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健康

孩子长期咳嗽,要小心哪些病?

石计朋 儿科 副主任医师
新乡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 三级甲等
    在临床工作中,我们经常会遇见一些长期咳嗽(一个月以上)的孩子,家长们总以为孩子是感冒后嗓子发炎引起的咳嗽,于是断断续续的给孩子不断的吃不同的抗生素,甚至不停的给孩子输液,可是总感觉不能去“根”,不久,孩子就又咳嗽了,这是怎么回事呢?

    其实,咳嗽的原因有很多,它不仅涉及呼吸系统,有些还与耳鼻咽喉、消化系统疾病等有关, 我们通常将咳嗽时间持续一个月 ,以咳嗽为主要表现 ,胸部X线检查无明显病变者 ,称为慢性咳嗽。由于慢性咳嗽患儿很少有其他伴随症状,X线检查无异常,因此误诊误治率相当高。许多患儿会被误诊为“间质性肺炎”或“支气管炎”。

下面介绍一些相对常见疾病引起的慢性咳嗽,家长们了解一下。

     感染后咳嗽

     孩子呼吸道感染后的确很容易引起咳嗽,但是通常持续时间为一两周左右,不会超过一个月。所谓的感染也不一定就是我们通常意义的细菌感染,有可能是病毒感染,也有可能是支原体感染,也有可能是用的抗生素对感染的细菌不敏感。但是很多家长喜欢自己在家给孩子使用抗生素,如选择的药物不合适,孩子的咳嗽会延长。这个时候,需要及时去医院就诊,让大夫帮你选择合适药物。

     鼻后滴漏综合征

     这是由于鼻部疾病引起分泌物倒流至鼻后或咽喉部、或反流入声门及气管,而引起咳嗽。在儿科常见疾病为过敏性鼻炎、鼻窦炎及腺样体炎。

    这样的孩子除咳嗽、咳痰外,通常还主诉咽喉部滴流感,或鼻痒、鼻塞、流涕、打喷嚏等。

     胃食管反流综合征

    胃食管反流性咳嗽大多发生在夜间或睡眠后不久,阵发性咳嗽,部分患儿有反酸、呕吐,呃逆、烧心,消化不良等反流症状。但儿童特别是婴幼儿表现不典型,往往呼吸道症状较突出。

     咳嗽变异性哮喘

    这是一种以咳嗽为主而无典型症状和体征的特殊类型的支气管哮喘,因为没有明显喘息、气促等症状,容易被误诊。孩子主要为刺激性干咳、夜间咳嗽多见。感冒、冷空气、油烟,花粉季节等容易诱发咳嗽。小时候爱出湿疹的并且有过敏性体质家族的孩子(比如过敏性鼻炎,哮喘,荨麻疹)的孩子,要高度警惕。

     肺炎支原体肺炎

    由肺炎支原体引起,肺炎支原体感染后,全部患儿均有咳嗽,多数为剧烈与顽固性咳嗽,有些似百日咳样痉咳,约半数可剧咳至呕吐、面部浮肿以及鼻、胸、腹痛。一般初为干咳,后期可有脓痰。咳嗽不少于3周者占90%。呼吸道状重、肺部体征不明显,胸片阴影显著是本病的特征。有报道说慢性咳嗽病儿中肺炎支原体阳性率显著高于急性咳嗽病儿,说明肺炎支原体是小儿发生慢性咳嗽的重要原因之一。

       嗜酸细胞性肺炎

    相对少见。有人认为嗜酸细胞性肺炎属于一种变态反应性综合征,以肺部浸润同时伴有周围血中嗜酸细胞增高为特征。多数患儿有低热、轻咳、乏力及胸部不适等。

      脑性瘫痪

     脑性瘫痪(或脑发育不良)引起孩子长期咳嗽在临床上是最常见可是是最容易漏诊的疾病。因为大脑受到了损害,对吞咽反射和咳嗽反射的调节出现异常,所以,这类孩子最容易反复呛咳误吸而导致呼吸道反复感染而咳嗽。然而,在我国,脑性瘫痪早期诊断的孩子并不多,除非当孩子到了该坐甚至该走路却不能时,家长才抱孩子去看病,而在平时,根本不会知道反复咳嗽是由于脑损伤引起的。

     结核感染

    咳嗽是儿童肺结核的基本症状之一。结核病为世界传染病中病死率最高的疾病,近年来儿童结核病的发病率有增高趋势,从世界范围而言,结核病的控制远未达到理想目标 。因此对于所有慢性咳嗽的患儿,特别是一些高危人群,即使无异常的体征和缺乏结核中毒症状,也不应忽视肺结核的诊断。

     心理性咳嗽

    心理性咳嗽是由于患者有心理问题或有意清喉引起,通常见于学龄期少年儿童,女孩发病率高于男孩子,多种多样的心理社会应激原可触发或加剧咳嗽,这些应激原包括:学校恐惧症,对成绩的认知性压力及对亲人的依赖,其特点是刺激性干咳,当友人关注时,症状明显加重, 注意力转移或睡眠时消失。

      百日咳

     目前有散发的病例报道,多见于没有打过百白破疫苗的孩子,是一种由百日咳杆菌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临床特征为咳嗽逐渐加重、呈典型的阵发性痉挛性咳嗽,在阵咳终末出现深长的鸡鸣样吸气性吼声,病程长达2~3个月。

     支气管异物

   支气管异物引起长期咳嗽的孩子并不少见,尤其多见于三岁以下的孩子,部分家长由于疏于看护,没有发现孩子有明显呛咳的过程,当孩子咳嗽后,总按感冒给与治疗。

    此外,药物性咳嗽、先天性肺发育畸形(包括原发性纤毛功能障碍)、支气管肿瘤、心功能不全等许多疾病亦可引起慢性咳嗽。

   总之,当孩子长期咳嗽不容易控制时,作为家长,一定不能掉以轻心,应该带孩子去医院进行一些全面的,必要的检查。

2016-04-08 16:05:27浏览76举报/反馈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医生推荐
相关视频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牛勇毅主治医师
广东省人民医院 三甲
结膜炎怎么治疗最有效
结膜炎可通过改善生活习惯、清洁护理、药物治疗、治疗基础疾病等方法实现有效治疗。结膜炎多由微生物感染、过敏反应、物理化学刺激等因素引起。如果出现眼红、眼痒、分泌物增多等结膜炎症状,应及时就医进行眼科常规检查、结膜刮片检查、病原体培养等,以明确病因。1、改善生活习惯:保证充足睡眠,让眼睛得到充分休息,有利于结膜炎恢复。避免长时间使用电子设备,减少眼睛疲劳。注意用眼卫生,勤洗手,不与他人共用毛巾、眼部化妆品等,防止交叉感染。过敏体质人群在花粉季节尽量减少外出,或佩戴口罩、护目镜等,减少过敏原接触。2、清洁护理:保持眼部清洁,适量使用生理盐水冲洗结膜囊能清除眼部分泌物,减少细菌、病毒等病原体的残留,缓解眼部不适。冲洗时注意动作轻柔,避免损伤眼睛。避免用手揉眼睛,防止手上细菌、病毒等进入眼睛,加重感染。3、药物治疗:根据病因在医生的指导下选择药物。细菌性结膜炎可使用抗生素眼药水,如左氧氟沙星滴眼液、妥布霉素滴眼液,抑制细菌生长,消除炎症。病毒性结膜炎常用抗病毒药物,如阿昔洛韦滴眼液、更昔洛韦眼用凝胶对抗病毒感染。过敏性结膜炎则需用抗过敏药物,如色甘酸钠滴眼液、富马酸依美斯汀滴眼液,减轻过敏反应。4、治疗基础疾病:部分结膜炎由全身性疾病引起,如糖尿病患者易并发感染性结膜炎。此时,需积极治疗基础疾病,控制血糖水平,如使用二甲双胍、胰岛素等药物,从根源上改善身体状况,利于结膜炎恢复。日常要注意个人卫生,养成勤洗手的好习惯。保持居住环境清洁,定期打扫房间,减少灰尘、螨虫等过敏原。合理安排作息,避免熬夜。若结膜炎症状持续不缓解或加重,及时复诊,调整治疗方案。
李家礼主治医师
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 三甲
过敏性结膜炎发作时,会影响视力吗
过敏性结膜炎发作时,通常情况下短时间内不会对视力造成严重影响,但在某些特殊情形下可能导致视力下降。过敏性结膜炎是结膜对外界过敏原产生的超敏反应,主要累及结膜组织,一般以眼痒、眼红、流泪、分泌物增多等为主要表现。在多数轻症发作时,病变主要集中在结膜。结膜作为眼球表面的一层黏膜组织,虽出现充血、水肿及炎症细胞浸润,但由于其不直接参与视觉形成过程,所以基本不会干扰光线正常进入眼内聚焦成像,视力也就不会受到显著干扰。患者此时仅感受到眼部的极度不适,如眼睛瘙痒,频繁揉眼,结膜充血呈现出不同程度的眼红,同时伴有黏性或水样分泌物增多,这些症状虽恼人,但对看清物体影响不大。另外当过敏反应较为剧烈、持续时间较长或未得到及时有效控制时,就可能累及角膜等邻近结构。角膜是眼睛屈光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一旦受累,如出现角膜上皮点状脱落、角膜水肿,就会使光线折射发生紊乱,进而影响视力,导致视物模糊、视力下降。此外,患者因眼部不适而过度揉眼,也可能造成角膜擦伤,进一步加重对视力的不良影响。若患上过敏性结膜炎,切勿自行随意用药。应及时前往眼科就诊,医生一般会根据病情开具抗过敏眼药水,如富马酸依美斯汀滴眼液,其能选择性地阻断组胺H1受体,有效减轻眼痒等过敏症状。同时,要尽量避免接触已知过敏原,像花粉季节减少外出、保持室内清洁等,还需注意眼部卫生,勿用手揉眼,以防加重病情。治疗期间,按医嘱规律用药、定期复查,以便医生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朱欣佚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三甲
中医治疗过敏性结膜炎的方法
中医治疗过敏性结膜炎主要有中药内服、中药熏洗、针灸治疗、穴位按摩等方法。这些方法均需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1、中药内服:中医会根据患者的症状、体征、舌象、脉象等进行辨证论治。若属风热犯目证,常用银翘散等方剂,以疏风清热、退翳明目,缓解眼部因风热之邪侵袭引起的痒痛、畏光、流泪等症状。2、中药熏洗:选用具有清热解毒、祛风止痒功效的中药,如野菊花、金银花、蝉蜕、防风等,将这些中药加水煎煮后,趁热用其蒸汽熏眼,待水温适宜时,再用药液清洗眼部。药物的有效成分通过蒸汽和药液直接作用于眼部,能起到疏风清热、消肿止痛、止痒的作用,改善眼部不适症状,促进眼部炎症的消退。3、针灸治疗:选取眼周及相关经络上的穴位进行针刺。睛明穴位于眼部,针刺此穴可直接疏通眼部经络气血,缓解眼部症状。攒竹穴、丝竹空穴等也常用于治疗眼部疾病,通过刺激这些穴位,调节眼部经气,起到祛风清热、通络止痛的效果。4、穴位按摩:通过按摩眼周穴位,促进眼部血液循环,增强眼部抵抗力。按摩时,用手指指腹轻轻按压睛明、攒竹、鱼腰、丝竹空、瞳子髎等穴位,每个穴位按摩1-2分钟,力度适中,以局部有酸胀感为宜。建议患者在治疗期间注意观察眼部症状变化,若症状加重或出现其他异常,及时就医。日常要加强锻炼,增强体质,减少过敏的发生。定期复查,根据病情调整治疗方案。此外,可记录日常生活中与过敏发作相关的因素,以便更好地避免接触过敏原,预防过敏性结膜炎的复发。
樊小娟副主任医师
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三甲
真菌性结膜炎用什么眼药水比较好
真菌性结膜炎可在医生的指导下选用那他霉素滴眼液、氟康唑滴眼液、伊曲康唑滴眼液等眼药水。若出现眼睛红肿、疼痛、视力下降等症状,怀疑是真菌性结膜炎,应及时就医进行眼部检查、角膜刮片检查、真菌培养等,以明确诊断。1、那他霉素滴眼液:那他霉素是一种多烯类抗真菌药物,对曲霉菌、念珠菌等常见的引起真菌性结膜炎的病原体有较强抑制作用。那他霉素滴眼液可直接作用于眼部感染部位,有效控制真菌繁殖,减轻炎症反应,缓解眼睛疼痛、瘙痒、红肿等症状。2、氟康唑滴眼液:氟康唑属于三唑类抗真菌药,具有广谱抗真菌活性。氟康唑滴眼液能较好地渗透到眼内组织,在眼部感染部位达到有效药物浓度,对治疗真菌性结膜炎效果显著,可有效杀灭真菌,促进眼部炎症消退。3、伊曲康唑滴眼液:伊曲康唑为三唑类广谱抗真菌药物,能干扰真菌细胞膜中麦角固醇的合成,影响真菌细胞膜的功能和结构,从而发挥抗真菌作用。伊曲康唑滴眼液可用于治疗多种真菌引起的结膜炎,其在眼内具有较好的药代动力学特性,能够持续发挥抗真菌活性,对控制真菌性结膜炎病情发展有积极意义。日常应注意眼部卫生,不要随意用手揉眼睛,尤其是在接触可能被真菌污染的物品后。在农业劳动、园艺工作等容易接触真菌的环境中,可佩戴防护眼镜。保持眼部清洁,使用干净的毛巾擦眼。若患有其他部位的真菌感染,如足癣、股癣等,要积极治疗,避免交叉感染至眼部。避免长期使用抗生素或糖皮质激素类眼药水,以防眼部菌群失调,增加真菌感染风险。
健康资讯热门资讯相关推荐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