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更多相关内容
取消关注现代医学认为本病多由喂养不良或饮食不足或消化功能不健全,经常呕吐、腹泻等多种因素所致。比较重的患儿由于抵抗力极度减低,常出现各种并发症,以贫血、各种维生素缺乏症等为最多,日久影响患儿的正常发育。中医认为疳积的主要发病原因是饮食不当损伤脾胃,或疾病日久脾胃虚弱。常见症状为形体消瘦,精神不振,皮下脂肪减少,肌肉松弛,肤色淡白无光泽,毛发枯黄,大便或泻或秘,腹大拒按。重症可出现夜盲症、浮肿、皮肤紫斑等维生素缺乏症,甚者生长发育、智力等均受影响。
按摩方法一
1.常用手法
(1)患儿仰卧位,家长用掌根摩中脘5分钟,揉脐5分钟。
(2)患儿俯卧位,家长采用捏脊法5~10遍。然后轻揉背部1分钟。
(3)按揉足三里穴2分钟。
2.随证加减
(1)饮食伤脾型:面色无华,形体消瘦,食少纳呆,见食则恶,嗳气酸腐,腹胀,腹痛,大便臭秽,小便混浊,睡眠不安,舌苔厚腻。常用手法加
①清补脾经各300次,清大肠200次,
②揉板门100次,掐四横纹50次。
(2)脾胃虚弱型:面色萎黄,精神不振,毛发稀疏易脱,睡眠露睛,腹部膨大,青筋暴露,或腹凹如舟,骨瘦如柴,四肢不温,纳呆或善饥,大便搪薄,舌质淡,苔薄白。常用手法加
①补脾经、揉板门各300次。
②按揉脾俞、胃俞各2分钟。
③分腹阴阳30次。
按摩方法二
1.患儿仰卧位
(1)补脾经300次,清大肠100次。
(2)揉板门300次,然后从板门推向横纹50次。
(3)用指揉法在中脘穴、神厥穴、天枢穴各揉运1分钟,用掌摩法摩腹5分钟。
(4)按揉足三里2分钟。
2.患儿俯卧位
(1)用指揉法在脾俞、胃俞、大肠俞各揉运1分钟。
(2)捏脊3~5遍。
生活调理
(1)纠正喂养方法,改变挑食、偏食、吃零食的不良习惯,尽可能给予母乳、喂养,注意营养,及时添加辅助食品。
(2)如因慢性疾病引起者,应积极查找原因,对症治疗。
(3)可内服益气健脾和胃之中药,补充各种维生素等。
(责任编辑:叶惠玲)
主治医师
广东省中医院大学城分院 康复科
副主任医师
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医院 小儿科
副主任医师
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 隔离科
副主任医师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神经科
主任医师
广东省妇幼保健院 儿科
三级 综合医院 公立
资阳市雁江区车城大道三段
二级甲等 综合医院 公立
河南省洛阳市嵩县城嵩州路28号
二级甲等 综合医院 公立
浙江省台州市玉环县城关长乐路18号
二级甲等 民族医院 公立
河北省沧州市新华区交通大街132号
三级甲等 综合医院 公立
黑龙江省牡丹江市爱民区晓云街3号
二级 综合医院 特色医院
郑州市二七区