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健康

4件小事可致新生儿窒息

  尚在襁褓中的宝宝,出现危机状况也无法言语,因此更需要家长在照料时加倍小心。在显示生活中,不少新生儿窒息的发生,都是由于家长忽略了一些小细节所致。

  趴着睡在沙发上

  一些家长认为,让婴儿趴着睡会比较踏实,所以,他们自己坐在沙发上看电视,让婴儿趴在身边的沙发上。殊不知,在所有婴儿猝死综合征案例中,有八分之一的案例都是祸起沙发。

4件小事可致新生儿窒息

  美国堪萨斯城儿童医院研究者的一项调查显示,在美国24个州总计7934起婴儿猝死案例中,在沙发上窒息死亡的比例最高,高于婴儿床、摇篮和普通床发生的猝死比例。研究发现,有相当高比例的家长习惯让孩子趴着睡觉,或在婴儿床里,或在沙发上。有一些家长认为趴着睡孩子能睡得更踏实,有家长意识到窒息的风险但认为有家长在一旁看护没有问题,但事实上,一些家长自己睡着了,一些家长根本无法察觉婴儿发生窒息。特别是,趴着睡在沙发上风险更高,柔软的沙发垫可以在短时间内让婴儿窒息致死。

  这一研究发表在最新一期《儿科》杂志上。研究最终建议,无论是小憩还是夜眠,都应当让婴儿正面朝上,独自睡觉,不用枕头,睡在一个足够大的坚实的平面上。

  给宝宝包蜡烛

  们觉得给孩子包上蜡烛包会让他们不蹬被子,可以帮助保暖,然而这会影响孩子正常发育。孩子睡觉的时候如果受到约束,那么四肢的活动便会受到限制,同时身体的血液流动也变得不通畅,使得孩子的四肢不够灵活。此外,包蜡烛包也会使得孩子的神经发育受到影响,尤其会引起四肢畸形,严重会导致呼吸不畅,影响肺部发育,甚至导致宝宝窒息。

  让宝宝跟父母同睡

  英国媒体曾报道指出,婴儿窒息死亡大部分情况下是由于和父母睡在一张床上,或是由于和其他婴儿共享一张床。

  由此,专家建议:父母须为宝宝准备专门的单人婴儿床,不可让宝宝与他人共享一张床。而且床内应只铺床垫及其配套的床单,放置必要的床上用品。不要把婴儿床变成“储物柜”。不要在婴儿床中存放例如毛绒玩具、不用的毛毯、被褥、床帏子等可能掩住婴儿口鼻的物品。

  据悉,美国从2000年到2010年,有640个婴儿死于突发性睡眠窒息;英国仅2012年就有221个婴儿死于睡眠窒息。

  相关知识:安全防范小贴士

  1、让宝宝独自盖一床厚而轻松的小棉被在自己的小床上睡,不要和妈妈同睡一个被窝,室内潮湿寒冷时可选用电暖器。

  2、对于经常吐奶的宝宝,在喂奶后要轻轻拍他的后背,待胃内空气排出后,再把他放在舒适的婴儿床上,宝宝睡熟后,妈妈要在旁边守护一段时间。

  3、夜间给宝宝喂奶最好坐起来,在清醒状态下喂完,然后待宝宝睡着后,方可安心去睡。

  4、常吐奶的宝宝不要给他佩戴带塑料围嘴,因它容易卷起堵住宝宝的口和鼻。

  5、给宝宝喂奶时,切忌让他仰着喝。

  6、天气寒冷带宝宝外出时,在包裹宝宝严实的同时,一定要记住留一个出气口。

  7、让宝宝俯卧时妈妈千万不能走开,要在旁边查看宝宝是否吐奶?呼吸如何?旁边有无可能堵住宝宝口鼻的东西?当有事离开时,一定要将宝宝翻转过开来。

2014-10-03 01:03:38浏览68举报/反馈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医生推荐
相关视频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颜炳柱主任医师
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 三甲
风疹病毒IgG抗体阳性是怎么回事,怎么办
风疹病毒IgG抗体阳性的原因主要涵盖既往感染、疫苗接种、实验室误差等因素;应对措施则包括咨询医生、进一步检查、依因处理等。清晰了解这些,有助于正确认识检测结果并合理应对。一、原因:1、既往感染:当人体首次被风疹病毒入侵,免疫系统即刻启动防御。免疫系统中的B淋巴细胞识别风疹病毒抗原后,激活并分化为浆细胞,浆细胞会大量分泌针对风疹病毒的特异性抗体,IgG抗体便是其中之一。IgG抗体在感染一段时间后逐渐产生,一旦出现便会在体内长期留存,致使既往感染过风疹病毒的人在后续检测中呈现IgG抗体阳性。2、疫苗接种:风疹疫苗含处理后的风疹病毒抗原成分,接种后,疫苗抗原刺激人体免疫系统,模拟自然感染过程,但不会引发疾病症状。免疫系统识别疫苗抗原后,B淋巴细胞被激活分化为浆细胞,进而产生风疹病毒IgG抗体,使人体获得对风疹病毒的免疫力,检测时IgG抗体呈阳性。3、实验室误差:实验室检测方法的局限性、检测试剂质量问题、操作人员技术熟练度等多种因素,都可能干扰检测结果准确性,使检测结果出现偏差,呈现假阳性。二、应对措施:1、咨询医生:及时携带检测报告前往正规医院,向医生详细说明自身近期健康状况、有无类似风疹症状发作史、疫苗接种情况以及家族病史等信息,在医生指导下根据这些信息进行初步分析。2、进一步检查:建议进行进一步检查,如IgM抗体检测、病毒核酸检测等,以明确是否为现感染。若IgM抗体阳性或病毒核酸检测呈阳性,结合临床症状可确诊为近期感染。3、依因处理:若确诊为既往感染或疫苗接种导致,且无其他异常,无需特殊处理,定期体检即可。若为近期感染,抗病毒治疗方面,常用药物如利巴韦林,能抑制病毒核酸合成,阻碍风疹病毒复制。若伴有发热,可使用对乙酰氨基酚等退热药物;皮肤瘙痒明显者,可外用炉甘石洗剂缓解症状,具体用药需依据患者实际病情由医生判断。若检测出风疹病毒IgG抗体阳性,不要自行盲目判断或处理。务必遵循医生的专业建议,根据具体情况采取相应措施。同时,保持良好生活习惯,增强自身免疫力,有助于维持身体健康。
李晖主任医师
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 三甲
风疹病毒和巨细胞病毒igg阳性可以怀孕吗
风疹病毒和巨细胞病毒IgG阳性不建议怀孕。这一情况意味着机体曾经感染过风疹病毒和巨细胞病毒,尽管可能并无明显不适症状,但从母婴健康的角度出发,不建议在此种情况下受孕。风疹病毒和巨细胞病毒对胎儿的威胁极大。风疹病毒IgG阳性表明既往感染过风疹病毒,虽然大多数成年人感染风疹病毒后症状轻微,但一旦孕妇在孕期感染风疹病毒,尤其是在孕早期,病毒可通过胎盘传播给胎儿,导致胎儿出现严重的先天性畸形,如先天性心脏病、先天性白内障、神经性耳聋、小头畸形等。巨细胞病毒IgG阳性同样反映曾有过感染,孕期若发生巨细胞病毒的再激活或初次感染新的病毒株,也会对胎儿造成严重影响。胎儿感染巨细胞病毒后,可能出现宫内发育迟缓、黄疸、肝脾肿大、智力发育障碍等多种问题,严重影响胎儿的生长发育和出生后的生活质量。风疹病毒和巨细胞病毒IgG阳性时,孕妇在孕期感染病毒的风险相对较高。即使是既往感染过,体内的免疫状态也并非绝对稳定,在孕期由于身体激素水平变化、免疫力下降等因素,病毒有可能重新激活。并且,目前针对风疹病毒和巨细胞病毒感染,缺乏特效的治疗药物。一旦孕期发生感染,临床治疗手段有限,难以完全阻断病毒对胎儿的不良影响。若检测出风疹病毒和巨细胞病毒IgG阳性,建议进一步检测IgM抗体以明确是否存在近期感染。备孕前可通过适当锻炼、均衡饮食等方式。在各项指标正常且医生评估后,再考虑怀孕,以降低孕期感染风险,保障母婴健康。
刘芳副主任医师
东部战区总医院 三甲
风疹病毒抗体igg高对怀孕有影响吗
风疹病毒抗体IgG高对怀孕一般没有不良影响。孕妇在孕期要注意个人卫生和环境卫生,尽量避免前往人员密集、空气不流通的场所,减少与各种病原体的接触机会,预防其他可能影响胎儿健康的感染性疾病。风疹病毒抗体IgG是人体感染风疹病毒后产生的一种特异性抗体。当人体初次感染风疹病毒时,免疫系统会先产生IgM抗体,随后逐渐产生IgG抗体。IgG抗体具有记忆性和持久性,一旦产生,通常会在体内长期存在,甚至终身携带。如果检测发现风疹病毒抗体IgG高,而IgM抗体阴性,这通常表明机体曾经感染过风疹病毒,但目前已经处于恢复期或既往感染状态,体内的病毒已被清除,不具有传染性。这种情况下,孕妇自身不会因风疹病毒而出现急性感染症状,也不会对孕妇的身体健康造成明显威胁。对于胎儿而言,母体风疹病毒抗体IgG可以通过胎盘传递给胎儿,为胎儿提供被动免疫保护。在怀孕期间,胎儿的免疫系统尚未完全发育成熟,容易受到各种病原体的侵袭。母体的风疹病毒抗体IgG能够帮助胎儿抵御风疹病毒的感染,降低胎儿在宫内感染风疹病毒的风险。此外,孕妇要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如均衡饮食、适量运动、充足睡眠等,以维持自身良好的身体状态和免疫力,为胎儿的生长发育提供良好的内环境。如果孕妇对风疹病毒抗体IgG高还有其他疑问或担忧,可随时咨询妇产科医生或专业的免疫科医生,以获得更详细准确的解答和指导。
刘芳副主任医师
东部战区总医院 三甲
孕妇抗风疹病毒抗体igg高是什么意思
孕妇抗风疹病毒抗体IgG高通常意味着孕妇曾经感染过风疹病毒,目前已经产生了相应的免疫力。对于这种情况,建议孕妇仔细查看检查报告,确认IgM抗体是否为阴性。风疹病毒是一种常见的病毒,感染后人体免疫系统会产生相应的抗体来对抗病毒。IgG抗体是一种免疫球蛋白,在人体感染风疹病毒后会逐渐升高,并在体内长期存在,具有记忆功能,能够识别并中和再次入侵的风疹病毒。当孕妇检测出抗风疹病毒抗体IgG高时,说明过去感染过风疹病毒,现在身体对该病毒有一定的抵抗力,一般情况下不会再感染风疹病毒而发病,这对于孕妇和胎儿来说是一种保护。不过,虽然IgG抗体高表明孕妇对风疹病毒有免疫力,但仍需关注IgM抗体的情况。如果同时出现抗风疹病毒抗体IgM阳性,可能提示孕妇近期有风疹病毒的急性感染,这对胎儿可能存在较大风险,如导致胎儿畸形、流产、早产等。但如果只是单纯的IgG抗体高,IgM抗体阴性,通常不必过于担心,胎儿感染风疹病毒的可能性较小。如果有任何疑问,及时咨询医生,以获得专业的解释和建议。同时,孕妇要按时进行产检,密切关注胎儿的发育情况,通过超声等检查手段及时发现可能存在的问题。在日常生活中,孕妇仍需注意个人卫生,避免接触风疹病毒感染患者,降低再次感染的风险。
健康资讯热门资讯相关推荐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