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健康

小儿手足口病全面防护策略

  手足口病是由多种人类肠道病毒引起的一种儿童常见传染病,多发生在5岁以下的儿童。临床表现是急性起病,发热,口腔黏膜出现散在疱疹,手、足、肘、膝和臀部出现斑丘疹、疱疹,疱疹周围可有炎性红晕,疱内液体较少,可伴有咳嗽、流涕、食欲不振等症状。疾病多在一周内痊愈,预后良好。极少数病例(尤其是小于3岁者)病情进展迅速,在发病1~5天左右出现脑膜炎、脑炎(以脑干脑炎最为凶险)、脑脊髓炎、肺水肿、循环障碍等,病情危重可致死亡。

  为何儿童更易感

  人对肠道病毒普遍易感,5岁以下儿童更易感染,尤其以3岁及以下婴幼儿发病率最高。这是因为宝宝出生时体内尚有来自母体的免疫蛋白,随着年龄的增长,来自母体的免疫蛋白逐渐下降,到6个月左右时消失,而3岁以下婴幼儿自身的细胞及体液免疫机制尚未发育完善,抵抗能力低下。

  感染途径

  肠道病毒可经胃肠道(粪-口途径)传播,也可经呼吸道(飞沫、咳嗽、打喷嚏等)传播,亦可因接触患者口鼻分泌物、皮肤或黏膜疱疹液及被污染的物品等传播。一旦感染,无论是否发病,均可获得特异性免疫力。但由于引起手足口病的肠道病毒有较多分型,因此,小儿可多次感染手足口病。

  如何早期发现重症患儿

  具有以下特征,尤其是3岁以下的患儿,有可能在短期内发展为重症病例。应及时到正规医院就诊,密切观察病情变化,进行必要的辅助检查,有针对性地做好救治工作,从而降低死亡的发生。

  持续高热  体温(腋温)>39℃,持续3天以上,常规退热治疗效果不好;

  神经系统表现  出现精神萎靡不振或烦躁不安,呕吐、频繁惊跳、肢体抖动、无力、站立或坐立不稳等;

  呼吸异常  呼吸增快,呼吸节律改变,需警惕肺水肿;

  循环功能障碍  心率增快,出冷汗、四肢凉、皮肤花纹、血压升高、毛细血管再充盈时间延长(>2秒);

  外周血白细胞计数升高  超过15×109/升;

  血糖升高  出现应激性高血糖,血糖>8.3毫摩尔/升。

  如何治疗和预防

  手足口病属自限性疾病,普通病例一般一周左右可以控制病情,以对症治疗为主,居家隔离,避免交叉感染,适当休息,清淡饮食,做好口腔和皮肤护理。重症病例需要住院治疗,由专业医护人员进行积极救治。

  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和作息规律,EV71疫苗接种有助于预防手足口病。幼儿园及小学等机构应做好预防措施。做好晨检,发现疑似患儿,及时隔离;流行季节,教室和宿舍等场所要保持良好通风;每日对玩具、个人卫生用具、餐具等物品进行清洗消毒;进行清扫或消毒工作(尤其清扫厕所)时,工作人员应戴手套,清洗工作结束后应立即洗手

  医院应加强预诊,设立专门诊室,严防交叉感染。

2013-08-27 01:28:44浏览45举报/反馈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医生推荐
相关视频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陈剑锋副主任医师
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 三甲
手足口病第三天咳嗽是严重了吗
通常情况下,手足口病第三天咳嗽是否严重,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综合分析。 1、正常现象 手足口病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一种传染病,主要通过消化道、呼吸道和密切接触传播,多发于学龄前儿童。患者在发病后1~2天通常会出现发热,手、足、口、臀等部位出疹,部分患者会在第3天出现咳嗽的症状,还可能会伴有咳痰、食欲不振、恶心、呕吐、头痛等症状,上述症状可能是疾病进展过程中的一种表现,是正常现象。患者可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布洛芬混悬液、对乙酰氨基酚口服溶液等药物进行退热治疗,也可以遵医嘱使用利巴韦林气雾剂、重组人干扰素α2b喷雾剂等药物进行抗病毒治疗。 2、较严重 如果患者在治疗期间,没有做好个人防护,可能会导致细菌侵入体内,从而引起继发细菌感染的情况,也可能会出现咳嗽的症状,还可能会伴有发热、流鼻涕等症状,此时一般是较严重的。患者可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片、头孢克肟胶囊等药物进行治疗。 在日常生活中,建议患者注意个人卫生,勤洗手,避免去人多密集的地方,如果出现不适症状,建议及时就医治疗。治疗期间患者应注意休息,避免熬夜与过度劳累,以免影响身体的恢复。
李洪伟主治医师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三甲
手足口病加肺炎是怎么回事,怎么办
手足口病加肺炎一般可能是因为病情比较严重、身体免疫力下降、治疗不及时、合并细菌感染、合并病毒感染等原因所引起的,患者需要根据病因进行治疗。 1、病情比较严重 手足口病是由肠道病毒感染引起的一种常见疾病,主要通过消化道、呼吸道和密切接触传播。如果患者的病情比较严重,可能会导致炎症累及肺部,从而引起肺炎的情况。建议患者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利巴韦林、干扰素等抗病毒药物进行治疗。同时,患者也可以遵医嘱使用醋酸泼尼松、地塞米松等糖皮质激素进行治疗。 2、身体免疫力下降 如果患者在患病期间身体免疫力会比较低,此时容易受到细菌或病毒的感染,从而引起肺炎的情况。建议患者可以在医生指导下使用阿莫西林、头孢呋辛钠等药物进行抗感染治疗。同时,患者也可以遵医嘱使用盐酸左氧氟沙星、阿奇霉素等药物进行治疗。 3、治疗不及时 如果患者在患病期间没有及时进行治疗,可能会导致病情持续加重,从而引起上述情况。建议患者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布洛芬、对乙酰氨基酚等非甾体抗炎药进行治疗。同时,患者也可以遵医嘱使用吸入用盐酸氨溴索、吸入用布地奈德混悬液等药物进行雾化治疗。 4、合并细菌感染 如果在患病期间患者的身体抵抗力下降,合并细菌感染也可能会导致出现上述现象。患者可以遵医嘱服用阿莫西林、头孢克肟等抗生素药物治疗。此外,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做好保暖措施,避免着凉,同时要注意休息,保持充足的睡眠,避免熬夜。 5、合并病毒感染 如果在患病期间患者的身体抵抗力下降,合并病毒感染也可能会导致出现上述情况。患者可以遵医嘱服用磷酸奥司他韦、利巴韦林等抗病毒药物治疗。 另外,日常生活中要注意饮食清淡,多吃新鲜的水果蔬菜,注意营养均衡,同时要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多呼吸新鲜空气。另外当患者出现不适症状时,应立即前往医院就诊,以免耽误病情。
刘芳副主任医师
东部战区总医院 三甲
宝宝手足口病肛门处起疹子
宝宝手足口病肛门处起疹子,可能是手足口病本身引起,也可能是肛周湿疹、接触性皮炎、肛周疱疹、丘疹性荨麻疹等原因导致,建议及时就医,根据病因进行治疗。1、手足口病手足口病通常是由于肠道病毒感染所引起,当病毒进入肠道后,可能会导致肠道黏膜受损,从而引起上述症状。如果是手足口病引起,建议家长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给宝宝服用阿昔洛韦片、利巴韦林片等药物进行治疗,同时还应注意多给宝宝喝水,有利于促进病情恢复。2、肛周湿疹肛周湿疹通常是由于局部环境潮湿、细菌感染等原因所引起,由于炎症刺激,宝宝会出现上述症状。建议家长可以在医生指导下给宝宝使用他克莫司软膏、吡美莫司乳膏等药物进行治疗,同时还应注意保持宝宝身体局部清洁卫生,避免用手抓挠。3、接触性皮炎如果宝宝接触了过敏原,如动物皮毛、花粉等,可能会引起接触性皮炎,从而导致上述症状出现。建议家长可以在医生指导下给宝宝使用炉甘石洗剂、莫匹罗星软膏等药物进行治疗,同时还应避免宝宝接触过敏原。4、肛周疱疹如果宝宝的肛门部位受到疱疹病毒的感染,可能会诱发肛周疱疹,导致肛门部位出现水疱、脓疱等症状。建议家长可以在医生指导下给宝宝使用阿昔洛韦乳膏、喷昔洛韦乳膏等药物进行治疗。5、丘疹性荨麻疹丘疹性荨麻疹是指皮肤被昆虫叮咬后发生的局部皮肤过敏和炎症反应,主要是由于昆虫叮咬时注入皮肤的唾液可能导致人体产生过敏反应,也可能是昆虫叮咬的部位产生的分泌物会刺激皮肤,从而出现丘疹性荨麻疹。一般表现为皮肤出现风团样丘疹、水疱、脓疱等,还可能会伴有瘙痒、刺痛等症状。建议家长可以在医生指导下给宝宝使用复方倍氯米松樟脑乳膏、地塞米松乳膏等涂抹患处进行治疗。日常生活中,建议家长注意宝宝的护理,保持皮肤清洁干燥,避免宝宝抓挠患处,以免出现皮肤破损引起感染。同时,家长还应注意保持宝宝的饮食健康,多喝水,促进身体的新陈代谢,有利于病情的恢复。如果宝宝不适症状加重或是出现其他症状,建议家长及时带宝宝前往正规医院就医,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针对性治疗,以免延误病情。
健康资讯热门资讯相关推荐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