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健康

先天性心脏病都需要手术治疗吗?

39健康网 专业医疗保健信息平台
优质健康资讯门户网站

  先天性心脏病是严重危害儿童生命及健康的疾病,孕期的前三个月任何原因导致胎儿心内结构发育出现停顿、混乱,或在出生后应该退化的组织未能退化,即可形成心脏内缺损、各部分连接异常、发育不良、闭锁或出现异常通道,即为先天性心脏病。根据我国一项城市数据统计,先天性心脏病在婴儿死亡原因中已占到第二位。流行病学调查表明,上海的先心病发病率达到出生活产婴儿的7.46‰,而我国每年出生婴儿患各种先心病者估计在15万左右。

  合理选择治疗手段

  不需要医学干预  包括小型的心脏缺损、轻度的血管狭窄和瓣膜返流,例如小型的室间隔缺损房间隔缺损动脉导管未闭,在婴儿期及幼儿期都有自行闭合的可能;轻度的主动脉、肺动脉狭窄以及瓣膜返流对心脏功能影响甚微,只要病情不发生变化就可以不处理,定期复查即可。

  通过内科介入治疗实现纠治  简单的心脏缺损和瓣膜、血管狭窄可以通过内科介入治疗实现纠治,而不需要大动干戈地采用外科手术的方法。介入治疗即经外周血管穿刺后,沿心导管将一填塞或扩张装置送入心脏或血管,进行封堵或扩张治疗。随着该技术的不断成熟,对于部分简单的先心病,例如房间隔缺损、动脉导管未闭、肺动脉瓣狭窄、主动脉缩窄以及部分位置大小合适的室间隔缺损,已可以运用导管介入治疗代替外科开胸手术,这种治疗方法的最大优点在于避免了开胸手术的多种并发症,无皮肤切口,患儿术后恢复快。

  必须接受外科手术的患儿  必须接受外科手术的患儿在先心病患儿中占大多数,包括各类青紫型的复杂先心病、心功能不全及肺动脉高压的婴幼儿、不能施行内科介入或介入失败的病例。手术一般选择胸骨正中切口,长度大概8~10厘米,分别在主动脉和上下腔静脉插管建立体外循环,运用心肌保护液使心脏停止跳动,手术医生在心脏上作一小切口进行缺损的修补及畸形的纠治,手术结束后心脏自动恢复跳动。患儿经过体外循环和手术的影响,心肺功能需要2~3天才能逐渐恢复,所以这段时间需在心脏监护室中度过。手术后1~2周患儿就可以出院了。大部分患儿需在术后短期内服用强心、利尿药物,并需要长期门诊随访。

  先天性心脏病绝大部分都可以通过手术及介入方法治愈,而且大多数患儿可以达到正常的心功能水平,但治疗时机的把握尤为重要。先天性心脏病的治疗应该根据患儿的具体疾病和不同情况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

63
2013-08-28 01:37:24浏览405举报/反馈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相关视频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健康资讯热门资讯相关推荐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