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学的孩子4岁,看上去有点瘦。她说,她的孩子极不爱吃饭,每次吃饭,都是家长最“痛苦”的时刻,威逼利诱的招都使出来了,可是孩子还是不好好吃,于是只好经常追着喂,或者在孩子玩的时候给她喂几口。看着孩子那豆芽菜的形象,实在和当今幸福的生活不搭配,她问我,有没有什么好药,可以改变孩子的食欲,能让她好好吃饭。我听后哈哈大笑起来,“其实最主要的问题是孩子不饿,没病吃什么药呀。你饿过她吗?”
“从来没有。”同学说完不好意思的笑了。
的确,如今这种孩子太多了,包括我自己的孩子,曾经也不好好吃饭。没办法,是当今的幸福生活惹的“祸”,就一个孩子,没有人抢,零食多,没有饥饿的感觉,孩子怎么能好好吃饭呢?
说起来惭愧,我的孩子很瘦,经常有人和我开玩笑,:“你还是儿科大夫呢?孩子怎么那么瘦。”想想我孩子的瘦,除了有遗传的因素在里面以外,还有个重要的原因是,4岁前,我的孩子没有上幼儿园,完全是由我的父母照顾的,说实在的,老人带孩子,的确很精心,可是娇惯的厉害,孩子很少自己吃饭,每次都是大人喂,我的母亲总怕孩子饿着,无论孩子是否有饥饿感,她估摸着孩子饿了,就边哄他玩,边喂他吃饭,即使孩子表示饱了,她还要追着哄着喂几口。久而久之,孩子养成了个毛病,每次都是看着电视才吃饭,而且每次吃的也不多,更糟糕的是,孩子很少吃菜,我母亲根本喂不进去。有一段时间,孩子感冒的次数很多,这才引起我的高度重视,孩子这样下去可不行。在孩子打吊针的时候,我和父母好好谈了谈我的想法,父母同意了我的建议,决定饿饿他,自己不说饿,坚决不给他吃,父亲主动担当起了监督员。
第一天试行我的计划,那天是个下午,儿子还象往常那样悠然自得的在屋里玩耍,问他吃不吃饭,他摇摇头。于是我们就不给他喂。到了晚上6点,我的母亲忍不住了,想给孩子喂,我和父亲都一致的反对,母亲急的有点团团转,嘴里嘟囔着,她担心饿着孩子。后来看我和父亲拦着,她只好作罢。到了晚上7点,孩子忽然对我说,“妈妈,我饿了。”我赶紧端出给他早以做好的饭,孩子看来真是饿了,他拿过我递给他的勺子,自己大口大口的吃起来,也不让人喂了。我赶紧叫出了我的父母,我的父母脸上漏出了少有的惊喜。看来,还真是我说的,孩子并不是胃口不好,而是不饿。
后来在全家的共同努力配合下,孩子开始好好吃饭了,看见孩子大口吃饭,全家人的脸上都有了笑容。其实我们的做法很简单,那就是:不说饿不喂,不追着喂,孩子饱了马上停止喂。还有就是要给孩子创造吃饭的氛围,现在都是一个孩子,没人和他抢着吃,但是要让孩子和大人一起坐在餐桌旁吃饭。尤其是孩子上了幼儿园以后,和小朋友坐在一起吃饭,他更是大口大口的吃菜,记得第一次在窗外看见他大口吃菜的时候,我激动的泪水都快要流下来了。
“要想小儿安,三分饥和寒”,道理都懂,可是家长心疼孩子,根本不忍心让孩子有一点饿的感觉。在医院门诊,经常听见一些家属向我们咨询孩子不好好吃饭或挑食怎么办?他们总试图让我们开一些好的消化药,希望在药物的作用下,孩子能多吃点饭。我总会耐心的把我的经验告诉他们,可是真正能按照我说的去做的家长很少。他们总是担心饿坏了饿孩子。这种情况,我能理解,象我们这个年代的人,多多少少小时侯都挨过饿,也很少吃过零食,真是太可怜了,如今我们生活改善了,总不能让自己的孩子饿着,可是,孩子不吃饭,你就要饿饿他,饿饿他,他才会好好吃饭,这样一想,或许就豁然开朗了。
如今,尽管我的孩子看上去依旧很瘦,可是他现在能和我们坐在一起大口的吃饭,并且很少得病,这应该归功于我当初的建议和父母的配合。
以上是我的个人经验,供家长们参考,希望我们的后代们都能茁壮的成长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