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健康

重庆2岁孩子学光头强酿悲剧 家长需要正确引导

  “千年等一回,等一回啊~”这首歌相信很多80、90后的小伙伴并不陌生,因为每年暑假总是有那么些电视剧会不停的重播!对于还在上学的小伙伴来说,只要看到这些剧播出,就意味着暑期来临。

  与此同时,模仿剧中人物,也成了小伙伴之间的一大乐趣。然而,近年来,全国年各地相继出现模仿剧情节伤人伤己的情况。类似事件,在重庆也时有发生!

  儿童模仿影视作品 酿成多起悲剧

  2016年6月15日,家住重庆市綦江区九龙大道的两岁男童蒋虎虎,模仿动画片《熊出没》里面光头强砍树的场景,持仿真斧头将一名4岁男孩砍伤。

  2015年4月19日上午,伴随着几声巨响,武隆县重百超市门前路段,塑胶板凳、糖果桶、玩具车等物品从天而降,将一名路过的老太砸倒在地。肇事者竟是一名3岁的幼儿。幼儿父母称,孩子很迷恋动画片《熊出没》,经常模仿一些扔东西的行为。

  2014年1月5日,独自在家的重庆6岁男孩小龙,从6楼高的窗台上翻落下来摔伤。经过急救,身体并无大碍。孩子父亲称,小龙从小迷恋奥特曼,是动画片里的危险画面误导了孩子。

  正确引导幼儿 这项技能家长必须get起来

  眼看暑假临近,小朋友们更是到了活跃的时候,如何才能避免此类事件的发生呢?对此,有关专家提醒,希望家长朋友更加注意小朋友的安全,孩子在看动画片时,家长最好陪着看,并正确引导小朋友对动画和电视情节的理解,这样才能让小朋友们更好的成长。

  “三四岁的幼儿,模仿的能力比较强,但认知不成熟,很容易受影视作品影响。”日前,重庆医科大学专门从事儿童心理研究的梅其霞教授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3岁至10岁的孩子,最容易受动画片影响。因为,从生理发育上讲,3至10岁的儿童大脑皮层发育不全,自我抑制能力差;从认知上讲,这个年龄段的儿童开始有理解能力,对外界事物好奇,盲目崇拜模仿,但缺乏判断、辨别能力,如果接受到一些危险、不良的信息,有可能效仿而不知后果。

  那么,应该怎样正确引导孩子看动画片?梅其霞教授认为,家长应严格控制孩子看动画片的时间,如每天观看15至20分钟,假期里可以增加一次,整体不要超过一个小时。

  同时,梅其霞教授表示,孩子在看动画片时,家长要尽量陪孩子一起看动画片,及时对于孩子不能理解或有可能理解偏差的情况及时指导。比如,在看《喜羊羊与灰太狼》中烤羊肉串的剧情时,家长能够提醒,森林放火很危险,以及被火烧了是件很痛苦的事,人们应该远离火等等,就会加深孩子对火的危险进一步认识。

  不同年龄段的幼儿 选择动画片有讲究

  近年来,此类事件引起了众多教育学者和家长们的注意!那么,从儿童心理学的角度出发,针对不同年龄段的幼儿,家长在给孩子选择动画片的时候,有何讲究呢?

  1岁~2岁

  特点:感知能力还比较差,也是语言发展的关键时期。

  选择:适当看些主题单一、情节简单同时有助于语言开发的动画片,画面色彩要比较鲜艳,要短小。

  2岁~4岁

  特点:开始具备较强的心理活动能力,开始注意周围的事物。

  选择:动物、植物为主题的故事片,既能满足其旺盛的好奇心,又能培养儿童良好的道德观。

  4岁~6岁

  特点:形象思维进一步发展,语言理解能力已经发展得较好。

  选择:科普性质的动画片,扩大儿童的知识面,开发儿童智力。

  6岁~10岁

  特点:认知能力进一步提高。

  选择:有冲突、爱憎分明、励志等主题的,思想积极向上的动画片。

2016-06-23 00:37:06浏览17举报/反馈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医生推荐
相关视频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闫振文副主任医师
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 三甲
帕金森病人眼皮下沉怎么回事,怎么办
帕金森一般是指帕金森病。通常情况下,帕金森病患者眼皮下沉可能是由于过度用眼、睡眠不足、低血压、脑供血不足、脑出血等原因所引起的,建议患者需要根据不同的原因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1、过度用眼若长时间看手机、平板等电子设备,可能会导致眼部肌肉紧张,从而引起眼皮下垂的情况。建议患者可以适当闭目休息,缓解眼部疲劳的情况。同时,患者也可以通过眼部热敷的方式,促进眼周血液循环,改善眼皮下沉的情况。2、睡眠不足长期熬夜,会导致睡眠不足,也可能会引起上述情况。建议患者及时调整不良的作息习惯,保持充足的睡眠时间,避免熬夜。同时,患者也可以在医生指导下通过针灸、艾灸等方式进行辅助治疗。3、低血压低血压主要是由于营养不良、感染等因素引起的血管内压力降低情况,患者可能会出现头晕、乏力、心前区隐痛等症状,部分患者可能会表现为眼皮下沉的情况。建议患者可以在医生指导下使用醋酸奥曲肽、盐酸米多君等药物进行治疗。4、脑供血不足脑供血不足主要是由于颈椎病、脑动脉粥样硬化等因素引起的脑部血液供应障碍情况,由于脑血管狭窄,可能导致脑缺血,从而引起眼皮下沉的情况,同时还可能伴有头痛、头晕等症状。建议患者可以在医生指导下使用阿司匹林肠溶片、硫酸氢氯吡格雷片等抗血小板药物进行治疗。必要时,患者也可以通过支架植入术等方式进行手术治疗。5、脑出血脑出血主要是由于脑动脉硬化、脑血管畸形等因素引起的脑实质内血管破裂出血情况。由于局部血液循环不畅,患者可能会表现为上述情况,同时还可能伴有肢体无力、面色苍白等症状。建议患者可以在医生指导下使用甘露醇、呋塞米等药物进行降颅压治疗。必要时,对于病情较严重的患者,则需要通过手术的方式进行治疗。在日常生活中,建议患者要注意做好个人防护措施,避免去人多密集的地方。饮食上患者可以适当进食富含蛋白质、维生素等营养物质的食物,如牛奶、玉米等,有助于补充身体所需营养。
闫振文副主任医师
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 三甲
帕金森病的四项主征是什么
帕金森病的四大主征包括静止性震颤、肌强直、运动迟缓、姿势平衡障碍,不符合以上任何主征的都不属于帕金森病的主征。1、静止性震颤静止性震颤一般为上述疾病的首发症状,大多开始于一侧上肢远端部位,静止时出现或明显,随意运动时减轻或停止,紧张激动时加剧,入睡后消失,发病时拇指与屈曲的食指间呈搓丸样动作。2、肌强直被动运动关节时阻力增高,且呈一致性,类似弯曲软铅管的感觉,在有静止性震颤的患者中,可出现断续停顿样的震颤。严重时患者可出现特殊的屈曲体位或姿势,表现为头部前倾,躯干俯屈,肘关节屈曲,腕关节伸直,前臂内收,髋及膝关节略微弯曲,甚至生活不能自理。3、运动迟缓帕金森病患者一般动作缓慢、笨拙、随意运动减少。早期以手指精细动作缓慢,如解纽扣、扣纽扣、系鞋带等动作尤为明显。4、姿势平衡障碍通常情况下步态障碍甚为突出,常表现走路时下肢拖曳,随病情进展,步伐逐渐变小变慢,启动困难,但一迈步后,即以极小的步伐越走越快,不能及时止步,一般称为前冲步态或慌张步态。如果是平衡障碍患者,此障碍患者特别害怕跌倒,路上有极小的障碍物,也要停步不前。患者在转弯时,平衡障碍特别明显,此时躯干僵硬,采取连续小步使躯干和头部一起转弯。一般情况下,协调运动障碍是早期的特征性体征,行走时上肢的前后摆动减少或完全消失。除此之外,建议上述疾病患者可以在医生指导下使用药物进行治疗,例如复方左旋多巴、金刚烷胺等。在日常生活中,患者还可以通过调整饮食、适当运动、保持良好的心态等方式进行改善。
闫振文副主任医师
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 三甲
身体消瘦与帕金森病有关吗
身体消瘦可能与帕金森病有关,但也可能与其他原因有关,比如长期营养不良、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等。1、帕金森病帕金森病是一种常见于中老年的神经系统变性疾病,临床上主要表现为静止性震颤、运动迟缓、肌强直和姿势平衡障碍等。如果患者患有帕金森病,可能会导致机体功能退化,出现身体消瘦的情况。建议患者可以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左旋多巴、盐酸金刚烷胺等药物进行治疗。必要时,患者需要通过脑电刺激等方式进行手术治疗。2、长期营养不良如果患者长期存在不良饮食,导致机体长期处于营养不良的状态,机体的各项生理功能会受到影响,从而引起身体消瘦的情况。建议患者可以适当进食富含蛋白质、维生素等营养物质的食物,如鸡蛋、西红柿等。同时,患者也可以适当进行体育锻炼,如慢跑、游泳等,有助于增强抵抗力。3、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甲状腺功能亢进症主要是由于甲状腺激素分泌过多引起的内分泌疾病。由于甲状腺激素过多,会导致机体新陈代谢加快,同时还会导致胃肠道蠕动减慢,从而引起食欲亢进、体重下降等症状,部分患者可能会表现为身体消瘦的情况。建议患者可以在医生指导下使用甲巯咪唑、丙硫氧嘧啶等药物进行治疗。必要时,患者也可以通过甲亢放射性碘治疗的方式进一步治疗。除此之外,糖尿病、肺结核、胃溃疡等疾病也可能会引起身体消瘦的情况,建议患者及时就医,查明病因后对症治疗。
闫振文副主任医师
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 三甲
帕金森病中期怎么回事,怎么办
帕金森病是一种老年退行性疾病,主要病理改变为中脑黑质多巴胺能神经元变性死亡。其发病与遗传、环境和神经系统老化等因素有关,临床表现以静止性震颤、运动迟缓、肌强直、姿势步态障碍等为主,也可能出现其他并发症。1.静止性震颤:患者常表现为一侧肢体出现“搓丸样”动作,通常在休息时加重,在做随意运动时减轻,如不仔细观察,不易发觉。此时可通过询问患者的家属来了解情况,并进行相应的检查确诊。2.运动迟缓:由于患者肌肉僵硬、无力导致行动困难,无法完成一些日常活动,比如系扣子、穿衣服、刷牙、走路等。建议遵医嘱使用盐酸金刚烷胺片、左旋多巴胶囊等药物治疗。3.肌强直:指骨骼肌持续收缩而不能放松的症状,可表现为患者手指掰不开、腿伸不开等症状。该疾病目前尚无特异性的治疗方法,主要是对症处理及延缓病情进展,可在医生指导下应用复方左旋多巴胶囊、盐酸金刚烷胺片等药物改善症状。4.姿势步态障碍:由于患者平衡功能受损,行走时会出现起步困难、身体前倾、双臂向前摆动、步幅宽小步态等现象。针对这一情况,应鼓励患者坚持锻炼,可以采用站立位训练、步行训练等方式帮助恢复。5.其他并发症:随着疾病的进展,部分患者还会出现吞咽困难、语言不清、睡眠障碍等问题,需及时就医诊治。此外,帕金森病的预后一般较好,早期诊断并给予积极正规的综合治疗,多数病人能维持一定的劳动能力。
闫振文副主任医师
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 三甲
帕金森病的脑部核磁表现有哪些
帕金森病的脑部核磁共振表现,主要包括T1加权像、T2加权像、弥散张量成像、灌注加权成像、核磁共振波谱成像等。1、T1加权像通常情况下,患者进行脑部核磁共振检查时,可以清晰地发现T1加权像上信号呈现高亮的现象,而且通常会呈对称分布。2、T2加权像通过进行T2加权像检查,可以发现T2加权像呈现出明显的高信号现象,而且通常会出现在患者的白质部位。3、弥散张量成像弥散张量成像主要是利用组织扩散加权成像的原理,可以判断患者脑部的白质是否存在异常的情况,也可以检查出患者是否存在脑出血、脑梗死等一系列病变。4、灌注加权成像灌注加权成像通常是利用核磁共振的现象,以及血液流动的含量来进行判断,一般可以通过图像判断血液的流量是否正常。如果患者的血液流量低于正常标准,则可能会出现局部缺血缺氧的情况。5、核磁共振波谱成像核磁共振波谱成像是一种新型的医学影像检查方法,可以通过分析人体内氢质子的特性来判断疾病。帕金森病患者的大脑内氢质子会出现明显的峰值,所以可以通过这种方法来诊断疾病。在日常生活中,患者需要保持规律作息,避免长期熬夜和过度劳累,要注意劳逸结合,以免加重身体的不适。可以适当进食富含维生素的蔬菜水果,如西红柿、苹果等,有助于补充机体所需营养,从而增强自身体质。如果出现不适症状,建议患者及时就医治疗,以免耽误病情。
健康资讯热门资讯相关推荐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