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健康

中医推拿治疗小儿感冒咳嗽

  小儿感冒是小朋友最为常见的疾病,但却让父母最头疼,因为小朋友不仅伴有发热、咳嗽,还时常伴随腹泻呕吐或夜寐不宁等。

  中医认为这是小儿“脾常不足”,故有小儿感冒常挟滞之说。中医专家为大家介绍了非药物治疗的小儿推拿手法,可有效治疗小儿感冒综合征

  “如果不是危急重症,家长们完全可以放心让感冒、咳嗽的孩子多试试小儿推拿的疗效。”广州中医药大学邵瑛教授介绍说,小儿推拿是通过穴位点按推拿等方式来调节脏腑、疏通经络、调和气血、平衡阴阳以达到来改善儿童体质、提高机体免疫力的一种保健、治疗方法。因为有一些穴位如七节骨、天柱骨、胁肋等,只有12岁以下的孩子才有感应,所以推拿在小儿感冒、咳嗽的康复治疗中,效果比较显著。

  对付感冒发热:推拿“解表”即可见效

  小儿感冒有两大原因,一是外感之邪入侵,二是小儿正气不足。“若是外感所致的小儿感冒,‘解表’即可。”

  小儿发热是其机体内正邪抗争的表现,是孩子抵抗力的一次锻炼,若轻易服用退烧药,不仅影响了孩子的抗邪能力,也掩盖了病情,且易造成孩子阴液大伤,所以,不管是西医还是中医,都建议小儿体温如果不超过38.5度,就不需要服退烧药,运用小儿推拿中的“头面四大法”或再配合一些物理降温法(温水浴、冷敷额头等)解表即可。

  头面四大法:开天门、推坎宫、揉太阳、揉耳后高骨。开天门,即推天门,天门穴定位在两眉中间至前发际成一直线(见图1),推之即是用两拇指自下而上交替直推(见图2),50-100次;坎宫定位是自眉头起沿眉向眉梢成一横线(见图1),两拇指自眉心向眉梢作分推,称推坎宫,又称推眉弓(见图3),50-100次;太阳在眉后凹陷处(见图1),用中指端揉该穴为揉太阳(见图4),50-100次或3-5分钟;耳后高骨在耳后入发际高骨下凹陷中(见图5),用两拇指或中指端揉之,50-100次或3-5分钟。

中医推拿治疗小儿感冒咳嗽

  以上四法合用称为头面四大法,具有疏风、解表、发汗、除烦安神的作用,还可清热明目、止头痛,并防止惊风

  对付小儿咳嗽:推拿宣肺促痊愈

  小儿咳嗽的推拿宣肺解表法是:分推天突至鸠尾+横擦肩背部+束肺法+头面四大法。

  分推天突至鸠尾:天突至鸠尾是任脉在胸部的穴位,从上至下分别为天突、璇玑、华盖、紫宫、玉堂、膻中、中庭、鸠尾共八穴,用双手拇指分别由此八穴向两旁分推至胁部,又称分胸八道,反复30-50次,宣肺止咳之效甚佳。

  横擦肩背部:肩背部包含大椎、大杼、风门、肺俞等宣肺止咳、疏风解表的要穴。大椎位于第七颈椎棘穴下;大杼位于第一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此为小儿同身寸,即该小儿食、中、无名、小指四手指并拢的宽度为3寸,取其一半即为该小儿的1.5寸,以下同);风门位于第二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肺俞位于第三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小儿推拿操作方法:可分别用拇指或中指按揉诸穴,每穴3分钟。再用全掌或小鱼际快速来回横擦整个肩背部,同时也刺激到了上述诸穴,擦至小儿肩背部透热即可,通常1-2分钟就可达透热,若此时小儿感觉肩背部热感直达鼻咽部,或感觉鼻部畅通了,效果尤佳。

  束肺法:此法没有固定的穴位,操作方法为大人用双手掌分别从胸部和背部抱住小儿,双手同时向上挤压,从胸背部的下段向上段挤压2-3次,再用双手抹揉、搓揉前胸后背约1分钟,以上操作为一遍,可操作3-5遍。此法可清肃肺金、顺气化痰,还可降逆止呕。对于小儿感冒后的咳痰不利或呕逆效果明显。

  对于夹杂症状,也常外邪侵袭脾胃、运化失司所致,运用“解表”小儿推拿法,表邪一解,脾胃自安。

  小儿推拿,是家长最容易掌握,也是最便捷的预防疾病和强身之法,学一些,懂一些,好一些,乐一些,小儿推拿带给一家人幸福快乐!

  专家简介:

  邵瑛,主任医师,广州中医药大学教授,中国中医科学院博士后,硕士生导师。

2014-05-24 07:30:24浏览71举报/反馈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医生推荐
相关视频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林耿鹏副主任医师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三甲
发热,呕吐,甲流怎么回事怎么办
甲流一般是指甲型流感。发热呕吐甲型流感多考虑是自身免疫力低下引起的,但也不排除是饮食不当、流行性感冒等原因导致的,建议针对具体的原因来采取合适的治疗。 1、自身免疫力低下 患者出现这种症状可能是环境污染严重、不良的生活习惯等原因导致机体免疫力低下引起的,进而会影响胃肠道的正常生理功能,在临床上通常会出现胃肠道不适的症状。建议患者在医生的指导下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保证营养均衡,注意休息,适当锻炼。 2、饮食不当 如果日常生活中饮食不当,吃了刺激性的食物或者饮食不洁,就可能会出现胃肠道疾病,进而会影响食物的消化和吸收,通常患者会出现上述不适的症状。建议患者尽快在医生的指导下调整不良的饮食结构,必要时遵医嘱服用健胃消食片、乳酸菌素片等药物来促进胃肠蠕动,缓解不适的症状。 3、流行性感冒 患有该疾病可能是与感染者密切接触导致病毒感染引起的,还可能是与感染者共用洗漱用品等原因诱发的,会导致机体出现病毒感染的情况。患者通常会出现胃肠道异常的情况,建议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奥司他韦胶囊、布洛芬缓释胶囊等药物进行抗病毒、退热治疗。 除了上述原因以外,还可能是患有急性胃肠炎等原因导致的,若患者还出现其他明显不适的症状,则需要及早治疗,避免病情加重。
方霖主治医师
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 三甲
腹部闷痛发热
发生腹部闷痛发热,可能是急性胃肠炎、胆结石、消化性溃疡等因素所致。 1、急性胃肠炎 如果不小心食用变质食物,变质食物内的病菌对胃肠道等人体器官产生刺激,造成胃肠道病变,引起急性胃肠炎,导致腹痛、体温升高、呕吐等症状,可以配合医生使用雷贝拉唑钠肠溶胶囊、铝碳酸镁口服溶液等药物改善症状。同时,适当运动有助于增强机体抗病能力。 2、胆结石 如果肝脏内分泌的胆汁长期储存于胆囊内部,无法通过胆管排出到胃肠道内参与胃肠道对食物的消化和吸收,易造成胆汁过度浓缩,诱发胆结石,导致上述不适症状。可以按医嘱使用还原型谷胱甘肽片、多烯磷脂酰胆碱片等药物治疗。如果胆结石体积过大,也可以通过微创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等方法治疗。 3、消化性溃疡 通常与幽门螺杆菌感染、盲目使用药物、胃酸分泌异常等因素有关,上述因素对胃肠道内的黏膜组织产生刺激,造成胃肠道黏膜细胞受损,引起消化性溃疡,出现上述不适症状。建议配合医生使用枸橼酸铋钾片、法莫替丁胶囊等药物治疗。若出现恶性消化道溃疡,也可以通过胃大部切除术等方法。 除此之外,也有可能与急性肠系膜淋巴结炎、急性阑尾炎等因素有关,需要做好腹部B超检测,采取合适方法改善症状。
健康资讯热门资讯相关推荐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