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健康

肠道病毒71型(EV71)感染重症病例临床救治建议

肠道病毒71型(EV71)感染重症病例

临床救治建议

(2012年版)

 

   手足口病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丙类急性传染病。重症病例多由肠道病毒7 1 型( E V 7 1 ) 感染引起,多发生于学龄前儿童,病情凶险,病死率高。部分婴幼儿可引起脑炎、脑脊髓膜炎、脑干脑炎,导致脑水肿、颅内压增高,发生神经源性肺水肿、循环衰竭时可在短期内危及生命。为有效降低肠道病毒(EV71)感染重症病例的死亡率,特制定本建议。

一、临床分期与诊断要点

根据发病机制和临床表现,将EV71感染分为5期。

第1期(手足口出疹期):诊断要点为:①发热:多为不规则发热,或一过性发热,部分病例可不发热;②皮疹:手、足、口、臀等部位出疹(斑丘疹、丘疹、小疱疹),可伴有咳嗽、流涕、食欲不振等症状。此期病例属于手足口病普通病例,绝大多数病例在此期痊愈。

第2期(神经系统受累期):诊断要点为:①病程:多发生在病程1-5天内;②发热:可持续高热或反复高热;③出现中枢神经系统损害,表现为精神差、嗜睡、易惊、头痛、呕吐、烦躁、肢体抖动、急性肢体无力、颈项强直等脑膜炎、脑炎、脊髓灰质炎样综合征、脑脊髓炎症状体征。④脑脊液检查为无菌性脑膜炎改变。脑脊髓CT扫描可无阳性发现,MRI检查可见异常。此期病例属于手足口病重症病例重型,大多数病例可痊愈。

第3期(心肺功能衰竭前期):诊断要点为:①病程:多发生在病程5天内;②年龄:以0-3岁为主;③呼吸异常:呼吸增快,安静状态下呼吸频率超过30~40次/min(按年龄);④循环功能障碍:心率增快(>140-150次/min,按年龄,排除体温升高或哭吵),出冷汗、四肢凉、皮肤花纹、血压升高、毛细血管再充盈时间延长(>2秒);⑤血糖升高,外周血白细胞(WBC)升高,心脏射血分数可异常。此期病例属于手足口病重症病例危重型。及时发现上述表现并正确治疗,是降低病死率的关键。

第4期(心肺功能衰竭期):诊断要点为:①多发生在病程5天内;②呼吸异常:呼吸急促或窘迫、呼吸减慢或节律异常,口唇紫绀,咳粉红色泡沫痰或血性液体;③持续血压降低或休克。④亦有病例以严重脑功能衰竭为主要表现,肺水肿不明显,出现频繁抽搐、严重意识障碍及中枢性呼吸循环衰竭等。此期病例属于手足口病重症病例危重型,病死率较高。

第5期(恢复期):诊断要点为:体温逐渐恢复正常,对血管活性药物的依赖逐渐减少,神经系统受累症状和心肺功能逐渐恢复,少数可遗留神经系统后遗症状。

二、早期识别重症病例

3岁以下婴幼儿,病程在4天内,注意交感神经亢进表现。出现以下情况之一者,提示为重症病例:

(一)持续高热:体温(腋温)>39℃,常规退热效果不佳;

(二)神经系统表现:出现精神萎靡不振或烦躁不安,呕吐、易惊、频繁惊跳、肢体抖动、无力、站立或坐立不稳等;

(三)呼吸异常:呼吸增快,安静状态下呼吸频率超过30~40次/min(按年龄),需警惕神经源性肺水肿;

(四)循环功能障碍:心率增快(>140-150次/min,按年龄,排除体温升高或哭吵),出冷汗、四肢凉、皮肤花纹、血压升高、毛细血管再充盈时间延长(>2秒);

(五)外周血白细胞计数升高:超过15×109/L,除外其他感染因素;

(六)血糖升高:出现应激性高血糖,血糖>8.3mmol/L。

三、转入至三级医院PICU指征

(一)重症病例出现以下情况之一者,应及时转入PICU救治。

1、持续嗜睡、呕吐与惊跳的基础上出现抽搐、意识障碍(木僵、谵妄、呆滞、昏睡、昏迷)、肢体麻痹、共济失调。

2、颅神经损伤,出现非自主性眼球动作(眼球往上看、眼球固定偏向一侧、眼球乱转、眼球震颤、斗鸡眼等)。

3、呼吸急促(40次以上/分)、发绀、肺部病变短时间内发展快、肺水肿、出现粉红色泡沫痰、肺出血。

4、循环障碍:心率过速(160次以上/分)或过慢、肢体冰冷、面色苍白、脉搏微弱、血压上升或下降。

(二)转诊注意事项。接诊医师每次查房时,对重症病例必须对照标准进行判断,有指征时应在专业人员护送下及时转诊。如已发生肺水肿、肺出血、休克等呼吸循环衰竭和生命体征不稳定随时有生命危险时,应当就地救治,并请上一级专家组会诊指导抢救。

四、PICU的监护与管理

(一)PICU必须有经过规范培训或进修的儿科医师与护士,配备小儿呼吸机、血气分析仪、监护仪、输液泵等必须的设备,有独立设置的区域。

(二)转入PICU的患儿按病危病人进行管理,需要专人特护,强化时间就是生命的意识,关注病情的随时变化。

(三)主管医师必须是儿科医师,与上级医师共同查房会诊确定病情,每日有三级查房或主任查房,每日业务院长巡视。

(四)持续监测呼吸、心率、血氧饱和度,每小时测量脉搏、血压、毛细血管再充盈时间一次,计24小时出人水量(尤其是尿量)。

(五)详细神经学检查(包括第6、7、9、10、11、12对脑神经,瞳孔大小与对光反应),小脑征候检查。

(六)根据病情每1-8小时测定动脉血液气体分析、血糖一次。每天检测血常规、电解质。动态复查胸片。每1-3天检测肝肾功能、心肌酶一次。

(七)在每日动态监测血气、血糖、血象的基础上,选择性地实行心电图、心脏超声波、脑脊液、脑电图、MRI等检查项目。

(八)及时送检病原学标本并确定病原。

五、危重病例的救治

(一)早期强化三大措施。

1、早期降颅内压:出现持续惊跳等神经系统表现时,限制入量,60ml-80ml/kg.d,给予以下脱水药物:

(1)甘露醇:0.5g/(kg.次),每4~6小时一次,静脉注射,根据病情调整给药间隔时间及剂量。严重颅高压或脑疝时可加大剂量至1~2g/(kg.次),2~4h 1次;

(2)10%甘油果糖:0.5-1g/(kg.次),4-8h 1次,快速静脉滴注;

(3)利尿剂:有心功能障碍或肺水肿者,宜首先应用速尿1-2mg/kg,进行评估后再使用其他脱水剂或其他救治措施(如气管插管使用呼吸机)。

(4)人血白蛋白:提高胶体渗透压,减轻脑水肿。用法:0.4g/(kg.次),常与利尿剂合用。

2、早期气管插管:

(1)气管插管指征:①呼吸急促、减慢或节律改变;②气道分泌物呈淡红色或血性;③短期内肺部出现湿性罗音;④胸部X线检查提示肺部有渗出性病灶;⑤血气分析异常:pH在7.25以下, PaCO2示过度换气或CO2升高,PaO2降低,BE负值在10以上。⑥频繁抽搐或深部昏迷;⑦ 面色苍白或紫绀,血压下降。

(2)机械通气模式:常用压力控制通气,也可选用其他模式,有气漏或顽固性低氧血症者,可使用高频振荡通气。

(3)机械通气调节参数:①目标:维持PaO2在60-80mmHg以上,二氧化碳分压(PaCO2)在35-45 mmHg,控制肺水肿和肺出血。②有肺水肿或肺出血者,建议呼吸机初调参数:吸入氧浓度60%-100%,PIP20-30 cmH2O(含PEEP),PEEP6-12 cmH2O,f20-40 次/分,潮气量6-8 ml/kg。呼吸机参数可根据病情变化及时调高与降低,若肺出血未控制或血氧未改善,可每次增加PEEP 2cmH2O,一般不超过20cmH2O,注意同时调节PIP,确保潮气量稳定。③仅有中枢性呼吸衰竭者,吸入氧浓度21%-40%,PIP 15-25cmH2O(含PEEP),PEEP 4-5cmH2O,f 20-40次/分,潮气量6-8ml/kg。④呼吸道管理:避免频繁、长时间吸痰造成气道压力降低,且要保持气道通畅,防止血凝块堵塞气管导管。

此外,适当给予镇静、镇痛药,常用药物包括:咪唑安定0.1-0.3mg/(kg·h),芬太尼1-4μg/(kg·h);预防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及呼吸机相关性肺损伤。

(4)撤机指征:①自主呼吸恢复正常,咳嗽反射良好;②氧合指数(OI=PaO2/FiO2×100)≥300mmHg,胸片好转;③意识状态好转;④循环稳定;⑤无其他威胁生命的并发症。

(5)体外膜氧合(extracorporeal membrane oxygenation,ECMO)应用:虽然ECMO已成功救治很多心肺功能衰竭患者,但治疗EV71感染重症病例的经验很少。当EV71感染重症病例经机械通气、血管活性药物和液体疗法等治疗无好转,可考虑应用ECMO。而脑功能衰竭患者不宜应用ECMO。

3、早期抗休克处理:按照脓毒性休克早期表现的六条标准,对符合三条以上者及时扩充血容量,应用生理盐水10-20 ml/kg快速静脉滴入,之后进行评估。根据脑水肿、肺水肿的具体情况边补边脱,决定再次快速静脉滴入和24小时的需要量,及时纠正休克和改善循环。

(二)把握三项基本处理。

1、及时使用肾上腺糖皮质激素:指征:第3期和第4期可酌情给予糖皮质激素治疗,第2期一般不主张使用糖皮质激素。可选用甲基泼尼松龙1-2mg/(kg·d),氢化可的松3-5 mg/(kg·d),地塞米松0.2-0.5 mg/(kg·d)。病情稳定后,尽早停用。

2、掌握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的指征:建议应用指征为:精神萎靡、肢体抖动频繁;急性肢体麻痹;安静状态下呼吸频率超过30-40次/分(按年龄);出冷汗、四肢发凉、皮肤花纹,心率增快>140-150次/分(按年龄)。可按照1.0 g/(kg·d)(连续应用2天)应用。第4期使用IVIG的疗效有限。

3、合理应用血管活性药物:

(1)第3期:此期血流动力学常是高动力高阻力,表现为皮肤花纹、四肢发凉,但并非真正休克状态,以使用扩血管药物为主。常用米力农注射液:负荷量50-75μg/kg,维持量0.25-0.75μg/(kg·min),一般使用不超过72小时。血压高者将血压控制在该年龄段严重高血压值以下、正常血压以上,可用酚妥拉明1-20μg/(kg·min),或硝普钠0.5-5μg/(kg·min),一般由小剂量开始逐渐增加剂量,逐渐调整至合适剂量。

(2)第4期:治疗同第3期。如血压下降,低于同年龄正常下限,停用血管扩张剂,可使用正性肌力及升压药物。可给予多巴胺(5-15μg /kg·min)、多巴酚丁胺(2-20μg /kg·min)、肾上腺素(0.05-2μg/kg·min)、去甲肾上腺素(0.05-2μg /kg·min)等。儿茶酚胺类药物应从低剂量开始,以能维持接近正常血压的最小剂量为佳。

以上药物无效者,可试用左西孟旦(起始以12-24μg /kg负荷剂量静注,而后以0.1μg/kg·min维持)、血管加压素(每4小时静脉缓慢注射20μg/kg,用药时间视血流动力学改善情况而定)等。

(三)注重对症支持治疗。

1、降温。

2、镇静、止惊:可选择安定、苯巴比妥钠、水合氯醛等。注意气道通畅或在气管插管后应用。如普通镇静剂效果不好者,考虑给予咪哒唑仑或吗啡。若需要使用这类镇静药品时,须注意血压,若这些药物会造成血压降低,则应该立即停用。

3、保护各器官功能:特别注意神经源性肺水肿、休克和脑疝的处理。

4、纠正内环境失衡。

 

临床救治建议

2016-02-06 23:03:43浏览55举报/反馈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相关视频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郝宝顺副主任医师
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 三甲
胸口发闷、感觉浑身没劲儿吃什么药
胸口发闷、感觉浑身没劲儿,常考虑与心血管系统疾病有关,患者可遵医嘱使用阿司匹林、氯吡格雷、吲哚布芬等药物进行治疗。1.阿司匹林首先,阿司匹林可通过抑制血小板中的环氧合酶,来阻断血栓素A2的生成过程,从而起到阻止血小板聚集、降低血栓形成风险的作用。该药可用于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等疾病,引起的胸闷胸痛、浑身无力症状,但本身存在出血性疾病的患者需要禁用此药。2.氯吡格雷其次,氯吡格雷则是通过阻断二磷酸腺苷介导的血小板活化和聚集过程,从而发挥降低血栓形成风险的作用。该药常用于预防和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等疾病,对于上述疾病引发的胸口发闷、浑身无力等症状,常有较好的改善作用。3.吲哚布芬最后,吲哚布芬不仅可以抑制血小板聚集,同时还能降低血小板黏附性。该药常被用于治疗动脉粥样硬化,对于动脉粥样硬化引起的胸闷心悸、全身乏力等不适症状,常有一定的缓解作用。此外,上述不适症状还可能与呼吸系统疾病、血液系统疾病等原因有关,建议患者及时到正规医院就诊,完善相关检查以明确诊断,并根据实际病因遵医嘱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
郝宝顺副主任医师
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 三甲
女性胸口闷堵、有压迫感、呼吸困难做什么检查
女性出现胸口闷堵、有压迫感、呼吸困难的症状时,常考虑与心血管系统疾病有关,建议患者及时遵医嘱完善心肌酶检查、心电图、心脏彩超等项目,以明确诊断并积极治疗。1.心肌酶检查首先,女性出现胸口闷堵、有压迫感、呼吸困难的症状,可能与心肌损伤有关。心肌细胞受到损伤时,心肌中的多种酶常会被释放进血液中,此时通过检测心肌酶在血液中的水平,常可辅助判断上述症状是否与心肌损伤有关。2.心电图其次,心电图是检测心脏电活动的常用检查方法,主要有常规心电图、24小时动态心电图等类型,可以帮助医生对患者的心脏节律和传导情况进行评估,常用于辅助诊断心律失常、心肌缺血、急性心肌梗死等疾病。3.心脏彩超最后,心脏彩超则是一种基于M型超声、二维超声、频谱多普勒、彩色多普勒四种检查手段的综合性检查。其中,M型超声常用于观察心脏及大血管的结构,二维超声能清晰地显示出心脏结构的空间位置和连续关系。频谱多普勒是血流动力学的首选检查方式,彩色多普勒则可以通过显示心脏内部的血流方向、速度、范围,来评估患者是否存在心脏内部血流紊乱或通路异常等问题。综上所述,女性出现胸口闷堵、有压迫感、呼吸困难的症状,若考虑与心血管系统疾病有关时,常需要遵医嘱完善心肌酶检查、心电图、心脏彩超等相关检查,明确具体原因后应积极配合医生进行针对性治疗。
健康资讯热门资讯相关推荐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医生挂号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