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健康

中医食疗法防治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

  中医食疗法防治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

  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是指体质较弱的孩子在较长时间内反复不断地发生感冒发热、咳嗽、流涕、咽喉肿痛等呼吸道感染病症。一般免疫功能低下、营养不良或不合理、久病体虚的孩子容易反复呼吸道感染。

  预防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一定要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注意个人卫生,保证充足的睡眠,多到户外活动,多参加体育锻炼增强体质。另外,一定要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不挑食、不偏食,日常饮食要荤素搭配,着重在日常食品中补充维生素和矿物质。对于免疫功能低下、体弱多病的孩子,可考虑采用中医食疗的方法进行调理。

  中医食疗法防治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

  1、多吃富含维生素的食物。对于免疫系统来说,起着关键作用的有维生素A、维生素C、维生素D、锌、铁等几种营养素。其中维生素A能促进上皮生长发育,让呼吸道有一个健康的黏膜,对减轻咳嗽症状、防治哮喘有一定的益处;维生素C能提高人体的抵抗力,促进体内抗体的形成和提高白细胞的吞噬作用;维生素D能促进钙的吸收,有助骨骼健康。

  富含维生素A的食物有动物的肝脏、鱼类、海产品等。此外,胡萝卜素可以在体内转化为维生素A,富含胡萝卜素的食物有菠菜、胡萝卜、韭菜、油菜和芥菜等。

  富含维生素C的水果有猕猴桃、鲜枣、草莓等,可以把这些水果榨成果汁在一起吃。

  富含维生素D的食物有海鱼、动物肝脏、蛋黄和瘦肉等。另外,还要让孩子经常晒太阳,紫外线在体内也可以转化成维生素D。

  富含锌的食物有牡蛎、鱿鱼、瘦肉、蛋类等。

  富含铁的食物有瘦肉、猪肝、蛋黄、鸡肝等。

  2、多吃高蛋白食物。可选用牛奶、鸡蛋、瘦肉、鱼、豆制品等生理价值较高的蛋白质,以补充蛋白质分解代谢的消耗,增强机体免疫功能。冬季可适当吃一些羊肉、牛肉、狗肉等热性肉类,使之起到温补效果。

  3、多吃有健脾、补肾、益肺、理气、止咳、祛痰功效的食物。如桔子、枇杷、大枣、百合、莲子、核桃、白木耳、山药、苡仁、蜂蜜、猪、牛、羊肺等。这些食物既能强身又有助于症状缓解,有条件的可经常食用。

  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中医防治食疗方

  辛夷煲鸡蛋:辛夷花9克,鸡蛋2只。先将蛋整枚打入沸水中略煮片刻,然后再加入辛夷花同煮2-3分钟即成。吃蛋及汤,咸甜任意。对反复上呼吸道感染、过敏性鼻炎有效。

  芡莲杞子瘦肉煲:莲子肉50克,芡实50克、枸杞子50克,猪瘦肉200克,加水适量煲汤、食盐少许调味,佐膳,用于气阴两虚症。

  山药八宝粥:山药、炙黄芪、党参、莲子、麦芽、茯苓、薏苡仁各10g,大枣(去核)5枚,粳米100g,加水煮粥,去黄芪和党参的药渣,加砂糖适量。

  萝卜粥:白萝卜200g(切小块),半夏6g,茯苓、白术、陈皮各10g,水煎1小时,取汁1000ml,加粳米100g,熬粥,白糖适量,每日1次。可健脾燥湿,下气化痰,消积宽中。

  百合花生粥:百合干20克,泡胀;花生仁30克,连皮煮熟,然后与糯米60-80克加水煮粥。忌用铁锅,以搪瓷锅或砂锅煮为佳,每日吃1-2小碗,咸甜任意。

2014-05-19 15:08:35浏览85举报/反馈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医生推荐
相关视频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杜虹瑶主治医师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 三甲
过敏性皮肤病的治疗方法
过敏性皮肤病远离过敏原、外用药物、口服药物、皮肤护理等来治疗。过敏性皮肤病是由于机体接触过敏原后,免疫系统过度反应,累及皮肤引发的一系列炎症性疾病。1、远离过敏原:过敏原是诱发该病的关键因素,常见的有花粉、尘螨、食物如海鲜、牛奶等。通过过敏原检测可精准识别,之后应尽量避免接触。如对花粉过敏者,在花粉季减少外出,关闭门窗;对尘螨过敏,勤换床单被罩,使用除螨仪,降低过敏原接触几率,从源头上控制发病。2、外用药物:发病时,皮肤出现红斑、瘙痒等症状,糖皮质激素药膏是常用外用药物,如地塞米松乳膏,它能抑制炎症细胞活化,减轻皮肤炎症反应,缓解瘙痒、红肿。对于有渗出的急性过敏,硼酸溶液湿敷可收敛创面,将纱布浸湿溶液后敷于患处15-20分钟,每天数次,助于症状缓解。3、口服药物:当过敏反应较重,累及全身,抗组胺药可发挥关键作用。遵医嘱氯雷他定能阻断组胺与受体结合,组胺是致痒、致炎重要介质,此药有效减轻瘙痒等不适。若病情严重,糖皮质激素如泼尼松可短期口服,抑制过度活跃的免疫反应,但因其副作用大,需严格遵医嘱,依据病情调整剂量,控制病情发展。4、皮肤护理:皮肤屏障受损会加重过敏,日常应避免过度清洁,使用温和无刺激的洁面产品、护肤品,防止进一步破坏皮肤屏障。洗澡水温不宜过高,以37-40℃为宜,洗完及时涂抹保湿霜,保持皮肤湿润,为皮肤修复营造良好环境,减轻过敏症状,促进恢复。对于过敏性皮肤病患者,建议记录过敏发作情况,包括接触物、饮食等,辅助查找过敏原。避免搔抓皮肤,防止破损继发感染。若症状持续不改善或出现发热、水疱增多等新情况,及时就医调整治疗方案。
刘芳副主任医师
东部战区总医院 三甲
胶布过敏痒、红肿,治疗方法有哪些
胶布过敏引发瘙痒、红肿,治疗方法有去除过敏原、局部清洗、外用药物、口服药物等。胶布过敏是皮肤接触胶布中的某些成分后,免疫系统将其识别为外来有害物质,从而引发的过敏反应。若过敏症状严重、持续不缓解或出现水疱、渗液等异常,应及时就医。1、去除过敏原:首要步骤是尽快去除引起过敏的胶布。小心揭下胶布,动作轻柔,避免过度拉扯皮肤,防止加重损伤与不适。揭下后,用干净的纱布或纸巾擦拭残留的胶布胶痕。若胶布难以揭除,可先用生理盐水浸湿,待胶布变软后再揭下。2、局部清洗: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过敏部位,以清除残留在皮肤上的胶布成分及过敏原。冲洗时间5-10分钟,水流不宜过大,以免刺激皮肤。清洗后,用干净的毛巾吸干水分,注意不要用力擦拭,保持皮肤清洁干爽有助于减轻过敏症状。3、外用药物:可在医生指导下选用炉甘石洗剂,其具有收敛、止痒作用,能有效缓解过敏导致的瘙痒。也可使用糖皮质激素类药膏,如丁酸氢化可的松乳膏、地奈德乳膏等,这些药膏可减轻炎症反应,缓解红肿。涂抹时,取适量药膏均匀涂于过敏部位,按摩至药物吸收。4、口服药物:对于症状较严重者,可口服抗过敏药物。如氯雷他定、西替利嗪等,这些药物能阻断过敏反应中的某些环节,减轻瘙痒与红肿。具体使用哪种药物需遵医嘱,按医生建议的疗程服用。日常在使用胶布前,先在小面积皮肤上进行试用,观察是否过敏。若已知对某种胶布过敏,应避免再次使用,选择其他材质的替代品。若需长时间使用胶布,可间隔一定时间更换,减少皮肤与胶布的接触时间。保持皮肤清洁,避免在皮肤破损、炎症处使用胶布。若皮肤过敏频繁发生,可到医院进行过敏原检测,明确具体过敏物质,以便更好地预防。
李慧主治医师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 三甲
过敏性哮喘能不能治好
过敏性哮喘通常无法完全治愈。这是一种由多种细胞和细胞组分参与的慢性气道炎症性疾病,主要由过敏原触发。尽管现代医学在不断进步,但由于其发病机制复杂且涉及遗传因素,现阶段难以实现彻底根治。过敏性哮喘的发病与免疫系统的异常反应密切相关。当患者接触如花粉、尘螨、动物毛发等过敏原后,免疫系统会将其识别为外来的有害物质,进而启动免疫反应。在这个过程中,身体会释放如组胺、白三烯等多种炎性介质,这些介质会导致气道平滑肌收缩、气道黏膜水肿、黏液分泌增加,最终引发哮喘症状,如喘息、气急、胸闷和咳嗽等。从根本原因来看,遗传因素在过敏性哮喘的发病中起着关键作用。由于遗传因素难以改变,使得过敏性哮喘的根治面临巨大挑战。过敏性哮喘具有反复发作的特点。即使在病情缓解期,气道炎症依然存在,只是程度相对较轻。一旦再次接触过敏原,或者受到如呼吸道感染、气候变化、运动等其他诱发因素的刺激,病情很容易复发。而且,随着病情的反复,气道会逐渐发生重塑,导致气道结构改变,进一步加重呼吸困难等症状。目前的治疗手段主要是针对控制炎症、缓解症状,并不能从根本上改变患者的过敏体质以及已经存在的气道重塑。过敏性哮喘患者应首先进行过敏原检测,明确自身的过敏原后,尽量避免接触。在药物治疗方面,需长期规律使用吸入性糖皮质激素(如布地奈德)等控制药物,以维持气道稳定。急性发作时,可按需使用短效支气管扩张剂(如阿托品)缓解症状。
庄谊主任医师
南京鼓楼医院 三甲
过敏性哮喘的临床症状表现是什么
过敏性哮喘是一种以慢性气道炎症和气道高反应性为特征的异质性疾病。其临床症状表现主要包括喘息、咳嗽咳痰、气急及胸闷等。1、喘息:喘息是过敏性哮喘的典型症状,表现为呼气时高调哮鸣音,尤其在夜间或清晨加重。喘息声可随病情轻重而变化,轻度发作时仅在用力呼气时闻及,重度发作时静息状态下即可闻及。喘息发作多由过敏原、冷空气、运动等诱发,持续数分钟至数小时,严重时可发展为哮喘持续状态。2、咳嗽咳痰:咳嗽是过敏性哮喘的常见症状,多为干咳,夜间或清晨加重。部分患者可出现咳痰,痰液呈白色泡沫状或黏液性,严重时可呈黄色或绿色,提示合并感染。3、气急:气急是过敏性哮喘的突出症状,表现为呼吸急促、气短、呼吸费力等。气急多与喘息和咳嗽同时出现,严重时可出现端坐呼吸、口唇发绀等症状。气急的程度与病情轻重相关,轻度发作时仅在活动后出现,重度发作时静息状态下即可出现。4、胸闷:胸闷是过敏性哮喘的常见症状,表现为胸部压迫感或紧缩感,常伴有喘息和呼吸困难。胸闷发作时,患者常感到胸部沉重,呼吸不畅,严重时可出现胸痛。胸闷的程度与病情轻重相关,轻度发作时仅在活动后出现,重度发作时静息状态下即可出现。针对过敏性哮喘的临床症状表现,建议及时就医,进行肺功能检查和过敏原检测,明确诊断;避免接触过敏原,如尘螨、花粉、宠物毛发等;定期复查,评估病情控制情况。
健康资讯热门资讯相关推荐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