用。这类药物会损伤胃肠道黏膜,导致患者可能出现胃溃疡、胃出血等消化系统疾病。同时,糖皮质激素还可能影响胃肠道的正常生理功能,引发恶心、呕吐、食欲减退等消化不良症状。β2受体激动剂,如沙丁胺醇、特布他林等,也是支气管哮喘治疗中的常用药物。这类药物通过激动气道平滑肌上的β2受体,使气道平滑肌松弛,从而缓解哮喘症状。然而,β2受体激动剂也可能对胃肠道产生一定的刺激作用,尤其是在高剂量或长期使用的情况下,患者可能会出现心悸、震颤、头痛、口干等不良反应,部分症状可能与胃肠功能紊乱相关。此外,白三烯调节剂如孟鲁司特钠等,在支气管哮喘的治疗中也扮演着重要角色。这类药物通过抑制白三烯的合成和释放,减少气道炎症和气道高反应性,从而改善哮喘症状。然而,白三烯调节剂也可能对胃肠道产生一定的影响,患者服用后可能会出现轻微的胃肠道反应,如恶心、呕吐等。针对支气管哮喘药物对胃肠道的影响,建议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密切关注自身症状变化,如出现胃肠道不适等症状,应及时就医并告知医生。医生会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调整治疗方案,如更换药物种类、调整药物剂量或采取其他治疗措施,以减轻药物对胃肠道的不良影响。同时,患者也应遵循医生的建议,合理用药,避免自行增减药物剂量或停药,以确保治疗效果并减少副作用的发生。
张家兴副主任医师
上海中大肿瘤医院
神经内分泌肿瘤特效药有哪些
一般没有神经内分泌肿瘤特效药的说法,神经内分泌肿瘤治疗药物有生长抑素类似物、靶向药物、化疗药物等,具体用药需在医生指导下进行选择。1、生长抑素类似物:如醋酸奥曲肽、注射用醋酸兰瑞肽,能与神经内分泌肿瘤细胞表面的生长抑素受体特异性结合,抑制肿瘤细胞分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等促血管生成物质,减少肿瘤血供,同时抑制肿瘤细胞的DNA合成和有丝分裂,降低肿瘤细胞增殖活性。此外,还能有效控制神经内分泌肿瘤相关症状,如缓解类癌综合征引发的腹泻、潮红等症状。2、靶向药物:如依维莫司和苹果酸舒尼替尼胶囊,广泛应用于神经内分泌肿瘤治疗。依维莫司作用于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mTOR)信号通路,可抑制mTOR活性,阻断肿瘤细胞从细胞周期的G1期进入S期,从而抑制肿瘤细胞增殖,同时减少肿瘤血管生成。舒尼替尼则能抑制多个靶点,如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VEGFR)、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受体(PDGFR)等,通过抑制这些受体的酪氨酸激酶活性,阻断肿瘤血管生成信号传导,切断肿瘤营养供应,还可直接抑制肿瘤细胞的生长。3、化疗药物:链脲佐菌素联合氟尿嘧啶是神经内分泌肿瘤常用的化疗方案。链脲佐菌素可选择性破坏胰岛β细胞,同时进入肿瘤细胞后,其甲基亚硝基脲基团能使DNA甲基化,破坏DNA结构,影响肿瘤细胞的复制和转录,干扰细胞代谢。氟尿嘧啶在体内转化为氟尿嘧啶脱氧核苷酸,与胸苷酸合成酶结合,抑制脱氧胸苷酸的合成,从而影响DNA的合成;也可掺入RNA中干扰蛋白质合成,双重作用抑制肿瘤细胞增殖。对于分化差的神经内分泌肿瘤,依托泊苷联合铂类药物(如顺铂)也有一定疗效,依托泊苷作用于拓扑异构酶Ⅱ,阻碍DNA修复,顺铂则与DNA结合破坏其结构,二者协同杀伤肿瘤细胞。 接受药物治疗时,严格遵循医嘱按时服药,不可自行增减剂量或停药。治疗期间关注身体反应,如出现恶心、呕吐、皮疹等不适症状及时告知医生。定期复查血常规、肝肾功能等指标,评估药物副作用及治疗效果。同时,保持良好生活习惯,避免劳累,积极与医生沟通病情,配合调整治疗方案。
郭兮恒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 三甲
流感特效药奥司他韦副作用大吗
奥司他韦作为流感特效药,总体来说副作用不算大,但在部分患者中可能会出现一些不良反应。患者应严格按照医生的建议使用药物,包括用药剂量和用药时间,不要自行增减药量或停药。首先,在大规模的临床试验中,奥司他韦的耐受性良好。常见的副作用包括恶心、呕吐、腹痛等胃肠道反应,以及头痛、眩晕、失眠等神经系统症状。这些不良反应大多为轻度至中度,且通常在用药后的前几天内出现,随着继续用药或停药后可逐渐缓解。与流感本身可能引发的严重并发症如肺炎、心肌炎等相比,奥司他韦的副作用相对较轻,且多数患者能够耐受,不影响药物的治疗效果。从个体差异维度来看,不同患者对奥司他韦的反应存在差异。一般来说,儿童、老年人以及肝肾功能不全者可能更容易出现副作用。儿童的胃肠道和神经系统发育尚未完善,可能对药物更为敏感,出现呕吐、惊厥等不良反应的风险相对较高。老年人由于身体机能下降,肝肾功能有所减退,药物在体内的代谢和排泄可能受到影响,从而增加了副作用发生的可能性。而对于肝肾功能不全的患者,药物在体内的蓄积可能导致不良反应的加重。但即使存在个体差异,对于大多数患者而言,在正确使用奥司他韦的情况下,副作用仍然是可控的。如果服用药物后出现了轻度的副作用,如恶心、呕吐等,不必过于惊慌,可继续观察症状是否缓解。但如果出现了严重的不良反应,如持续的剧烈呕吐、精神异常、呼吸困难等,应立即停药并就医。
庄谊主任医师
南京鼓楼医院 三甲
流感特效药速福达怎么吃
速福达应该是指玛巴洛沙韦片,流感后该药物通常应遵医嘱在症状出现后48小时内单次服用本品,可与或不与食物同服。玛巴洛沙韦片作为流感特效药,其服用方法需严格遵循医嘱,以确保疗效和安全性。玛巴洛沙韦片是一种核酸多聚酶抑制剂,通过抑制流感病毒的复制来减轻病症,适用于12周岁及以上单纯性甲型和乙型流感患者。玛巴洛沙韦片的服用时间应在流感症状出现后的48小时内,且为单次服用。这一时间窗口的选择是基于药物的药代动力学特性和抗病毒作用机制,旨在尽早抑制病毒复制,缩短病程。患者可以在饭前或饭后服用玛巴洛沙韦片,食物的存在与否对药物的吸收影响较小。然而,为避免潜在的药物相互作用,患者在服用玛巴洛沙韦片时应避免同时摄入乳制品、钙强化饮料、含高价阳离子的泻药、抗酸药或含有钙、铁、镁、硒、锌等元素的口服补充剂,因为这些物质可能会影响药物的吸收和疗效。此外,玛巴洛沙韦片的剂量通常基于患者的体重和年龄来确定,但具体剂量需由医生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评估和开具处方。患者切勿自行增减剂量或更改服药方式,以免影响治疗效果或增加不良反应风险。玛巴洛沙韦片作为处方药,其使用必须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以确保药物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对于老年流感患者,尤其是存在流感并发症高风险的患者,玛巴洛沙韦片提供了一种快速、有效的治疗选择。然而,由于老年患者的身体机能和药物代谢能力可能有所下降,因此在服用玛巴洛沙韦片时更应严格遵循医嘱,密切关注病情变化,并及时向医生反馈。同时,患者还应注意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和饮食卫生,以促进病情恢复。用药期间如有任何疑问或不适,应及时就医并告知医生正在使用的药物情况。
健康资讯热门资讯相关推荐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医生挂号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