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有新宝宝,育儿问题总是多多,经常会接到家长的询问,要不要给宝宝把尿?关于把尿有赞成、也有反对,不知道采纳哪一个观点。任何事情都不是绝对的,只要掌握一些符合宝宝发育的基本原则,关注宝宝的感受,妈妈们可以去探讨和尝试。
一、把尿是为了什么?
少用一些纸尿裤
少洗一些尿布
可以让小宝宝们摆脱纸尿裤的束缚,远离尿布疹的困扰
为以后宝宝自己大小便奠定基础
……
以上这些目的都有意义。
但是如果想通过把尿让你的宝宝很早就学会控制大小便,不尿裤子,那成功的几率不会很大。因为宝宝的生理发育特点是,一岁半到两岁之间膀胱才能发育得能憋住尿了,才能明白自己必须上厕所时的身体感觉信号,并会提前告诉你。
二、宝宝多大开始把尿合适?
从把尿的姿势来讲,这个动作需要身体的支撑,所以建议半岁之前不要把尿,因为宝宝的上半身还不能支撑住身体,也不能很好的适应把尿的姿势。宝宝一岁以后,肌肉、神经已有了一定的发育,宝宝也能听懂大人的指示,把尿也可以停止,开始训练坐便如厕比较合适,让他更主动。所以,把尿时间在6月-12月比较合适。
三、把尿重要还是宝宝睡眠重要?
有的家长,夜间发现宝宝翻个身或哼哼一下,就抱起来把尿,有时碰巧把尿成功,碰不好反而把宝宝弄醒了,打断了宝宝的睡眠。所以夜里不要给宝宝把尿,有的宝宝会因为把尿而很难再哄着睡着,从而影响宝宝的睡眠。为了防止宝宝夜间尿湿,建议妈妈们:(1)在睡前把尿一下。(2)带上尿布。(3)在睡觉的地方下面铺上2-3张隔尿垫。(4)宝宝夜里尿后,可以轻轻的换下尿布,并抽出那张湿了的隔尿垫,这样就不会影响宝宝的睡眠。
四、每天把尿不要太频繁
每个妈妈,都会细心的观察宝宝,了解他的排便模式。什么时候排便?,多久排便一次?他总是会在某个特定时间排便,比如刚刚睡醒的时候?或做出某些特定的声音、动作或表情?,关注宝宝的这些信号,不难掌握规律。千万不要为了怕尿湿,每隔十几分就把尿一次。
五、宝宝抗拒把尿,随他自己的意愿
有的妈妈反映,宝宝一直配合把尿很好,突然抗拒起来,摆出把尿姿势就反抗、打挺或哭闹,有时候,一放下就尿了。随着宝宝的长大,自我意识的也在不断增强,最好的办法就是随他自己的意愿,不要强迫宝宝把尿。我们要知道:选择把尿是为了让宝宝体会有尿要排出的感觉,而不是强迫他一定要养成这种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