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健康

孩子热惊,家长莫慌!

石计朋 儿科 副主任医师
新乡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 三级甲等
    近期天气突变,早晚温差较大,是呼吸道疾病高发的季节。最近,我们科室收了不少高热惊厥的孩子,其中不少孩子是第一次抽风发作,这样的孩子让父母焦虑万分,惊慌失措。

    其实,小儿高热惊厥是儿科常见的一种急症,是没有生命危险的,也不会对孩子智力造成影响。今天给家长讲讲这个疾病,是想帮助家长们掌握这个疾病的一些知识后,知道该如何预防发作,或者抽风后该如何应对,不至于盲目惊慌,这就是我写这篇文章的目的。

     孩子高烧后(大多高于39度以上)发生一次突然的抽风,我们称之为高热惊厥。表现为意识丧失、双眼上翻,牙关紧闭、四肢抽动。一般多见于6个月~5岁的婴幼儿。惊厥多发生于高热时,持续时间比较短,约2~3分钟,惊厥停止后,患儿也随之清醒。一般情况下,在患病的过程中只抽一次。

    孩子出现抽风时该如何做呢?

    惊厥时,家长怎么办

    1,不要慌忙把孩子抱起来,应将患儿迅速摆成侧卧位,这样做可避免患儿呕吐时发生窒息的危险。

    2,迅速将孩子衣服解开,以便孩子呼吸顺畅和散热。

    3,不要口服喂退烧药,可在患儿肛门内放入退热栓,同时将温毛巾擦拭孩子头颈部和四肢(不擦前后心)协助降温。

    4,当孩子惊厥停止后,立即送孩子去医院,如果抽风超过3分钟还未停止,不要等待,立即送孩子就近入院。

     惊厥时,家长错误的做法

     孩子惊厥发生时,家长常常十分惊慌,不知所措。一些家长用力掐孩子的人中,这样做是不合理的,因为常常没有效果,而且还会把孩子幼嫩的皮肤掐破。

     惊厥后要住院检查

    孩子惊厥后,尤其是第一次惊厥的孩子,一定要详细检查,包括头颅CT,脑电图,血常规,生化全套等,不能心疼孩子,拒绝检查。

     惊厥后,不要隐瞒家族史

     高热惊厥的孩子绝大多数有家族史,就是说,这个病和遗传有很大的关系,很多孩子爸爸妈妈小时候有热惊的病史。但是很多人否认自己有这个病史,一个是有所顾忌,故意隐瞒。二是确实不知道,因为孩子父母上一代人就隐瞒了病情。其实,我认为,从某个角度讲,有热惊家族史的孩子比没有热惊的要好,因为有遗传倾向,诊断起来就容易了。而没有遗传倾向的,忽然抽风,有可能是其他疾病。所以,孩子热惊后,孩子父母一定要回家询问自己的双方父母,自己小时候或其他兄弟姐妹有无热惊厥病史。

      高热惊厥重在预防

 

    高热惊厥的发病率约2%~4%.高热惊厥患儿中,1/3有第二次惊厥,这其中1/2有第三次惊厥.大约1/10有3次或3次以上的复发。高热惊厥复发均发生于首次发作3年内。惊厥虽不同于癫痫,大多孩子预后良好,可是,每次的抽风发作,多多少少会对孩子的身体和心理造成一定的影响,对孩子的父母,更是一种很大的心理压力.如何能预防或减少热性惊厥的复发这非常关键。

(一)减少原发病的发生

     高热惊厥,几乎都出现在孩子呼吸道感染后出现急起高热后引起的。所以,这样的孩子,要尽量减少感冒,感冒少了,惊厥的几率就少了,这是关键。在临床中,我观察到,不少高热惊厥的孩子同时是过敏体质,有过敏性鼻炎,荨麻疹等疾病,所以,这样的孩子,要注意同时治疗过敏性疾病,而不能只注意抗炎治疗。过敏纠正了,孩子“反复感冒”的情况才能减少,热惊也就减少了。所以,高热惊厥的孩子,除了找神经科大夫就诊以外,如果有过敏体质,一定要在呼吸科大夫处再就诊一下,协助纠正过敏体质。

(二)该如何用药预防

1,长期连续用药预防

   有关本病的长期连续用药预防存在以下沿革:20世纪60年代至80年代,许多医学研究者提倡用长期连续用药预防,主要用药为苯巴比妥,少数人用丙戊酸钠.20世纪90年代以来,由于随访资料证明,大多数该病患儿呈良性经过,出现癫痫发作或者神经发育异常的比例极低;反之,长期应用苯巴比妥预防可以导致一些患儿精神发育和行为异常,以及困倦,睡眠障碍,攻击行为,多动或者注意力不集中等不良反应.而长期服用丙戊酸钠,除了可导致患儿出现行为异常外,还可能导致严重的肝脏损害.2000年尼氏儿科学第16版已经不再推荐用苯巴比妥长期预防用药,提出可以用安定短程给药预防.当然,并不是说,长期用药已经淘汰,不同国家的专家提出一些使用的指征.

1998年日本的福山幸夫在热性惊厥座谈会会上提出,如果出现以下任何三项,要主张长期用药

(1)发热前已有神经系统异常

(2),发作程15~20分钟长程发作者

(3),呈部分性发作或者伴有泛化者.

(4),父母或同胞有无热惊厥或者癫痫者.

(5),初发年龄<1岁或者>6岁.

(6),24小时内复发2~3次者

(7),发热前体温不足37.5度.

(8),单纯热性惊厥1年反复发作4~5次以上,

(9),脑电图有特异性痫波发放者.

中国的蔡方成教授1999年提出

(1)已有2次或者更多次低热发作史者;

(2),每次发作有15~20分钟的长程发作史或者间歇投药无效者;

2001年日本的中泽友幸专家提出

(1):发热前已有中枢神经系异常

(2)低热即可以引起发作而且反复发作

(3),复杂部分性发作且呈长程发作者

(4)间歇投药预防失败或者实施困难

(5),已查出有热性惊厥有关基因者.

2,间歇用药预防

    目前,国内短程安定具体用法基本达到了共识:用法是直肠给药,剂量每次0.5毫克/公斤体重,在首次使用8小时后再重复使用第2次,就可收到较为满意的疗效.若24小时后患儿仍有发热(>38度).可以第三次给药.尼氏儿科学介绍也可以用安定片剂口服,剂量每次0.3/kg,每隔开8小时用一次,总量越1mg/kg.d.一般随热程可以用2~3天.此种方法,副作用有嗜睡,烦躁或者共济失调等.

    总之,对该病的研究有待于进一部做前瞻性等研究,以便作出客观的评价.同时必须指出,对所有高热惊厥患儿来说,在口服安定同时必须使用退热药(如布洛芬和对乙酰氨基酚)以求快速降温,并积极选用抗生素以控制原发病.

    高热惊厥预后

     研究表明,可以基本肯定高热惊厥绝大多数表现为一种良性自限性疾病,其中转为癫痫的比例不超过5%,但有高危因素者可能还要高些.患儿家属最关心的是惊厥是否造成患儿智力,行为,学习能力,学业进步等影响,初步结论是乐观的.Verity等对全英国1970年4月某周出生的小儿14676名进行前瞻性研究,其中287例为单纯性热性惊厥,94例为复杂性热性惊厥.与无热惊厥病史的对照组相比,其智力发育,学业进步与无病者无差异.我国刘智胜,林庆对1984年~1987年在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因为首次热性惊厥发作住院的106名儿童作了5到8年的远期随访,发现5.7%转变成癫痫,有3例留有智力低下.对这三例有智力缺陷的儿童进行新一部的分析发现,一例发病前已经有神经发育异常,一例虽发作仅仅一次,可是父母均为文盲,对患儿缺乏关心和教育,另外一例,每次发作均超过10分钟,考虑与惊厥性脑损伤所致.

     下面情况,有可能不是热惊

    如出现下列症状,要住院检查,排除脑炎或癫痫等疾病。

 

1、热度不高(38。C以下),便出现惊厥。

2、惊厥持续时间较长,一般在5分钟以上。

3、惊厥的同时伴有呕吐。

4、惊厥停止后,意识仍不完全恢复或四肢活动跟经常时不一样。如:四肢僵硬、颤抖和瘫痪等。

5、二十四小时内再次出现惊厥,并在2次以上。

6、不是全身抽动而是身体某个部位抽动。

7、6个月以内的婴儿和六岁以上儿童发生惊厥时。

     医生要做不断科普宣教的医生,家长要做不断学习的家长。希望家长看了我的文章,就知道如何配合医生护理和治疗孩子了。

    

2016-03-06 19:28:52浏览37举报/反馈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医生推荐
健康资讯热门资讯相关推荐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