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健康

关注听力健康,避免错过语言发育的关键期

鲁茂松 耳鼻咽喉科 副主任医师
马鞍山市人民医院 三级甲等

 在高危儿门诊,时不时还会碰到这样的孩子,因为2-3岁不会说话而就诊,结果被检查出听力障碍问题

一、婴幼儿是学习语言的关键时期:美国的研究显示,婴幼儿1岁以内的语言学习能力最强,即使在熟睡时,也能学习到大人对他们说的话,而1岁之后,这种能力逐渐消失。3月3日是第17个全国“爱耳日”,第4个“国际爱耳日”, “关注儿童听力健康” 成为今年的主题。

耳聪目明,一定是一个聪明健康的孩子,儿童时期一旦失去听的能力,将会遗憾终生。有权威研究显示,孩子如果在3个月被确诊听力缺陷并开始康复训练和治疗,3岁时可掌握800个单词,相当于3岁正常儿童掌握单词量的80%。如在6个月被确诊并开始康复治疗,到3岁掌握的单词量下降到600个;到2岁才诊断听力障碍、开始训练治疗,3岁时最多能掌握100个单词。3-4岁以后才诊断听力障碍,即使经过戴助听器、人工耳蜗手术等积极治疗,虽能听到声音,但学习起来还是很吃力。

如果社会、家庭、父母都来关注儿童听力保健和筛查,也许可以减少一些语言发育落后孩子的发生。

二、听力筛查可以帮助早发现、早干预:引起听力障碍的因素可归为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两大类。在我国,55-60%的重度耳聋与遗传因素有关,另外40%与环境因素有关。

1、耳聋基因检测:听力正常的人群中,至少6%的人携带一些常见耳聋基因突变,如果两个听力正常但同时携带同一基因突变的个体结合,则有25%的可能性生育聋儿。基因检测能为你解释为什么父母听力正常会生出听力障碍的孩子?为什么出生听力正常的孩子,用药物或者遇到某种外界刺激出现了耳聋?

需要做耳聋基因检测者:(1)孕前可以对有耳聋或有耳聋家族史的夫妇、曾生育过耳聋患儿的夫妇进行检测;(2)孕妇和新生儿。

2、新生儿听力筛查:根据卫生部新生儿听力筛查技术规范的要求,所有出生的宝宝都应该接受新生儿听力筛查,新生儿出生后48小时至出院前完成初筛,未通过者及漏筛者于42天内均应当进行双耳复筛。复筛仍未通过者应当在出生后3个月龄内,转诊至省级卫生行政部门指定的听力障碍诊治机构,接受进一步诊断。

三、听觉行为反应可以帮助家长发现问题

家长最关注孩子每天的变化和成长,但是由于知识的缺乏,在日常生活中,一般情况下父母难以在1岁内发现其听力问题,多数孩子到了2-3岁不会说话时,才引起家长注意。通过0-3岁儿童听觉观察法,可以帮助家长及早发现问题,及时就诊。

0-3岁儿童听觉观察法:听力筛查阳性指标

年龄

听觉行为反应

6个月

不会寻找声源

12个月

对近旁的呼唤无反应;

不能发单字词音。

24个月

不能按照成人的指令完成相关动作;

不能模仿成人说话(不看口型)或者说话别人听不懂

36个月

吐字不清或不会说话;

总要求别人重复讲话;

经常用手势表示主观愿望

 

 四、孩子给家长的关键信息

1-3个月的婴儿:对说话声音很敏感、对声音有反应性笑; 4-6个月的婴儿:能辨别声音的方向、反复咿呀作声、叫他/她名字会转头; 7-9个月的婴儿:试着模仿声音,无意识地发出‘爸爸、妈妈’的语音; 10-12月的婴儿:懂得一些词语的意思、说出“爸爸、妈妈”,而且有所指、会讲出单词句; 1-2岁能用手势、语言表达自己的需要,说出3-5个字的句子; 3-4岁能正确用词,可以描述故事、事情。
2016-04-27 01:30:31浏览88举报/反馈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医生推荐
健康资讯热门资讯相关推荐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