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健康

新生儿疾病预防 妈妈必须了解的新生儿肺炎

  新生儿肺炎是新生儿时期最常见的一种严重呼吸道疾病。以弥漫性肺部病变及不典型的临床表现为其特点,需及早诊断和正确处理。由于新生儿呼吸器官和功能不成熟,如不及时治疗,就很容易引起呼吸衰竭、心力衰竭败血症乃至死亡。

  新生儿肺炎如何分类?

  按性质分为吸人性肺炎(吸人羊水、胎粪或乳汁)和感染性肺炎(产前感染、产时感染及产后感染);按病原分为细菌性、病毒性、支原体、衣原体、真菌、弓形虫肺炎等。吸人性肺炎可马上发病,产前感染多在娩出24小时内发病;产时感染需数天或数周发病;产后感染依据病原体不同而不同发病。

  新生儿感染性肺炎的病因和感染途径有哪些?

  新生儿感染性肺炎可发生在出生前、出生时及出生后,出生前和出生时感染的肺炎又称为宫内感染性肺炎。出生前感染可以是胎儿吸人被污染的羊水或孕母感染了某些病毒、细菌或原虫等病原微生物后,通过血行传播给胎儿,常见的病原体为革兰阴性杆菌、B族溶血性链球菌、生殖道支原体、沙眼衣原体、巨细胞病毒、风疹病毒、单纯疱疹病毒等。出生时感染可以是胎儿在分娩过程中吸人孕母产道内污染的分泌物或断脐时消毒不严所致,其病原体和出生前感染吸入污染羊水所致的肺炎相似,以革兰阴性杆菌为多见。出生后的感染性肺炎,其病原体的来源可为周围人群的接触传染,也可是由于新生儿其他部位的感染通过血行传播至肺,其主要的病原菌为肺炎球菌、葡萄球菌、革兰阴性杆菌和呼吸道合胞病毒等;而医院内感染的病原菌则多为耐药的革兰阴性杆菌和葡萄球菌。

  新生儿感染性肺炎有哪些临床表现?

  (1)宫内感染性肺炎:常于出生时已有症状,如出生时窒息,出生后不久即出现呼吸困难,病情严重,进展迅速,全身中毒症状明显,而肺部体征出现较晚,X线表现也出现较晚。

  (2)出生后感染性肺炎:其临床表现和婴儿感染性肺炎表现相似,常表现为发绀、气促、口吐白沫、精神委靡、食欲差、体温异常(早产儿或重症者常为体温不升)等。新生儿咳嗽反射差,多数患儿肺炎时可无咳嗽症状。肺部听诊主要为水泡音或肺底捻发音,呼吸道合胞病毒、衣原体肺炎可闻及哮鸣音,部分患儿肺部听诊可以阴性。

2014-06-14 01:11:00浏览46举报/反馈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医生推荐
相关视频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吴鹏波副主任医师
武汉大学人民医院 三甲
嗳气、腹胀与肝病有关系吗
嗳气、腹胀可能与病毒性肝炎、肝硬化等肝病有关,但也有可能是慢性胃炎导致的。1.病毒性肝炎首先,乙肝病毒等各类肝炎病毒感染引起的病毒性肝炎,常会因肝功能受损而出现身体乏力、厌油嗳气、恶心呕吐、上腹胀痛等不适。建议患者清淡饮食、卧床休息,并遵医嘱使用拉米夫定、恩替卡韦等药物进行治疗。2.肝硬化其次,各种原因引起的肝细胞坏死、纤维化等病变,都可能会进展为肝硬化。由于肝脏也会参与整个消化过程,因此肝硬化患者除典型症状外,也可能会出现腹胀腹痛、食欲不振、反酸嗳气、体重下降等表现。建议患者多吃新鲜果蔬、避免饮酒,并遵医嘱使用索磷布韦、达卡他韦等药物进行抗病毒治疗。3.慢性胃炎最后,幽门螺杆菌感染引起的慢性胃炎,患者常会因胃黏膜持续受到炎症刺激,而出现中上腹钝痛、恶心反酸、嗳气打嗝等不适症状。患者可在医生指导下联用兰索拉唑、枸橼酸铋钾、诺氟沙星、阿莫西林等药物进行四联疗法,以达到根治幽门螺杆菌感染的目的。此外,嗳气、腹胀还可能与不良饮食习惯、不良生活方式有关,建议患者少食多餐,并根据自身情况适当进行户外活动。若上述症状持续无缓解,建议及时就医完善血常规、肝功能、腹部超声等检查,并根据检查结果积极进行治疗。
刘泽群主治医师
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 三甲
月经推迟三天、有点恶心是不是怀孕了
月经推迟三天、有点恶心可能是怀孕的早期症状,但也可能是由精神压力和情绪变化,或多囊卵巢综合征等妇科疾病引起的。 1.怀孕 首先,受精卵着床后,体内的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水平通常会出现升高,进而导致月经推迟和早孕反应。常见的早孕反应有恶心干呕、神疲乏力等。此时,可使用早孕试纸,或到医院检查血HCG水平,来判断上述症状是否与怀孕有关。 2.精神压力和情绪变化 其次,长期处于焦虑、紧张的状态,或近期有较大的情绪波动,也可能会影响下丘脑-垂体-卵巢轴的正常功能,进而导致女性出现月经延迟的现象。此外,不良的情绪状态也可能引起恶心、头晕等不适,建议保持心情愉悦,可通过练瑜伽、深呼吸、做冥想等方式,来宣泄精神压力。 3.多囊卵巢综合征 最后,多囊卵巢综合征多与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有关,患者常因高雄激素水平和胰岛素抵抗,而出现月经失调、肥胖、多毛等表现。此时,患者除了需要通过改善生活方式来控制体重外,还可遵医嘱使用炔雌醇、地屈孕酮等药物进行治疗。 此外,一旦确认为怀孕,则建议女性按照专业医生的指导,进行合适的孕期保健。但若上述症状与妇科疾病有关,则应积极明确病因并进行针对性治疗。
健康资讯热门资讯相关推荐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