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健康

疾病背后的故事

 

 

    这一天,我上门诊。

    下午的时候,一个白发苍苍的老婆婆带着个十岁的小男孩来找我看病。老婆婆颤颤巍巍的掏出一张CT片:“大夫,今天我这孩子忽然吐血了,我快吓死了。我们在附近医院检查了,没有发现问题,他们说不清怎么回事,让我到你们医院再看看。你看看我这孩子到底怎么回事,要不要紧啊?”

    我看了看片子,是一张胸部CT片,完全正常,我又查了查孩子,孩子精神很好,面色红润,心肺腹未见明显异常。我仔细问了问孩子的病史,孩子平时身体很好,最近稍微有点感冒,老婆婆说的孩子其实不是吐血,只是中午吃完饭后吐出的痰稍微有点发粉红颜色。我边写病历边安慰老婆婆说,我对她说目前孩子一切平稳,可以再观察一下。一会儿建议她带孩子去耳鼻喉科室再看一下。这个年龄段的小男孩子有时候鼻子爱出血,倒流到咽腔里,有时候,会混到吐出来的痰液中。

   老婆婆带着一副眼镜,满脸的沧桑,忧虑从脸上条条的皱纹间渗透了出来的:“你说,我孩子到底要紧不?你现在不能判断吗?我一定要再挂个号呀?……”

    我劝慰着眼前的老人“我这里没有检查孩子喉咙和鼻腔深部的镜子啊。你需要带孩子去看看,或许就找见原因了。”

    老婆婆不愿意离开,还是不断的问我他孩子是不是有问题。旁边的几个家长听了我的解释,也一起劝慰着老婆婆,让她带孙子去查看一下鼻子。

老太太带着孙子慢慢的走出了儿科诊室。

   我接着看了一个发烧的患儿,给他开了一张血常规单子后,我的心里却放不下刚才那个老婆婆。老婆婆需要再挂号,耳鼻喉在三楼,上三楼要坐电梯,医院还那么大,老婆婆还不知道耳鼻喉科的具体位置,眼睛也不好,这一老一小去看病,还不知道要耽误多少时间,走多少冤枉路啊。我忽然站了起来,给身边的患者说,稍微等我一下,马上回来。我快步走到了挂号大厅。

   老太太正在排队挂号,她的目光有点呆滞。我走近她:“婆婆,我带你去耳鼻喉科吧。不用挂号了,我领你们直接去看。”

    老婆婆愣了一下,呆滞的目光忽然闪出了亮光,她有点不知所措的搓了搓手,然后对我说:“你不是正上班呢吗?会不会影响你的工作啊。”

    我对她说:“不要紧,我把你们送去后立即赶紧回去上班就是了。”

    此刻的小男孩子在旁边又蹦又跳的走着路,看到浮动的电梯,小家伙迅速的跳了上去。我扶着行动迟缓的老婆婆迈上了滚动的电梯。老婆婆忽然抓住了我的手,她有点激动,她低声对我说:“这个孩子没有父母。”

我惊讶的看了一眼老婆婆。老婆婆停顿了一下,让孩子到一边去玩,我知道,老婆有话想对我说,她不想让孩子听见。看到孩子走远了,老婆婆继续说道:“我是一个受过打击的人,十年前,我的儿子工伤出事了,后来我收养了这个孩子。那一年我60岁,现在,我都70岁了,养活着这样一个孩子,哎,我这个孩子太可怜啊!今天看到他吐血,我当时吓的都软到地上了……”我拉着老人的手,一边安慰着她,一边陪着她走着。

    到了耳鼻喉科,我给大夫说明了孩子的情况,让他帮我给老太太的孩子看一下鼻子。快要离开时,我对小男孩说:“一会儿下电梯时,一定要扶好自己的奶奶。”小男孩点了点头。

我回到儿科诊室,继续看病。过了一会儿,老婆婆带着孙子回来了:“大夫刚看了,说没有发现问题。你说我该怎么办呀。”

    “没有发现问题是好事情,那就带孩子回家观察吧。现在我们都看了,没有发现问题,应该问题不大。万一有问题,再来好吗?”

    老婆婆点了点头,对孩子说:“快谢谢大夫,和大夫说再见。”小男孩,露出腼腆的笑容,照着婆婆的话说了一遍。 我微笑着向她们挥了挥手。

    老婆婆忽然问我:“你知道3路汽车站在那里吗?我一会儿往哪个方向走啊?”还没等我回答,旁边的几个家属热心的给老人指了路。

   老人带着孩子走了,看着她们的背影,我的心里忽然传来阵阵的痛……

2016-03-17 20:30:41浏览64举报/反馈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医生推荐
相关视频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刘芳副主任医师
东部战区总医院 三甲
糖尿病足脚趾发黑变硬可以清理吗
糖尿病足脚趾发黑变硬通常可以清理,这通常意味着组织坏死或血运障碍,不清理会致感染扩散。但清理前医生需全面评估病情,制定个体化方案,采用清创术等在无菌下操作。患者在清理过程中也要做好脚部护理、控好血糖,避免恶化。糖尿病足脚趾发黑变硬,往往是由于长时间的血糖管理不当,导致足部血管、神经出现病变,进而引发足部供血不足、感觉异常,并可能出现溃烂、感染等症状。当脚趾发黑变硬时,可能意味着局部组织已经出现了坏死或严重的血液循环障碍。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坏死组织不能得到及时清理,可能会进一步恶化,导致感染扩散,甚至引发全身性感染,危及生命。然而,清理过程并非简单地去除坏死组织。首先,医生需要对患者的整体病情进行全面评估,包括血糖控制情况、感染状况、局部血供等。在评估基础上,医生会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可能包括控制血糖、抗感染治疗、改善局部血供等措施。对于坏死组织的清理,医生通常会采用清创术等方法,在严格的无菌条件下进行,以避免进一步感染。在清理过程中,建议患者应注意保持脚部清洁卫生,避免感染。可以定期用温水清洗脚部,选择宽松、透气性好的鞋袜,以减少脚部受压和感染的风险。此外,患者还需要注意控制血糖水平,按时用药,定期监测血糖,以避免病情进一步恶化。如果出现明显不适症状,应及时就医,以免延误病情。
赵英帅主治医师
河南省人民医院 三甲
妊娠糖尿病食谱三餐大全集
对于妊娠糖尿病患者,合理的饮食安排至关重要。早餐建议选择燕麦粥、水煮蛋,午餐可选择糙米饭、清炒虾仁、凉拌菠菜等,晚餐可选择全麦面条清蒸鱼、清炒芦笋等。一、早餐:1、燕麦粥:燕麦是一种优质的全谷物,富含膳食纤维,可增加饱腹感,延缓碳水化合物的吸收,有助于控制餐后血糖上升。取30克左右的燕麦片,用适量清水煮成粥,口感顺滑,营养丰富。2、水煮蛋:鸡蛋是优质蛋白质的良好来源,一个水煮蛋能提供约7克蛋白质,且脂肪含量相对较低,对血糖影响较小。可搭配燕麦粥一起食用,增加早餐的营养丰富度。二、午餐:1、糙米饭:糙米保留了更多的膳食纤维和营养成分,升糖指数低于精白米。用100克左右的糙米煮成2、清炒虾仁:虾仁富含优质蛋白质,脂肪含量低。取100克新鲜虾仁,搭配西兰花、胡萝卜等蔬菜一起清炒,不仅营养丰富,还能增加菜品的色彩和口感。3、凉拌菠菜:菠菜富含铁元素和膳食纤维。将菠菜焯水后,加入蒜末、生抽、醋、少许盐和橄榄油凉拌,是一道美味又健康的菜肴,有助于促进肠道蠕动,预防便秘。三、晚餐:1、全麦面条:全麦面条由全麦粉制作而成,含有丰富的膳食纤维,相较于普通面条,升糖速度更慢。煮100克左右的全麦面条,可搭配番茄、鸡肉、青菜等食材做成番茄鸡肉面。2、清蒸鱼:选择鲈鱼、鲫鱼等新鲜鱼类,富含优质蛋白质和不饱和脂肪酸,对孕妇和胎儿的健康有益。清蒸的烹饪方式能最大程度保留鱼的营养成分,减少油脂的摄入。3、清炒芦笋:芦笋富含多种维生素和矿物质,且含糖量低。清炒芦笋口感鲜嫩,既能为孕妇提供营养,又不会对血糖造成较大波动。对于妊娠糖尿病患者,饮食控制固然重要,但也需要注意营养均衡。建议遵循少食多餐的原则,避免一次性摄入过多食物导致血糖大幅波动。同时,要定期监测血糖,根据血糖情况调整饮食。适当进行运动,如散步等,也有助于控制血糖水平。如果通过饮食和运动无法有效控制血糖,应及时就医,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治疗。
黄兆辉主治医师
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 三甲
糖尿病并发症脚烂是怎么回事
糖尿病并发症脚烂,医学上称为糖尿病足溃疡,这主要是由于长期的高血糖状态导致下肢神经和血管发生病变,进而引发足部感染、溃疡甚至坏死。该疾病是糖尿病患者面临的一种严重并发症。糖尿病足溃疡的形成与多种因素有关。首先高血糖环境会损害神经,特别是下肢的神经,导致患者感觉减退或丧失。这使得患者难以察觉脚部的损伤、压力或感染,从而容易忽视初期的小伤口或不适。另外长期的高血糖状态还会损伤血管,导致血管狭窄、堵塞,进而影响脚部的血液循环。血液供应不足会使受伤部位愈合变慢,增加感染的风险。而糖尿病患者的免疫系统通常较为脆弱,这使得此类人群更容易受到细菌感染,并且感染后的愈合过程也会比正常人更长。发生感染后若得不到及时有效的治疗,病情会迅速恶化,可能导致截肢等严重后果。除了神经病变、血管病变和免疫功能下降外,糖尿病足溃疡的形成还与患者的日常生活习惯密切相关。例如,穿着不合适的鞋子、长时间站立或行走等,都可能增加脚部受到压力和摩擦的风险,从而引发溃疡。此外,足部外伤、烫伤、冻伤等也可能导致糖尿病脚烂。针对糖尿病足溃疡这一并发症,患者应采取积极有效的预防和治疗措施。首先,要严格控制血糖水平,这是预防和治疗糖尿病足溃疡的关键。患者需遵医嘱使用降糖药物,如甘精胰岛素、门冬胰岛素等,将血糖控制在合理范围内。其次,要定期检查足部,包括自我检查和专业医生的检查,及时发现并处理问题。同时,保持足部清洁和干燥,避免感染;穿着舒适、合适的鞋子,并使用护垫等辅助工具减轻压力。若发生感染或溃疡,应立即就医,接受专业的治疗和护理。
谭金凤主治医师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三甲
孕晚期妊娠期糖尿病对胎儿有什么影响
孕晚期妊娠期糖尿病可能对胎儿产生多方面的不良影响,主要包括导致胎儿生长异常、引发胎儿窘迫、造成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等。同时,适当进行运动,如散步、孕妇瑜伽等,但要注意运动强度和时间,避免过度劳累和运动损伤。一般建议在饭后1-2小时进行运动,每次运动30分钟左右。1、导致胎儿生长异常:孕晚期孕妇血糖持续处于较高水平,胎儿长期处于高血糖环境中,会刺激胎儿胰岛细胞增生,分泌过多胰岛素,促进蛋白质和脂肪合成,抑制脂肪分解,从而导致胎儿过度生长,形成巨大儿。这会增加难产、剖宫产的几率,还可能在分娩过程中造成胎儿肩难产,导致锁骨骨折、臂丛神经损伤等产伤。2、引发胎儿窘迫:孕晚期糖尿病可使胎盘血管发生病变,管腔狭窄、血流减少,导致胎儿氧气和营养物质供应不足。同时,胎儿长期处于高血糖环境,代谢增加,对氧气的需求也增加,这就更容易出现缺氧的情况,引发胎儿窘迫。严重的胎儿窘迫若未及时处理,可能导致胎儿宫内死亡。3、造成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在高血糖环境下,胎儿肺表面活性物质的合成和释放可能会受到抑制。肺表面活性物质对于维持肺泡的稳定性和正常呼吸功能至关重要,其缺乏会导致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发生风险增加。出生后,新生儿可能出现呼吸困难、呻吟、发绀等症状,严重时需要机械通气等支持治疗。另外,要密切监测血糖,按照医生的建议定期进行血糖检测,包括空腹血糖、餐后血糖等,以便及时了解血糖变化情况,调整治疗方案。如果通过饮食和运动控制血糖仍不理想,应在医生的指导下合理使用胰岛素等药物进行治疗,切不可自行用药或停药。
健康资讯热门资讯相关推荐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