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健康

儿童溺水后倒背跳动可急救?谣言!马上进行心肺复苏

  连日来,天气持续晴热,不少人的朋友圈里流传着一个倒背溺水者跳动的“控水法”急救方式,称只要溺水不超过一个小时就可以救活。这个方式可信吗?当然是谣言!日前,在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举行的夏季儿童安全系列讲座上,专家进行了正确的溺水急救示范。

  据朋友圈里流传的“控水法”表示,从河里救出两名溺水幼儿,孩子已没有呼吸,村民就攥着孩子双脚,倒背着孩子跑步。几分钟后,小男孩吐出几口水来,哇的一声哭了。

  这个说得“有鼻子有眼”的急救法是否靠谱呢?日前,儿童医院胃肠新生儿外科护师田莎莎、曹凤先在讲解儿童溺水急救如何开展时表示,“倒背法”概率非常低,有点碰巧的意思。

  田莎莎表示,控水法基本控出的是胃内容物和胃内水,肺内的水很难控出来。控水过程导致胃内容物排出,反而增加了误吸风险,有害无益。现在循证医学已经明确,控水拖延复苏,加重误吸,明显增加死亡率。

  据统计,全球每年发生溺水超过50万例,其中约有37万人死于溺水。在我国,溺水是0~14岁少年组排第一位的死亡原因,同时也是排意外伤害死亡人数的第三位死因。溺水是各区域儿童和青年十大主要死因之一,溺水急救迫在眉睫,然而一旦溺水,该怎么急救?

  “营救溺水者上岸后,不少人存在一个错误的急救方法,就是先倒水后再按压。”田莎莎护师表示,移离水后应首先检查溺水者反应,开放气道,检查有无生命迹象,给予5次人工呼吸。如果溺水者对初次人工呼吸无反应,立即行心肺复苏术。对于溺水心脏骤停,争分夺秒的心肺复苏是唯一有效的急救方式。

  田莎莎护师介绍儿童心肺复苏有别于成人心脏复苏,婴幼儿(1-3岁):单掌按压法;儿童(大于3岁):双掌按压法。

  小贴士:心肺复苏急救法:

  心肺复苏是唯一有效的溺水急救方式。

  1、立即呼叫旁人帮助(拨打120)仰卧在硬的平面,拍打溺水者肩膀,判断溺水者有无意识,若无意识,快速松解衣裤,进行心肺复苏。

  2、按压部位:胸骨下部,乳头连线中点。按压时上半身前倾。腕、肘、肩关节伸直,以髋关节为轴,垂直向下用力,借助上半身的体重和肩臂部肌肉的力量进行按压。保证每次按压后充分胸部回弹,不改变按压部位、放松时手不要脱离胸壁,但避免施救者身体依靠在患者胸部。

  3、清理口、咽、鼻分泌物和异物(若有)。

  4、开放气道:一只手置于患者前额,用手掌把额头用力向下、向后压,使头后仰。另一只手手指放在下颏处,向上抬。

  5、人工呼吸,开放气道后立即2次有效人工呼吸。

  6、心肺复苏成功后可观察溺水者呼吸是否恢复,嘴唇、指甲、四肢红润即为成功。

2016-08-20 07:10:49浏览67举报/反馈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医生推荐
相关视频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刘芳副主任医师
东部战区总医院 三甲
毛囊炎长在阴囊上怎么治疗
毛囊炎长在阴囊上皮肤发红、肿胀及疼痛以及阴囊瘙痒的症状。其治疗主要包括一般治疗、局部用药、全身用药、物理治疗等方面。1、一般治疗:保持阴囊部位清洁干燥,每日用温水清洗,避免使用刺激性强的清洁剂,防止对阴囊皮肤造成进一步刺激。勤换内裤,选择宽松、透气的棉质内裤,减少局部摩擦,避免穿紧身裤,以改善阴囊局部的通风环境,有助于缓解毛囊炎症状。2、局部用药:可使用莫匹罗星软膏。其对革兰阳性球菌引起的皮肤感染有良好疗效,能抑制细菌蛋白质的合成,从而达到杀菌、抗炎的目的。若毛囊炎伴有明显瘙痒,可外用炉甘石洗剂,其具有收敛、止痒的作用,能缓解患者不适。药物需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3、全身用药:当毛囊炎症状较为严重,出现发热、局部淋巴结肿大等全身症状,或局部治疗效果不佳时,可遵医嘱口服抗生素,如头孢呋辛。头孢呋辛能抑制细菌细胞壁的合成,发挥抗菌作用,可有效控制感染的扩散,减轻全身及局部炎症反应。具体用药需根据病情及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结果。4、物理治疗:对于部分患者,可采用红外线照射等物理治疗方法。红外线的热效应能够促进局部血液循环,增强局部免疫功能,加快炎症的吸收和消退,缓解毛囊炎引起的疼痛,有助于疾病的恢复。每次照射时间和频率需根据患者具体情况,由医生确定。建议一旦发现阴囊上出现毛囊炎,应及时就医,明确诊断后接受规范治疗。治疗期间严格遵循医嘱,按时用药,不要自行增减药量或停药。若毛囊炎症状持续不缓解或出现加重趋势,如红肿范围扩大、疼痛加剧、出现化脓等情况,需及时复诊,以便医生调整治疗方案。
刘芳副主任医师
东部战区总医院 三甲
急性毛囊炎的症状
急性毛囊炎的症状主要包括局部皮肤症状、疼痛、全身性症状以及并发症相关症状等。若症状加剧,应及时就医,不要自行用药,以免延误病情。1、局部皮肤症状:局部皮肤症状是急性毛囊炎的典型表现,表现为毛囊周围的红斑、丘疹和脓疱。红斑多呈圆形或椭圆形,中央可见毛囊口。丘疹为针尖至米粒大小的隆起,颜色为红色或肤色,可融合成片。脓疱为毛囊口处的黄色脓点,可伴有渗出和结痂。2、疼痛:疼痛是急性毛囊炎的常见症状,表现为局部皮肤的持续性或阵发性疼痛。疼痛多位于毛囊周围,可伴有灼热感和压痛。疼痛的程度与病情轻重相关,轻度患者症状轻微,重度患者症状明显。3、全身性症状:全身性症状是急性毛囊炎的严重表现,包括发热、乏力和淋巴结肿大。发热多为低热,部分患者可出现高热。乏力感明显,常伴有精神不振和活动耐力下降。淋巴结肿大常见于感染部位附近,表现为无痛性肿大,可伴有压痛。4、并发症相关症状:急性毛囊炎可引发多种并发症,包括蜂窝组织炎、脓肿和败血症。蜂窝组织炎表现为局部皮肤的红肿、热痛和硬结,可伴有发热和乏力。脓肿表现为局部皮肤的波动性肿块,可伴有疼痛和发热。败血症表现为高热、寒战和多器官功能衰竭,严重时可导致休克和死亡。建议患者保持皮肤清洁卫生,避免搔抓、摩擦患病部位,防止感染扩散。选择宽松、透气的衣物,减少对皮肤的刺激。饮食上,避免食用辛辣、油腻、刺激性食物,多吃蔬菜水果,保持饮食清淡。
杜虹瑶主治医师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 三甲
毛囊炎的症状表现都有哪些
毛囊炎的症状表现多样,主要包括红肿疼痛、脓疱形成、脱发或瘢痕等症状表现。毛囊炎是一种常见的皮肤炎症,主要由细菌感染毛囊引起,多见于头皮、面部、颈部及臀部等部位。该病可因多种因素诱发,如免疫力下降、皮肤外伤、过度摩擦等。1、红肿疼痛:毛囊炎初期,感染部位会出现红色丘疹,逐渐发展成丘疹性脓疱,周围伴有红晕,炎症明显时可伴有疼痛感。触摸时,可感到局部皮肤温度升高,且有明显的压痛。随着病情发展,红肿范围可能扩大,疼痛加剧,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和工作。2、脓疱形成:在毛囊炎的进展过程中,丘疹性脓疱可逐渐增大,疱内充满脓液。当脓疱成熟时,顶部可出现白色脓点,此时若处理不当,如挤压或搔抓,可能导致脓液扩散,加重感染。脓疱破溃后,可流出黄色或白色的脓液,随后结痂,痂皮脱落后,一般不留瘢痕。但若感染严重或反复发作,可能形成疖或痈,甚至引起全身感染症状。3、脱发或瘢痕:毛囊炎若发生在头皮部位,可能导致毛囊破坏,引起永久性脱发。特别是当毛囊炎反复发作,形成慢性毛囊炎时,脱发问题更为严重。此外,对于某些体质特殊的患者,毛囊炎愈合后可能留下瘢痕,影响皮肤美观。因此,毛囊炎的及时治疗至关重要,以防止并发症的发生。针对毛囊炎的治疗,首先应保持局部皮肤清洁,避免搔抓和挤压。对于症状较轻的患者,可遵医嘱外用抗生素软膏,如红霉素软膏,以控制感染。若症状较重或伴有全身感染症状,则需口服抗生素,如头孢呋辛酯片,进行治疗。在治疗过程中,患者应遵医嘱用药,注意个人卫生,避免诱发因素,以促进病情康复。同时,对于反复发作的毛囊炎患者,应积极寻找并去除病因,以减少复发机会。
刘芳副主任医师
东部战区总医院 三甲
毛囊炎是由什么引起的
毛囊炎是由多种因素引起的毛囊及其周围组织的炎症,病因复杂,主要可分为非疾病因素和疾病因素两大类。非疾病因素包括不当使用化妆品等;疾病因素则涉及细菌感染、真菌感染、免疫系统疾病等。一、非疾病因素:化妆品中的某些成分可能堵塞毛囊,导致毛囊炎的发生。特别是油性化妆品或含有刺激性成分的产品,容易引发毛囊堵塞和炎症。建议选择适合自己肤质的化妆品,并注意卸妆彻底,避免残留物堵塞毛囊。二、疾病因素:1、细菌感染:细菌感染是毛囊炎的主要疾病因素之一,其中以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最为常见。细菌通过皮肤破损处侵入毛囊,引发炎症反应,表现为红肿、疼痛和脓疱。2、真菌感染:真菌感染也是毛囊炎的重要病因,尤其是马拉色菌感染。真菌感染多见于湿热环境或免疫力低下的人群,常表现为瘙痒和丘疹。3、免疫系统疾病:某些免疫系统疾病,如糖尿病、艾滋病或长期使用免疫抑制剂的患者,由于免疫力低下,更容易发生毛囊炎。这类患者的毛囊炎往往反复发作,治疗难度较大。针对毛囊炎的预防和治疗,建议从改善个人卫生习惯、避免皮肤损伤、合理使用化妆品等方面入手,同时积极治疗相关疾病。若症状持续或加重,应及时就医,在医生指导下进行规范治疗。毛囊炎的治疗1、外用药物治疗:对于细菌性毛囊炎,可遵医嘱使用莫匹罗星软膏、夫西地酸乳膏等抗生素软膏,这些药物能够有效杀灭细菌、减轻炎症。若为真菌性毛囊炎,如马拉色菌毛囊炎,则需遵医嘱使用抗真菌药物,如酮康唑乳膏。2、口服药物治疗:当外用药物效果不佳或病情较重时,可考虑在医生指导下口服药物。细菌性毛囊炎可选用青霉素类、头孢类、喹诺酮类等抗生素。对于真菌性毛囊炎,可口服伊曲康唑等抗真菌药物。3、物理治疗及手术治疗:物理治疗如紫外线照射、超短波治疗等,可通过促进局部血液循环、加速炎症消退等方式辅助治疗毛囊炎。对于形成脓肿的毛囊炎,可能需要手术切开引流。物理治疗和手术治疗均需在医生指导下进行。
健康资讯热门资讯相关推荐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