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口腔疾病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
关注39减肥健康运动

查看更多相关内容

取消关注
首页 > 儿科 > 小儿口腔疾病

婴儿长牙期的日常护理和饮食

举报/反馈
2013-11-20 04:06:35新浪

  一、婴儿长牙的护理方式

  1、宝宝开始长乳牙的症状:平时安静的宝宝突然开始变得烦躁不安,哭个不停,两颊发红,喜欢咬坚硬的东西或总是啃拳头,还特别爱流口水,妈妈怎么哄也没有用,严重时还会出现低烧或腹泻。妈妈此时就应注意观察宝宝的牙床,长新牙齿的位置通常会有小小的突起或肿大,这表明宝宝要长乳牙了。

  2、如何减轻宝宝的疼痛:妈妈洗净自己的双手,用一根手指轻轻来回按摩宝宝的牙床,这对减轻宝宝的疼痛非常有效。

  如果妈妈没有时间这么做,使用磨牙玩具或磨牙食品也是很有帮助的。不要给宝宝使用专门治疗牙痛的产品,它们既不安全,也通常无效。

  3、磨牙玩具的使用:市场上销售的磨牙玩具种类很多,用安全坚硬的橡胶制成的磨牙玩具非常有效。有一种中间注水的磨牙环也很有用,它可以放入冰箱稍加冷却后使用,冰 镇宝宝的牙床,能减轻疼痛。但要注意不能冰冻这种磨牙环,以防其过于坚硬而伤害宝宝的牙床。购买磨牙玩具要注意玩具不应含有容易被宝宝咬下的小部件,同时 应选择宝宝可以两手轻松掌握的磨牙玩具。

  4、磨牙食品的使用:在宝宝吃完磨牙食品后,妈妈需要花时间清理“残局”,通常宝宝都会吃成“大花脸”。

  除此以外,磨牙食品有很多优点。它不仅可以满足宝宝咬的需要,还能让宝宝从食物中吸取营养,锻炼宝宝的咀嚼能力,强壮他的脸部肌肉。妈妈可以购买专门为宝宝设计的磨牙饼干,还可以亲自切一些手指粗细的胡萝卜条或西芹条,作为宝宝的磨牙食品。

  5、关注塑料玩具:有些妈妈觉得磨牙玩具和一般塑料玩具没有什么区别,于是就将塑料玩具充当磨牙棒给孩子使用。事实上,各种塑料玩具的成分都不同,据报道,有些塑 料玩具在孩子咀嚼过程中会释放有毒物质。所以,除非质量可靠、厂商声明放入口中是安全的,妈妈不应让宝宝把一般的塑料玩具当成磨牙玩具使用。

  6、宝宝何时开始刷牙:专家建议,从宝宝长第一颗乳牙起,就该给他刷牙了。这样不仅可以及早防止龋齿产生,还可帮助宝宝从小养成良好的刷牙习惯。妈妈应该使用专门为宝 宝设计的牙刷,如果他很抗拒牙刷,妈妈可以用干净的纱布缠在手指上,代替牙刷为宝宝刷牙。刷牙应该每天早晚两次,使用不含氟的婴儿牙膏。无论白天还是晚上,妈妈都不应让宝宝含着奶头睡觉,以防止龋齿产生。

  二、婴儿长牙吃什么好

  1、2颗牙期:宝宝一般在4-8个月时,下颌的一对乳中切齿悄悄萌出,从此宝宝就脱离没有牙齿的行列。这个时期的宝宝很喜欢将任何他拿得到的物品放到口中咀嚼,让人很是哭笑不得,有时更会模仿大人的动作咀嚼筷子和汤匙。

  妈妈在这个时期可以试着给予宝宝一些半固态的食物,比如马铃薯泥、蛋黄泥、麦片粥等等,让宝宝体验由水状饮食到糊状饮食的过度。稍有稠度的辅食,可以让宝宝意识到他的食物开始有所变化,为日后添加固态食物让宝宝锻炼用牙齿咀嚼打基础。

  2、4颗牙期:大概8~12 个月之时,宝宝的上颌又会长出两颗牙齿甚至更多。此时宝宝的营养需求越发的高,在这个时期妈妈应该给予宝宝更多的选择,比如肉泥、肉末、西红柿、豆腐等等。

  但是宝宝如果咀嚼能力不好,宝宝的消化功能又薄弱,块状的食物没有经过牙齿的碾碎进入消化系统,营养物质是不容易被分解利用的。因此家长在这个时期,要有意识的用固态食物来引导宝宝练习咀嚼。

  3、6~8颗牙期:宝宝在9~13个月时上颌的侧门牙萌出,10~16个月时下颌的侧门牙也将萌出。宝宝在这个时期开始慢慢地适应固体的食物,肠胃的消化机能也渐趋成熟。

  妈妈在这个时期可以给予宝宝固体的食物,比如水蒸蛋,蔬菜之类的。

  4、8~12颗牙期:大概在13~19 个月的时候,宝宝会萌生第一颗乳磨牙(大牙)。

  有了乳磨牙之后,宝宝的咀嚼功力大大提升。在这个时期,宝宝会很有热情地自己用勺子把食物送到嘴里,即使吃得满桌子都是,也是值得妈妈去鼓励的,这对于宝宝以后的性格也有影响。

  这个时期可以减少液状食物的摄入,增加固体食物,比如软饭、面包、蔬菜、肉片等。

  5、12~20颗牙期:在此后的第16到20个月期间,宝宝的20颗乳牙逐渐长齐,完成了乳牙系列的全部萌出过程,这个时期宝宝不但可以自己吞咽食物,而且摄食的技巧也渐趋完美,妈妈可以给予普通稍偏软的食物,如米饭、面条、大豆等等。

39健康网专业医疗保健信息平台 优质健康资讯门户网站  
快速通道
相关推荐39精品39热文
自测
查看全部
推荐专家
查看更多
健康资讯推荐
推荐医院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