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神经科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
关注39减肥健康运动

查看更多相关内容

取消关注
首页 > 儿科 > 小儿神经科

小儿按摩 解决类风湿性关节炎

举报/反馈
2008-04-17 11:21:0039健康网社区

  现代医学认为,本病的病因目前还不十分清楚。一般认为是患者血清中存在类风湿因子引起的自体免疫反应。

  另外,还有内分泌和遗传因素。受寒和潮湿往往是本病发生的诱因,中医学将本病归属“痹证”范畴。认为本病的发生是由于患儿体质虚弱,外感风寒湿邪,气血运行不畅,经脉不通所引起。如果风邪较盛,则疼痛游走不定;寒气较强,则痛有定处;如果湿邪较重,则肿胀麻木。久病不愈,则可出现气滞血瘀的病理变化。临床表现为,大多起病缓慢,早期可有低热,全身肌肉酸软无力,食欲不振,体重减轻消瘦等。开始仅1~2个小关节受累,呈游走性,活动时疼痛,随即肿胀变硬,局部发热但不一定发红,其典型早期表现为晨僵。以后随着病变的发展,可由小关节至大关节,由少数至到多数,可累及多个关节。晚期出现肌肉萎缩,病变关节变形而发生。

  按摩方法一

  1.常用手法

  (1)患儿仰卧位,家长以手掌置于患儿腹部,顺时针揉摩2~5分钟。

  (2)以拇指和其余四指相对,拿揉四肢部,重点是患病的肢体,并配合四肢关节的屈伸活动。反复操作3~5分钟。

  (3)家长以拇指指端按揉并弹拨足三里穴1~3分钟。

  (4)患儿俯卧位,家长以全掌横擦患儿肩、背、腰、骶部,以透热为度。

  2.随证加减

  (1)行痹型:症见肢体关节疼痛,游走不定,多见于膝、踝、肘、腕关节,屈伸不利,遇风则加重,舌质淡红,苔薄白。常用手法加①按揉曲池、合谷穴各30秒。②拿风池10秒。

  ③以虚掌轻叩背部1分钟。

  (2)痛痹型:症见关节疼痛比较明显,痛有定处,屈伸不利,局部发冷,得热痛减,遇寒加剧,舌质淡,苔白。常用手法加①两手掌相对用力,横搓四肢,以局部发热为度。②直擦背部脊柱,斜擦两胁,均以透热为度。③拿肩井3~5次。

  (3)着痹型:症见四肢沉重,肌肉酸痛,关节疼痛,屈伸不利,腰部发凉,双足浮肿,大便稀薄,小便清长,舌质淡,苔白腻。常用手法加①点揉肩井、合谷穴各30秒。②以虚掌拍击脊柱两侧,自上而下,反复操作,以皮肤微红为度。

  ③按揉脾俞、胃俞穴各30秒。

  (4)热痹型:症见关节红肿热痛,遇热则甚,发热,口干咽燥,面红目赤,烦躁不安大便干,小便黄,舌质红,苔黄或黄腻。常用手法加①按揉大椎、曲池穴各30秒,②以虚掌自上而下,拍击脊柱两侧,以局部微热、微红为度。③拿肩井3~5次。

  按摩方法二

  1.常用手法

  (1)揉背:患尽俯卧位,家长以掌根按揉脊柱两侧,自上向下反复操作5~8遍,以有酸胀感为宜。

  (2)点穴:家长用拇指按揉大椎、肺俞、风池、风府、肩井、足三里穴各30秒~1分钟。

  (3)活动关节:根据各个关节的病变程度和活动范围,采取不同的体位进行活动。如肩关节做前屈、后伸、外展、内收和旋转等动作,髋关节做屈伸和摇动手法,膝关节做屈伸和引伸手法等。本法在运用时,不要施暴力,要轻揉和缓,逐渐加大强度。

  按摩方法三

  (1)患儿仰卧位,家长以拇指和其余四指相对用力,拿揉患儿上肢,自肩部至腕部,同时配合肩、肘,腕关节的被动活动。时间为1~3分钟。然后,点揉肩隅、曲池、手三里、合谷穴各半分钟。

  (2)患儿坐位或卧位,家长以拇指和食指相对用力,捻揉腕部及各掌指和指间关节,刚才配合适度的摇法,时间为1~3钟。

  (3)患儿仰卧位,家长以拇指和其余四指相对用力,拿揉下肢,自大腿至踝部,同时配合髋、膝关节的屈伸、摇动、引伸等被动活动。时间为1~3分钟。然后,点揉足三里、阳陵泉、解溪穴各半分钟。

  (4)家长以掌根按揉膝关节周围,同时配合踝关节屈伸及内、外翻活动。再揉捻各足跖关节,时间为1~3分钟。

  (5)家长双手掌相对用力,搓揉患儿四肢部的肌肉组织,时间为1~3分钟。

  生活调理

  (1)患儿平时应注意保暖,饮食宜富有营养,不宜食寒性食物。

  (2)类风湿性关节炎是较顽固的慢性疾病,早期治疗和适当的体育锻炼是很重要的,但不宜过度疲劳。

  (3)按摩时,手法应轻柔和缓,切忌使用蛮力,以免发生不良后果。

(责任编辑:叶惠玲)

39健康网专业医疗保健信息平台 优质健康资讯门户网站  
快速通道
相关推荐39精品39热文
自测
查看全部
推荐专家
查看更多
健康资讯推荐
推荐医院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