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更多相关内容
取消关注我正在外面散步。一对抱着小孩的年轻夫妇拦住我,说:“聂主任,我们全家给您拜年了!”我一迟疑:“您好!可……你们是谁……”男青年说:“您不记得我们了?去年,我们的宝宝生病多亏您给治好了。”他从妻子怀中抱过宝宝来,“您看,现在宝宝健康着呢。”我一看,这宝宝胖乎乎的,脸颊红通通的,正睁着乌溜溜的两只大眼睛看着我呢。我想起来了,原来是附近郊区的那对农民夫妇。我不禁想起了去年发生的一幕……
“医生,救救我的宝宝吧!他拉肚子都三十多天了,怎么治都不见好……”一天下午,我正在值班,一位满脸憔悴、披头散发的青年妇女抱着一个包得严严实实的宝宝急急忙忙地跑了进来,边哭边说。
我连忙走了过去,掀开包被看了看宝宝,问道:“怎么回事?别着急,慢慢讲。”
“这是我的女儿,出生才43天,却已拉了个把月肚子了,到过不少大医院,抗生素用了不少,可一直不见好,这可怎么办?……”青年妇女语无伦次地叙述起来。原来,这个宝宝在足月顺产后12天时开始腹泻,医生诊断为小儿肠炎,采用抗生素治疗,先后用庆大霉素颗粒剂、氨苄青霉素、先锋Ⅴ等药物治疗,初始时腹泻时好时坏,后来则越治越重。后到别的医院诊治,大便常规检查发现有脓细胞,诊断为细菌性痢疾,再次采用了先锋铋治疗仍无好转。看着宝宝一天天瘦弱下去,年轻的父母急得眼泪直流。
听了年轻妈妈的叙述,通过详细的检查,我开了一种微生态制剂,叫她回去照要求给宝宝服用。结果,第二天宝宝的病就有了明显的好转,第三天便未再出现腹泻……
事情已经过去快1年了,想不到在这儿碰到他们。看到宝宝健康的样子我也不禁非常高兴,把孩子接过来逗着乐。孩子的爸爸先是笑,一会带着疑惑的神情问我:“聂主任,以前我们一直以为抗生素是可以治很多病的好药,真没想到您用那么一副药就治好了我们宝宝的病,是不是抗生素不好呢?”
我说:“这个问题问得好!很多病人都有这种看法,其实这是有失偏颇的。抗生素并非包治百病,不能滥用。特别是对于儿童,抗生素的使用更加要慎重。”我告诉他们:其实,他们小孩的病在小儿中根本就不算什么疑难杂症,之所以出现了久治不愈甚至越治越重的不良后果,主要是陷入了两个误区:一是滥用抗生素,导致肠道内菌群失调及二重感染致使腹泻加重;二是对于刚出生12天的新生儿来说,大便常规黄、稀、脂肪球+、白细胞2~4个/HP属于正常大便,根本就不是肠炎,在用抗生素后仅出现脓细胞0~2个,而没有其它症状就轻率地下细菌性痢疾的结论是错误的。
滥用抗生素是宝宝久治不愈的罪魁祸首。而停用抗生素,采用了培养小儿肠道正常活细菌及补充多种矿物质、维生素的方法,纠正了菌群失调,腹泻当然会好转。可见,在这个病例中,使用抗生素完全是适得其反的!
接着,我告诉他们,抗生素对于治疗感染性疾病确实有很大的作用。很多人把它当成了包治百病的万用灵药。据了解,凡发病三天以上的小儿几乎没有不用过抗生素的。然而,由于小儿不完善的身体机能和一系列特性,在对小儿使用抗生素药物时应当慎之又慎,以免造成一系列严重的后果,如影响治疗效果、药物不良反应增多、细菌耐药性增长等。那么应怎样对小儿合理使用抗生素、哪些情况下可对小儿使用抗生素呢?结合10多年的儿科临床工作经验,我以常发的小儿呼吸系统疾病为例,给他们列举了一些抗生素不能在小孩身上随便使用的事项:
1、小儿呼吸系统疾病绝大多数是上呼吸道感染,也就是人们常说的“感冒”,70%~90%为病毒感染所致,其基本治疗原则应当是多饮水、多休息,适当服用抗病毒药物如病毒灵、病毒唑含片、中成药及对症治疗,如一周后仍无好转需做血常规等检查,再在医生指导下用药,包括抗生素。
2、气管炎、支气管炎及毛细支气管炎,一般也不需用抗生素,若有明确细菌感染指征,应合理使用。
3、支气管肺炎,最常见的是病毒感染,多半可不用抗生素。
4、庆大霉素、链霉素及丁胺卡那霉素,6岁以下小儿应禁用,6岁以上小儿慎用。
如确需使用抗生素,就必须按抗生素剂量和疗程的规定严格执行,不能随意乱用。
我说:“象你们这样的家长应该正确看待抗生素,给孩子进行抗菌治疗要谨慎,不能盲目信赖抗生素,患有感染不要自做主张,随意购买抗生素治疗,应该在医生的指导下用药。”
“哦,原来是这么回事!怪不得以前治疗了那么久都不见好啊!”年轻夫妇恍然大悟。
(实习编辑:林志钧)
副主任医师
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医院 小儿科
主任医师
广州天使儿童医院 儿科
副主任医师
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医院 小儿科
主任医师
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 消化科
主任医师
深圳市儿童医院 中医科
二级 综合医院 公立
贵州省贵阳市云岩区大营坡常青路6号
二级 综合医院 公立
尚志市中央大街257号
二级甲等 综合医院 公立
广西南宁市明秀东路234号
二级甲等 综合医院 公立
通化市建设大街新光路八号
二级甲等 专科疾病防治院(所、中心) 公立
鹤岗市工农区解放路西段
三级 专科医院 特色医院
北京市朝阳区北沙滩桥北双泉堡甲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