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健康

该如何给孩子添加辅食

石计朋 儿科 副主任医师
新乡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 三级甲等

 

       小宝7个月了,孩子的奶奶说,应该给孩子加鸡蛋了。这天早上,奶奶精心的给孙子蒸起了鸡蛋。她对媳妇说,蒸鸡蛋羹前一定要多搅拌,这样蒸出来的鸡蛋最好消化了。

鸡蛋蒸好了,小宝吃的香甜,奶奶看着开心。可是不久,孩子又吐又拉了。媳妇埋怨婆婆说,一定是喂得太多了,孩子不适应。

   这样的故事在我们的身边经常发生,由于添加辅食不当导致孩子出现腹泻呕吐情况非常常见。故事中的奶奶哪里做的不合适?你们知道吗?该如何给孩子添加辅食呢?

大家都知道,母乳是婴儿最理想的天然食物, 一般健康母亲的乳汁分泌量可满足4~ 6个月内婴儿营养的需求, 随着婴儿生长发育及活动量的增加, 单纯母乳喂养已不能满足婴儿生长发育的需求, 必须适时添加辅食。但此时婴儿的消化功能和吸收能力尚不完善, 如果辅食添加不合理, 对婴儿生长和智力发育都将产生近期和远期的不良影响。因此, 在婴儿喂养中合理辅食添加和母乳喂养同等重要。    

   有项研究表明, 我国儿童的生长发育,在出生后6 个月内身高、体重的增长率与发达国家无明显差别, 其身高、体重与WHO 推荐的标准曲线十分接近, 而6 个月后则逐渐落后,其主要原因为辅食添加不合理。

(一)辅食添加时间是?

关于及时添加辅食的时间, 一直是专家探讨的热点问题, 传统的概念是婴儿出生后4~6 个月开始添加辅食, 从1990~1995 年, WHO 4 次正式提出关于何时应该开始添加辅食建议, 大量关于辅食合理开始添加时间的研究表明: 儿童“6 个月纯母乳喂养”与“4~6 个月时添加卫生安全的辅食”比较, 两组的生长发育没有差别, 但4~6 个月时添加辅食会明显替代母乳喂养,导致母乳分泌明显减少。所以,如果母乳充足,添加辅食不易过早。还是半岁后添加为益。

(二)辅食添加的原则?

   婴儿要添加一种新的食物时往往不能习惯, 加上婴儿的消化和吸收功能尚未成熟, 容易出现功能紊乱。所以,家长们一定要记住添加辅食的口诀:“(1)从少到多,如蛋黄从1/4开始,如无不良反应2—3天加到1/3—1/2个,渐渐吃到一个。  (2)由稀到稠,米汤喝10天左右,稀粥喝10天左右。  (3)从细到粗,菜水—菜泥—碎菜。  (4)习惯一种再加另一种。  (5)在孩子健康,消化功能正常时添加,出现反应暂停两天,恢复健康再进行。”

(三)辅食添加的顺序是?

   6个月龄的婴儿体内贮存铁消耗已尽, 所以选择的食物应该不但易于吸收,还能满足婴儿的生长需要。同时还能坚固补充铁营养。鸡蛋行不行呢?不行!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鸡蛋是导致孩子发生迟发性过敏反应的食物,所以,它不适合于过早的添加。那么。我们自己给孩子熬的米粥行吗?可以,但是,营养不全面,尤其是含有铁的含量不够。所以,有研究表明,还有铁的米粉最合适。比如市面销售的正规厂家生产的营养配方米粉,里面就合理的添加了铁锌钙等营养素,感觉还真不错。现在的孩子真幸福,你想要啥,就能在市面买到,真是省去了我们自己做的时间啊。

  其次添加的食物是根块茎蔬菜、水果, 以补充维生素、矿物质等营养素, 7、8 个月龄后逐渐引入动物性食物, 如鱼类、肉类、豆制品。一岁以后添加鸡蛋最安全。(注意,鸡蛋羹对孩子来说是不合理的配餐方法,开始添加鸡蛋时,最好以煮老的鸡蛋黄开始,刚开始从六分之一开始最好,慢慢添加。)

(四)不合理的辅食添加对孩子有什么影响呢?

   WHO 报道, 4 个月前添加辅食, 虽然补充了一些母乳外的能量和营养素, 但母乳摄入量迅速降低,反而使能量和营养素摄入明显减少, 甚至会导致过早断奶, 其年龄别身长、身长别体重和上臂围均显著低于同期纯母乳喂养儿, 不利于婴儿的生长发育。辅食添加过晚或辅食成份过少, 不仅会影响婴儿体格发育还会影响婴幼儿味觉的形成, 7、8 个月婴儿嗅觉较灵敏, 及时添加辅食有助于神经系统发育, 刺激味觉、嗅觉、触觉和视觉的发育。如果婴儿到8 个月时尚未给予需要咀嚼的辅食, 婴儿咀嚼、吞咽固体食物等进食技能不能得到很好的锻炼, 可导致婴儿喂养困难。未按时添加辅食影响儿童口腔运动功能的锻炼,可使舌运动不灵活, 而直接导致构音的不准确,影响语言的发育。

     辅食添加真是一门学问啊,家长们,要做不断学习的家长,这样才能帮到孩子健康成长。

2016-03-26 02:19:29浏览99举报/反馈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相关视频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王利群主治医师
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三甲
子宫腺肌症引起的痛经怎么治
子宫腺肌症引起的痛经可通过一般治疗、药物治疗、手术治疗等方法来治疗。建议患者定期复诊,以监测病情变化。1、一般治疗:注重休息,在痛经发作期间保证充足睡眠,有助于身体恢复,缓解因疼痛引发的疲劳感。同时,避免剧烈运动和重体力劳动,防止加重子宫负担,致使痛经加剧。可采用热敷的方法,将热水袋或热毛巾敷于下腹部。热敷能促进局部血液循环,使子宫平滑肌松弛,进而有效减轻痛经症状。2、药物治疗:非甾体抗炎药是缓解痛经的常用药物,如布洛芬,遵医嘱使用能够抑制体内前列腺素的合成。而前列腺素是导致子宫平滑肌收缩和疼痛的关键介质,减少其合成能显著缓解疼痛。对于症状较轻、有生育需求或临近绝经期的患者,正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类似物如亮丙瑞林也可发挥作用。亮丙瑞林通过抑制垂体分泌促性腺激素,降低体内雌激素水平,使异位的子宫内膜萎缩,从而减轻子宫腺肌症症状,缓解痛经。3、手术治疗:对于药物治疗效果不佳、痛经严重且无生育需求的患者,手术治疗是一种选择。子宫切除术可根治子宫腺肌症,彻底消除病灶,有效缓解痛经,但术后患者将失去生育能力,需谨慎考虑。对于有生育需求的患者,可实施宫腔镜手术,尽量切除子宫内的异位病灶,保留子宫,但术后存在复发可能性。此外,针对弥漫性子宫腺肌症,还可考虑子宫内膜去除术,通过破坏或切除子宫内膜,减少月经量,缓解痛经,但该方法也可能对生育功能产生影响。建议子宫腺肌症引发痛经时,不要自行随意用药或尝试不正规治疗方法,应及时前往正规医院妇科就诊。进行详细检查,如妇科超声、磁共振成像等,以明确病情严重程度。若痛经症状加重或出现新症状,如月经量过多导致贫血、尿频尿急等压迫症状,应立即复诊,以便医生及时调整治疗策略。
张红歌主治医师
邓州市人民医院 三甲
做完小阴唇手术后的痛苦
做完小阴唇手术后可能出现疼痛、肿胀、感染、出血等痛苦。小阴唇手术是针对小阴唇肥大、不对称等问题,通过手术方式对小阴唇进行整形修复的操作。若术后痛苦症状严重或持续不缓解,建议及时就医。1、疼痛:手术创口会引发疼痛,这是术后较为常见的痛苦。手术过程中对小阴唇组织的切割、缝合等操作,会损伤创口周围的神经末梢。术后麻醉药效消退后,疼痛逐渐明显,尤其在术后前3天较为剧烈。活动时会使会阴部肌肉牵动,加重对手术部位的刺激,导致疼痛加剧,但随着创口愈合,疼痛会逐渐减轻。若疼痛难以忍受,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布洛芬、萘普生等非甾体抗炎药缓解疼痛。2、肿胀:术后小阴唇部位会出现肿胀,这是机体对手术创伤的一种正常反应。手术造成的组织损伤会使局部血管通透性增加,血液中的液体成分渗出到组织间隙,导致肿胀。肿胀一般在术后1-2天达到高峰,之后随着机体的吸收逐渐消退。肿胀不仅会使小阴唇外观增大,还可能产生坠胀感,影响日常生活。可通过适当休息,抬高臀部,促进血液回流,减轻肿胀。同时避免长时间站立或久坐,减少会阴部压力。3、感染:术后若护理不当,创口易被细菌等病原体侵袭,引发感染。感染后,小阴唇手术部位会出现红肿、疼痛加剧、发热等症状,严重时可能有脓性分泌物。如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等常见病原菌都可能引发感染。一旦发生感染,需及时遵医嘱使用阿莫西林配合甲硝唑对抗感染。4、出血:手术创口在愈合过程中可能出现出血情况。若术中止血不彻底或术后过早剧烈运动,使手术部位受到过度牵拉,都可能导致创口裂开出血。少量出血时可通过压迫止血,使用干净的纱布或棉按压出血部位。若出血较多形成血肿,需及时就医,可能需要再次手术清除血肿并重新止血。术后建议保持外阴清洁干燥,大小便后用清水清洗外阴,避免尿液、粪便污染创口。穿宽松、透气的棉质内裤,减少对外阴的摩擦。术后1周左右复查创口愈合情况,之后根据恢复情况确定后续复查时间,以便医生及时发现并处理可能出现的问题,促进术后身体恢复。
潘正启副主任医师
武汉大学中南医院 三甲
手切了辣椒,火辣辣的痛,怎么缓解
手切辣椒后火辣辣的痛可通过使用油脂类物质、冷敷处理、舒缓保湿剂、抗组胺药物治疗等。1、油脂类物质处理:辣椒素为脂溶性物质,可通过涂抹橄榄油或凡士林等油脂类物质溶解并清除皮肤表面残留的辣椒素。操作时需将油脂均匀涂抹于疼痛部位,轻柔按摩2-3分钟后用纸巾擦拭,再用温水冲洗。2、冷敷镇痛:通过低温降低局部神经末梢的敏感性,减轻疼痛感知。使用4-10℃的冷毛巾或冰袋包裹薄布后敷于患处,每次15-20分钟,间隔1小时可重复使用。3、舒缓保湿护理:可以使用含尿囊素、芦荟提取物或维生素E的保湿霜修复皮肤屏障,减少外界刺激。同时补充皮肤水分,缓解干燥和紧绷感。避免使用含酒精或香料的产品,以防加重刺激。4、抗组胺药物治疗:辣椒素刺激可能引发组胺释放,导致瘙痒和红肿。口服第二代抗组胺药可竞争性结合H1受体,减轻过敏反应。建议在处理辣椒时佩戴食品级橡胶手套,避免直接接触,切割辣椒后勿揉擦面部或接触黏膜组织。若出现水疱、皮肤破损或持续加重的红肿,应及时就医,排除继发感染可能。对于过敏体质者,接触辣椒后需密切观察是否出现全身皮疹、呼吸困难等严重过敏反应,必要时注射肾上腺素急救。日常可常备含辣椒素的外用止痛贴,用于慢性疼痛管理,但急性期慎用。
健康资讯热门资讯相关推荐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医生挂号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